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949|回复: 6

佛教里的美貌福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5 13: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象财富来自施舍,尊贵来自谦恭一样,美丽的容颜来自柔和的性情。人到中年以后,就能显现出现世性格影响所至的面相了。比如性格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性情柔和的面相柔和美丽。性格格外粗暴的人,总是一脸的凶相;许多品行不太好的中老年妇女,往往一脸的刻薄相,这就是所谓的薄命相、克夫相。实际上不是生就的相貌,而是长期的心与行为在脸上的投影,这些相貌也在预示着其未来的命运。相术也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由脸观心,由心知未来。

  那么幼年与少年、青年时期相貌的成因是什么?相貌特征与父母的遗传因素有关,脸型身材与禀受的先天之气有关,漂亮程度是前一生带来的习气所至。人的前半生是活在上一辈子的影响之下,下半辈子更多地活在前半生的影响之下。所以说,人到中年以后,要对自己的脸负责任。

  我从知道到这个原理之后,留心观察过许多人,比如女孩,一些个性特别强势、犟头、刚烈的女子,往往长相比较粗糙,而且逐渐向着更粗陋的方向发展;而一些特别柔美的女孩,往往不知脾气为何物,或很少有脾气。

  慈悲心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比较有爱心的人,往往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过人的光华,让人越看越顺眼,特别耐看,越来越喜欢与其接触。而过于自私的人是很不耐看的,侥幸生得姣好的容貌,也会在脸上逐渐显现出一些不招人喜欢的地方,比如面无和气等,仅是“第一眼美女”,稍多接触就毫无吸引力了。

  还有一些方法,比如常在佛前供鲜花,能有效改善人的容貌,以后生生世世容颜过人。这一辈子相貌也能逐步改变,尤其是会由内而外散出一种吸引人的地方,让见者不知不觉心生倾慕。很多时候,美丽与否是从看到的人心里生出来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喜欢一个人的话,别人路边的草,也会是他手心的宝,怎么看怎么娇美可人。所供鲜花的品种不拘,时令鲜花皆可,只要没有让人不舒服的、剌激性的气味即可。

  身上有不好的气味的人,常在佛前供香气好的花,比如缅桂花、桂花、百合、香兰等等,坚持一段时间,身上不好的气味就会慢慢变淡,直至消失。不容易买到鲜花的地方,多烧香气很好的香应当也一样。我有一位朋友曾有很重的狐臭味,听了我的这个建议,常以缅桂花供佛,几个月后,未经其它任何治疗,完全正常了。

  多念《药师经》,修药师法门也有很好的美容效果。我的一位出家师傅的师兄有宿命通,能记起上辈子的事。师傅第一次见到他时,非常惊讶一个男人怎么生得如此俊美异常?后来他自己说,上一辈子是修药师法门的,所以这一生相貌圆满。

  做其他功德时,如果做这方面的回向,也能得到美貌的福报。回向是起到定向作用,让福报按自己的意愿定向于某些方面。佛经中记载,曾有一位女人因供养证果圣人的功德,愿未来世容颜美如莲花。后世的果报成熟,果然容颜如莲花般娇艳,并且身上散发出莲花的香气,父母因此给她起名为莲花色。只是红颜薄命,由美貌引发种种悲剧性的人生遭际。后因供养圣者的另一方面心愿的果报成熟,得遇佛陀教诲而证圣果。这就是佛的弟子中,女众中神通第一的莲花色比丘尼。

  肥胖也是很困扰很人的问题。佛经中有佛劝波斯匿王减肥的记载。“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其它减肥方法都是枝节,适当地节制饮食才是根本。

一.★从好身体来:

  健康是福。

  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奋斗成功的本钱.要有健康身体.

  除了要注重饮食与运动外,还要正常的生活习惯。

  现在有很多朋友,日夜都颠倒过来了,这样哪会健康。

  另外,心理的健康也很重要。

  心理状况不好,也会影响健康.要及时调整。

  想健康,不能光靠医药.要多参加有益的活动,运动啊。

  健康人多美丽,到处受欢迎。

  身心健康,就能顺利工作生活.

  迎着阳光,灿烂美好,安康愉快,无病无痛,命好福运大。

  还用说吗?

二.★从好心眼来:

人存好心,善良为本。

  慈善胸怀.厚德宽人。

  让人感受到你的存在,这世界充满阳光.

  好人多好报,今日不报,自有机会报。

  适当的关心别人,适时的对困难人给予协助.

