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301|回复: 1

一名昔日红卫兵的忏悔:永不饶恕自己“弑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5 16: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9岁,北京博圣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名张铁夫,1966年自己改名张红兵。
9 y1 z1 l- {$ Q# M# j5 U. H
/ T5 H& w: r) U5 u. K) V  p7 x3 W4 R, ^- G: o

# O: B& D7 q! O张红兵小时候的全家福。右二张红兵,右三父亲张月升,左二母亲方忠谋。
; ^/ b' t8 D; C# T$ m; ?
& j7 ]8 K9 j+ d: h, z2 ~" ?6 I  当年听到母亲“反动言论”后举报,母亲被枪决;几十年来内心煎熬,寻求救赎之路
0 U$ f6 o5 [6 f# x( }% ]+ e* x0 V- ^
  张红兵准备还要申诉。这几年他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希望母亲的墓地能被认定为文物。他同时向社会公开了一段“血淋淋”的历史
7 J. q1 j* T9 `# s6 O8 E
1 i2 H% Z5 f% T1 R  Z& s  1970年,张红兵的母亲在家发表了一番言论,让“根正苗红”的张红兵举报为“反革命”。两个月后母亲被枪决。- g6 M+ m! d; @0 k- U1 O! z+ u
4 C4 @5 z% n7 H9 Z9 }! G0 t2 z. ]* r
  张红兵说许多年来一直内心痛苦。从2011年9月起他向安徽固镇县相关部门申请,希望认定母亲的墓地为文物。不过没成功。他说公开那段经历,是希望人们讨论、批评,也记住那段历史的残酷。& K) n- d) o5 p. @4 C

5 O9 |+ ~- ]4 W% l1 |; s6 w8 P1 \  8月2日,安徽蚌埠五河县,59岁的张红兵谈起自己的官司,他说还会在适当的时机申诉。
0 s2 R- c0 ^8 a9 w+ c* t! n$ @
+ D1 Y) w  D* D9 S2 e, F  这名昔日的红卫兵引起公众关注,是他打了一系列官司。与此同时,他也向公众撕开了自己“历史的伤疤”。$ E, L5 V  r, R2 r
; T: ?2 q' `7 \) e, y7 [& b
  43年前,16岁的张红兵写了封检举信,与红卫兵胸章一起,塞进了军代表的门缝。他检举的是自己的母亲方忠谋。
% X" f& C8 s( c$ o- ~5 L
6 K1 k' f+ ^; `# J, m5 U  根据当年的历史材料、后来的法院文件以及当地县志记载,1970年2月,方忠谋在家中发表了支持刘少奇、批评毛泽东的言论,她被自己的丈夫张月升和长子张红兵举报。4 G% I2 S; w7 _0 }. M8 H

, e5 ]3 e( j. ]: w  E  G  张红兵的舅舅,今年66岁的方梅开8月5日回忆,父子俩与自己的姐姐起争执的那个晚上,他和张红兵的弟弟也在场。他说当时听到父子俩要去检举,很着急,还曾跑出去找人希望劝说。
# p# L9 X) M( E4 z
. i9 z0 @' O  l' u  方梅开说,以为姐姐也就是判刑“蹲大牢”。但两个月后,方忠谋被认定为“现行反革命”,并被枪决。' S' g# ], K6 u, r" r
: k* B  s1 V' l( u
  十年后,1980年7月23日,安徽宿县地区中院作出了再审判决,认定原判决完全错误,“实属冤杀,应予昭雪”。
/ ]2 |, o* L& X# _* l4 n. X9 j4 y4 Y2 {1 l$ d' }* \
母亲的案子平反了,不过张红兵“永远不会饶恕自己”。他也在以自己的方式“赎罪”。3 _0 T9 k) ~! }# c  [  M

* N% R4 ?* C9 ~$ z2 r/ a  2011年9月,他向安徽固镇县有关部门提出,希望将母亲方忠谋的墓地(遇难地)认定为文物。未成功。他又将有关部门告上法庭。今年3月底,他迎来二审终审判决,败诉。
8 `9 l' y6 O+ A2 p# J; ^
* ^6 T' V" G9 Z7 `# H  W; ^0 g' ?  8月5日,安徽固镇县文广局(文物局隶属该局)说,他们曾书面回复过张红兵,经过实地调查和研究后认为,方忠谋墓并不符合国家对于文物认定的相关法规要求。+ u& u$ Z8 r2 W9 }) R8 e+ S

