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044|回复: 3

宇宙生命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25 15: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序:
我原居山东省海阳市里店镇中于朋村,俗名:祁玉科。自十四岁上学读书,十八岁在下于朋高小毕业。在村任生产队长或政治队长、兼任村中民兵连长等职务,将近二十年,在四十一岁丧失了妻子。在改革开放,任五人石匠组长搞副业七年,因患肺气肿病,不能搞石匠副业。在五十三岁,又丧失了儿子,经过亲属商定,到小野口村女儿村居住,因女儿女婿照顾我方便,于是自力务农。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恢复了我国被扫除近三十年的佛教,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权,并受到国家法律保护,我有个哥哥在中央594广播电台工作,他闻到了佛法,在护国兴教寺皈依在 常 明老和尚名下,是在家学佛的弟子,由我哥哥寄来了佛教和法师讲解的宝书,那年我已经五十七岁,才闻到了佛法,是通过大德法师讲解,才明白了佛教不是迷信,不但不是迷信,反而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是彻底破除迷信,开发觉悟智慧的法宝,对人类、对科学、对不同民族组群、对和谐社会、和谐人类、对世界和平有着无比殊胜的利益,是利国利民的法宝。
因此,我求哥哥代替我也皈依在护国兴教寺上长下明老和尚名下,法号祁演科,就这样我也是在家学佛的弟子,就这样在不误农活的前提下,沐浴在佛法的智慧海里,学佛三年,境界扩大了,这才知道,人上还有人,上上无尽;天外还有天,天天无边。
我想,这么好的佛教真理,为什么大众都不知道呢?如果大众明白佛法的真理智慧与马克思主义有融洽之处,这场最糟糕的文化大革命就发动不起来。有道是“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我为了将佛法的真理智慧弄明白,也要让大众都能闻到佛法,于是我在六十周岁那年,发心出家学佛。
    当年是1998年,我坐火车先到咸阳中央594广播电台我哥、嫂家中。在农历五月二十五日,由我哥、嫂护送进了护国兴教寺,但愿出家为僧。按理来说,寺院不能收留一个身患严重肺气肿的老人出家。由于我能吃大苦,耐大劳的习惯,又能发挥会种菜的特点,因此,寺院收留我做一个常住的居士,每月发给我三十元钱的单费。由于我学佛心切的诚心,感应了佛菩萨,护法善神的加衱保佑,又得到了僧众师傅们的好评,在大众师傅和居士们聚力向老和尚推荐,大家都求老和尚给我落发为僧,老和尚慈悲,在我六十三岁那年四月初八,是释迦摩牟尼佛的生辰吉日,老和尚给立法号“释演科”,“字”世了。为我共四人跪在大雄宝殿前落了发。八月又在草堂寺受了大戒,从此,我成了出家学佛修行的一名僧人。
在学佛修行体会到,一个僧人发源,往往与他处在的历史处境有关,就我的处境来说,佛教的真理智慧,为什么大众都不知道呢?为此,我跪在佛像前发愿,“愿我在有生之年,弄明白大乘般若智慧的真相实相,必然就会明白,生从何处来?终归何处去。在感悟明心见性的前提下,才能明白修行的方向和途径,避免盲修瞎练。当一个真能明白大乘般若智慧的真相实相,这才能明白,大众皆具足佛性,处圣不增;处凡不减,平等平等,平等心即是道。
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党,离世觅菩提,恰似觅兔角。”大乘佛法亦称一乘,一乘就包括了“一切法,皆是佛法。”因此,科学、哲学都是佛法的范畴。生从何处来?是现代科学最高的科学命题。所以“宇宙生命论”就是解释生从何处来,整由于生从何处来的需要,因此,先从佛教的最高境界起步。由于境界的高奥很难理解,所以依佛的教言为依据,依法师讲解为导向,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这样的话就是从来没有闻到佛法的人,也就很容易明白佛教的真理智慧,代表每一个人的、当下的、未来的无比殊胜的、根本利益。
由于我后学日短,没有文化,对博大精深的佛学智慧,仅是一知半解,写下了学佛体会汇报的“宇宙生命论”,必有错误和不当之处,请求各位大德法师和众善知识,加以指正。
护国兴教寺      释演科      合十
一、“宇宙生命论”前序:
宇宙生命起源,是近百年科学家立了一个新名词;在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成道住世说法,是应当时众生的根机、习俗、文明、语言、契机、契理、善巧方便、顺世之说。那个时代,同样是五浊恶世,佛说大乘般若实相,是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可是,时代迁流了二千五百年的现代,大众皆都受过现代科学的教育,大众的文明、语言、习俗、思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大众对佛法和古大德讲解,总感文句玄奥艰涩,不易理解,望而却步。因此,弟子汇报也不外乎,契机契理,顺世之说,所以,立题目是“宇宙生命论”。以此,将佛法与世俱进,适应时代的要求。
这个“机”是什么呢?就现代科学,对宇宙奥秘,是当代最深奥的科学命题,宇宙生命是怎样起源的呢?所以,一切科学家,一切哲学家,对此深邃奥秘,渺茫阴霾,黯然失色,是一个最头痛的心病。
契“理”,以自性之理,理由相显,相由理成,无相无理,无理相亦不存在。所以,理相是一不是二,是一桩事情。经中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科学家为什么废寝忘食,日日继夜,探讨“宇宙生命起源”呢?因为,科技突破不了光速,对茫茫宇宙,依然盘旋在亚光速以下,对宇宙如此浩瀚无垠,古老迷茫,无法在人生短暂有限生命间,超越光速,战胜距离,扩大视野,冲出银河系。若是弄明白宇宙生命是怎样起源,地球是怎样生成,那么它跟科学发展,速度战胜距离,以及揭示地震,各种灾害,利益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结为一起。
所以,弟子不失这个机遇,以佛法经中的有关教言为依据,依大德法师讲解为导向。由于我的文化,仅读了四年半小学,受到了文化的限制,以浅漏揣摩与世俱进,顺应时代的要求,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于是我到杜曲初中花了50元钱,买来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学的现代教课书,作为科学的依据,以此因缘写下了“宇宙生命论”。希望有缘善知识,加以重新整理、去粗的,加精的,去伪的、加真的,不断圆满和再发展,成为一个经得起科学家的检验,取得党政和科学界认同,成为一个完整的资料,以此,益于科学、益于和谐人类,奉献人生,报效党恩,报效国土恩,报效众生恩…… 那么国家受益,科学受益,人类受益,与佛教发扬光大,正法久住,源源流畅,不可分开的,是并肩前进的。
根据净空法师讲解《论贯》中说:“现代这个世界,多半是民主制度,许多国家人是总统、是主席,无论是什么样的称呼,总而言之,都是一个国家地区的领导人,在佛法里面就是王。他们很想把国家治理好,让老百姓真正幸福,但是没有找到方法,他们在寻求,非常可惜没有向佛法里头求。什么原因呢?大家认为佛法是迷信,甚至看作是牛鬼蛇神,极力排斥,哪里晓得这里头有真宝。所以,我深深相信世界上这些领导人里头,一定有菩萨在体其中。可是菩萨也有隔阴之谜,也要有人帮助他,提醒他。菩萨实在讲很聪明、有智慧,已有人提醒他,他就觉悟了,就是没有遇到提醒他的人。”
又讲:“这么好的东西世间人不知道,你说多冤枉。这个我们有责任,他们为什么不知道呢?介绍的人太少了。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这个工作,把佛法介绍给广大群众。”
又讲:“我们的理念,我们的经典,可以被所有宗教家来接纳,可以被学术里面有真智慧,真有学问的人认同,这对于整个世界社会的安定,世界和平,种族文化,宗教的融合,我看整个前途是光明的。”
净空法师非常慈悲,苦口婆心讲经几十年如一日,总想将佛法真宝,不但佛教内部收益,而且让国家、科学界、宗教界等都受益。弟子写下了“宇宙生命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显示了佛法的智慧,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包容了科学,又超越了科学;包容了唯物论和唯心论,又超越和圆满了唯物论和唯心论。只要能对国家、对科学解决了实际性的需要,就是佛法智慧,在世间中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亦就是佛法在世间法中,实实在在的落实。那么国家受益,科学受益,就自然而然的向佛法求取真宝。
中央宗教局叶小文局长在2002年9月16日,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而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佛教能够不断契合时代的主题和要求,适应和服务于当时的社会。今天,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中国佛教同样存在着如何回应时代要求,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的问题——”(略)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在此会中讲:“赵朴初会长生前还大力倡导“人间佛教”思想,号召我国佛教界“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我们要继承赵朴初会长的遗愿,努力去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听了叶小文局长和一诚会长的报告,报告中的内容,与经中说:“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不碍世间法,佛法就在世间。”又是多么融洽,由此可知,佛法的智慧,是奉献国家,奉献人生。把奉献落实在世间法中。所以,佛教非宗教,佛法是向世间开放的,将佛法的智慧,落实在世间法中,可大放异彩,开出莲花,结出极乐之果。
科学家罗无虚居士著“佛法在原子时代”一书,序中说:“罗居士无虚者,现科学身,行菩萨道,际原子时,说原子佛法。契众机而了义,就唯物以显党性,翠竹黄花,无非般若,何异是哉。(中略)一切法不离佛法,科学知识亦不例外,追溯科学知识的本源即能见到佛法,亦是可以理解的。那未用时代的骄子——科学知识——来说明佛法,一定是最适应时代要求的。反之,如固执一套固定的陈旧的方式来弘扬佛法,恐怕已不能为大多数受过科学教育的人所能接受。不求适应时代,佛法将为极少数人所信受得益,在形式上必为时代所淘汰了。”
元音老人述《楞严经》要解:313页中说:“我们要学会生龙活虎,能够随缘应大机,启大用,只有学会掌握了大机大用,这样的佛法才是积极的,才有价值。”
在324页中讲:“释迦佛用世间法不厌其烦的层层剖析,来说佛法,这就是微妙开示。因为众生对这个世间的执著实在是太深了,如果不用世间法来说明佛法,大家就听不懂”。
在337页中说:“我们刚才讲过,比如有人掉到水里了,我不去救他,不管他的死活,以此来证明我们的心空,可以不动心,这是不对的呀!(中略)我们去救度众生,不仅仅是帮助别人,更是在帮助我们自己,不度众生,我们就不能成佛”。
罗无虚居士著“佛法在原子时代”中,科学家尤智表在“佛教科学观”中说:“科学愈昌明,佛教的教义愈能发扬光大。”佛教的教义,不只经得起科学的考验,而且科学上的新发现,更有力的为佛教教义作了注解。
通过以上各位大德法师以及宗教局长,各位善知识科学家,淳朴忠告叫我们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度众生,与世俱进,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弟子以大乘佛法般若智慧,揭示了“宇宙生命起源”。由于释迦牟尼佛,住世说法,顺应当时大众的文明,语言而演说。所以,在三藏十二部经中,没有宇宙生命起源这名词。虽然没有,但是《起世经》《楞严经》等经,已阐明了生命以及地球和万物生成的因缘。简单地说:就是法性和法界缘起由来根源。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宇宙生命起源,祥待后述。