  社会温暖,人心温暖,得道多助,路自宽行。

  这样的人,命运当然会好。

三.★从好观念来:

观念带来决定,决定影响行为,行为就有结果。

  人生在世,创造生存条件,努力学习生存本领;

  为自己活,活的像模像样。

  有条件时,也帮助他人。

  凭着正确的生活观点,靠诚实营造幸福;

  经过不断努力,必然会有好结果。

  好命,就是这样来的。
  
  但是,如果出发点错了,行为必错,结果必错。

  例如一心只想不劳而获,即使一时得逞,却不宁多灾。

  这样的人,也不会是好命。

四.★从好脾气来:

  坏脾气,破坏人际关系,影响健康,生气将会污染生命。

  脾气太坏的人.命运之神不会照顾你的。

  所以,要争气不生气,不伤元气.成得大气。

  遇事冷静,思成而行,少走弯路,增大成功的几率。

  运气好,命里几多福!

五、★从好表情来:

  人说,出门看天色,入门看脸色;

  当烦恼/愤怒/痛苦的时候/那一副难看的嘴脸,任何人都不想见。

  你就是凭借某种力量要人家服你,那可也是口服心不服啊。

  人若要想有好的表情,假装装不来。

  所谓相由心生尊敬别人.微笑总会给你带来好运的。

六.★从好言语来:

  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言半句六月寒。

  与人为善,和颜悦色、和气生财,好运常在。

  敬人者人恒敬之。

  而抱怨无法解决问题.恶语更伤人,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人际关系受到影响,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有的时候,只因为那一言半句;

  从此改变了你的命运啊。

  谨慎言语,必有好运。

七.★从好行为来:

  正确的人生观点,指导正确的人生行为。

  检点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具备被爱的条件;

  懂得惜福与造福,多做好事,所谓舍得,才有获得.

  把方便让与暂时困难的人,做了好事,并不一定会马上得到回报。

  但是,养成好的行为,不但快乐了自己,也利于身心健康;

  还能为您的子女树立榜样。

  每一种有意义的事,都会有好结果;

  只要努力经营,将必定会改变你的命运啊。

八.★从好关系来;

  人在社会,在互动中求得生存、发展。

  无论从求学、求职、求进、图通达;

  还是从家事、政事、财事、谋圆满;

  无不需要借助各种关系支持、指导、帮扶。

  单打独拼事难成,万事开头难,难在起步。

  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啊。

  好关系,靠好心德培植,情感投资只讲真诚。

  亲人、朋友、配偶,甚至你的好上司都可能帮你改变命运;

  当然也需要你会把握、珍惜这些关系。

  有时候,可以说,关系决定命运!

● 人生四大关:(生老病死)。

  生的顺利.老有尊严.健康快乐.死得安详.都算好命。

  端视你对人生价值的认定。

  身心健康,好命首条。跟对方向,平安、幸福。好命。

  至于要好到什么程度,那还得看你领悟深浅并实践多少了。

  跟对方向,找对方法。好命既靠先天基础,也靠后天修炼。



评分

参与人数 1 +5 +1 收起 理由
wywy321 + 5 + 1 送花给有福报的人呢~~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禅修与财富累积可以并行吗?针对这个问题,圣严法师认为: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财富属于众生的;

  有智慧的人,会以无执著心、无得失心来处理财富,

  并有节制的使用自己所有的,帮助需要的人,护持佛法僧三宝。

问:物质上的成功和利益,对修行有害还是有利?

师:物质上的财富并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人对财富的态度以及处理的方式。圣经上说,骆驼穿针眼比富人进天堂的门还容易。佛经没有这种说法。相反的,有许多例子指出,有钱有势的人也可以是很好的修行者。而且,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许多有钱人大力护持佛陀。一些有钱人,不管是男是女,都是护法者和很好的修行者,有些还证得三果的阿罗汉。他们之所以没有达到四果,是因为没有出家,但他们对物质财富抱持着恰当的态度。

正确认识物质上的成功是很重要的。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可以说世上的任何东西都属于你,而同时没有一件东西属于你。即使某些东西在常人看来属于你,但也应该知道那只是你的业果。你只不过暂时拥有这些东西,而且有义务要善加处理。从更广的层次而言,人们可以说整个地球都是众生所有,但不是要让我们拥有和滥用,而是要让我们照顾、尊敬并传给世世代代。