/ `2 _4 K. v" v$ V9 m  在张红兵打官司的过程中,去年8月,固镇县文广局曾对方忠谋墓地(遇难地)是否为不可移动文物举行听证会。在听证会上,张红兵以特殊的方式向母亲公开忏悔。
* E: {3 \: q' n: j9 n! M. W0 w! s2 C
( F% U  `! Z. j7 b% w& O  他说自己应该成为反面教材,希望历史的悲剧不被遗忘。
9 Z1 t$ V5 X) x8 \# F4 Z
$ c$ \9 U- d. y# \+ b  怕父亲包庇,自己去检举- w# W4 W9 u9 i2 n5 n# Q" j
* c$ g2 ^5 V, n1 R
  新京报:事情过去几十年后,为什么会有公开那段经历的想法?1 y4 i1 H& e5 d) I5 |( e2 m, H( t

: J" P! o0 [; L% {/ n% \1 ]  张红兵:大约是2009年,我看到网上有人写鼓吹“文革”的文章。当时意识到,这是历史潮流的倒退。我个人希望通过我的反思,让现在的人们了解当时的真实状况。
- `( h) Z& l: {3 d" x; Z
) x* y4 t9 Q8 D" Q. h, a  新京报:当年你父亲和你会一起检举你的母亲,和家庭环境有关系吗?) v6 E+ v$ k7 f, c6 \
4 X& E" s3 q5 D! q
  张红兵:我家其实和万千的普通家庭一样,是充满温情的。我记得父亲挨批斗时(编者注:其父张月升曾在固镇县任卫生科科长,“文革”之初便被“打倒”),母亲站到父亲身边,高喊“要文斗不要武斗”,替父亲遮挡拳头,保护父亲。批斗会结束后,母亲手挽着父亲走在公共场合。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那么亲密。
$ C6 I* Q; z3 c& C' l2 f7 x# Z* r9 i" j3 z% U
  新京报:但后来因为她说的话,你父亲和你就去举报?4 l8 s6 G/ X% S4 b% J. v; C
. ^% n2 t( W, R: p
  张红兵:放在现在看,会觉得不可思议,但那是个不一样的年代。我的父亲被划为“革命造反派”后,挨批斗,有人对他拳打脚踢。而我,为了表示自己与走资派父亲划清界限,贴了批斗他的大字报。
. Z4 ~! F, K8 k& y
$ C/ y4 r  Y: s% |& p! B  当时,父亲和母亲并没有责怪我。贴大字报后,父亲反而把我当作大人来看待了。当时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思潮就是那样的。0 R8 L  D0 M% O# t, G, h  q
% \8 m: m  w* r2 T8 H7 A( }. v$ A( f
  新京报:对于母亲的事,你一直说自己犯下“弑母”大罪。4 ^" B; B1 K2 x# k; L& J

$ B8 ^( C% K: H9 x4 ]9 Y  张红兵:事情发生在1970年2月13日,我们家人在一起辩论文化大革命的事情。母亲说,领导人不该搞个人崇拜,“我就是要为刘少奇翻案”。& h% @; o! k# [& U4 S" {$ f; b2 `
# b& c, ~. ^+ r, D
  我当时非常震惊,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完全改变了,不是一个母亲了,而是阶级敌人。我立即投入对母亲的批判斗争。) [: ^: E$ O! m8 Q% r
/ R5 ]: u/ P$ j% d% N
  这时候父亲就表态说,从现在起我们坚决和你划清界限,你把你刚才放的毒全部都给我写出来。母亲写完一张纸,我父亲就拿着出了家门,说要去检举。
' X8 D" q& w: G$ a9 v3 N( H+ U- Y; _
  新京报:父亲已经去了,为什么你又去?6 r1 z- j9 l2 L& V- O
* ?) Y$ P- m3 C$ h8 J% n
  张红兵:我担心父亲可能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和母亲的感情,比如整个家庭要照顾。为表现自己的革命立场,我写了封检举信,和我的红卫兵胸章一起,塞进军代表宿舍的门缝。
- ~. @) ]0 B" U  D: ]. I2 t
' A6 }6 w7 g8 o  新京报:后来发生了什么?4 @: D) g" ~  T6 e$ X; x9 Q

  ]6 q; Y7 n3 L+ S0 _' @  张红兵:后来我回家,看见军代表和排长进来,对着我母亲就踹了一脚,她一下跪地上。然后大家像捆粽子一样,把她捆了起来。我现在都记得,母亲被捆时,肩关节发出喀喀作响的声音。' a) P; U. i: h2 b' K  ~& z