关于“经”字,宣化上人讲:“经”梵语修多罗,华语“契经”:契经的意思是,上契诸佛之妙理,下契众生之根机;契理可以成佛,契机可以度众生。
“经”又有贯、摄、常、法这四种意义。“贯”是贯串所说义,把佛所说的义理,都连串在一起。“摄”是摄其所化机。哪一位众生听了这部经,明白了,这一位众生就是机。“常”古今不变为常。“法”就是一种宪法,这种宪法是三世同尊。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都遵从这个法。“经”是一字不变,一字不可减,这叫经。经的意思亦是法本,法的源流,法的基础。
通过宣化上人讲解,就可以明白,从这个“经”字上,含有无尽义。所以,佛法智慧如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放之宇宙而皆准,佛法、行文清晰严谨、蕴涵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性,趣味性、启迪性、激励性…..可为现代科学扩大了视野,为茫茫深邃奥秘的宇宙,令人茅塞顿开,以智慧理论的渊博,展现科学蓝图新的篇章。以此解答了知识界、宗教界、对宇宙生命起源、渺茫莫测的难题,古往今来,大众无不盼望得到一个富有科学性的明确解释。弟子写下的“宇宙生命论”就以上契自性之理,下契大众要求之根基,将佛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将大乘佛法般若智慧深奥实相,与接受科学教育的大众很容易理解和领会,明白万法归一,明白芸芸众生同体一相,这是真相,是自性如来法身的自己,依次原理,和谐社会、和谐人类、世界和平,变娑婆成极乐,为人类科学文明发展,开辟广阔美好的前景。
二、宇宙生命起源于无明:
宇宙本来是个什么状况呢?为什么宇宙生命会以此起源呢?听听净空法师讲解《地藏菩萨本愿经》前《论贯》中说:“原夫一念自性。体元湛寂。自性之心。用本虚灵。无相无名,绝恩绝议。作群众之依止。为万法之根源。究竟号中道正空,褒美称第一谛。”。到这地方是一段。这一段给我们叙说法界的根源,或者说法性的根源,法性跟法界是一桩事情。法性是从体上说的,法界是从用上说的,体用是一不是二。
自性是什么?一念,一念就是真如,就是本性,就是真心。一念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唯心所现,这是一念。唯心所现是一真,落二三是唯识所变。唯识所变那就变无量无边的法界。(下略)
通过《论贯》经文和净空法师讲解,我们明白了宇宙原本是一念自性,是法性和法界由来的依止和根源。在二千五百年前,释迦佛住世说法,是应当时大众文明、语言、契机契理、善巧方便、顺世说法。所谓宇宙生命起源,是近百年科学家立了一个新名词,在佛法中称作法性和法界产生的由来和依止,法性是理体,法界是相用;心性是众生正报有情灵性的基因,法界中的万物,是无情器世界服务于有情众生所享受的依报。正报与依报是相互依赖的一体关系。所以,正报即是依报,依报即是正报,不可分离的一个事物。
“唯心所现”原本是一真,是什么原因又落二三是“唯识所变”呢?我们听听元音老人《楞严经》要解358页中讲: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党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元音老人讲:“佛说,富楼那,你问我佛性清净本然,为什么忽然生出山河大地来了?,你应该经常听到我讲到“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吧?富楼那答:是的,我常常听您老人家讲这两句话。”
什么是“性觉妙明,本觉妙明”呢?这两句话很重要,明白之后才能接着往下讲。“性觉”是指性中之觉,整个性体就是觉,觉就是这个性体,所以性与觉不是两种东西。“妙明”是说这个性觉本来能够了了分明,无所不知,无所不了,这个明就是觉,觉就是明。这个性觉虽然是无所不了,无所不知,而实无所了,实无所知,即无所执亦无所住,故称之为妙。因为这个性觉能生起无尽妙用,所以叫做性觉妙明。那么什么是“本觉明妙”呢?这里的本觉是指妄觉,因无明是不知不觉,所以说妄觉明妙。把“妙明”作个颠倒就是“明妙”。什么是“明妙”呢?这个妙是指妙体,是个觉体,就是觉得有个觉体,有个东西为我所明。在还没有山河大地,无明妄动的时候,虽在这里不动,但是觉得有东西,把妙觉之体当作一样东西所明,这就是“明妙。”(中略)这又叫觉明空昧,他自己固执他的觉,这就是头上加头,在觉外有明,明外有觉,把觉和明分开来,那么觉就不是明,明也不是觉了。本觉是妄的根本,由妄之根本的觉,来明这个妙体,把这个觉体作为所明,如此就有能明与所明,就有能所相对。能所相对有两个东西在里边,凡是相对而有的东西都是虚妄不实的,不是真正实有的。
所以,“性觉妙明”是本性之觉,这个妙明就是无所不明,无所不了,但是亦无所明,无所了,不着明与不明,了与不了的相,是没有能所的。换一句话来讲,这个性觉妙明也可以说:明就是觉,觉就是明。而“本觉明妙”就是觉外有明,明外有觉,觉能生明,明能够把觉作为明,这样一来明和觉就变成两个东西了。前后两句话有这样的差别,我们把这两句话的意思弄明白了,后面讲的就容易理解了。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明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中略)这里问他的两句话,不管是有明,还是无所明,答哪句都不对,因为有所明是妄觉,无所明是不觉,不觉便是无明,妄觉和无明皆非正觉(下略)。
《楞严经》要解39页中,元音老人讲:“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无明与自性就同时存在,所以叫俱生无明。”
     从上面听了净空法师讲,《论贯》中,法性和法界由来的依止和根源,即“唯心所现”是一真。又听了元音老人对《楞严经》要解中讲的无明由来,我们才明白,无明由来是觉外有明,明外有觉,就是从一真里面落了二三。落了二三就是“唯识所变”。所以,唯识所变就是无明。就是经中所讲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是万法之本。所以,我们每一个众生及山河大地万物,无不都是从无明的“唯识所变”,变现出来的。
      由此可知,每一个众生,原本来是“性觉妙明”的佛,只因“本觉明妙”而颠倒,产生了虚妄的无明相。因此说,无明与自性就同时存在,称作“俱生无明”。所以,无明由来是自性如来自家的事情,每一个众生都是自性如来自家的离子,本自是“性觉妙明”,只因“本觉明妙”而颠倒,即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因此,弃真生妄,迷而不觉,而变成众生了。所以说,觉了成佛,迷了成魔。因此,觉与迷,佛与众生,本来是一桩事情。因此说,离佛无众生,离众生无佛,只要明白这一原理,才明白《金刚经》中说;“众生众生者,非众生,是名众生。”
为什么是非众生呢?原来众生皆因无明而颠倒的佛,只因把“性觉妙明”作了个颠倒,即“本觉明妙”而觉上加觉,觉外有明,明外有觉。因能明与所明,就有能所相对,能所相对就有二念,就落“唯识所变”。唯识所变就变出了发性与法界,法性是理体,法界是相用。以此才明白,体用是一不二的由来。
“性觉妙明”是宇宙生命起源的理体,属于根本觉、根本智、根本光明;“本觉明妙”属于宇宙生命起源的法界事相之用,所以,无明是根本妄、根本迷,根本颠倒。由于“性觉妙明”属于真空妙有虚灵,只因性觉真空,所以,不生不灭、无外无内;只因“妙明”,所以,遍及原光、空光、慧光,皆是异名。只因“本觉明妙”遍及一切虚妄无明,而有生有灭,漆黑一团,也同时把无内无外,遍及一切都遮盖了,变成漆黑一团的无明相。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15: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家老子圣人,把这状态,称作“混沌”,说天地莫判。由此可知,释迦佛与老子圣人对宇宙生命起源之初的相状不谋而合。因此有“佛道同源”之称,我们从这里体会到众生本无我,众生本无过,众生本是佛。所以慧能大师说:“真正修行人,不见他人过,若见他人过,自己即是左”。因为众生本一家,众生本是一根蔓上无明的苦瓜。所以宇宙生命起源,就是沿着无明蔓上结缚这苦瓜的兄弟。这个无明蔓的根,是扎进一体法性之土,众生离自性之家的愚子,就是沿着无明蔓而迷惑,向心外贪取造作善恶业因的种子,藏进这个法性(阿赖耶八识田)中去,通过缘(条件),善恶业因种子就萌发结出了不同六道苦乐之果。祥待后述。
三、先天缘起生命体:
甲:缘起生命体之理:生命起源是怎样生成人的五脏以及眼耳等和四肢身形呢?经中说:“一切唯心造。”心是什么?
元音老人在《楞严经》要解17页中讲:“唯物派和唯心派都是以各自的角度出发,只强调自己的理论,片面的执着在一边,所以不能圆满。而在佛教中,对这个问题论述的就比较全面”。我们前面讲的“由心生故种种法生,就是说由于我们的心念动,便产生种种事物,这句话讲的是唯心;“由法生故种种心生”就是说由于我们世间存在种种事事物物,于是便产生种种心念,这句话讲的又是唯物。有人会问:佛教中不是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吗?所以佛教总体上说还是唯心派。其实这是人们对佛教的误解。我们平常人对心的认识仅仅是指第六意识,因为人们只知道第六意识!实际上,我们人不仅有第六意识,还有第七识,第八识。前面讲过我们的真心即真如佛性,被无明熏染就变成了识,即大圆镜智变成第八识,平等性智变成第七识,妙观察智变成第六识,成所作智变成前五识。我们一般人所说的心就是第六识,就是意识。第六识的根子是第七识,而产生这些种子就是第八识,有时也称八识心王。”(中略)
唯心派也好,唯物派也好,他们所说的心,都是指第六意识,而“由心生故种种法生”和“三界唯心”这两句话中所说的是将主观与客观统一在一起的心,这就是我们说的一真法界,就是我们的真如佛性,也就是真心。所以说,佛教的哲学思想实在是比唯物派与唯心派要高深的多”!
六波罗蜜经十日:“集起说为心。思量性名意。了别义为识。是故说唯心。”在《楞严经》要解19页元音老人讲:“佛教中说“心不自心,因色故心。色不自色,因心故色。”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法生种种心生”,它说明心的来处。”又讲:“色不自色,因心故色。”这个色就是心创造发明的,因此说,心来源于色,色又是心创造的。所以这里的心与色都不是真有实体,都是虛幻不实的,叫妄心,妄色。而创造他们的就是真如佛性,就是真心。”(中略)所以种种色,种种心的存在,就证明了真心的存在。真心是它们的体,它们便是真心的相用。没有体就无法产生相,用,没有相,用就不能证明有体!(中略)理体必须通过一定的相用显示,才能证明有体。如果没有相用,无法显示,就不能证明有体。就像镜子,如果没有影子就不能称其为镜子。所以理体与事物不是独立的,体、相、用三者是不可分的。”
通过读了元音老人对《楞严经》讲解的道理,我们才明白,缘起生命体是真心理体,由相、用显现的。所以相,用就是集起,真心通过相,用而发挥作用的。这即是理由相显、相由理成,理相用是一桩事物的。
《仁王经》日:“无明合,法性生一切法。”(下略)由此可知,何为集起?法性无明合。即是“集起说为心。”这个心就是生命起源中的八识心王。元音老人在《楞严经》要解34页中讲:“我们前面讲过,八识心王由五彩光圈包裹着,平时由于妄念粉飞,本性光明被遮蔽了,一旦清净下来,就会放射出光明。不要以为只有佛才有光明,其实我们人人都具有光明,而和阿弥陀佛、释迦佛的光完全一样。”
通过经中的教言和大德法师的讲解,我们才明白一个道理,前面已经汇报了,由于俱生无明之故,把“性觉妙明”的真光,或称原光都遮盖了,真光显不出来,所以无内无外,遍及一切,皆是无明一团。那么后天的光明是怎样产生的呢?因为“性觉妙明”本是觉,本是明,只因“本觉明妙”是根本妄,而有能所相对,就落“唯识所变”,“性觉妙明”就变成法性理体,“本觉明妙”是根本妄,就成了能所相对,就变成了法界相、用。这样的话,性觉与无明合,就变成了阿赖耶识,即成了无边无量八识心王之我。由我所相对,就有范围天界色相界限之用。一念自性,即“唯心所现”,称作“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通过不同的天界之相,缘起天人生命体之用,成为“大圆镜智中的影子。”