  具有正确态度的有钱人,有利于护持佛法,他们善用自己的财产。释迦牟尼佛曾经待在几位富人家中,接受供养,包括国王的家,而他自己也是王室的一份子。

如果你有钱,而且接受财富属于众生的观念,也许会认为:“我要把所有的钱送给身边的人或需要它的人。”但这么做并不是正确的方式,因为可能是浪费。这种决定应该伴随着良好的判断,有智慧的人知道如何善用自己的财产,其他人则不知道。具有智慧和财富的人,有计划地处理财富,并遵循既定的原则。这也适用于寺院。虽然许多比丘、比丘尼可能住在寺院里,但住持并不觉得必须提供他们一切。比丘、比丘尼进入寺院时,随身带来一些物质和技能,这些财产其实是每个人的业果。然而,住持不鼓励出家人随心所欲地使用或拥有任何东西,即使他们的财产是个人业力的结果,这些人可能不知道如何善加利用,反而造成浪费,必须要有智慧的人,才能适当处理财富。

兼具智慧和财富的人,不会随随便便处置财富。有钱人继续有钱也是件好事,佛教不主张共产。另一方面,佛教徒不会说:“我所拥有的一切绝对属于我个人,我会运用各种手段来保护自己的财产。”佛教鼓励人们布施,帮助他人。在严格的资本主义中,人们尽可能累积财富,这种想法不符合佛法,而且很具毁灭性。

其他对于财富的态度可能也是有害的,也就是说,把财富当成个人安全的保障,或成功、成就与地位的象征,抱持这种态度的人会尽可能的累积财富。如果他们有一千元,就想要有一万元,如果有一万元,就想要有一百万元,他们会为自己及子孙后代累积财富,希望子孙不但能维持他们的财富,而且让财富增长。他们一直想以各种方式来增长财富,担心失去所拥有的。一个人心中有这么多关于财富的事,就很少有时间想其他事,尤其是修行。

再说,这种人有一种很深的观念,认为钱是很难赚的,因此不愿割舍一部分来帮助他人。对于任何事情抱持着累积的心态,是和修行南辕北辙的,另一种相反的态度,就是对财产不用心、不经心,那也是与修行相反的,那种态度是不负责任的。

佛经鼓励人们善用自己拥有的,但在一无所有时也能泰然自若。不应该太依赖自己的财富,也不该把所有的快乐建立在财富上,而该学着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心满意足。

曾经有个关于著名的禅修者庞居士的故事。据说他非常富有,在开悟后把家里所有的金银财宝装到船上,丢到河里。他和家人一无所有,甚至连住的房子都没有,而是靠着贩制篮子为生。有人问:“你为什么不把金银财宝送给需要的人呢?”庞居士回答说:“我不要害任何人。如果给人财富,他们很可能造下许多恶业。相反的,如果你要他们修行,他们就会得到真正的财富。”这个故事很可能是虚构的,却有个很好的意旨:最好能清心寡欲,生活得简简单单、心满意足。

如果在物质上很富有,很可能就增加了责任的负担。累积和处理财富需要时间、精力,修行的时间也就更少了。然而,如果把自己视为财富的守护者,而财富其实属于众生,就可以修行得很好,那时会以无执着心、无得失心来使用财富。

不需要害怕拥有或累积财富,但也不该沉溺于财富所带来的欢乐,应该有节制地使用自己所有的,帮助那些需要的人,护持佛法僧三宝。

佛教对福寿究竟有什么看法,从《六祖坛经》的经文中可以了解一点端倪:

“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禄变祸兆。心好命不好,转祸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平命,最好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六祖大师告诉我们一切的福寿果报都离开不了心地的修持,心地纯善,平时又知道与人结缘,培植福寿的因缘-命,自然富贵随身,长命百岁。存心险恶,虽然能够左右逢源,享受一时的快乐,但是转瞬间就变成灾难祸殃。譬如抢劫偷窃别人的财富,虽然得到短暂的欲乐,但是却埋下日后服刑受苦的恶因,好比以舌头舐食剑上的蜂蜜,虽然尝到甜美的蜂蜜,却把舌头也割伤了。因此虽然眼前因缘不具足,只要宅心仁厚,心存慈悲,有一天灾祸也会转变成幸福。心地既凶狠,又不知善植福德因缘,必然会遭到贫穷短命的果报。因此福禄寿命的获得,取决于我们的心念清净与否?只要我们能把这颗心照顾好,时时摄护它,处处观照它,不任它放逸,不使它逾矩,二六时中住在正法之中,那么福寿的获得是不容置疑的。

