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861|回复: 1

[转载]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是哪些?

[复制链接]
summer2012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6-24 13:24: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到隋唐而极盛,其教派于时也随之发展成熟。其中主要有八大宗派,他们是: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和禅宗。

三论宗,以主要研究印度僧人龙树和提婆的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而得名。隋代吉藏和尚集其大成,认为世界万象由因缘生。世俗人认为山川草木等都是真实存在的,而得道人看来完全无实体,世界的真实面貌是空幻不实,非有非无的。

天台宗,隋智“岂页”创立,因其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以《法华经》为主要经典,又名法华宗。提出"无情有性”的理论,认为草木砖石与人一样都有佛性,如《西游记》中就有树精、藤精等。提出"一念三千“,即整个客观世界(三千),只在一念心之中。主张定(止、静坐)、慧(观、静思)双修,才能见佛性,入涅槃。

华严宗,因主要经典《华严经》而得名,唐初法藏创立。法藏曾被武则天封为贤首大师,因此又叫贤首宗。主张"一心法界”和"法界缘起”,即认为世间一切现象都由"清静心”随缘生起,离开一心,别无他物。在心的作用下,各种现象无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法相宗,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其创立。相传玄奘藏经于慈恩寺大雁塔,窥基长住慈恩寺,又叫慈恩宗。法相宗以“万法(现象)唯识(意念)”、"心外无法”为宗旨,认为宇宙万物都不过是心识动搖而现出幻影,物质与精神现象,无一不是意识变的。
summer2012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2-6-24 14:03: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律宗,以戒律为依托而得名,由唐初终南山寺僧道宣创立,又叫南山宗。该宗把心法作为戒体,把戒分为止持、作持二门,止持就是诸恶莫作的意思,作持就是诸善奉行的意思。包括受戒、记戒、安居、衣食、坐卧等数百种规定,并以地狱冥罚来威胁僧徒守戒。由鉴真传入日本。

净土宗,也称莲宗,唐初善导和尚创立,主要依据《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说死后往生阿弥陀西方净土而得名。净土宗认为世风混浊,靠自己的力量很难解脱,所以众生无须修行,只要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死后就能借"佛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密宗,唐"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创立。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依据,以为这是释迦牟尼对其亲属说的秘密真言而得名,也叫真言宗。主张"三密瑜伽“,三密就是身、口、意三业,瑜伽就是相应,修法时修行者只要身作本尊的姿态,手结印契,口诵本尊真言,意作本尊观、想,使自己的三业与本尊的三密相应,就能成佛。现在西藏信奉的密宗与唐代密宗不同,一般称为"藏密”。

禅宗,一般认为是南北朝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创立,五代后至唐分成为南北二宗,北宗以神秀为之祖,以《楞伽经》与《起信论为主要经典。南宗奉慧能为六祖。以《金刚般若经》与后起的《六祖坛经》为主要经典。二宗主张众生佛性本有,觉悟不用外求,即心是佛。主要区别在于,北宗认为悟有阶次,所以又称渐宗;南宗认为,悟无阶次,一朝顿悟,所以又称顿宗。然而南宗所说顿悟也须有悟前的修善植德,才能豁然开朗。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还不是相通的。由于南宗更多吸取了庄子思想,修行简便,甚至主张不读经、不礼佛、不立文字、不坐禅,所以更合中国士大夫口味。因此唐代中叶后,南禅宗势力日益弘扬,而与主要流行于下层百姓中的净土宗,成为影响最大的两个教派。而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而言,南禅宗更为突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5-15 04:08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