乙:缘起生命体的相,用:
《起世经》日:“世界成时,先自上成色界三禅天。次第成下。至欲界焰摩天。此依空居者。故自上而成下也。其次先自下风轮。(即风轮中的地球人类,兴善积德,或禅定功夫)次第成上至忉利天。此依地界(即地球世界人类)故自下而成上也。如是风水鼓舞变化。经二十劫,诸器世界方得成就。”
宇宙本无法,只因一心生,由心生故种种法生,在宇宙生命起源来说,即是起了次第顺序不等的天界相。表达了离了自性之家愚子的步骤。那么愚子是怎样离了自性之家呢?自性如来的家,本是一念自性,即“性觉妙明”了了分明,一切具足,净裸裸,赤洒洒,如如不动,毫无所得。由于无所得,无有内外,不生不灭,寂然不动,即是大定。智慧无量,光明无量,遍及一切。
所谓离家,就是心动了,从定上离。所以,心动一分,定离一分,有所得一分,无明就多一分,光明就减一分,境界就随之缩小。所以,因为离家的不同,身相有高矮,光明有胜劣。寿命有长短。总而言之,由觉转迷,由智转愚,由定中退化,分出三禅九地。三禅天的定力,即离喜妙乐地。三禅的境界,没有呼吸气,没有脉博,没有妄想,没有意念。有道是:“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
所谓离家就是从定功上的退化,先成就三禅天,后成就二禅天,二禅是定生喜乐地。这时候生出一种妙定,在定里头有禅悦为食,有法喜充满。所以产生了九个次第不等的天界相。以此次第又成就了初禅,称作欲界。欲界最高一层天,即他化自在天,以次到夜摩天,称作六欲天。
释迦牟尼佛住世说法,无非是引导众生回头,回到我们本来自性佛的家。方法即是戒定慧,所谓五宗八教,不离戒定慧。所谓回家也有十地的步骤,经中说:“(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证此十地,渐开佛眼,成一切种智。”
由此可知,佛法无非教导我们众生明白,始从何处来,终归何处去。明白了以后,就明白了回家的方向,修行的路程,精进不懈,回家成佛,就永远没有生死和烦恼之苦了,成为了大智觉,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能现无边功用,三觉圆满,度脱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永不退转。
天人的身相是怎样生成的呢?元音老人在《楞严经》要解已经讲过“我们的真心,即真如佛性,被无明熏染就变成了识,即大圆镜智变成第八识之我,平等性智变成第七识,即未那识,妙观察智变成第六识,就是意识。成所作智变成前五识,即眼、耳、鼻、舌、身。”又讲:“真心理体,是由相、用显现的。八识心王之我由五彩光圈包褱着。”
楞伽经九日:“业风长四大,如诸果成熟。”





四大五轮光示意图(一)
通过四大五轮光示意图(一)可以看出,缘起生命体来说,是由业风长四大,即地、水、风、火也。也即心生不同性能的四大法生。由于四大法生与四大之心是同时一体的生,就产生四种不同性能的光色,即风是青光,火是赤光,心是黄光,地是白光,水是蓝光,称作四大五轮光,这就是五彩光色的由来。称作先天四大五轮光,先天四大五轮光,经过退化的种种因缘,变成后天凡夫人体中的五脏。结合中医阴阳五行来说,八识心王变成心脏。风大属木,变成肝脏。地大属金,变成肺脏。水大变成肾脏。火大变成大脑。心性属土,称作心土不二,属于中道。由于食欲之故,衍生出脾胃脏(详待后述)。
元音老人在《楞严经》要解10页中讲:《大乘起信论》中说:“无明熏真如故……”我们的真如佛性,即真心本来具足智慧德相,本来就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但由于无明的熏染,真心中生出了妄心,智慧变成了识;大圆镜智变成第八识,平等性智变成第七识,妙观察智变成第六识,成所作智变成前五识。第八识又叫阿赖耶识,其功用就像一个大藏库,不管好坏各种念头都往里面收藏;第七识叫未那识,是第六识的根子,叫意根,执着有我,因为有我之故,一切都为我着想;第六识,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意识,也就是我们平常人所说的心,我们一般人对心的认识仅停在这一层。……引起妄境的过程就是第七识的功能,因第七识是传送识,位于六识与八识之间,妄境一升起便产生种种现象,这就是“由心生故种种法生”。所以这一句话中的“心”就是指七识。
前面已经汇报《六波罗蜜经》十日:“集起说为心”。在生命起源来说,就是第八识,也称八识心王。“思量性名意”即第七识未那。“了别义为识”就是第六意识,就是我们平常人说的心。“是故说唯心”即是将八识、七识、六识等识的统一称作唯心。
我们的真心佛性理体依他不同事相变现了不同的性能和功用,以此证明了理体是由事相才能显现。所以生命起源生成生命体中每一个器官,以及不同功用和灵敏,都是如来藏真心妙用的显现。因此说生命起源生成生命体不同性能的原素,即是四大五轮五种光色的集起,“集起说唯心”。以此证明了生命起源是唯心造出来的。所以生命的性因子就是佛性,生命的心,就是第七识。称作末那意根,由意根生出前六识。
由此原理,生命起源不是上帝捏的泥人;也不是生物学中“生命起源”讲:“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略)详待后述。”
其实生命起源并非无缘无故生成,而是水有源,树有根,有着科学性,理论性,智慧性,规律的法则。元音老人在《楞严经》要解中讲的好,在12页中讲:“我们知道,相合有两个必要的条件,第一是要自体,第二是属性要相同。比如说:六根合六尘而生六识界。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六根与六尘相合一定是眼根与色尘相合生眼识界,耳根与声尘相合生耳识界,鼻根与香尘相合生鼻识界,舌根与味尘相合生舌识界,身根与触尘相合生身识界,意根与法尘相合生意识界。这样六根、六尘与六识界共称十八界。”       
在17页中讲:“上次有人问:前五识有扶尘根和胜义根,不知其它几识的扶尘根在哪?扶尘根就是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辅助作用的生理器官;胜义根是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的能力。所以前五识的扶尘根我们都知道,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身体;而第六识的扶尘根在大脑;第七识的扶尘根在大脑到心脏之间的脉管里面;第八识的扶尘根是在心脏里面。” 

通过集起五轮光扶尘根示意图(二)再结合元音老人在《楞严经》要解18页中讲:“密宗里讲:在我们人体的中央,从腹部通过大脑之间有一条脉管叫中脉。八识在心脏里面,由五彩光环包裹着,这就是八识心王的王宫。它像太阳一样放射出光明,所以在我们打坐心净的时候就看到光明,这个光就是我们自身发出的,而且是五彩光明,不是单一的彩色。第七识就在心脏至大脑脉管的中间部位,在第六与八识之间起着通信的作用。第六识就在大脑。中脉通过左右二脉连到两个眼睛上,所以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我们就可以看到心光。”

通过五轮光聚天人身示意图三可以看出,生命起源成身,不是骨肉筋血的凡人,而是五种光彩色的波聚。为什么会五轮光色波聚呢?只因“心生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心生即八识心王为正报之主,其它七识为依报之用,有主有用成就了生命体的圆满事物。在法则科学中来说,圆中必有心,心必定是空的,圆轮才能旋转,心若作实,圆轮就动不得,若没有圆中心空,圆不成立。比喻:轮子必须是心空,轮子才能旋转。所以说生命体的成立必有心主之灵,有了灵性之主,四大五轮才会启用。
心是什么?是无色无形,不生不灭的性觉佛!通过无明集起之缘,能起无边功用。我们芸芸众生的心皆是性觉佛的妙用。这个心从无量劫到现在,从来不生不灭,永恒常存;有生有灭,有变化的是唯识所变,将依报的身相,不知道变还了多少次,这都是由无明业力构成不同的报身。在生命起源就是无明集起,业力构成了心主之王,生出七识、六识和前五识之用。所以生命起源不是五脏血肉而是四大五轮智慧光明的启用。我们后天人体中的五脏以及眼耳鼻舌身意皆有先天四大五轮光波缘聚的遗传而分不开的。所以生命起源的天人头,不是骨壳包着脑浆,而是五彩智慧光明集中的司令部,所以达摩祖师日:“诸光之中,智光为上。诸明之中,心明为上。”因此,无论是天人还是佛菩萨像,头外都有一个慧光的圆环,身外都有一个五彩光明的圈。所以身轻能飞,神通广大,变化无穷,可现可隐,随心所欲。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神通呢?因为四大五轮本是智慧的光明,没有实体,称作四大假合。正由于四大没有实体,皆是智慧光色的集起。所以从五轮示意图中可见火中有地水风。地中有水风火。水中有风火地。风中有火地水。因此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渗透,相互启发。相互映现互照,成就光明的色界天。
华严经云:“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这个“一”即是真心光明,周遍法界,无刹不现,无物不周,所谓圆照及自性本有之智光,依四大五轮而现妙用。八识,七识,六意,前五识之多,其根一体佛性,以显圆照平等,皆是一心净觉之智也。所以说“多”也即是“一”。称作“一多不二。”
由此可知,后天人体中的经络也不外乎先天“体用一如”的遗传,所以无论身体哪里拔一根汗毛,全身同时有感触,都是体用一如的结果。元音老人在《楞严经》171页中也这样讲:“心光上照大脑,心脑相接了,大脑才起作用,若心光不照大脑,大脑就不起作用了。”
所谓生命起源,就是我们众生离自性之家的起源,亦是离了不生不灭而起有生有灭、生、老、病、死的起源。因此,沿着离自性之家的步骤,先成就有生有灭的三禅天,次第成就二禅天和六欲天。所以天界的范围一层比一层的小,身长一层比一层的矮,寿命一层比一层的短。例如:徧净天人,寿命六十四劫,身长六十四由旬。例如:二禅三天其中,光音天人,寿命八大劫,身长八由旬。例如:初禅三天,其中大梵天人:寿命一劫半(六十小劫),身长一由旬半(六十里),梵辅天人:寿命一大劫(四十小劫),身长一由旬,梵众天人:寿命半劫,身长半由旬。
我们地球祖先,即是光音天人,由于满业来到地界(地球),因贪食地味,失先天妙色神足光明,变成骨肉筋血的凡人。(详待后述)

通过水聚梵天宫殿示意图四,可以看出,天人住在宫殿中,身光与宫殿光,是光明映显互照,安立祥云之中,显示出天境楼阁,神奕奥妙,天国玄境,梵天宫殿皆是七宝合成,这皆由阿赖耶识自体分。
元音老人在《楞严经》要解75页中讲:“物是‘所见’,心是‘能见’。其实,世间的一切都是第八识的显现, ‘能见’是第八识的‘见分’,‘所见’是第八识的‘相分’。”在320页中讲:“因为根大本身既包含心法,也包含色法,心法是八识的‘见分’,色法是八识的‘相分’,见分和相分都是由第八阿赖耶识所生出来的,所以说根大属于第八识。”
梵网经日:“一切地水是我前身。一切风火是我本体。”即是说,我们众生的前身就是四大中的地水,由于风火是扩散的,焰热的,由于四大中的地水是收缩的,寒冷的。由于地水收缩的作用,产生了天人身和七宝宫殿。所以天界中无论是天人还是宫殿,都有云乘在虚空住。
由于自性理体是一,那么显现天人的相用,亦是一相。因此,天人相好庄严,没有美丑之分,皆是男子,眉清眼秀,两耳垂肩,头顶天冠,莲华跏跌,色泽银白,显出五彩各各圆环,美不可收,跏跌住在七宝宫殿,发出灿烂的赤白光,映显天界互照天境楼阁,安立祥云之中,以虚空住。
此就是人类先天,皆是天人,是智慧德相光明佛的化身,是我们每一个众生先天的光荣和尊严,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前身本来是佛,由于离自性之家的退化,是由天界退化到人界,由于迷惑颠倒,认假成真,造作无边无量的善恶业因的种子被七识末那,藏进八识之我的阿赖耶识这个大藏库,遇到善恶业缘,种子就萌发,结成众生善恶果报。善就轻升,又因不同禅定的功夫,得生不同的天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享受不同的三善果报;恶就堕落,以恶缘萌发阿赖耶识种子萌发,结成三恶果报。即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享受不同三恶果报。就这样产生了六道轮回,从无量劫不知到道轮回了多少次,一直无止境的在延续着!