  如何才能增福添寿?依佛教的看法福寿不是上天所赐,不是他人给予,而是自己的业力感得,所谓自作自受,自己的净行善业能为自己带来无尽的福寿,自己的劣行恶业也会断绝福寿的因缘,糟蹋自己的幸福。佛教所讲的五戒,不偷盗就能拥有福报,不杀生就能永保长寿,因此如何才能求得福寿?遵守佛教的五戒就能得到福寿。日常生活之中,如何自我修持,才能健康长寿、幸福快乐呢?我个人有一些妙诀,贡献给各位:

  吃得粗 吃得少 吃得苦 吃得亏

  起得早 睡得好 七分饱 常跑跑

  多笑笑 莫烦恼 天天忙 永不老

  这几首诗偈告诉我们正确的生活态度、正常的生活规律,能够如此,福寿垂手可得。日常食衣住行中,吃东西不精挑细选。譬如吃米要吃糙米,因为糙米比精白的蓬莱米更有营养。除了吃得粗、吃得少,更要吃得苦、吃得亏,伟大的事业都是从吃亏受苦中煎熬出来的,污泥里才能长出净莲,烈火中才能冶炼出黄金,在打击挫折下才能造就成熟的生命。如何才能福寿绵长?生活要有规律秩序,早睡早起,有一定的作息;心情要保持安和愉快,不轻易闹情绪,不随便发脾气,把自己忙碌起来,忙碌于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忙碌于事业的创造,忙碌于服务社会人群,忙碌于自我生命的提升,把自己的生活填充起来,让烦恼没有一丝空隙可乘,享受放旷逍遥的欢乐人生!

  佛教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获得多少?而是对于已经拥有的能珍惜几分?知足第一富,能知足感恩的人才是世间最富贵的人。“别人骑马我骑驴,看看眼前我不如,回头一看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余。”比较计较只有带给自己更多的怨愤痛苦,幸福就在一念的肯定,当下的承担,不忮不求、不悲不恼的当下一念,就是至上的幸福。“勿羡他人富,勿悲自己穷,知足心常乐,无求品自高。”就是这个道理。

  福寿既然是我们所企盼追求,那么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福寿呢?佛教认为世间的福寿无论如何的广长,都有它的缺憾限量,不是最究竟殊胜。古人有一首诗描写得好:“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仅有五十年,倒有一半在夜间过去了,算来算去只有二十五年,又受尽多少风霜烦恼?”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虚幻似水上浮沤,每天在吃喝大小便利之中浪费多少宝贵光阴,在所剩不多的生命里,又装满多少的贪嗔苦闷,这种如梦幻泡影的福寿不是我们追求的对象,这种如镜花水月的人生不是我们实践的目标,那么人生当求怎样的福寿呢?我有四句话献给各位:

  求福当求永久福 增寿当增无量寿

  求福当求智慧福 增寿当增慈悲寿

  我们追求福报要追求生生世世的永久福报,而不要追求一世一时的短暂福报,如金刚经所言一生一世的幸福是有限、有量、有尽、有为、有漏;永久的幸福是无限、无量、无尽、无为、无漏、盗贼不能偷、水火不能侵、永恒不缺失的幸福。譬如今天在这里举办演讲,多少幕前幕后的工作人员成就了这个盛会,使成千上万的大众和佛教结了善缘,这就是永久的福报。

  我们追求寿命该追求永恒不死的真生命,追求与虚空宇宙同在,亘古不灭的无量寿。平常我们也许做了不少善事,布施许多的金钱,但是不及各位在这里聚精会神的听闻佛法功德大,因为各位以欢喜心、忘我心来闻法,这种无贪、无念的欢喜心、忘我心就是佛心,这种无私、无染的佛心所成就的生命,就是不生不灭、涅槃寂静的无量寿境界,因此各位参加今天这场的听讲可以说已得到了永久福,与无量寿!

  “求福当求智慧福,增寿当增慈悲寿。”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好比片轮难行,单翅难飞,必须融合了智慧的福报才功行圆满,有了智慧的福报,才能运用智慧把自己的福报回馈给一切众生。同样的只有长寿而不知行善,这种长寿对众生而言,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我们要追求智慧福、慈悲寿,像观世音菩萨那样,累劫累世慈悲度化,不求自我完成。今天各位参加佛学讲座,对福寿有进一步的真正认识,证明你们已得到了智慧福。散会之后,大家发心以成就别人来完成自己,这就是慈悲寿。我虔诚的祝福大家都能求得永久福、无量寿,完成智慧福、慈悲寿,谢谢!

