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232|回复: 4

[转载]佛教"本生”故事

[复制链接]
summer2012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6-17 07:31: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敦煌莫高窟的第254号洞窟是北魏时期所建造。这个窟室南壁西侧有一引人注目的壁画,这就是《萨埵太子本生图》,也叫《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

据说古时,摩诃国国王大车,有三个太子。三太子叫萨埵。一天,三位太孑一赶郊游,发现山崖下有七只嗷嗷待哺的幼虎围绕在母虎旁,而母虎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不能自持了。三太孑萨埵萌发了舍身救生的念头。归家逃中,他劝走了两个哥哥,自己回到林中,毅然决然地躺到母虎身旁,而母虎却无力吃他。萨埵太子见状,走上山崖,拿起竹芒刺破自己的颈部血管,然后飞身跳下悬崖,落在虎旁。一时间,地动山搖,日月无光,风吼浪滚,血腥之气直上九霄。母虎用舌头舔食他的鲜血,便有了气力,将萨埵太子撕吞了。国王、王后闻知,痛不欲生,派人收殓了萨埵的尸骨与遗物,将太子骸骨供入了舍利塔。

这幅壁画故事的许多情节,被杰出的匠师巧妙地画在石壁上,整幅画构图紧凑,布局巧妙,线条奔放,人物的动作很有韵律感。再加上画面以深棕色为主,夹用青绿、灰黑、白等颜色,使人觉得凄森中见悲壮之感,有很强的感染力。
summer2012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07:52: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敦煌莫高窟中本生故事的壁画是很多的。大致可概括为两类:人物本生故事和动物本生故事。人物本生,还有须达那太子,尸毗王等等舍身行善的本生故事壁画。动物本生是以人格化的动物作比喻,揭示“万物皆有佛性”,都可“修身成仁道”的哲理。其中著名的"鹿王本生”壁画,就是讲九色鹿王,他救了一个落水将要淹死的人反被此人出卖的故事。

那么,为什么要称为佛教"本生”故事呢?

原来,"本生”就是佛的前生。佛教徒相信人的生死是循环不已的,也就是佛教所称的轮回。因此,认为释迦牟尼生前曾经活了许多世。本生故事就是描写释迦牟尼佛前生的历史故事和他在无数世以前舍身行善的故事。佛教中还有《本生经》,壁画则与经配合。

隋唐以后,敦煌莫高窟中本生故事的壁画就被经变故事的壁画(也就是佛经故事画)所逐渐替代了。因此,那样悲惨的善行已引不起生活趋于安定的人们的兴趣。宋代以后,壁画中的本生故事就完全绝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8 15: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色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6-18 20: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祈愿净空老法师身体安康。一切吉祥。平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uaxiawansu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6-28 15: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唯空行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5-15 03:40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