丙:缘起生命体的属性结构:

以人为本,人体的先天就是天人。所以人体的五脏六腑以及眼耳鼻舌身等形态和结构,皆由先天天人遗传而分不开的。通过

“缘起生命体的属性结构图解”可以明白的,人体并非是无缘无故的生成,而是由四大即地,水,火,风不同的四大原素,因为四大的性能不同,皆由八识心王即如来藏为理体的性真圆融,通过四大不同性能之光色之相,而显现其相互圆融,相互渗透,彼此互现,互不妨碍的作用。所以佛在《梵网经》说:“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元音老人在《楞严经》要解252页讲:“如来藏本来是灵明真空,不是顽空,本来觉观分明,不是无明;本来就有地,水,火,风的能量,具有这个性能。”(下略)
    在293页讲:“六大就是地,水,火,风加上空大和根大,它们本上没有生灭,相对,来去之相,所以是妙明真心。六大是性真圆融的,它们背此互现,互不妨碍,因此都是真如佛性,皆如来藏,本不生灭。”为什么能够互相圆融?因为这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本具功能,如来藏本来就有这个能量。如来藏本来就是没有生灭的,所以六大同样没有生灭。
    从缘起生命体的属性结构图(五)可以看到,为什么会产生天人的头?就因为火的属性是向上升的,是妙观察智变化生出意识的头。可是头属火,又为什么火的光圈有四大不同的属性呢?即地,水,火,风呢?从四大五轮光示意图(一)和集起五轮光扶尘根示意图(二)就可看出,四大彼此是互融的,相互渗透,可以看出:火中就有地,水,风;风中就有火,地,水;地中就有水,火,风;水中就有风,火,地。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若没有你,我也不存在;若没有我,你也不存在。整由于四大或者六大,虽然各自的性能不同,但都是圆融同体如来理体法身一相,整是如来藏性真妙心,通过体,相,用的作用。因此这一根本,成就了天人生命体。所以火轮就因为本具的四大属性不同,所以火属阳,是向上,膨胀的,在圆中,它的离心力是扩大的远点。其中水属阴,是收缩的,它的离心力是狭窄的近点。因此,形成天人头是上宽下窄的形状。
    为什么天人脖胫是细长呢?就因为火轮上升,下水属阴,是收缩的缘故。为什么天人的胸膛是宽的呢?就因为风轮的属性为动,地轮的属性为坚,一动一坚互相制约而平恒,又因为风属木,地属金,金木阴阳相吸,二轮相并,所以形成天人胸膛是宽的。为什么天人两肩是平宽的呢?从风,地两轮上端相并是二火,二火是平等膨胀的缘故。为什么天人腰是细的呢?因为水轮属阴,性能是取下的,又因为风,地二轮下端相并是二水,只有水轮上端一火,二水克一火,导致天人体,腰是细的。
    从图中央可见,有条垂直线,是平等性智变现的中脉,成为末那识的扶尘根,起着头与心而上下贯通的传送识的作用。从图可见,大圆镜智变现的八识心王,是处在五轮光圈中央,形成圆满圆融五种光圈的总合理体,皆有大圆镜智这个体,通过四大五轮不同属性的光色之相,而显现不同功能的作用。所以在后天的人体,都有个圆形光场,在树木有个圆形的气场,在大地(即地球)有个圆形磁场。这皆是由三细(即业相,转相,现理)。经中称此叫邻虚尘,亦称极微至微,在一秒钟,生灭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相续,在六粗中,层层七倍缘聚,同时又层层七倍缘散,而缘生长六粗之相续相,这整与科学家罗正大著“量子外力”书中195页对暗物质的推理说:“以太是初始态的基本力,是全周均等的阻力,以太在宇宙中充满了每一个角落,是满聚态。前面讲到的任何物质都是由可视觉物质和不可视觉物质(晕轮)组成的。”
    在《楞严经》要解元音老人讲:“什么是‘邻虚尘’?邻者就是相邻,邻虚就是邻近于虚空,在虚空没有东西,邻虚尘就是小得再不能再小的微尘,因为再将邻虚尘分割,就是虚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15: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现代科学讲的可视觉物质和不可视觉的暗物质(晕轮)组成的,基本与佛法的天人体是由五种不同彩色的光圈,是由三细中的邻虚尘,是由如来藏的理体,通过三细业相,转相,现相,而产生五种光圈包括着八识心王,由于四大的属性不同之相,而形成了天人体的不同作用。这就说明了科学愈昌明,愈能接近佛法,并能为高深奥的佛法是难信之法作了注解和旁证。所以天人的生命体的缘起是科学的,是符合不同性能规律法则的,是符合科学的逻辑性和理论性。也整是元音老人在《楞严经》要解170页讲:“下面讲十二处。所谓处者,就是说有个处所,有个地方。十二处就是六根加六尘共十二个地方。比如眼睛在脸上面,鼻子在脸中央,耳朵在脸两旁,舌头,身体也都有自己的位置,六根各有处所。”
    在178页讲:“所谓实相,就是我们的真如实性,它是无相而无不相的,本体上虽然是无相,但也无不相,可以显现一切相貌妙用。虽然妙用不无,但是我们要透过相见到体,不能执著这幻化的形相,而要看到背后的性体。”
    通过缘起生命体的属性结构(图五),六根和六尘都有个处所的,我们可以看到外有个较大圆形的光环,此也整是大圆镜智的天干和八方地支,与中国的道教阴阳太极是相融合的。可以看到天干中的甲乙(属性阴阳之木),丙丁(属性阴阳之火),戊己(属性中央阴阳心土),庚辛(属性阴阳之金),壬癸(属性阴阳之水),并又可看到,外面有八方,各有不同的属性处所。即西北乾金(生出右腿),东北艮山(因山坚止,生出左腿),也即后天人体中的左腿在前右腿在后的登山步,说明右腿力大的缘故,右酉兑金属阴和左东震木属阳,可见相对的金坚阴木动阳平恒,形成胸宽,也是后天人体中的阴阳肺脏和阴阳肝脏包着八识心王依符的心脏王宫,称作心土不二。东南巽风性能属木,木能生风火之动,形成人体左臂。西南坤土,处在天干丁火,地支上火,因为膨胀易动,形成人体右臂。在后天的人体两臂,常听到古代讲大力士人,左手拿七十斤重的武器,右手拿八十斤重的武器,称作左七十,右八十力量之差。这都是四大属性不同和方位处所属性不同的结果。
    元音老人著《中有成就秘笈》83—84页讲:“其实我们人体本身就有阴阳,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火属阳,水属阴。平时因为妄想,颠倒,执著,追逐外境之故,阴阳不相合,也感觉不到。假如功夫做得好,心真空净了,就能清清楚楚的感觉到体内像两股电流“哗——”合到一起了。”在118-119页讲:双身像是表法的,表示我们本来具有阴阳合体的双身,我们的佛性法性(一切法的根本叫法性,成佛的本来叫佛性),本来具足这个阴阳合体的功能。六祖惠能大师不是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吗?这就是我们的性体本来具有能生万法的功能,万法就是阴阳合体而生的。所以双身佛像含有至高无上的秘意义。(略)《金刚经》日:“一切法,皆是佛法。”
    弟子体会:“佛性”也称“自性”。因为是真空妙有的虚灵,不能拿出来给我们看,只可作比喻。自性比喻手,五指合拢即是拳,五指伸开拳变掌。能变出许多形相来,只要离了这些不同之相,就可发现,总是自性法身一手啊!无论再怎样变化,自性之手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所变的一切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一切法如。从微观的原子核内,有一至二十八层电子围绕质子旋转;从宏观地球即九大行星围绕太阳周转,总是圆满的,总是由地,水,火,风不同属性方位处所导致,风火属阳,是膨胀的,离心力的作用是膨胀远点,地水属阴,离心力的作用是收缩狭窄的近点。因此说,缘起生命体,是法性理体,通过四大即地,水,火风不同属性之相,起着圆圆满满的妙用。成就了天人生命体的结构。
    四:生成地界与银河系:
    甲:世俗对地界由来的困惑和纷争:
    ‘地界’者,用现代的话说,称作地球。为此,古往今来,人类对地球和地球中的山河湖海,是平凡易见的,但若追溯它的由来,就显得深遂奥秘茫然无知而阴霾了。
    在历史中,不知有多少文人舞笔泼墨,构思猜测,书写篮本,成册成套,各种漫画,奇谈怪论,弄得人类神识错乱,引向了迷信的歧路。遗憾的是,由于人类没有闻到佛法,对地球生成这一亘古之秘,总是舍本求末,南辕北辙,违背真理,违背大自然本具的规律法则,而盲目猜测而已。
    通过阅读了现代科学家有关这方面的书籍获悉,科学愈昌明,愈接近佛法,并为佛法的真理作了注解和旁证。由地科学家不明白宇宙的本源即是自性,只因一念不觉而有无明(即混沌),从无明产生了能所相对,产生了法性是理体,法界是相用,是体用一如啊!由于“集起说为心”,即心色不二。称作八识心王。“思量性名意”即七识末那。“了别义为识”即第六意识,就是平常人说的心,“是故说唯心”。这就是宇宙生命起源是从唯心开始。因此,先成就了三细相(现代科学称作“以太”或“暗物质”)的天界,后成就了六粗相(即地球)的地界。
    科学家利用望远境观察到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有无数星球,并编制成许许多多的星系,星团和星云,并又从中发现了许多黑洞等奇异的现象,这些现象都属于六粗相。科学家废寝忘食,在这六粗相中,研究出大量的科学依据,其中“以太”或者“暗物质”已经涉及到三细相中的“邻虚尘”或者称“极微至微”的深奥佛法了。所以科学家研究了这些星系和黑洞产生的由来,以此作为宇宙起源。由于舍掉了性体这个本源,仅在分别的枝叶花果而大作文章,所以得出的一些科学道理总是树无根,水无源,不究竟,不圆满。正由于这些科学没有一个根本的依据,所以,在科学界中,产生了建设性的不同推理和纷争。当然,这些纷争在继承前人的成果中,不断的改革和再发展,是带有革命性的,建设性的,不断的完善和再创新,将科学一步一步的推向前进!
   
    关于“我们的宇宙图像”是由史蒂芬·霍金著“时间简史”书中复印下来的。这个宇宙图像,也正是在两千五百年前,释迦佛在印度住世说法。那个时期,印度有许多外道团体,这些外道各自都对宇宙起源和大地万物的由来阐明自己的构思和见解。但有一个共同原理的认同,这个原理认同是什么呢?即是宇宙与大地万物,是由四大原素即地,水,风火和合构成的。
    在两千五百年前,也正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由道教老子,儒教孔老夫子这两尊圣人,在中国住世说法:指出宇宙与大地万物,是由阴阳五行,共五大原素构成的,即金,木,水,火,土。虽然与四大称乎不同,但其理论是一致的。可是,都因为没有闻到佛法,而缺少根本智,即一体的自性之理体。因此,各宗教论述的相用,不究竟,不圆满。
    所以,无论千古各个宗教,还是现代科学,都因为缺少自性理体这个根本 ,而在枝叶花果上各自为是,纷争不下,炒得沸沸扬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因为缺少根本而圆缺半,争执不下的枝,叶,花,果,你说哪个不对呢?都是对的一部分,就是缺少一个统一的根本理体,那么佛教的圆满智慧的根本理体,即性相一如,融合了和超越了,一切科学,一切哲学,一切宗教,一切多元文化,而无所不融,无所不超,放之宇宙而皆准。
元音老人在《楞严经》要解370页中讲:“有的人讲《楞严经》的时候,就配合我们中国人的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来解释,其实这样也不是不可以,只要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经上的意思,都可以拿来借用。比如释迦佛在世时也常借用外道的东西,佛有许多咒是外道和魔王供养的”(中略)又讲:“四大是古印度人对物质本源理解的产物,和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五行是一样的道理。(下略)”
    《科学似乎揭示了一族定律,在不确定性原理设下的极限内,如果我们知道宇宙在任一时刻的状态,这些定律就会告诉我们,它如何随时间发展。这些定律也许原先是由上帝颁布的,但是看来从那以后他就让宇宙自身按照这些定律去演化,而现在不对它干涉。但是,他是怎么选择宇宙的初始状态和结构的呢?什么是在时间起始处的“边界条件” ?
一种可能的回答,上帝选择宇宙的这种初始结构是因为某些我们无望理解的原因,这肯定是在一个全能造物主的力量之内。但是如果他使宇宙以这种不能理解的方式开始,他为何又选择让它按照我们可理解的定律去演化?整部科学史正是对事件不是以任意方式发生,而是反映一定内在秩序的逐步意识。这秩序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由神灵启示的。》(《》内容从书上157剪贴)
    上面的造物主图像和说明,是从现代科学推崇的史蒂芬·霍金著“时间简史”书中复印而来的。为此,有许多科学家对此提出评论。
    (美)卡尔·萨根著“宇宙”第十章:“永远的尽头”250页中说:“有些愚人妄称是造物主创造了世界,这种信条实不可取,理应不屑一顾。倘若是上帝创造了世界,那在创世之前,上帝独自栖身何界?上帝岂能无米成炊,创世而无需以物凭借?倘若你说上帝先备料,后创世,那你永远不能自圆其说,而只能无休止地节节败退。须知世界并非人创造而成,而是无始无终,如时间本身无缘无界。正是基于这种理论......。”(印度)德富(伟大的故事)
科学家罗正大著“量子外力”书中240页中说:“牛顿无法通过万有引力来解释引起这种横向的运动与秩序的成因,他把星体的圆周运动与恒星的秩序都归因于上帝的设计和统治。他用“上帝”来借指那个他未知的“第一原因”。因此,英国科学史家贝尔纳说:“牛顿靠假设世界起源于上帝创造世界的意志来诚实地掩盖他对这个问题的无知。”(摘自《牛顿的启迪——追问第一原因》)
    (1)确实存在一个完备的统一理论(或者一族交叠的表述),如果我们足够聪明的话,总有一天找到它。
    (2)并不存在宇宙的最终理论,仅仅存在一个越来越精确地描述宇宙的无限的理论序列。
    (3)并不存在宇宙的理论:不可能在一定程度之外预言事件,事件仅以一种随机或任意的方式发生。
    有些人基于以下理由赞同第三种可能,如果存在一族完备的定律,这将侵犯上帝改变其主意并对世界进行干涉的自由。这有点像那古老的二律背反:上帝能制造一个重到连自己都不能将其举起的石块吗?但是上帝可能要改变主意的这一思想,正如圣·奥古斯丁指出的,是一个想象上帝存在在时间里的虚妄的例子:时间只是上帝创造的宇宙的一个性质。可以设想,当他创造宇宙时,他就知道了自己所有的企图!
