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718|回复: 1

“鬼眼”之谜:儿童婴儿的鬼怪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0 12: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间有一种说法,说儿童有鬼眼,能看到很多成人看不到的灵异事情。我们的日常经验也告诉我们,这样的事情似乎时有发生。有意思的是,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而是世界通行的现象。美国好莱坞巨星布鲁斯·威利就曾经拍过一个叫做《鬼眼》的电影,讲述的就是一名儿童可以看到幽灵的故事。
那么,儿童的鬼眼这件事情到底是真是假呢?当你的孩子告诉你他看到了鬼或者幽灵的时候,你会怎么办?不相信他并斥责他一顿?还是相信他?你的应对方式会深深地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所以,请不要在自己对这件事还一片茫然的时候随便回应孩子。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儿童鬼眼到底是怎么回事再做出具体的回应也不迟。

1孩子在表达恐惧和不适

让自己感到陌生而不舒服的东西,孩子叫它们“鬼”
一个三岁的小孩,在家里呆着很惊恐,对妈妈说有鬼;妈妈带他到外面的大商场,他还是很惊恐,说到处是鬼。家里人很急,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了解得知,家里的电视最近在播放《天线宝宝》,这个孩子看到天线宝宝觉得很可怕,像鬼一样。在商场中说有鬼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塑料模特惹的祸。我们成年人对塑料模特不会感到恐惧,甚至很欣赏,但是小孩看到衣模空洞的眼神却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感,觉得那就是鬼。
【心理解析】儿童是这个世界的新人,对于儿童来说,这个世界也是全新的,他必须从每一次摔倒、每一次惊吓,每一次抚摸,每一次发声,每一种动作和表情中来学会和建立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因此,他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对于外部世界,他喜欢简单归类:好的和不好的、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儿童又尚未学会概念化事物,他们最早学会的是形象化事物,因此,他们将给自己带来好的感觉的东西归为天使之类,将给自己带来不好感觉的事物归为魔鬼之类,这可能是一种原始集体潜意识的遗传,也有后天学习的因素。
对于抽象的未知的无法把控的恐惧,孩子会用“鬼”来形象演绎
一个孩子梦到逝去的爷爷变身为一个僵尸拼命追着自己,吓得到处跑,还看到爷爷眼中发出绿莹莹的光芒,顿时吓醒了,醒来后还在哭喊着看到鬼了。儿童经常说自己能够看到逝去的亲人,这是令大家很惊奇的地方,其实,儿童能够看到逝去的亲人,原因之一是对死亡的未知和恐惧,他认为的“人死灵魂在”的表现形式就是看到鬼影。
【心理解析】我们的文化中充满鬼神,每一个地方的民俗和民谣中都有关于鬼神的东西,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也充满了鬼神之说,很多大人喜欢在小孩哭闹的时候用鬼啊、狼啊以及白胡子老头之类的鬼神吓唬孩子,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深入儿童潜意识中,而儿童并不能分辨出童话、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区别。所以当孩子感到恐惧的时候,会以“见鬼”的方式来表达。比如走过世俗中的恐怖地方,坟头或者阴森的森林,为了表达自己的恐惧,孩子会向大人报告看到坟头站了一个鬼。儿童对视觉无法完全把控的东西也会感到恐惧,比如水管、涵洞、床底,柜子、米缸等,因为儿童还不能像成人那样可以凭着理性意识把握全局。所以一个孩子独自在家的时间太长,就会报告在水管、涵洞、床底,柜子、米缸等地方看到了鬼。