9 @' U7 u" m; W. k  v" H% I8 Z" n“无可挽回地格式化了”
6 P- y. M8 y/ t$ R& H6 X
5 D4 q! w7 Z* I2 B  新京报:举报母亲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后果?
8 J! D5 j5 e3 [' J$ z& \- N/ n4 Q& G; R. N' _, A, k
  张红兵:想到了。父亲举报回来后,就问母亲:枪毙你不亏吧?你就要埋葬在固镇了。在我亲笔写的检举揭发材料的最后,我写着:打倒现行反革命分子方忠谋!枪毙方忠谋!8 S" z0 q$ [6 f$ D# B0 V
! E: e! U# n+ n: d
  我知道我和父亲这么做,意味着母亲会死亡。: E4 W( `$ `0 \( O* I; a  t' ]! T
$ e/ V& b8 L) n/ l; W' v
  新京报:目睹母亲被抓走,有没有过后悔?
% |+ g- o, r# M/ v4 G1 j, ^3 V7 t3 S- J2 V. k% {' O+ T2 D
  张红兵:当时心里很乱。不过想得最多的,不是后悔,而是觉得家里出现了一场阶级斗争,我和父亲站稳了立场,我们的政治表现经得起考验。
( k2 M' I1 u; c7 D6 V/ a5 r: q  q9 g" z* L# e# V  N
  那时候大家都被裹挟在一种氛围里,想跑也跑不了。我人性中的善良、美好被彻底地、无可挽回地“格式化”了。7 f' l: Q# t/ Y3 v# d
% e$ A! J# _& ~8 z0 I: g* J# m% Z% q4 v
  新京报:你检举了自己的母亲,当时周围人怎么看?
: [6 @8 I" O  _7 |8 q8 R% ]& E
) U- J6 ~; q6 d0 u  张红兵:当时,在与父母关系较好的同事中,有个别叔叔曾私下里说过我:“你母亲在家里说的话,又没有在外面说,你和你父亲不应该这么做”。周围人异样的眼光是免不了的。但大家都不对这件事公开发表看法。; p6 W. b3 k; r6 R
( {" d& \# Y# P5 X" R: _
  后来,固镇县教育革命展览中,还有一块展板是《大义灭亲的中学生张红兵和反革命母亲坚决斗争的英勇事迹》。
1 n: G; g9 G! A8 t- V; e$ P' \* J
  新京报:急于和母亲划清界限,会有自保的原因吗?
* |) T7 D8 p3 m8 X& k$ q0 z
* E( y+ i9 h. ~  D  张红兵:从表面上看,我所追求的并非私利,志向纯粹高远,而实质上自保的成分占了非常重的比重。甚至我也把它算作自己的一种政治表现。政治表现可能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境遇。
4 @+ M. p5 k! p: l+ Y/ T6 q" F9 q- g1 a4 a
  不过后来我和弟弟依然没有升高中的机会,不能当兵,不能进工厂,都下放到了农村。5 o# V, L4 [. m6 J
/ h" M4 }8 S/ M  B1 K3 ]. T" O
  “梦里母亲从不和我说话”1 F& S# L+ d* e9 _$ v* F

3 Z3 Y/ w/ `1 k  新京报:母亲这件事情,你觉得对你后来的生活有怎么样的影响?" Y' }  ?4 h; F: c; w
( N; o8 q/ b0 O* r
  张红兵:有些影响最初就发生了,可我并没意识到是这件事情的缘故。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我曾陷入极度的恐惧和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之中。0 ]! P' |( v) O2 R& [# z; a

4 g6 O! a3 t/ K0 I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越来越表现出严重的抑郁症状。比如我与父亲、弟弟通过语言交流思想已经困难。我在心里揣摩着要说的每句话,考虑说出来是否正确。我想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不与他人接触,避免可能发生的恐惧。1 \) E' J; \. A2 C* ]6 o  U3 }
. [3 T1 M' G; R
  新京报:什么样的恐惧?5 t9 ?( \  Y- e! k$ Q+ ?+ m; d

, R6 M3 A  e& i  R1 k, Y  张红兵:我联想到在土改、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被枪决的外祖父,联想到母亲受其父案件影响。我害怕自己在与人交往时,也会像母亲那样控制不住说出自己的政治观点……而我何尝不也是因母亲的遭遇受到影响。更可怕的是,这种伤痛还可能因为我,传递到女儿甚至孙辈。. H+ k) T7 x0 q4 g5 W

+ S8 r$ d3 H+ m2 C  新京报:会梦到你母亲吗?! s: \" M' W' x- E0 X& c

6 b* p7 I4 y! J3 a1 c! v5 H  张红兵:有很多次,在梦里我见过她,还像临刑前那样年轻。我跪在地上,紧紧拉着她的手,但又害怕她突然消失。我说:妈妈,不孝儿我给您下跪道歉了!但是她不回答我。在许多梦境里,她从来不和我说话,我相信,这是她对我的一种惩罚。0 A4 Q' c3 K0 y, }, H* P1 p! S" w
% c0 o( Q  @7 T+ c1 b
  新京报:流过眼泪?
: X& b" @) Y2 j7 i% T6 R. K2 h5 w4 a0 k
  张红兵:许多年来,都有情不自禁流泪哽咽、失声痛哭甚至号啕大哭。我已记不清有多少回了。有时是在白天,有时是在夜晚。7 \8 D! r+ s" x7 R. e