    (以上插图和说明,是从史蒂芬·霍金著“时间简史”一书224页复印)
    (美)卡尔·萨根著“宇宙”书中,第七章“夜空的脊柱”164--165页中说:“假如仔细推敲人们的神学观点,任何人都一定会承认,“诸神” 一词是用来表示他目睹的事物的不知性。每当他看不出自然界中某种事物的根源,而且绞尽脑汁也理不出任何头绪时,他就推出诸神这个词来解决他的难题,结束他的思考......。难道不仅仅是用一种阴影来替换自己头脑里的黑暗而巳吗?对于上帝的声音,他是习惯于带着敬畏之情去认真聆听的。”(迪特里希男爵《自然界》1770年于伦敦)
现代科学家罗正大著“量子外力”书中171页说:“在现代西方的许多学说中仍然能够触摸到基督神学的痕迹。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的基督教教义长期禁锢欧洲的思想界,这种上帝主宰意识不仅影响西方人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也影响他们对自然现象的态度和解释。”
在108——109页中说:“霍金的理论预示和暗示了这样一种结果:上帝不但要玩掷骰子游戏,而且有时还会把骰子掷到人们找不到的地方去。”(中略)宇宙最外层是不动的恒星,上帝住在遥远的恒星上注视着人类活动的地球,主宰着整个宇宙。由于这一学说符合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的基督教教义,后来在政教合一的欧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长期禁锢欧洲的思想界长达一千余年。”
此图是从“时间简史”书中162页复印而来。在163页中解释说:“期初始的膨胀率也要非常精确的选择,才能使现在的膨胀率也仍然这么接近于需要用以避免坍缩的临界速率。这表明,如果热大爆炸模型直到时间的开端都是正确的,则确实必须非常仔细的选择宇宙的初始态。所以,除非作为上帝有意创造像我们这样生命的行为,否则很难解释,为何宇宙只用这种方式起始。”
科学家罗正大著“量子外力”书中110——111页中说: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宇宙模型;上帝创世时最初只是创造了一个“原始原子。”。它不断的长大,膨胀起来,就像一棵小小的橡果长大成为一颗参天的橡树那样。这种模型自然得到教会百分之百的欣赏,有了一个包含创生时刻的宇宙模型,这在天主教看来是一次重大的胜利。这个模型符合《圣经》中所描述的情景,还得到了当时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科学家的支持,真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既然宇宙由一个“原始原子”,一个小小的橡果“长大”而来,那么它在成长之初一定是小得可怜。如此小的“种子”要在几百亿年间就长到人类至今无法望到边际的大小,自然地(条件反射地),宇宙是急速爆炸的产物。这也就是“大爆炸”的来源。在(112页)中说:“在这种意识的暗示下,现今流行的黑洞成因及理论自然就顺理成章了(反正有上帝来解决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124页)中说:“既然如此,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黑洞绝不可能形成。”
《星系和大宇宙
什么是黑洞呢?说来也简单,黑洞是大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3倍)恒星或大质量(超过108太阳质量)星系演化的终极形式,即死亡的残骸。
那么为什么叫黑洞呢?爱因斯坦创造了广义相对论,提出了物质之间存在引力场,在这个场中因引力作用使时间、空间弯曲。广义相对论是我们目前所具有的关于引力作用的最好的理论。而黑洞的概念是合乎逻辑地服从广义相对论的。例如,当一颗大质量的恒星在耗尽了它所有的内部能源之后,亿万吨的经过燃烧的恒星物质向内部塌缩就引起了恒星的收缩。随着收缩的进行,恒星周围的引力就越来越强,这就使恒星周围的时空几乎变得越来越弯曲。如果垂死的恒星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3倍,那么就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恒星彻底地向自身中心塌陷。显而易见,在自然界中不存在什么力强大到足以支持一颗作垂死挣扎的大质量恒星去克服其自身的重量。随着恒星坍塌到了不可避免的最终阶段,弯曲的时空便重叠在一起。于是,恒星从宇宙中消失了,留下来的仅仅是时空结构中的一个“光吃不吐”的洞——这个洞的引力如此之大,使任何东西,哪怕是光线,都不能从洞中逃逸出来!可洞外的东西却可以不断地被吸入。它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漆黑一团(因不向外发光)的洞穴。这就是黑洞!黑洞这个词是二战后曾参与第一颗氢弹理论设计的美国物
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在显然不知道弗里有德曼成果的情况下,研究出了类似的膨胀宇宙学说。他形象地把过去某一时刻,相当小而且超高密的宁宙称为"宇宙蛋"。他认为,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宇宙零时刻,这个宇宙蛋突然发生了天崩地裂的大爆炸,它爆裂的猛烈程度,是我们无法想像的,宇宙从此诞生了。今天的星系就是宇宙蛋的一些碎片;而它们相互退行,就是很久以前那次爆炸的回波。》(《》以上内容从书上104剪贴)
读者认为,既然宇宙蛋大爆炸,飞出来的碎片片形成现今的星系,应该说这些星,有方形星、三角星、扁形星等次不一的形状。可是从客观现实来说,皆是圆球形状的。这且不说那些碎片片,为什么会从内部喷出火焰而形成火山爆发呢?这些碎片片中的火焰是从哪里来的呢?难道是上帝创造的吗?所以,不究竟,不圆满。在后面关于地球生成的过程中,就明确的解答了黑洞的由来。星球为什么是圆的,以及类星体和地球内部岩浆的由来,给予究竟圆满的解释。
乙:地界生成的次序:
(一)      地界生成的因缘:
    在“星系与大宇宙”书中说:“十亿个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星系。天文学家们称为河外星系,现在我们知道,许多星系组成了星系团;许多星系团又组成了更大的天体系统——超星系团;由超星系团又组成了总星系。”
在“时间简史”书中44页末尾说:“爱因斯坦广义相对意味着,宇宙必须有开端,并且可能有个终结。”
我们就依此回报这些星球天体以及星系、星系团等起源的因缘。前面已经汇报了生命起源于“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只因一念不觉而有能所相对,失真生妄起了无明,有无明产生了法性是理体,法界是相用。因为理体是通过相用显现。所以,法性理体是一,显现了无边无量法界相用是多,称作一多不二。这个多,就是生命起源的无量无边的天界,同时缘起了无边无量的天人身。天人身相,没有美丑之分,皆是眉清眼秀,庄严无比的一相。但天界范围有广狭之别,天人身相,有高矮之分,寿命有长短不同。前面已述,无须重述。
要想探索神秘的星空,解开萦绕在脑海中困惑和疑问。因为这个困惑,从古至今,一直困惑着人类。那么地球以及无数星球是因何原因起源的呢?直截了当的说,是来自深邃博大的天界。要想揭开天界与星系一体相连的关系之谜,佛法就是打开宇宙奥秘的金钥匙,是开启天文知识的宝库。只要我们有了佛法的智慧,我们可以肩负起探索宇宙,开发宇宙,造福于人类。可以承担起赋予我们揭开宇宙奥秘的神圣使命。所以,宇宙奥秘,是当代最深奥的科学命题。因为宇宙如此浩瀚而古老,开发宇宙、扩大视野、令人顿开茅塞,为现代天文学提供了崭新的渊博。对于人类的命运,牵连着宇宙自然中的因果规律,开发宇宙资源,有着息息相关。因此,佛法智慧如海,行为清晰严谨,是照亮科学向前发展的明灯,是人类共同的福音。
因果经说:“天人身净不受尘垢,有大光明。心常欢悦,无不适意之事。煪为欲火所逼。福尽之时五衰相现。一者头上华萎;二者眼瞬;三者身光减;四者腋下汗出;五者自然离于本座。”
前面已经汇报了,宇宙生命起源于失真生妄而有无明。由于集起说为心。于是“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所以,心法不二,心色不二。由于,真如佛性,被无明熏染,就变成了识,即大圆镜智变成第八识,也称八识心王。平等性智变成第七识;妙观察智变成第六识,就是平等人所称作的心。成所作智变成前五识。
当天人满业,定力减退,五衰相现,就自然离了本座。所以,凡所有心,有心必有念,念起必有柒净,柒为贪取六尘为恶;净为不取六尘为善。因此,善恶之业成于今,则苦乐之报应于后。当天人业满,无衰相现,即见变坏生大苦恼。述曰:“夫三界定位,六道区分,粗妙异容,苦乐殊迹。观其源始不离色心,检其会归莫非生灭,生灭轮回是曰无常。色心幻影斯为苦本。
天人本依虚空住,只因五衰相现,定力减退,离于本座, 就思念一个大地承载,思念就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产生无边无量的业因种子,由七识末那传送进第八识心田这个大藏库,一旦有缘种子就萌发。“缘”是什么?用现代的话说称作“条件”。就是经中说:“业风长四大,诸果成熟。”佛言:“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因此说,无边无量星球天体,皆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详待后述。
华严钞云:“若说小千,但数初禅。若数中千,即数二禅。以二禅量等中千故。若数大千即数三禅。三禅量等大千故是知大千。有百亿初禅,有百万二禅,一千三禅、唯一四禅耳。”次第禅门云:“佛于仁王说十八梵。亦应有民主之异。”
现代科学发现,为什么许多星系会组成了星系团,许多星系团又为什么会组成超星系团,由超星系团又组成了总星系呢?因为,这许多星系团是它的因缘,是来自浩大的十八界天和六欲天及忉利下三十三天。这些天的范围,一层比一层小,可是天界的数量。一层比一层的繁多,所以,有君、臣、民之分。此比喻中国:一个国家,有若干省,一个省有若干县,一个县有若干乡,一个乡有若干村,一个村有若干户,一个户有若干人。
整由于这个原因,所以,缘起的星球天体,总是宗族性的群生缘聚。总不外乎佛说:“集起说为心,思量性名义。了别义为识,是故说唯心。”因为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这种心与法,法与心是一不二的血统关系。因为,君为心主,臣为伴用。主用一如,才能形成一个圆满的事物。
从微观来说,原子核的中子为心主,一至二十八层电子,为伴是用。所以,层层电子,围绕中子旋转;成为一个圆满的事物;从宏观来说,太阳是心主,九大行星和无量小行星,为伴是用。即是说,太阳为君,九星为臣,无量小行星为民。也是主伴互融,性相一如,层层围绕太阳心主周转成为一个圆满的事物。此中体现了佛说:“小中现大,大中现小,大小是一,不是二也。”所以说,太阳系是无限扩大了的原子核,是心法不二,心色不二的血统关系。这种主用一如,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不可分割的缘聚力,是“此生故彼亦生,此灭故彼亦灭,”是共依共存的业力构成的。这就是现代科学家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说,“万有引力”的由来。若追根溯源,它的理体,即真如佛性是一如,理体佛性,是通过相用显现,无边无量的星系团,皆属相用,通过一个根本,扎进佛性之土。这就是无量星系团,重重缘聚,宗族血统的引力由来。
在佛法中,不叫星系团,就十亿个河外星系,佛法称作是一个佛刹的单位,亦称一个佛土。这十亿个河外星系也整是释迦牟尼佛的佛土教化区。佛在“阿弥陀经”中说:“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佛说六方佛刹,其中就拿南方来说,有多少佛刹呢?佛说:“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广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下略)
通过佛经,我们才扩大了境界,扩大了视野,才知道:十亿个河外星系,才是一个佛刹的单位,这个佛刹单位多的,用恒河沙数来计算。一粒沙等于十亿个河外星系,将恒河沙一个一个的数尽了,才是南方佛刹的数目。这六方佛杀的数,就得数尽六条恒河的沙数,佛把这六条恒河沙数的佛刹,才等于一个华藏世界海。
华严经曰:“华藏世界、一重一重,一共二十重华藏世界海。”特别指出,我们世界称作婆娑,阎浮、南赡部洲,皆是异名。是处在十三重世界海。婆娑世界是处在莲华藏世界之东,所以,称作东方。可是色界天人观察不到华藏世界海,可是佛观无碍,通达明了。因为佛性一体,交融摄万法,平等法身,无物不周,无刹不现,所以佛观大梵天王如网幢。因为,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个不同,别异无量,由于,无量世界,安立不同,有仰世界,有覆世界,有净世界,有秽世界,同中有别,别中有同,同别互缘,安立刹网。净秽差别,非言可穷,佛眼观之,举网罗幢为喻,因网罗幢上的网孔,真是万目重重,各异无量,互相交彻,不相妨碍。
地界生成的因缘,是来自天界,天人为正报,地界为依报,正报与依报是互融的一桩事物。因此,地界生成,并非无缘无故就生成,而是水有源,树有根,是因缘和合而生法。自性属理体,地界属相用,体用是一不是二也。
佛法中说天界是光明的,科学家不信啊,为什么不信呢?因为,天界既然是光明的,为什么用望远镜只能观察到发光的星球,而观察不到光明的天界呢?只要没有事实而是骗人的。就这样不肯接受佛法的真理。因此,把利益于科学,利益与人类的真理法宝拒绝在教育门外,科学和人类得不到收益,是一大憾事!这一大憾事也正是科学家一大误解。
为什么说是一大误解呢?因为,天界与人界是两种不同的空间,这两种不同的空间还有许多不同空间,皆重叠在一个虚空,这不同空间而饶益不同的众生。为什么许多不同空间会重叠在这一个虚空呢?因为这许多不同空间的根源,是一个自性理体,依他众生不同的因缘显现了不同空间的相用。
天界众生的因缘是四禅八定,真如佛性依他不同的四禅八定,显现了不同的光明色界天的空间。可是佛菩萨空间和天界空间皆充满在人界之中。
人界众生的因缘,是向心外求光明,因为心外漆黑一团,把本具的佛菩萨光明和天界光明遮盖了,只可借太阳光明和灯火光明而饶益。所以,自性理体依他众生,弃真生妄之因缘,显现了人界空间的相用,在人界空间相用中,望远镜仪器比喻窗户,能观察到的发光星球,是人体中的本具的真如佛性,所以说:“以人为本、心性为根。”所以,望远镜仅是一种法的条件,总不外乎,“心生法生,法生心生”这一法则的,因为,是由心创造发明的望远镜之法,那么望远镜法生,法生又服务于人的心生,所以,心法不二也。
佛法告诉了我们,弃暗投明向心内观,要诀是戒、定、慧三学,戒一切恶,行一切善,息灭贪嗔痴,发扬布施、忍辱、智慧。因为,戒中生定,既是禅定,关闭六门,心摄一处,就是定。只要得定,心不散乱,就接近了一念,一是什么?是法性理体,法性是如如不动,遍及一切慧光。所以,定中生慧,这个慧,既是理体的智慧,有了理体智慧,是通过事相显现。佛菩萨和天人,皆因得定而生慧,这一理体,可以通过万法事相而显现,那么,神通就在其中。佛法中不允许求神通,只要无贪得定,神通自然就有了。
由于四禅八定的功夫不同,那么空间的层次也不相同,佛是无上正觉正定,所以佛观虚空有二十重华藏世界海。非常明了,因为佛是平等法身,无刹不现,无物不周,周遍法界,融摄万法。九品菩萨还达不到无上正觉正定,,所以,菩萨观察不到二十重华藏世界海。那么天人的定功次于菩萨,天人仅能观察他本具在的天界。
所谓人界呢?根本没有定功,而是心向外驰,心外漆黑一团,只可借太阳光明,灯火光明而得侥益。所以,科学家就是向心外求光明的聪明者,称作世智辩聪。所以说,科学家很聪明,若能明白不同空间的隔阴之蔽,明白不同空间由来的因缘,可以消除对佛法的误解,就可以接受佛法的真理法宝,为开发科学家走向宇宙,造福人类,发挥更大的作用。
(美)卡尔.萨根著“宇宙”书中338页说:“只有那些勇敢地探索宇宙真面目的人,既是发现事实与自己的愿望完全不同也无所畏惧的人,才能洞察宇宙最深刻的奥秘。”又说:“科学的使命就是去寻找它们。”
在“人类与太空”一书1页中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要实现航宇的理想,人类的科学技术还需要有几次大的飞跃。”又说:“开车要了解车道,行船要了解航道。人类进入宇宙,必须首先对宇宙有一定的了解。宇宙有多大?它是如何诞生和演变过来的?将来如何发展?太空环境如何?”