2、大人的误解

“见鬼”的反常行为是孩子在努力适应环境
一个孩子刚刚搬家,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跟家人说话,对家人的话置若罔闻,眼光迟滞。随后又表现出十分的不安,特别是进入其中某一个房间时更是惊恐不安,又哭又闹,夜晚也无法在此房间睡觉。邻居们都说孩子见到鬼了,家里也很担心。不过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家长发现孩子早上都是在呵呵的笑声中从梦中醒来,这就说明他已经适应了新环境,陌生环境导致的鬼影消失了。
【心理分析】儿童异常敏感,不象成人那样迟钝,因为这个世界对于他来说是全新的,所以对大人来说已经没有感觉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就是很大的感觉冲击,比如生活环境的改变,这会令儿童必须花费比大人要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适应,所以我们看到搬新家或者儿童换学校都会有一段不适应期,这种不适应引起的惊恐,让孩子如同见到了鬼一样。有些孩子会目光呆痴,并且经常会口中念念有词,这其实是儿童在调动全身的能量和注意力关注新的环境,并且与新环境对话,以获得一种内心的安全感,因此无法分神和放松。
“见鬼”源于孩子对创伤事件的“杯弓蛇影”
一个孩子忽然不肯出门,告诉家人大门口有一口井。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个孩子很小的时候曾经被水淹过一次,差一点被淹死,所以心有余悸,看到水都怕,可是孩子前些天忽然做了个噩梦,梦到自己家门口有一口大井,自己掉到井里怎么爬也爬不出来。
【心理解析】儿童的鬼眼有时候源于儿童对创伤事件的恐惧,就像“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一样,连成年人都可以把井绳幻视为蛇,意识能力远不如成年人的儿童又怎么不会因为对创伤事件的恐惧而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杯弓蛇影”呢?
孩子在梦境中遇“鬼”被我们当成了现实
一个孩子说,她总是看到在她家的窗外飘着三个像佛像一样的神仙,而且都在看着她,但是当她要再仔细看时,又看不到了。这到底是小孩的幻觉还是她将梦境当成了现实?不得而知,因为我们难以让儿童确定地表达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区别——在理性意识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时,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感知觉联系可以是不间断的。
【心理解析】其实儿童的鬼眼有时候源于成人对儿童的误解。儿童的表达能力弱,不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感知和认知,他们不能明确分清楚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并且对梦境、白日梦以及现实之间的关系也不能有效区别,很多儿童将梦境中发生的事情当成现实中的事情,而现实在他们眼中有时候又像梦境一样虚幻。所以当我们听儿童在描述他的梦境或者描述他的所见所闻时,我们有时候真的很难判断,他描述的到底是哪种情况:现实还是梦境?而一些孩子在梦境中遇鬼,也会被我们误以为是孩子的真实经历。

3、孩子的感知觉系统尚未发育完全

“见鬼”源于孩子的强烈情感超越了理性的约束
一五岁女孩亲眼目睹了一起压死邻家小孩的交通事故,在警察调查时异常清晰和冷静地描述了案发情况,当时令在场所有的成年人都觉得惊叹,并且觉得女孩神经强悍,竟然没有受到惊吓。通过女孩的梦境得知,原来女孩在情感上根本没有接受邻家小孩去世的事实,在每天晚上的梦境中,她都与邻家小孩一起玩耍,非常开心。甚至在白天都能感觉到邻家小孩的存在。
【心理解析】儿童的世界是由情感所主宰的,他们的情感能力很强,超越了理性的约束,他们完全凭感情用事,并可以完全颠倒黑白,想看到什么就能看到什么,想视而不见就真的看不见。因此,儿童看到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己情感的投射,这种投射对于成人来说必须有媒介物附着,但是对于儿童来说,完全不需要任何的媒介物,这种投射可以直接凭空变成眼睛里的真实。
儿童经常能看到逝去的亲人也是这个原因,因为儿童可以通过“看到”亲人从而留住自己依恋的亲人,这样儿童就能感觉到自己依恋的人并没有离开,能够获得安全感。
“见鬼”源于孩子的想象力不受现实约束
一个小女孩梦到身边突然多出来了一个小女孩,衣着华丽高贵,长得很漂亮,又很温柔,她向小女孩伸出手来,手拉着手,相约下次在格林童话世界中的宫殿见面,然后,小女孩看到她坐着中世纪时华丽的马车离去。醒来后,小女孩坚持这是一件真的事情,她一定要家人答应自己要去与她见面。
【心理解析】成人的想象力受到理性和现实的约束,而对于儿童来说,全然没有这样的约束,她想怎么想象就怎么想象,想想象什么样的景象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这些景象可能是幻觉,也可能是梦境,但是都被儿童当成了真实。
“鬼影”是孩子在病理状态下的幻觉
一个孩子看到鬼影,家人很紧张,想了很多办法驱鬼,最后才发现孩子有低烧,送到医院退烧之后,鬼影就消失了。
【心理解析】儿童的鬼眼源于病理状态,这是我们很多家长忽视的地方。儿童容易生病,而且由于儿童不能完整表述自己的感受,所以有时候生病之后大人难以察觉,特别是一些低烧。但是,儿童不同于成年人,其感知觉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小小的病症都可能导致感知觉的失灵。因此,儿童在低烧或者轻微的五官疾病时,会出现幻觉,这就是鬼影。
“鬼影”是孩子视力尚未发育完全时的幻觉
不知道读者有没有做过视力幻觉的游戏,盯住一个画面一分钟,然后移开,望向白色的墙面或者背景,眨眼睛,你会看到原来的画面在白色背景上重现。这是视觉的特征。而儿童的视力尚未发育完全,对视觉的认知修正系统也没有完全建立,当他从关注的事物上移开时,同样会产生这种视觉幻觉。然而,由于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因素,这种幻觉可以停留得更长的时间甚至可以反复出现。
【心理解析】儿童与老人有一种天生的联系,所以儿童对老人会特别关注。当老人去世时,视觉印记残留下来,形成可见的幻觉,让儿童在老人去世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可以看到老人的身影。儿童看到逝去的亲人很多情况下就是这种状况。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还包括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儿童的情感特征,只要他愿意,他就能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
完型心理让孩子将某些事物当成“鬼”
一个小女孩每当看到家里铺一张花纹图案的床单时,就说看到了鬼。原来,小女孩将图形的空白部分与图形本身结合起来,看上去就如同鬼脸一样。
【心理解析】心理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分支叫做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型心理学,大意是我们容易将外部事物完型化,也就是我们有一种追求外部事物完整和完美的倾向,如看商品的价钱容易只看整数,忽略零头;看到一个没有闭合的圆我们也倾向于把它看成是一个圆。完型心理学的测试很多,如酒杯与女人体的图形,相信很多人都尝试过。而儿童的视觉心理更加原始,也就是说更加倾向于完型,因此,更容易将一些并不完整的形象和图案看成他们已知的事物。

