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3479|回复: 7

转载-听渡爷讲故事之二——道家的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8 17: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雪篱仔 于 2013-7-19 12:00 编辑

   道家因为是中国本土教派,所以道家也最难讲,我一般把道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则是史料记载。
   先从神话开始说起,道家的神话要从盘古开天地说起,话说天地初开,万物蒙昧,天地到处乌烟瘴气,生灵的生存空间极其狭小。为了让自身得以繁衍,万物都在追寻一条路,这条路就叫道。
   道法三千,条条均可证道,神话的起源就要从最初得道之人说起。
   在神话中道的创始人为鸿钧老祖,鸿意味广大无边,均意味天下均等,万物均可追寻道,鸿钧也被誉为道祖。关于鸿钧有各种说法,有的说法是先有鸿钧后有天,鸿钧本是一混沌中的水蛭,后开天后得以修道。这个水蛭在我理解中其实就是最早的单细胞动物草邸虫吧,中学生物都学过。
   鸿钧得道后创立一教派,这个教派就是道家的前身,在风水纪传里这个教派名为天地玄门。玄门内分三教和九流,三教分别为人、禅、截,九流分别为司命、观星、风水、阴阳、还有几个记不太清楚,其实这是最原本的三教九流。后世春秋以后,三教九流又有了新的定义,三教:儒,佛,道,九流指的是九个学派:法家、名家、墨家等。这个定义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里面,所以我们把三教九流分成两种定义,一种是上古三教,一种是先秦三教。
   但是无论怎么划分,一致认为三教九流都是出于天地玄门。在道家的神话中,三清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三清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还有一个是道德天尊。这三人分别代表了上古三教,这三教也就演变成了后世的道教。
   怎么演变的?这要从神话封神说起,封神传估计都看过,不做详解。但是在风水纪传中有这个一个说法,开始本无中原这个名词,中原从何而来?老子划胡,也就是人教太上老君,划胡从哪划?据记载位于现在甘肃省张掖市,但也有人说嘉峪关,这个没办法去考证,而封神就是因划胡而起。
   老子划胡目的就是保证中原气运,不会流失。然而这就造成了中原地区人杰地灵,而胡地却是赤地千里,然而由于中原地区教派繁多,以三教为首,九流为次,都想夺这天地气运,从而成为天地主流。而且胡人也有了佛教,佛教由于划胡的原因贫瘠不堪,也想进入中原分一杯羹。由于佛教的介入,从而使争斗更加激烈,但是那个时候由于截教独大,人教、禅教势微,不得不联合外来佛教共同与截教抗争。但是老子却是划胡之人,为什么他要连同佛教,老子那个时候算盘打的比较好,他是希望佛教与截教抗争同时削弱两家实力!
   所以老子在封神里一直扮演的一个打酱油的角色,其实不然,老子才是封神的操纵者!不过后来因为阐教和截教打出了真火,局势已经不能被他所左右,最后的结果却是阐教和截教都打残了。佛教反而兴盛起来,最终在周朝时期,人教、阐教和截教合而为一,形成了现在所谓的道教,这也是中国道教传说神话的起源。
   从史料中考究,道教其实盛行的时期并不早,道教的最初根本就是道家,而道家在春秋时期是很微末的一支。儒家是春秋时期最为盛行的流派,秦朝统一后遵行法家,废除儒家,儒家在那时才衰败。而道家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呢?道家的兴起在汉朝,道家的兴起取决于当时的历史环境。
   秦朝以法治国,但是苛捐杂税沉重不堪,汉朝取代后为了给当时百姓休养生息选择了道家的学说,也就是黄老之术。道家最为兴盛的时候就是汉朝的前期文景之治,到汉武帝刘彻时期汉朝经济十分强盛,但是因为无为而治汉朝的军队可以说是一团糟糕。匈奴侵扰,而由于当时汉武帝的老师是儒家卫绾,汉武帝特别迷信儒家,于是罢黜了道家。道家不入朝堂,慢慢的道家就走向市井。
   后来汉朝内乱王莽乱政,后被汉光武帝刘秀平定,不得不说刘秀这个人。刘秀从小被道家收养,他深信道家中的丹道,而对道家的学说不苟同。刘秀当了皇帝后,虽尊重道家,但也不用道家学说治国,而是启用道家之人炼丹,以求升仙。由此道家的学说慢慢偏向教派化,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道家才成了道教。