下面我们以佛的教言为依据,依大德法师讲解为导向,共同讨论,科学家提出的宇宙奥秘,和演变的规律法则,贡献我们一份光和热,报党恩,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四众恩。
(二)      集起风轮即黑洞次第繁衍:
     经中说“集起说为心。”天界的集起是四大五轮,产生五种彩色的光明,称作五原色。心是由五彩光圈包裹着,因此,“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而大圆镜智变成第八识等,产生天界的生命体。因为,天人光明与宫殿光明互照,映现了色界天。由次第三禅、二禅成就了九天,或至到焰摩天。对于不同范围的天界和身长及寿命,《较量寿命经》曰:“欲界六天者,四天王,身长一里半,衣重半两,人间五十岁为一昼夜,寿命五百岁,忉利天,身长一里,衣重六铢(二十四铢等于一两),人间一百岁为一昼夜,寿命一千岁。夜摩天身量重一里半,衣重三株,人间四百岁为一昼夜,寿命四千岁。化乐天,身长二里半,衣重一株,人间八百岁为一昼夜,寿命八千岁。他化天,身长三里,衣重半铢,人间一千六百岁为一昼夜,寿命一万六千岁。魔罗波旬天,衣重半两的六十四分之一,寿命三万二千岁。(关于十八天,衣服没有重量,皆为光色。依据经中说,世界成时,先自上成色界三禅天,次第成下至焰摩天。又说,其次先自下风轮次第成上至忉利。由此说明了,魔罗波旬天、忉利天和四天王,是属于后得天。)
“色界寿命用劫为量;初禅三天;梵众天,寿命半劫,身长半由旬。梵辅天,寿命一劫(四十小劫)身长一由旬。(四十里)大梵天,寿命一劫半(六十小劫),身长一由旬半(六十里)。二禅三天:少光天,寿命二大劫(成、住、坏、空为一大劫),身长二由旬。无量光天,寿命四大劫,身长四由旬。光音天,寿命八大劫,身长八由旬。三禅三天:少净天,寿命十六劫,身长十六由旬。无量净天,寿命三十二劫,身长三十二由旬。徧净天,寿命六十四劫,身长六十四由旬。四禅九天:无云天,寿命一百二十五劫,身长一百二十五由旬。福生天,寿命二百五十劫,身长二百五十由旬。广果天,寿命五十大劫,身长五百由旬。无想天,寿命五百大劫,身长五百由旬。无烦天,寿命一千大劫,身长一千由旬。无热天,寿命二千大劫,身长二千由旬。善见天,寿命四千大劫,身长四千由旬。善见天,寿命八千大劫,身长八千由旬。色究竟天,寿命一万六千大劫,身长一万六千由旬。”
阿含经云:“纪劫年数,一小劫谓一减一增也。縂此减增,共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名一辘辘劫也。二十增减,数亦如之。二中劫谓二十辘辘劫也,縂此二十增减。共计三万三千六百万年。名为一住劫。坏、空、成、三劫数亦如之。三大劫,谓中劫也。共计一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名为一大劫。是为天地成坏始终之极数。周而复始,运运无穷焉。
通过《校量寿命经》中的教言,我们才明白,关于四禅九天和无色界四空天,皆是后天人,运用四禅八定获得天报,共计十八色界天和无色界四空天,至于忉利天四王天还有三十二天,皆是人类中做善事,供养佛法僧、大行布施或者对贫人以及盲、聋、瘫、哑喜舍钱衣食,获得的天报。
生命起源的天界层次是宗族系的繁衍,天界的范围,一层比一层小,天人的寿命,一层比一层的短。因此,最末尾生成的初禅天,就因为初禅天寿命的短暂,所以,先满了业。当满业的时候,五衰相现,头上华萎,腋下汗出,自然离了本座,生大苦恼。因此,就思念一个大地乘载。思念就是起心动念,心意与自性融合就变成了业因的种子,由七识末那传送进阿赖耶八识心田这个大藏库,若是遇到了缘,种子就要萌发。
《华严钞》云:“若说小千、但数初禅。若数中千、即数二禅。以二禅等中千故。若数大千即数三禅。三禅量等大千故是知大千。有百亿初禅,有百万二禅,一千三禅,唯一四禅耳。”
就在初禅满业的时期,有百亿个初禅天满业,业风长四大。即风、火、地、水。什么叫业?《起信论》曰:“三细相之一。依根本无明而真心始动作者。相当於阿赖耶识之自体分。”又曰:“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
为什么心动为业呢?因为,从理体上来说,天人心念与自性之心,是一个心体,不是两个相对的心。天人本来是“性觉妙明”,只因“本觉明妙”产生了能所相对而有无明。从无明颠倒才离了自性之家。其实,离了自性之家是指虚妄说的,实际离而无离,依然是一个自性理体,是虚妄不觉而产生了分别心。因此,天人的根仍然扎进了法性理体之土,天人的身相和法界是由自性之土依他的因缘生长出来的相用,性相一如,体用是一不是二也。因此说,天人的起心动念,就是真心始动作者。所以,变成了阿赖耶识之自体分。这就是业缘,只要有了业缘之因,那么藏进阿赖耶八识心田中的种子就要萌发。
      阿赖耶识是怎样自体分呢?是依他百亿个初禅满业分出百亿个无明集起,说百亿个心。此正是《止观大意》曰:“不变随缘故为心。随缘不变故为性。”而起了百亿个无明风轮动性。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产生了百亿个黑洞。那么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就是百亿个黑洞之一的集起的天区。
风轮即黑洞恒相续转示意图    所以,初禅欲界天,有无量天人的共业所感,形成了风轮。《正法念经》曰:“一切风中,业风第一。”
在“时间简史”书中118——119页说:“这些“克尔”黑洞以恒常速度旋转,其大小与形状只依赖于他们的质量和旋转的速度。(中略)假定一个稳态的旋转黑洞,正如一个自转的陀螺那样,有一个对称轴,则它的大小和形状只由它的质量和旋转速度决定。
佛法不叫作旋转黑洞,称无明业力起了风轮。佛法也不叫像陀螺那样,有一个对称轴,佛法把这个对称的轴,称作空轮。虽然称乎不一样,但其意义是一桩事物。
通过风轮示意图可见,风轮的中心是个空轮。这个大风轮,是由无量小风轮组成的,用现代科学家的话说,即是由无量小黑洞组成的。由于受业风的牵引作用(现代称作万有引力)使其无量小风轮(即小黑洞),由心向外宏移,产生了银河系由内向外承旋臂的旋转。
在“时间简史”书中140页说:“如果早期宇宙曾经是混沌。(中略)人们才能解释为何没有可观数目的太初黑洞。”科学家发现了银河系有1000亿恒星那么多的黑洞。在佛法来说,这一千亿个黑洞,就是未来的一千亿颗恒星。反过来说,一千亿颗恒星的前身,就是一千亿个黑洞。
《大日经疏》曰:“一切世界皆是五轮之所成持。世界成时,先从空中而起风,风上起火,火上起水,水上起地。既是曼茶罗安立次第。”《楞严经》曰:“我实观五轮指端。”
        
通过佛经的教导,我们才明白,银河系中有无量小行星,这无量小行星的前身,都是些小风轮(即小黑洞),总是围绕各自的恒星在周转。为什么会各自围绕恒星周转呢?这与它们的先天宗族遗传而分不开的。因为,从生命起源这繁多的层层天界,不是从另外虚空来的,而是以宗族系繁衍而来的。所以,第一代小行星,总是围绕第二代母亲周转。有道是:“子不离母”的成语。第二代母亲带领儿子们,又围绕第三代母亲周转。以此类推,就这样代代祖系宗族,结构成了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 最后结成总星系。这都是由先天天界大小,寿命长短不同而决定的。因为,天界一层比一层大,寿命一层比一层的长。那么它结构的风轮(黑洞),也是一代比一代的大。风速也一代比一代的强,无论是哪一代,皆处在银河系的中心落成。所以,使其银河系一代一代承螺旋圆状向外宏移。
银河系向外宏移若干亿年,这些可观的小行星球前身,就成了银河系太初的黑洞,例如:月球表面上若干圆环山,这些圆环山,就是由银河系中心,随着一代比一代的风轮向外宏移,使其小星球常常拥挤碰撞造成的圆环山,因此,月球总是向内这一半球面有若干圆环山,都是因内向外推撞造成的半球面圆环山。
由于受成住坏空的法则制约,从无量劫中,银河系不知道毁灭了多少次。如今的银河系生成的先天,是按照十八天,六欲天和忉利天下三十三天的宗族系的繁衍而来。但是,不管多少次的成住坏空,总不外乎佛在《大日经疏》中说:“一切世界皆是五轮之所成持。世界成时,先从空中而起风,风上起火…….”这一法则的。所以说,这无量风轮即是黑洞,就是银河系太初的黑洞,银河系中有无量星球,它们的大小等次不一,有天地之别,皆由天界大小而决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15: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时间简史”书中204页插图中解释说:“受爱因斯坦-罗森桥是把两个遥远区域连接起来的虫洞。”
那么这个连接起来的虫洞是什么?在地界生成来说,就是把天界区域与地界区域的银河系连接起来的虫洞。虫洞是比喻虫子把苹果蚀了一个洞,这个虫洞也称作隧道,通过隧道把两个宇宙区域连接在一起。在佛法中,不称作虫洞,也不称作隧道,称作是由无明业力因缘构成了天界相互牵引的业力。因缘生法,所以,风轮即黑洞,是处在天界与地界的转折点,上牵十八色界天,六欲天和忉利天下三十二天;下牵无量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虽然科学家与佛法说法不一样,但其中的意义是融合的,这种融合是主流,其他不正确的如:宇宙起源是原始原子不断的快速膨胀,形成了宇宙蛋大爆炸,和上帝创世说。这些猜测和带有迷信的色彩,还是占次流的,不是主流。因为,科学家没有闻到佛法的真理,不明白宇宙起源,是起于“性觉妙明,本觉明妙这个根本智,不懂能所相对而有无明,从无名产生了法性是理体,是通过法界事相显现之用。因此,也难免涉足一些歧路。有道是:“差之毫分,谬之千里。”皆在枝叶花果上去探讨去研究。都属于捨本求末。所以,不究竟不圆满。
科学家罗正大著“量子外力”书104页中说:“我们所处在的宇宙中,仅恒星质量黑洞的数量保守估计也有1亿个。最近的报道更是让人吃惊。欧洲科学家2002年10月16日宣布,他们发现了银河系中心存在巨型黑洞的最佳数据。”《北京信报》讯又说:“这个黑洞位于银河系的中心,质量比100万个太阳加起来还要大。”由此证明了,天界差别之因,银河系差别的黑洞之果。所以,风轮即黑洞是相续的,这就是科学家发现银河系旋转膨胀,以此推测宇宙膨胀的种种说法是错误的,宇宙蛋大爆炸和错误的因坍缩小到极点,又从极点快速膨胀之理论。其实,这种膨胀因素的由来,就是这种风轮即黑洞相续诞生起到的作用。并非是原始原子快速膨胀成了宇宙蛋大爆炸。上面生命起源以及天界转地界,由风轮即黑洞的相续,使其银河系向外宏移,以此为科学家发现宇宙膨胀的迷惑,给予一个明确的解答。
(三)风上起火即超新星次第繁衍:
天界“集起说为心。”是因先天本具的禅定,集起先天本具的四大五轮,有五种光圈包裹着心,称作八识心王。天人与宫殿光明映现互照,形成了光明的色界天。
地界“集起说为心。”是心外求光明,无有禅定,是无明黑暗集起成了黑中之黑的壳体核子,包裹着心的黑圈。现代天文家用望远镜观察到得一个巨大的圆型黑的天体,称作深不见底的黑洞。由于无明业力牵引,形成了旋转的风轮,用天文家话说,是一个巨大旋转的黑洞。
在“星系和宇宙”书中106页说:“因为由于引力作用,黑洞就像一个无所不收、一毛不拔的吝啬鬼,吞下接近它的一切东西不吐出来,所以黑洞里面一定蕴藏巨大的能量。”
为什么会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呢?因为“心”是风轮之主,属于正报。风论是属于依报为“用”。这个正报与依报是互融的一个事物,牢不可破,这种业力第一,围绕心主旋转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所以佛说:“依报随着正报转,一切法从心想生。”