4、孩子说有鬼,请反省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鬼”是父母不友好形象的内化
一个孩子有一位非常严厉而暴力的母亲,经常殴打他,有时候甚至把他吊起来用皮带抽。这个孩子后来常常感到恐惧,总认为有一个青面獠牙并且长着吓人的长爪子的巫婆在恶狠狠地盯着自己。
【心理解析】儿童在早期所经历的冲突和不明确事情,是以视觉映像的方式呈现给大脑,所以一个孩子经历了吓人的侵犯性的事情,大脑中就会储存着妖怪、盗尸者的形象,如果带给孩子这些情绪的人是孩子的父母,那么孩子口中的“鬼”,其实就是不友好的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内化形象。
“鬼”是孩子逃避惩罚的替罪羊
一个儿童在每次犯错如打破碗、砸坏遥控器时都会说看到了鬼影,令父母觉得很迷惑,第一是可能真的有“鬼”,第二即使不相信有“鬼”,也会认为是儿童的视觉恍惚导致他犯错的,因此,也就没有了追究的心理了,儿童从此获得了逃避惩罚最好的借口。
【心理解析】儿童犯了错误之后,会害怕受到惩罚,然而,如果这个错误不是自己犯的,就不会受到惩罚。那么,如果不是自己犯的,会是谁犯的错误呢?归咎于“鬼”是最好的一个方法,第一如果直接归咎于“鬼”,那就完全推卸了自己的责任;第二,如果说看到“鬼”了,其实是可以转移父母的注意力的,从而令父母忽视自己所犯的错误,从而可以逃避惩罚。

儿童的鬼眼源于与父母的博弈
可能很多家长无法想象的,儿童在家庭中是弱势群体,自主意志被剥夺,行动受到制约,儿童为了获得自我意志,潜意识中可以制造很多“真实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出来,如很多儿童为了不上学可以让自己真的发烧。而为了对抗父母的权威,否定父母意志,儿童可以通过鬼眼来获得一种自主意志,可以用不同的观察系统来与父母博弈,从而在心理上获得胜利。
【心理解析】儿童的这种行为,有时候甚至是为了协调家庭关系,调和家庭矛盾,不惜“变异”自己的行为,从而吸引家庭的关注点,以缓解家庭矛盾。读者们不要以为这是儿童无中生有制造事端,情况并不是这样,所有这一切都是儿童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的,因为这是潜意识驱动下的“真实幻觉”。

鬼眼是儿童对新"侵入者"的憎恨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大孩子有时会梦到弟弟妹妹死掉,比如有个小女孩梦见妹妹死了,还用她的红色皮鞋放到饮水机下面接水给姑姑喝,让她醒来都非常害怕,还有一个小学生因为和弟弟吵架,晚上做梦梦见小他四岁的弟弟死了,变成了一堆小氧气管……
【心理解析】当孩子有了弟弟或妹妹,而父母将大量的注意力放在了小孩子的身上,大孩子会对小孩子有一种憎恨,对于特别小的孩子,他们分不清梦和现实,会将新出生的弟妹看成是“鬼”,因为如前面所说,让小孩子感到不舒服的事物,他们都会当成“鬼”。这种情况也发生在一些重组家庭当中,面对继父母和继父母带来的孩子,原生家庭的孩子也会用“见鬼”表达自己的憎恨和不适应。