   道教在汉末发扬光大,其中代表人物为三国时期的左慈,而道家也从三国时期分成了两种派系,一种以外丹求道:金石之道;一种为内丹求道:阴阳之道。其实原来都是一样调和人体自身龙虎,以达到回归自然本源,与天地同源。两派也是纷争不断,而在这个时候,道家两派纷争不断之时,有个流派却兴起了,就是风水。风水其实一直存在,从最早的夏朝开始,就有专门的钦天监,以观察天象、风水、龙脉,只不过一直不得以重视。直到道家纷争 风水才参与进来,并且与内丹道家联手相互扶持。现在人们总把风水想象成道家的分枝,其实不是。风水不拜三清,而是拜地仙之祖镇元子,风水认为镇元子才是自家祖师和三清平级。
   道教两派纷争却势均力敌没有结果,而由于风水流派的参与,最后不了了之,于是一种格局就形成了。不管任何朝代,内丹道教都是于宫廷内不参与朝廷,风水参与朝廷,但只限于钦天监一职。   外内主要为宫廷服务入朝堂,而内丹却在各地名山大川竖派立教,自此以后外丹道教一直于深宫之内,为帝王服务,久而久之外丹道教渐渐走出人们的视野。时间长了,外丹道教渐渐走向旁门,逐渐衰败。虽然在宫廷内有很高的地位,但是在民间却远远比不上内丹道教以及风水流派。
   直到五胡乱华时期,其中不得不提到一个少数民族羌族。当时羌族十分强盛,民风彪悍,而他们崇尚一个流派,也是九流当中的最强流派——阴阳家。羌族天生就善于与鬼物,精怪沟通,一度在阴阳家的支持下,羌族挺近中原。而阴阳家在那个时候也将刚刚稳定的道家两派和风水流派压制的几乎无生存之地,这时外丹流派却出了一个叛徒,这个叛徒当时在外丹流派确实地位崇高,这个人就是葛洪。
   葛洪与当时的阴阳家互相合作,研究出了一种阴丹,这种丹以人的魂魄为丹引(说葛洪也许你们不认识,但是他的道号你们不会陌生——抱朴子)。这种阴丹主要功效其实就是调和人体阳气,让人体阴阳均衡,看似好事,其实不然。人本来以阳为主,内丹主修纯阳,认为至阳而刚,现在所说的阴阳均衡其实是有一定比例,阳为主,阴为辅。一但阴阳完全均衡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自身形成阴阳太极,成为不朽;一种则不人不鬼。
   晋朝的皇帝晋穆帝就因为误食阴丹而不人不鬼,后被风水流派发现,新的道教之争又产生了。而在东晋末年,五胡乱华爆发,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部族联合阴阳家、巫族、司命流等其他九流,对内丹道家以及风水流进行了长达350多年的战争,而外丹道家却渐渐走进了五胡的皇室,直到隋朝的建立最终以内丹道家和风水流派取胜而告终。而阴阳家则远走异国流传到了日本,也就是日本的阴阳师。司命流派则退缩到了高句丽,也就是现在的朝鲜。巫族远遁于长白山一带,以及内蒙,匈奴势力范围。而外丹道家则毁于一旦,后被内丹道家吞并,很多外丹丹书丹道也付之一炬。所以自隋朝之后外丹道士多为不学无术,外丹丹道名存实亡,也有了后世君王因迷恋外丹而早夭的典故,自隋而无丹。
   经过内外之争、五胡乱华后由于道教与风水流派多次合作休戚相关,道教和风水流派渐渐开始大融合,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就是唐代袁天罡,还有李淳风。袁天罡是唐初道教的掌教,李淳风是风水流派的尊(风水流派的掌门自古都称为尊)。他们两人在当时集合道教与风水流派的理论以及文化写出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著作,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道藏、风水秘术、五行相书以及推背图,还有一本藏龙真解,现如今已不知道踪影。
   而在唐朝是道教开始兴盛的开端,出现了一大批道教人物,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李白。
发表于 2013-7-19 10:36: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又长见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9 12: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还有一篇是上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10: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发了呀~在故事会找找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5 01: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30 14: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30 22: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6 23: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