由于无明的熏染,真心中生出了妄心,智慧变成了识,大圆镜智变成了风轮的心王,平等性智变成了传送识,把接近它的一切东西,无所不收往里藏。用现代天文学家的话说,由于引力,使黑洞坍缩。
“在自然界中,人们常常看到上柱天、下柱地,是一股破坏力很强的旋风,由于风力强大,人们称作龙卷风,螺旋咆哮的龙卷风,不断向外射出火花。人们感到很惊奇,一股旋风,为什么不断的射出火花来呢?人们发现,龙卷风常常起在强对流积雨云中,从上向下,像似长长的象鼻子伸向地面,常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雷电和冰雹。在龙卷风经过水面,能吸水上升;经过陆地能卷倒房屋,吹折电杆,甚至把人、蓄吸卷到空中,带往他处,为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伤亡。”其实,这些自然规律现象,都与原始风轮即黑洞的遗传而分不开的。
《华严经》曰:“三千大千世界,非以一缘非以一事而得成就。以无量缘无量事而得成就。所谓兴布大云,降澍大雨,四种风轮相续为依。”
何为无量缘无量事而得成就呢?就是说,用数字是无法计算的,因为缘与事是无边无量的。所谓兴布大云,降澍大雨来说,依据《楞严经》要解元音老人讲:262页:“佛说因为无明之故,你还不知道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根据众生的心量,随其业力而显现出不同的相。所以说,真火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它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并没有一定的方所。”
在《楞严经》要解268页说:“性水真空,就是说性水是无形无相的,是真空。我们看到形相水,那是幻相,不是真水,“性空真水”就是说,无形无相的水才是真水,真空表明不是顽空,性水就表明不是幻相之水,性水是无形相的,有形相的是幻相。”
由此可知,“性水真空”是依据缘起而显现了兴布大云,降澍大雨。所以风轮是起在大云雨中。这无量缘无量事,用四种风轮相续为依来说明。一种相依:有若干小风轮(小黑洞)的量变,就是大风轮(大黑洞)的质变。用现代科学话说,即是由无量小黑洞集聚成一个大黑洞。二种相依:有若干小风轮(即若干小黑洞),变成若干小火轮的量变,就是风上起火的质变。三种相依:由若干小火轮变成若干小水轮的量变,即是火中起了水轮的质变。四种相依:由若干小水轮,迫使若干小火轮收缩硬结成若干小岩核的量变,就是岩核集结成岩壳地轮的质变,形成了地球。
生成地界(地球)的过程来说,天人思念的心动是“因”,四种风轮相续为依是“缘”,结成地界(地球)是“果”。相待后述。星系和大宇宙65页说:“氢是宇宙间最丰富的物质,单单氢便占了银河系里恒星和气体质量的3 /4。”氢是火的然料。
     风上起火图解可见,无论是风轮、水轮、地轮、中心都有个空轮。依净空法师讲:“法轮常转,必须心空,轮子才能转,心不能作实,心一作实,轮子就动不得,法轮就不能转了。”
《楞严经》曰:“我实现五轮之端。”
关于空轮者,就是指四种风轮中,各自都有一个空轮,所以称作五轮。经中说:“心不自心,因色故心;色不自色,因心故
色。”因为,性觉妙心,是空光虚灵,通过事相显现,所以,每一个事物若没有心的灵性,它不会成立,一个事物成立。必有它内在的无色无形之心灵。比喻,一个人的心脏是空心的,但不是顽空,心脏是八识心王依附的王宫,所以,人体才有灵性,心中不能做实,一作实就患了心肌梗塞而死亡。为什么人就死亡了呢?因为心是空的,空虚才有灵,因为心为正报之主,七识、六识、前五识为依报臣用,主用互融一如,才是一个圆满有灵性会做工的人体。
从微观来说,为什么原子核有一至二十八层电子,会围绕中子转呢?就因为中心有无色无形心主正报,所谓中子、质子属于臣,一至二十八层电子属于层层有领导的民众为用,称作依报,正报之主,就是“圆觉妙心”周遍法界,无刹不现,无物不周,所以,原子核是性相一如,心色不二也。因此,皆有“性真妙心”通过事相显现。
从宏观来看,太阳也是风上起火,已经过渡到老年星的时期了。太阳中心依然有个空轮,空轮中有欲界天主家族在里面居住,享受五欲(祥待后述),称作正报,九大行星次第为臣,除水星、金星以外,其它七大臣星,都有各自的儿孙宗族式围绕臣主周转。从7——32小行星带示意图可见,有无量小行星围绕太阳周转,这无量小行星带,称作无量民众星。小行星带也有若干小宗族主、臣、民之分。按照小行星探测解释说:1000.米直径为谷神之主,直径200千米直径只有13颗。那么这13颗小行星就属于臣星了。其中还有5万多棵小行星,就属于13颗臣主分别的家族了。其它99%以上就属于民众星了。由此可知,这99%以上民众小行星,也就是银河系,太阳系的最早的初始态的原始星了。
由此看来,太阳系众多家族,是个无限扩大了原子核,虽然原子核与太阳系有千差万别,但是,因为由无差别的“大圆镜智”依他刹那事相显现心王之我是平等的,由于平等性智变现了传送识,因为平等,没有大小分别。因此,从微观原子核至宏观太阳系,银河系,皆因平等向心王之我传送,这种传送识,使其心主正报与依报之用,产生了凝聚力,在银河系中,大风轮宏移与等次不一的小风轮宏移,虽然错综复杂,但是总是有规律的一丝不乱在周转,而向外宏移。天文家把这种向外宏移,称作疯狂的退行。这种正报与依报的凝聚力,科学家称作万有引力,关于引力之谜,在此可为现代科学,提供一个究竟圆满的解释。
     风上为什么会起火呢?《楞严经》曰:“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弟子体会:“坚觉宝成”是指根本妄觉。“摇明风出”。因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动摇的是地水风火。“风金相摩”,风属动性,地属坚金,一动一竖,互相摩擦,就能产生出火光。
关于龙卷风不断地射出火花来,也不外乎这一原理的。当然,这个浩大高速旋转的风轮(即旋转的黑洞),它的旋转速度,按照天文家观察到的速度,接近光速,由此说明了,这个浩大风轮的旋转力量,胜过龙卷风的千万倍。所以,“火为变化性”。因为,把无明风轮(即黑洞),变化成了高温明亮的超新星了。
风轮本是扁形横相续转,只因变成火轮,有了变化性,火的性能是以圆型球体状性的膨胀。通过“银河系侧视图”。
在“星系和大宇宙”书中70页说:“银河系的漩涡结构;它的外形正着看像运动员扔得铁饼,侧着看像锣鼓乐器中的镲,中央鼓起,两边扁薄。那中央凸起的部分叫银核,是星体最为密集的地方,它的直径约为1.5万光年;两边扁薄的部分叫银盘,直径为10万光年;太阳位于距银心2.5万光年处。”
从民始星繁衍切割示意图(二)可见,火轮是以圆形膨胀,所以,膨胀的圆型无量小火轮,是处于一个浩大风轮之中,由于风轮的旋转速度接近光速。所以,无量个超新星,随着高速风轮的旋转,产生了离心力,由内向外,呈两臂的翅膀,以弧形的延伸,向外宏移。
在“星系和大宇宙”书中54页说:“有些恒星的亮度,(也称光度)也有变化。天文学家把亮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变化的恒星叫变星。变化星有好几种,其中有一种变星亮度非常有规律的做周期性的变化,它由首先发现的“造父一”而得名。(又)第一、二类又统称为长周期,造父变星,光变周期在1—70天之间居多”。
所谓造父一也好,变星也好,都有它内在的因缘。在风上起火的星,称作原始造父星,由于业风第一的牵引作用,造父星带领各自的儿孙,称作民众之间的造父星,以自身风轮牵引作用,牵引各自的民族家族,呈两臂的翅膀围绕周转,形成星系家族群。这些星系家族,“臣”就是祖宗了。
我们的银河系,有三十二天主,由于寿命长,但对满业的民众星族,各管一方,一丝不乱,四王天主,是忉利天主下属四个臣,每个臣主下都有八天臣、形成了臣始家族的父星。随着银河系大风轮呈两臂翅膀以螺旋周转,向外宏移。
银河系的发展规律是按照天界,一层比一层的范围大,一层比一层的寿命长。所以,它的繁衍不像人间先有父后有子,与其恰好相反,就好比戏台上先出兵后出将,最后才出官。例如月球,就是先出兵的原始初始态星,也是个旋转的风轮,由于风上起火,变成年轻新星,随着时间变成中年星,一直到老年星又向空劫过渡时期的变化星了。由于经受层层向外宏移的群星互相拥挤和碰撞,所以,导致自身不旋转了,变成了被地球风轮捕虏的一个卫星。
在“时间简史”162页图中8.7说:“在热大爆炸模型中,膨胀率总是随着时间减少”,但是,在暴涨模型中膨胀率在早期阶段快速增大”。
在163页解释说:“其初始的膨胀率也要非常精确的选择,才能使现在的膨胀率也仍然这么接近于需要用以避免坍缩的临界速率。这表明,如果热大爆炸模型直到时间的开端都是正确的,则确实必须非常仔细的选择宇宙的初始态。”
通过121页图解可知,科学家不知道宇宙原本面目,是真空妙有自性,更不明白“无明”即“黑洞”是万法之本,由无明业力(风轮)构成了天界与地界。但是科学家虽然舍本求末,由于依据科学理论研究宇宙起源,黑洞与大爆炸和膨胀率理论,总有着合理性\科学性\实事求是性,为佛教的真理做了注解和旁证。
关于,宇宙初始态,以银河系来说,可分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初始态之因,前面已经汇报了,天界的寿命越向上寿命越长。正由于寿命长短有千差万别,所以,在一代一代的初始态是一个漫长的间隔,在这漫长间隔中,还有若干次民众的次第初始态的繁衍和臣始星宗族繁衍。所以天文家发现常常有新产生的超新星的出现。都属于间隔的产物,前面已经汇报了,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心有一个巨大的黑洞,它象征着,不知哪个是那一代天界满业,也不外乎有高速旋转的风轮(黑洞),风上起火而产生新的恒星群向外宏移,我们的太阳系家族的位置,由2.5万光年,会退行更远的位置,“星系和大宇宙”书中33——34页中说:“椭圆星系,从外表看他们好似一团亮斑,亮斑的轮廓是一个圆或者椭圆,中间有一个明亮的核心,越往外亮度越低。用大望远镜观测可知在它外围点点繁星都是老年的恒星,星际气体较少、所以外围部分显得有些透明,有时还可以透过他看见后面的更遥远的天体”。
科学家观察到形体的状况,正是恒星变化的过程,称作变化星,当一个风上起火,也称作年青星,发出蓝色光,璀璨夺目,光热最强,随着时间向外宏移,由青年星过渡到中年星,蓝光的面貌全非,变成了黄光。是恒星中的常见星。随着时间向外宏移,就进入了老年星,而黄光全非,变成红光,当奄奄一息地时期,发出白光,最后发出黑光。
我们所处在的太阳,就是四种变化星的老年星了。所谓四种恒星天体,其实就是一个星体的变态,就因为这种变化的道理,所以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越往外恒星的亮度越低。所谓一个圆或者椭,中间有一个明亮的核心,就是二代,三代或者四五代中的初始态,由风轮(即黑洞),已经变成了风上起火的超新星了。所以,无论星系群,星系团等,都是按照新陈代谢,交替更新的发展和繁衍。
通过“星系和大宇宙”,我们在银河系中的确切位置图可见:有“人马座臂”,“猎户座臂”,“英仙座臂”,以此推测,我们处在的银河系,就是忉利天界与银河系无量星球为地界相续转还的范畴。因为,忉利天界中,有无量天人卷属,君住在内苑和外苑。这些天人寿命,都有长短差别,因此,满业就有先后之分。
在忉利天界下四方,还有四王天主,下还有三十二天。特别四王天,与图解中的“人马座臂”,“猎户座臂”,“英仙座臂”。弟子认为,可能有它四方各自的天区方位有关。对于有没有关这需要科学家去研究,去证实,有没有关是后来的事。关于“风上起火即超新星次第繁衍”就汇报到这里。
