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斩」就是用刀、大斧或铡刀将犯人的身体斩成两半,下刀的地方就在犯人的腰部位置。腰斩的目的就是要延长犯人的死亡时间,增加其痛苦,眼睁睁地看著自己的鲜血流尽而死…2 ^3 l6 E3 P& v g* l
9 M* x0 m+ [. y. Q$ e, A% V! p5 s早期被执行腰斩的犯人,虽被用重斧从腰部砍成两截,但一时半刻还死不了,必须在「品透」了地狱般痛苦的滋味后才会慢慢死去。腰斩似乎是中国的独有的酷刑,起于何时已经无可考证。
5 n1 k' h& v$ e8 Q" r$ d1 T
% v g- @; q& v+ |4 H周代的死刑有车裂、斩和杀三种。其中的「斩」就是腰斩,而「杀」才是后世所谓的斩首。要「腰斩」犯人时,犯人必须脱光上半身的衣服,目的就是要让腰部裸露出来。
( j' r! }; g7 i
4 |6 E; f5 x* ]0 [然后他必须伏卧在木砧或铁砧上,让刽子手用大斧或是刀将身体剁成两半,但也有一说是用锯子将犯人的身体锯断两截。除了刀、斧,铡刀也是非常适合「腰斩」的刑具。铡刀是把刀和椹板结合在一起,类似今日裁纸刀的「铡」。! f9 C" H) U. O5 o' o3 f
1 j& `" X! E& R- W- Q: q
刀不仅刃利背厚,不易磨损,更不需要什麼技术就能轻易地将犯人的腰给斩断。歷史上最著名的是北宋包青天府里的狗头铡、虎头铡和龙头铡;犯人依身份的高低而使用不同的铡刀。$ e9 x2 z7 I1 m' E( Z- R6 C
* w) u7 s$ I% V8 N+ _# {( l+ N7 X
民间传说,北宋状元陈世美贪图富贵,拋弃髮妻秦香莲而入赘王府当了駙马,当秦香莲入京寻夫,陈世美竟派人要将秦氏杀害,包青天便用虎头铡将陈世美的身体铡成了两半! E' W! q& \8 |* O: G
/ R, S9 J& T: }$ L$ i因為人的重要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被从腰部砍作两截后,还会神志清醒,过好长一段时间才断气。因此不想让犯人多受罪,犯人家属往往会贿赂刽子手,让他行刑时从上面一点的部位动刀,让犯人死的快一点。
+ Z y( A* B8 r4 c) f% [/ S) b2 f" D& O! C j
如果有人想要犯人多受点罪,就会贿赂刽子手要他从犯人下面一点的部位动刀,甚至将被腰斩之人上半截移到一块桐油板上,让血慢慢地流乾,让犯人能够延续两三个时辰不死,情况异常恐怖。 ]: c( ~5 V$ J7 q0 F
( a. [$ X, {) w$ w2 ^% R秦末楚汉相争,韩信离楚投汉,但始终不受重用。某日他与13人喝酒,酒后醉言醉语大骂刘邦,有眼不识「人才」。这13人齐声附和,骂的非常痛快。刘邦知道后大怒,将韩信与那13人治罪,齐受腰斩之刑。
) _% K7 S c E; S( H# M
, m; i1 c. C" j3 }+ q7 k一同被处死的13个人被斩之后,轮到了韩信,他居然仰躺在砧板上直视将加诸于己身的刀刃,大呼:「刘邦你不是想夺天下吗?為何要斩杀壮士!」当时夏侯婴做监斩官,听闻此言,被他的勇气和豪壮折服,大呼「刀下留人」,夏侯婴之后将韩信推荐给丞相萧何认识,韩信最后果然帮助刘邦成大业,建立汉朝霸业。
% H! w. ~( |( \5 z: I& j( F/ Q0 r
1 e" H0 K! P" m! K: [% P! ?
9 h* q, g6 F |) l* j+ }歷史上最后一次「腰斩」应该是在清朝执行,被「腰斩」之人就是河南学政俞鸿图。他的妻、僕因為收受考生的贿赂,而将科举试题洩漏给他们。不知情的俞鸿图成了共犯。
3 ?+ }0 }; x( {0 j* M" d7 o5 k! L& Z. h) ]
清初对科场舞弊惩治甚严,雍正皇帝震怒,于是将俞鸿图「腰斩」于湖北武昌。传闻,刽子手一刀将俞鸿图斩為两段,顿时肠流血淌,惨不忍睹。俞鸿图并没有立即死去,他伏在地上,瞪视著自己半截的下半身。
5 A2 A$ E! m" Q0 Q& A% i9 c* y. [9 N' c, |; g4 D+ y' {
接著俞鸿图用上半身的力量,用手蘸著自己的鲜血,一连写了七个鲜红而又刺眼的「惨」字。执行完俞鸿图的腰斩之刑后,在给雍正的奏摺中,监斩官将俞鸿图死时的惨状作了极為深刻的描述。
% @. V. |9 l# g- U8 T' S$ H
! A7 A% B) G8 t$ H( y5 A B雍正看后动了惻隐之心,于是降下諭旨,「由今始,废除腰斩刑。」就这样,施行了大约两千多年的「腰斩」之刑,到了清朝雍正年间被废除,俞鸿图成了最后一个死于腰斩的人。
+ R. }& n% x2 h8 Y
( v( p' \1 k' L+ X3 E7 @4 z8 m% R4 W$ y; j8 i( M2 z!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