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695|回复: 1

读《教出这样的好孩子》感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0 16: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养育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我们的老祖宗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育儿经,这是其他文明所不能比拟的。

教育的根本是先成人,后成材(才),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品行,知识读得再多,不会做人,我们讲,这个人废了。花了无数时间与金钱,教出个次品来,不值得。

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呢?“仁义礼智信”此五常具足不缺!中国的圣贤(教育家们)是将教育的思想高度定在成圣成贤上,并不是要教一个知识分子出来就算了。这个是做人的总纲领、总原则。其他一切学习到的知识,要围绕这个纲领去实践,落实到生活之中去。做一个明事理、知因果、身心健康、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材(君子)。

心胸、心量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自私自利的人,在家对父母不孝,对兄弟不和,社会交往中对人无礼,对领导不忠,对朋友不诚,命运际遇就不会好,生活中不开心、不快乐。

心不健康(因),身体也不会健康(果)!

有仁爱的人,对人和蔼可亲,会学习别人的优点,不会去伤害别人。这个人不动肝火,眼睛会好(目明)。身体“肝胆”脏腑健康,身体内不会积热。

有忠义的人,一身正气,清净无染。不贪心不偷盗,这个人“肺与大肠”脏腑健康,身体内不会积寒。

有礼和的人,平等对人,有礼有节,不亢不卑,不邪淫,不贡高我慢。这个人“心与小肠”脏腑健康,身体不肿不陷。

有睿智的人,能够接纳别人的意见、建议,不酗酒,这个人有耳福(耳聪),“肾与膀胱”脏腑健康,身体内不会有风灾。

有诚信的人,能够经常帮助别人,代人之劳,成人之美,诚实不讲假话(不妄语)。这个人有活力,“脾胃”脏腑健康,身体不会滞碍。

仁义礼智信的具体落实就是戒“杀盗淫妄酒”。只做君子(雅),不做小人(俗)。

思想品德修养要先从父母自己做起,自己都不做,要儿女去做,儿女会听讲吗?父母的一言一行,是言传是身教。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先自己身体力行,给儿女一个好榜样,才能够教育出品行兼优的“人、材”。

具体的教育落实就要看《教出这样的好孩子》这本书,书中分享了很多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的思路与经验。例如,教育儿女认识自己的缺点与长处,虚心地待人处事,父母与儿女平等交往等等的经验......
发表于 2013-8-11 12: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年幼的时候更喜欢看,也就是观察事物的外表轮廓,所以对形状非常的感兴趣。
在长大一点,上学之后,就会对“结绳计数”,总喜欢数东西。这时候不要让他接触“钱币”。很容易形成钱袋子的思想包袱。
在长大一点就喜欢“加减乘除”之类的算术题了。
等算术学好了,顺溜了。就喜欢一些花花草草鱼虫鸟兽之内的活物。
这时候也就应该进行“语言文化”的培养和教育了。
当然之前少不了被逼迫,不然就跟不上圈圈了。

初级的言语都是在年幼的时候学会的,这时候容易形成自我膨胀和自我嚣张。
容易摆弄是非,谈天论地。

进行了再深一层次的语言文化教学之后,这时很容易形成心理缺陷,因为发现周身的不足和缺陷。
需要家长进行盯点式的照顾。牢牢占据他经常习惯呆的地方,让他呆到其他地方去。“兔子挪窝,不费也荒”。

这些都是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和方式。等他习惯了被迫性的教学和长大之后,慢慢就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并且不会有太深的自我心理阴影。

好的习惯不是只有一个,是形成了一个,在成型一个。这就是发展论的观点。
稳固的自我内心防线,矫健的他人教育模式,健康的梳理指引,会让孩子成为“王中王”牌双汇火腿肠。

进行高级文化教育的前提是必须有团体默契意识和自我奉献力量,自我牺牲的勇气。这是进行高级文化教育的必备素质。

“仁信礼仪智达雅赋”,文化教育的目标就是做到这些,承诺这些,相信这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有始有终,前途有暗有明,方向有左有右,自我有忐有忑。             算命先生___鬼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1 11: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