这就是儿童鬼眼的各种情况,有了这些对儿童鬼眼的知识,我们就能够去分析产生鬼眼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从而有意识地去区分这一状况到底是由于环境中的客观因素造成还是儿童的主观心理因素。比如,当孩子用“鬼”来表达恐惧,可以先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具体询问是不是有什么东西让他感到害怕,然后再耐心向孩子解释。如果孩子为了逃避惩罚而谎说“见鬼”,你要考虑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模式是否出了问题……总之,具体的处理方式,需要父母的智慧和耐心。但首先,你需要冷静,不要慌,也不要被吓坏了。
注:有一种非常严重的病理状态下也会有儿童鬼眼现象的发生,那就是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当出现这类病症迹象时,就已经不是心理科的范畴了,而是精神科的范畴了,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本文选择成实宗老师的博客,同时解梦爱好者们阅读《探梦手记》1、2

鬼声
  有人说,自己从未遇到过灵异现象。请你回想一下,在寂静的夜裡,当你一个人静静的躺在床上时,有没有听到过一些奇怪的声音?是来自楼板,还是水管?为什么,在白天听不到这些声音,夜裡却如此刺耳?你又是否总能找到这些声音的来源呢?
  其实关於鬼的声音,随案例不同,分歧也非常大。东西方差异自不必说,就单说我国的鬼,就有只管尖叫的,有只管咆哮的;有不会人话的,还有声音可以「萌」死人的。因此,想要从统计学上分析鬼声是没辄了。
  不过,另一个很有规律的现象是,成年人对鬼的感知能力远不如小孩子,而且人的感知又远不如猫狗之类的动物。在鬼故事中,往往是小孩提醒大人「她在你后面~」;又或者是人毫无感觉,狗却朝着某个空无一人的方向狂吠。。。事实上,狗的耳朵的确比人的灵敏很多,而许多实验也已经证实大多数人在成年后的听力都会大幅减煺。以低频为例,人一般只能听到20Hz以上的声音,而狗可以清楚的听到10hz左右的声音。小孩子的听力有时可以达到15hz甚至更低,但到了成年后,由於听力因各种塬因受损,通常能达到25hz左右就已经不错了。如果你想挑战一下的话,可以看看下面的视频(千万不要因为听不见就把音量调的很大,否则会严重损害听力!!):
  15"SubwooferTest:6Hz,3Hzand1Hz!
  如视频所示,你可以看到喇叭在震动,证明的确有声音,只是你听不到(也许你家狗狗可以?)。像这种频率低於20hz的声音,通常称为「次声(Infasound)」。这种声音可以很容易的通过Audacity这款免费的开源软件来产生。在实验室中,次声的分析通常通过频谱可视化来进行。
  许多生物都能产生和感知次声,例如鲸鱼、大象、海豚等,次声分析也主要应用在这一方面。但另一方面,频率在10hz~20hz之间的次声,假如音量比较大,人还是可以感知到的,虽然并没有真正「听到」。由博德兰(Borderland)科学研究基金会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次声可以导致人产生恐慌心理,即「背嵴发凉」的现象,而且同时人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听到了次声。
  从研究结论来看,人对声音的感知能力与对「鬼」的感知能力看起来的确有所关联,但次声本身是否又真的「鬼」有关呢?「鬼声」难道就是次声吗?Audacity有一个raise
  pitch的功能,可以把记录到的次声提升到人声听阈频段,你想试听听看吗?
  鬼影
  1998年,英国孔文垂大学(CoventryUniversity)讲师维克映迪(VicTandy)等人发表了着名论文「机器中的幽灵」(TheGhostintheMachine),声称自己已经找到了灵
  异现象的一个重大成因。坦迪孤身一人在实验室工作时,多次体验到「灵异」的感觉,包括莫名的恐慌,感觉到背后有人,甚至看到灰色的「鬼影」等等。他很害怕,但每当转头过去时,那个影子就消失了。他的同事也有多次类似经歷,这个实验室(位於英国华威大学,WarwickUniversity)也因此被认为是闹鬼之地。
  一次坦迪击剑回到实验室,当再次看到鬼影的同时观察到了花剑的震动。经检查,实验室中存在频率约18.9Hz的次声,从而引起花剑的共振。而这一频率和人类眼睛的固有频率(18Hz,根据美国NASA的技术报告)相当接近。坦迪认为正是次声引起了眼睛的共振,
