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827|回复: 3

太乙混元内功七字法诀浅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7 17:1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乙混元内功之修持,它是以后天返先天为宗 旨,要达到古人所说的“人天同易、天人合一”的 修持境界,要达到这一目的,要求修持者由内到 外达到统一合谐,这样才能使身体内的气机运化 周身,而通达四梢,如果不能化掉后天之拙力和 紧张的精神状态,则必将导致体内的气机流动受 阻,而事倍功半,这就是在本功法的修持过程中 七字诀要领所起到的作用,所以要求修持者在功 法的修持中要深刻领会理解这七个字的内涵,并 以此来指导修持实践。

七字诀:松、静、缓、柔、圆、虚、合。

一.松: 松而不散、不用拙力。

二.静: 以静御动、虽动犹静。

三.缓: 缓如行云流水、而连绵不断。

四.柔: 柔合舒展、节节贯通。

五.圆: 圆合自然、不拘不僵。

六.虚: 虚实分明、刚柔相济。

七.合: 上下、左右、内外、及“神、形、意、 气”相合。

(1)松:松而不散、不用拙力。

所谓的松,是要求修持者在精神意识上放松, 而不是形体上的放松,所以叫“松而不散”。而形 体上的放松将导致“松驰、松懈、松散”,因此神 气不能相抱,则六神无主,也就是社会上所说的 松松松一场空,空的结果是把元气与病气一齐放 掉,而传统的内功气化之修持,它离不开传统文 化的土壤。在传统文化中被誉为“众经之首”的 《易经》,是传统文化的主干与灵魂,讲的是“阴 阳变化之理,万物生化之机”,古人讲:‘易’有“三 易”,即“简易、变易、不易”。三易之理贯穿在整 个传统文化之中。所以武当传统功法修持也离不 开三易之理,而把“松”字放在七字之首,它的目 的意义不容忽视,松的目的是内外协调,而神气 相抱,内外协调才能化尽后天之拙力,进而产生 先天之真力,才能从后天返回先天,进入本功法 中“顺天呈象”的演化,也就是在预备式“合扣丹 庭”修持中思想意识的调整,为进一步的修持打下 基础。

(2)静:以静御动、虽动犹静。

在理解了‘松’的内涵前提下,才能完成由“松至 静”的转化,而进一步的去体会“静”的意义,在理 解领会了“静”的含义后才能更好地加以运用。所 谓的“静”,它不是单独狐立的存在,它是在初步 修持中的一种境界。而静只是它的表面现象,它 所孕含的勃勃生机,是宇宙自然之根本,万物生 化之动力,修持者在静态中所产生的变化,既是 古人所说的“无中生有、虚尽实生”的境界。所以 说“以静御动”,它孕含着易经上所说的“物极必 反、否极泰来”的哲理。而“动静相生、刚柔相 济”之互化,既是易学中三易之变化,即由“简易 至变易”的转化过程,“虽动犹静”,在动中求静, 是指在修持中内外的协调,形与神相合,精神内 守而神不外游。虽然肢体在运动,但内在的精神 (思想意识)却如之不动,去细心地体察在修持 过程中体内的气机变化。肢体所产生的灵动自转 是由境来统御,而境的产生是由静来作基础的。 所以古人说“由静而入境”只此一径可走,无二法 门,这里所说的境是指修持者在静态所产生的一 点“灵光、灵动”。
发表于 2013-5-26 12: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18: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字诀:松、静、缓、柔、圆、虚、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2 11: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5-2 21:5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