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629|回复: 2

1960年饥饿的校园回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 15: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60年的春天,是一个难忘的春天。大饥荒已经从农村向城市蔓延。当时我在北京机械学院上学,由于学生的粮食定量一减再减,本来就吃不饱的肚子经常处在半饥饿状态之下。妈妈经常利用下班的机会从饭馆的外边捡些菜叶带回来做菜粥吃。那时蔬菜也是凭按人定量供...
8 H3 f" p0 _, k2 H' \: v. O  \- ^% d# M' }# W% N0 f/ d
, O" X- L, d) F5 D0 y
这年春天,校外马路两侧的柳树叶,很长时间都没能长起来,因为经常有人一茬又一茬地撸柳树芽来充饥。学院里学生吃饭,开始使用饭卡,在每张卡上印满小方格,每个小格表示一顿饭,按照每个人的定量,留下空格,多余的空格,都打上×表示作废了。
, h+ X9 n1 P) e8 O1 G  V# `
& z# z% N+ `. A6 L% i; @( t' V' d- d' i
0 |4 a( p: {" Y9 Z5 A  q% Z1 g
后来发现有些人涂改饭卡“投机”,学院研究使用一次性的饭票,分三种颜色分别表示白面、大米、玉米面做的食品,面值有一两、二两和四两。卖饭的人,涂了饭票之后,随时就放入水盆里进行销毁,以防出现“漏洞”。 $ c$ D+ ?+ v; V1 ], M7 R
, Q) g) h* W. o. V6 l, A+ v8 n

4 P. `# u8 T( G7 B5 a) n" z/ z7 e* ~+ _9 \0 w. W' {
最令人不解和恼火的是,三餐本来就吃不饱,现在竟然有人独出心裁,发明了什么双蒸法,这种方法,把人坑苦了。蒸窝头时,先把玉米面蒸熟,然后用开水烫面,再做成窝头蒸熟。卖饭的人用手很难拿起来,因为太软了,只好手持一把小竹铲子,把窝头铲起来放到碗里。 1 }- R2 ], j% H3 T

) U+ S' g: H; z# M( k7 O: ?
4 h# R: n: q0 E1 D2 ]* ~没有牙的人,吃着合适,一点咬劲也没有,像吃凉粉一样。做米饭时,先把米用水淘一下,放在屉上蒸熟。然后,再煮成粥状,捞出来放在屉上蒸熟,这么一折腾,大米哪里还像大米,一粒米发得有黄豆粒那么大,可以用手一粒、一粒地数着卖。
" b  Y( Z* i" d# ~  r+ q) o; }" [
9 n4 H8 {+ I/ {9 G/ w' `/ w2 [: V
0 u& R6 o1 h6 t, f2 `( z同学们管这种米饭叫三熟米饭,这种窝头叫三熟窝头。吃了这样做的饭,根本不顶用,一会儿就饿了,因为它有量无质。每天上午十点一过,下午三点一过,肚子就闹腾了,饥肠辘辘,怎么还听得了课?没办法,只有消极怠工了。有的同学请病假,回宿舍睡大觉去了。
, z8 r( {- _5 Q0 k5 V( B' B2 n) H( I9 E2 i& `6 K% O+ }1 ?6 W

! l' `/ S, o6 l- k2 _& K/ X$ n0 Y1 j上课尚且如此,晚自习根本没有几个人上了。同学们的意见越来越大,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大家议论着,怎么办?光发牢骚没有用啊!有的同学说,干脆写大字报,让食堂负责人和院党委给同学们一个交待,这究竟是谁的主意?为什么这样干?
3 K: S) f! h% p6 z
/ T& p8 y% H) c5 D5 {6 K4 ^4 W
; o2 _% ?8 ]( M说干就干,我们班首先贴出了大字报,题目是“这究竟是为什么?”大字报往大礼堂的西门外墙上一贴,不一会儿,就围满了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因为绝大多数同学是外地的,星期日根本不回家,即使北京学生,星期日下午也都返校了。 - K. |  [' i% u8 e. o2 D

. G# m& O; f8 ^. R星期一早上一看,礼堂铺天盖地贴满了大字报。内容主要是质问食堂负责人和院领导,为什么对这种坑害同学、欺骗同学肚子的做法不闻不问,放手不管。你们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迎合某些人的需要,欺骗同学、愚弄群众,请院领导和食堂负责人给予明确的答复并解决问题。 + G! {' T7 B1 u! ?+ o/ ?5 N

* |* K" M, ^7 b! }2 X, x9 E* l& [. \. y) U
由于同学们积压了好长时间的怒火,一下子爆发了,有的内容在当时来讲还是很尖锐的。这大字报还真灵,星期二院党委就召集党、团和学生会的干部开会,宣布有关改进食堂管理工作、建立伙食管理委员会的决定,并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也作了说明和解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楼主| 发表于 2007-9-2 15: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2 16: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曾经的记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8 16: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