看看日常损耗我们福报的常见行为

1) 杀生.

杀生在一切行为中第一等折福份.买肉吃可以,但不可以买活物杀死做菜, 活活煮死1命, 削禄20善. 即使虫蚁也不能伤, 教育子女小时候不玩杀虫蚁鸟雀, 他的福份就不会折损,寿命就不会短缺. 杀生的坏处是: 短命, 工作差, 多病, 怨气重, 贫穷, 丑陋.

2) 发脾气

发脾气骂人的声音, 就像狼叫一样.

印光大师告诫:女孩子不发脾气,儿女必不夭死,脾气大的女人,生子必多死,或多病.因为一生气,乳即变成毒汁.发大脾气,喂儿立刻即死.稍小点,半天一天方死.发小脾气虽不死,亦必定生病.这是一定不变的事理.

发脾气是一切如来都救不了的.佛经上说"世间之疾莫过猛风, 怨念之徵复速于彼, 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 。

发脾气叫做火烧功德林, 一把怒火把一切福德烧尽. 对普通人嗔恨发气一次,毁灭一百大劫积累的福德, 对父母长辈大德君子发怒, 毁灭一千大劫积累的福德.

抵触顶撞父母, 嗔恨发气, 是福薄命浅的最明显特征,

世界上最没有福气的, 就是这两种行为.

3) 抵触顶撞父母上司长辈, 说先贤大德坏话.

抵触顶撞父母是第一等损福败禄的事, 无论求什么, 必定求不到, 万求也枉然, 因为积福没有损福快. 工作, 姻缘, 办事不顺, 马上反省抵触顶撞父母上司长辈,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如果工作不顺, 感情痛苦, 办事阻碍大, 马上软语好物孝顺父母, 父母若欢喜, 一切天人鬼神都会来护持你.

不抵触父母的人, 工作顺利, 良缘佳偶. 从小不抵触父母师长的人, 从小不抵触顶撞父母, 就算出身在最贫穷最晦戾的家庭, 都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

用钱财供养父母的人, 将来必定会富有, 孝顺父母但不用钱财物品供养父母, 做大官也会缺乏财富.

搜集宣说先贤大德乃至圣贤坏话, 一句削禄一百善, 败尽一家族血脉的福禄.

4) 怨天尤人, 搬弄是非, 宣扬别人过恶, 嫉妒讽刺挖苦他人, 脏话骂人.

这些损伤天地的德气和和气, 财气全被毁灭, 如果没有父祖的资财庇荫, 贫穷是一定的, 办事不顺.

怨天尤人一次, 削禄三善, 印光大师亲说遇到逆境不怨天尤人必有后福及子孙兴盛.

别人不好处, 要掩藏几分, 这是浑厚以养天, 养天, 才能得天独厚. 说是非, 是破坏天地的德气, 引起鬼神怨憎, 诸事不遂.

嫉妒讽刺挖苦人, 挖苦别人什么, 自己将来就怎样, 佛经上有个女人挖苦穷人, 她五百生转世贫穷. 脏话骂人, 比这更糟糕.

若在网络上或者公众场合批评或者宣扬别人过恶, 一人听到看到削一禄, 百人就削百禄. 凡事要针对行为, 针对具体的事件, 不要针对人来说.

5. 炫耀自己

炫耀自己, 在什么地方自满, 会招来人天鬼神嫉妒破坏, 所以炫耀什么, 将来就在什么地方失落.

6. 说人坏话, 搬弄是非

说人坏话, 这就已经伤了天地间的和气, 而招鬼神的降祸.而且, 将一些杯弓蛇影, 恍惚无凭的谣言加以夸张、添醋, 讲得如同目睹一般, 使被说的人气愤得忍耐不下,致抑郁难言.他这口怨毒之气历劫难消, 岂会没有索报之日?只恐来日刀山剑树有自己的一份。

(现实女孩福报真实案例;歌曲唱的好听吧,相貌好看吧,羡慕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8 17: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受教了,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30 17: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懂了“相由心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 16: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寂音如来,南无莲花步如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uaxiawansu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1-5 1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4 22: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5-13 04:16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