(四)火上起水,水上起地,次第繁衍:
在自然界中,大家都知道,水与火是誓不两立的,有火就不能有水,有水,火就不能生,称作水火不相溶。可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若是弱水加进旺火中,水不但不能减低旺火的火势,反而克火之水倒成了旺火的助燄。
为什么地球早期是一个庞然大物的火球,会在火球起水呢?科学证明,一切物质,皆由原子核组成的。所以称作原子核世界。原子核是由一至二十八层电子围绕中子,质子,作了一至二十八层次的旋转。所以说,一切物质,不是僵死的,而是运动的。科学证明,原子核常常失掉一个电子,或者得到一个电子,那么原子核就发生质量的变化。所以说,一切物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的,并且千变万化。由此说明了,地球早期,由无明业力牵引的风轮(即旋转的黑洞),由于摩擦而风上起火,形成年青星,发出蓝色光,随着物质自身的变化,过渡到中年常见星,发出黄色光,又过渡到老年星,发出白色光。当处在青年星,中年星时期,性能属阳,是膨胀的,扩散的,燄热的;水分子就变成旺火的助燄。当过渡到老年星时期,性能属阴,是收缩的,向内的,热量会逐步减低。
为什么火上会起水呢?就因为恒星进入了阴性收缩期,变成了老年星了。为什么会收缩,会变成老年星呢?就因为原子核结构的质量的量变,导致一颗恒星的质变。所以,水与火是一种氢、氧的原素,由于组合的结构不同,而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正由于二个氢与一个氧,组成了水分子的量变,就是火上起水的质变。
科学家李政道先生在“人类与太空”一书12页中说:“在宇宙科学里有两个,一个是类星体,一个是暗物质。类星体为什么会有那么神奇的能量,暗物质到底是什么?这是宇宙科学中的谜中之谜。”弟子就依“火上起水,水上起地”。以佛法大乘般若智慧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来共同讨论这个问题,为我们地球生成(成劫),得到一个明确的解释。
元音老人在《楞严经》要解267-268页,佛说:“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法世间,宁有方所?”
元音老人讲:“这里和前面讲地大,火大是一样的。“性水真空”就是说:性水是无形无相的,是真空,我们看到有形相的水,那是幻相。不是真水。“性水真空”就是说,无形无相的水才是真水。(中略)性水是充满一切世间的,哪里还有方所?哪里还有来去?六祖见性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在253页讲:“如来藏本来是灵明真空,不是顽空,本来觉观分明,不是无明;本来就有地,水,火,风的能量,具足这个性能。”
科学家罗正大著“量子外力”书中30页说:“物质都是由可视觉物质和不可视觉物质(暗物质)组成的。我们所看见的太阳,月亮可视觉天体,而在太阳,月亮的周围还有广阔无垠的太阳,月亮而存在的不可感知的太阳,月亮的隐形晕轮。(略)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物质之间能量,质量变换均通过晕轮进行(略),所有这些更多更小的微粒就是晕轮的组成之一,它们既显示了物质的粒性,同时还显示了物质的波性。”
在195页对暗物质的科学推理中说:“以太是初始的基本力,是全周均等的阻力。以太在宇宙中充满了每一个角落,是满聚态。前面讲到的任何物质都是由可视觉物质和不可视觉物质(晕轮)组成的(中略)。以太正是人们苦苦探索的冷暗物质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在《楞严经》要解246页元音老人讲:“什么是‘邻虚尘’?邻者就是相邻,邻虚就是邻近于虚空。虚空没有东西,邻虚尘就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微尘,因为再将邻虚尘分割就是虚空了。”
探玄记十八日:“刹那者,此云念顷。於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大藏法数日:“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古德讲:“在一秒钟可弹4弹指。”按照现代数学计算:900×60×4=216000,通过计算得出:在一秒钟就有二十一万六千次的生灭法。经中术日:“刹那无常,谓刹那之间,其生住异灭之四相。”俱舍论十一日:“七极微为一微量。积微之七为一金尘。积七金尘为水尘量。水尘积之七为兔毛尘。”
通过读了上述科学家将科学研究到最深奥时,即可视觉物质皆有不可视觉(即暗物质,以隐形晕轮)的以太(即无形相称作以太海)在宇宙中充满了每一个角落,是满聚态。与佛法讲:“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虽然说法称乎不一样,但是,所说的科学道理,是一桩事情。所以说,佛法就是讲的科学。科学就是佛法的新的称呼。源本是一桩事物。因此,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任何宗教如果有可以和现代科学共依共存的,那就是佛教。佛教是一切科学的源动力。”
佛教既然与科学共依共存的,是一切科学的源动力。为什么把与科学共依共存的源动力,关闭在科学教育门外呢?甚至扣上了迷信的宗教信仰与学术是两回事的水火不相溶呢?这由于历史狭隘的科学境界所限,他们对佛教讲解的道理,超越了当时科学理论的局限性而不理解。又被极左路线的狂野诽谤,借着横扫牛鬼蛇神发动了无智的民众,实现消灭共产党,割断了历史,截断科学,关闭门来,实现假共产主义!前面已经汇报了,科学家纷纷批评了科学界开放了上帝创世毫无科学的道理。我们的科学,为什么就不能将佛教讲的万法归一,团结一心,平等心即是道,结合在党的领导下,为了兴教复国,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立于世界前列,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佛法就是扩大了科学的视野,就是要解决科学不理解的一些宇宙奥秘,做出实实在在解决科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依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四个现代化,让邓小平同志的菩萨精神溶解东方海陵空,光芒四射全球,宣告百年受辱的国耻结束,而一去不复返了。弟子写下的“宇宙生命论”的汇报,就是实现在党的领导下,为和谐社会,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增砖添瓦。仅供参考。
地球起初,也是一个无明集起的风轮(即旋转的黑洞),自从风上起火,由青少年蓝光星过渡到中年黄光星,又过渡到老年白光星……,皆由它内在的最微细的四种基本元素,经七积微的量变,就是一个恒星,由青,中,老年星的质变。也正是科学家罗正大先生著“量子外力”书中209页讲:“量子斥力的叠加造就了一个相对“静止”的绝对值(即法性理体)。因此,以太海(邻虚尘)是暗物质满态状的以太海(即周遍满界)。”“以太”具有隐藏的两重性;一个是绝对静止的“纯以太(即实相如镜,如如不动)”一个则是相对“静止”的“暗物质”以太(即能所相对,在一秒钟生灭216000次的极微至微,佛眼可见,天眼也不能见)。
为什么火上起水?科学家罗正大著“量子外力”229页已经告诉了我们“量子外力与量子斥力的对抗,表现为收缩态与膨胀态的两态循环就是不可视觉物质(暗物质)与可视觉物质相互转化的结果”。也是经中讲的“积七金尘为水尘量的结果”。科学证明,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氢原子是最轻的气体。所以,一个风上起火,为什么由恒相续转的风轮会变成圆型膨胀的火球呢?就因为火的燃料是氢原子的无限叠加,以圆型膨胀和爆炸。
火上起水是由于物质最微细的四种原素决定的,因为,风火是膨胀的,它的性能属阳;地水是收缩的,它的性能属阴,正由于四大性能是相反的,所以导致了阴阳转化,膨胀与收缩的转化,火与水的转化。
通过风中火上起水切割示意图(一)可见,虽然水火相克,但物质是不灭的,由于氢原子是由一个电子围绕一个质子旋转,所以,一切物质,不是停顿的,而是旋转,因此风轮,火轮水轮、地轮、就像轮子不停顿的在旋转。在加空轮,称作五轮。
由于地水属阴,收缩,导致了二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组成了水分子。由于水分子的量变,导致了火轮上起了水轮的质变。由于物质变化规律,总是由膨胀阳极,转变收缩阴极,由收缩阴极,又转变膨胀阳极;有火极变水,水极变火,热极变冷,冷极变热………就是说,一个寒冷的地球形成,因火与水,热与冷,就像一对武士相互打架一样,经过一个漫长的相互争斗期间,佛法称作“成劫”。需要二十劫的时间。“住劫”、“坏劫”、“空劫”,即成住、坏、空共需要八十劫。
通过水火克化切割示意图(二)可见,水火相克要经过一个漫长多劫的时期。由于无量水轮与无量火轮是同体处在一个旋转的风轮之中。在水火相互克化中,也可以是正体的,也可以在局部的,水火相克伏起伏落。在旺火反克水,弱水就变成旺火的助燄;在旺水克火,火轮收缩,变成了岩壳包着火的球体,一匝一匝的向内部集聚。有道是:二龙相斗,两败俱伤。由于水受旺火的克,就产生大量的气体,不但充满内部空间,形成了浓云,还有一部分气体,随着旺火的热膨胀力,沿着风轮旋转的离心力,射出风轮外部,亦形成了浓云。
风轮外云含阳电,风轮内云含阴电。由于阴电与阳电的异性相吸,就产生一个磁场能,因为风轮从中穿过,将磁场能变成了机械能,为什么会变成机械能呢?因为,风轮是由于无量个小风轮众缘和合组成了一个大风轮,虽然无量小风轮随着大风轮一个方向旋转的统一性,但又有各自旋转的独立性,这样的话,就起到闭合断截的作用,把磁场能变成了机械能,使其内外阴电与阳电发生撞击和摩擦,能产生一个接一个的巨大电火,形成长长的火舌,向内外射出。此时,电火雷鸣,倾盆大雨,伴随着一股一股的冰雹,随着旋转的风轮的离心力,射向远方。受到远方寒冷的条件下,凝聚成无数个冰球,这无量冰球,就是彗星产生的由来。
在“星系和宇宙”书100页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类星体至少是某些星系的祖先。”在101页紧接着说:“M82和相貌出众的NGC5128那样的射电星系,(就是上面水火克化切割示意图(二),闪电冰雹射出云外说的),这些星系通常具有十分扭曲的外表,从他们的核内有气体爆发喷出来。……例如M77和NCC4151之类的星系。它们比那些射电星系活动水平要高得多。事实上,赛佛特星系只不过是邻近的类星体而已。……赛佛特星系正是由类星体演化而来,随着年岁的增长,赛佛特星系开始变得温和了,渐渐变成了活动的射电星系进入老年阶段,它们的能量进一步减弱就慢慢变成了普通星系”。
(太长了 全文地址+图片http://www.xuefo.net/blog/2_95636.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14 06: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