  从而产生了「鬼影」的幻觉。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次声源是实验室中的一个排气风扇,而实验室的长度正好等於半波长,办公桌又正好位於房间正中,因此在这个位置办公时,受到的次声影响会特别明显。
  解开这一谜团后,坦迪开始遊歷英国各地的着名「鬼屋」,包括孔文垂大教堂(CoventryCathedral)和爱丁堡城堡(EdinburghCastle),试图用该理论解释其闹鬼成因。爱丁堡的商家甚至为此专门推出了「守夜人」的旅遊项目,方便个人研究者们到爱丁堡着名闹鬼场所过夜,并用次声记录仪进行研究,该项目风靡一时。
  可惜的是,在后面的日子裡,坦迪和他的研究小组并没有得到更令人振奋的结果。这主要是因为次声的形成因素难以确定。和其研究结果对应的是,在各国的鬼故事中,「鬼」的形象多为长髮,白色或灰色长衫,走路无声。另外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很少有案例报告自己看到了鬼的脸,除非是自己曾经熟悉的人。几乎没有目击报告能清楚的描述出一个陌生的鬼的长相。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鬼影」本身并非真实的光学影像,而是当事人眼中的幻觉。坦迪的研究,则清楚的证明了这点。
  但是,如前所述,坦迪等人的研究只能证明「鬼影」是幻觉,但仍然无法说明在众多案例中,导致幻觉产生的次声,到底来自哪裡。
  鬼遊戏
  民间一向流传着不少关於鬼的禁忌。一些「招鬼」遊戏,如笔仙、碟仙、四角遊戏、血腥玛丽等,在鬼月裡更是火爆非凡。但学术研究中,因为统计学特徵的缺乏,这些「实验」大多不具备研究价值。在这裡,我单就「血腥玛丽」这类遊戏,谈谈我的观点。(关於该遊戏的具体玩法,这裡不做讨论。)
  单看名字,就可以知道「血腥玛丽」是一个国产遊戏,至少不像某些网站描述的那样,「欧洲的少女都热衷於这个遊戏」。事实上,没有几个人能说清这个名字的由来,只是笼统的说仪式完成后,「血腥玛丽」就会出现。通常,关於这个的名字的出处,都会附会为匈牙利的「嗜血佳人」巴托里伯爵夫人(有不少网站写成「李克斯特伯爵夫人」)或者是英国的玛丽女王一世。显然那位伯爵夫人和「玛丽」这个名字扯不上关係,而玛丽女王虽然的确曾被称为「血腥玛丽」,但包括她的「暴行」和称号,都是后世一名主教宣称的,基本无法考证。再说,女王的灵魂能给你用个镜子就随便请过去?
  不过,在欧洲的灵异遊戏中,「镜」的确佔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在众多的恐怖故事中,都可以看到跟镜子相关的画面,例如在镜中看到鬼影,有苍白的手伸出,等等。而在中国的传统灵异界中,镜子更是被认为有去邪之功,这从民居大门上挂的八卦镜数量就可以看出来了。中国神话中的「照妖镜」,更是与西方的说法异曲同工。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鬼影」很有可能仅仅是幻觉,而非实际的光学影像,这样镜子的作用就很令人怀疑。无论「鬼影」的幻觉因何产生,镜子都是无法「反射」该影像的。镜子在各种遊戏中的作用,很有可能只是作为「灵媒」,即诱发人们产生幻觉的一种道具而已。因此,假如如「血腥玛丽」中的描述一般,可以在镜中看到幻觉,那么实际的影像必定是来自前方,而非人们习惯认为的「背后」。也许,这也与中国「千万别回头」的古训有关。。。
  镜子的作用也可以以坦迪等人的研究结论来解释,因为「鬼影」虽然不能通过镜子反射,但声波却可以。镜子可以通过距离调整来改变背景声波的迴声频率,因此理论上可以用来产生足以产生幻觉的次声波。当然,这个理论并没有解释「玛丽」到底来自哪裡,以及你们之间的交易。。。
  以上简单的从学术角度探讨了一些灵异现象。希望能让大家明白,当代科学研究并没有限制灵异现象的研究,反而还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虽然还有更多的问题没有办法解释,但希望大家都能更清醒地思考灵异现象,同时也保留对鬼神的敬重──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鬼神的不存在。
发表于 2013-8-21 10: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wa,不错,我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3 05: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