) `: R! O, A: y/ w% W  G, [) Z  更多的是我在小姨母、舅父的推动下,怀着沉重的负罪感,为母亲写平反的申诉材料而一人独处的时候。# U' y5 a) S3 L6 I3 h9 x
: W( {9 u5 ?% W
“我应该成为反面教材”0 E3 @# M7 T# W9 H- M) K) ^
  I' z* r2 _: j
  新京报:别人谈到那段历史,你会不会敏感?
4 D9 F  \% H; Q! A
$ O4 e. u* [* K- J6 N- ^: {) K  张红兵:2001年,我曾经的一位同事,也是律师,在法庭上,我们代理双方,激烈辩论。休庭后,他在楼梯口拦住我,高声跟人说我检举母亲的事情,说固镇县志里都提了,大家都去看。6 Y+ p6 t' ^+ M3 `! Y
( ]$ p4 N3 C* {& N8 V
  我非常愤怒。和他吵了起来,问他为什么揭发我的隐私。$ C4 G' {: d5 a% G4 j; c
+ j$ v; b/ Q3 R: P0 N! T. f: D  o* }
  新京报:也就是,你以前并不愿别人知道?
# a2 S3 r* v2 Q/ }8 _; l' _' V7 D4 y& P( }4 @$ k$ A
  张红兵:从自我保护的角度,我是不愿意的。背后指指戳戳的人太多了,不过这也是正常的现象。
: _) @( I- L3 `/ u! O  l% o3 c0 o( C) t
  新京报:你反思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t) X; g1 `' `/ A8 O8 w2 B9 C9 l2 o9 X; g2 v. M
  张红兵:其实母亲去世后,我就陷入痛苦。这几十年我从来没停止过反思。不过第一次形式上的反思应该是1979年。我看到官媒上公开报道张志新的事情。当时我和父亲就意识到,我们做错了。
1 _( F1 Z% Q" C5 T2 c
4 _& g4 z, q% J$ g! k  经过这几十年的社会底层生活,我也经历了磨难。整理家庭的各种遗物、档案,写材料。我在心里骂:张红兵啊张红兵,连畜生都不如。
2 ]4 F5 e7 e7 q# I  S# e- F1 o) d
8 ^% E0 c! n9 P8 t  我想逃,却无处可逃。8 L, z, s! e/ n- I; V

1 z6 _1 O9 G1 Z0 }  新京报:后来你和父亲会谈论母亲的事情吗?
, y/ m* q4 i2 z# [* d+ r
7 P* {; f& `- M/ x# p  张红兵:我们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回避,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提起。在母亲去世后的很多年里,父亲表面很平静。直到他离休后,有一次我们回老家,他和我第一次谈起这件事。他说当时我们家出了这个事,他应该负主要责任,因为他是成年人。& Z, w: T: h7 s

0 T# g# u8 R% X9 s3 K& l! E4 _# g, H; q  新京报:你公开这段经历后,周围人什么反应?
  {- K& e7 ^0 z/ b% K
- [7 e1 [0 G1 L3 k  |' S7 J# x  张红兵:我的家人和亲戚朋友都不理解,问我你这样做有什么用呢。也有人给我发邮件,说我该死了。好多网友骂我,说你还有脸活到现在,还不到母亲墓前寻死。
' _* k' @- H7 `. d. z6 J
" q: O1 l+ K# Z) H! \8 D  t: X  新京报:你为了让母亲的墓地(遇难地)被认定为文物,打了几年的官司,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拒绝遗忘?3 c2 L" N3 Q8 @. S$ L, g
5 |2 X" \) z! g3 G" h: D
  张红兵:巴金在上世纪80年代初曾提出建立“文革”博物馆的设想。他说,不让历史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他说最好建立一座博物馆,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情景,来说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 o) _( o) ~& t0 D
4 X5 U3 s2 H" G" d/ ?8 e- q. W: c  我希望为将来必定要建立的“文革”博物馆,提供一份资料。
( {$ G3 ^! C4 |% o* N& I) b' ^3 C# V  e0 Y! H  o0 p  r. u, `* l
  家母方忠谋冤案的历史资料,符合巴老所说条件。也应该把我对母亲的行为,作为展览内容之一。我是凶手之一,让人们看不起我、痛骂我吧。每个人都应该看到它。我应该成为他们的一个反面教材。
发表于 2013-8-22 08: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感人,时代改变了1个人的1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7-30 07:27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