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718|回复: 2

《大愿地藏法音开示录;地藏菩萨奉 佛旨公布助印乐捐者封赐功德赏律於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6 09: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雯静 于 2012-5-26 09:27 编辑

一、本书乃地藏菩萨奉  佛旨之亲躬九华山百岁宫万年禅寺著作,凡发愿助印《大愿地藏法音开示录》一本以上,凡一切祈求之愿,皆可平安。
二、凡助印《大愿地藏法音开示录》之大德百本著,均准予地府赦罪,消今世与前世过,并赐福报。
三、凡助印《大愿地藏法音开示录》之大德十本著。为祈求往生净土及祖先冥福者,如一一功德迴向西方净土及冥司,一切之祈求愿力,自可感应三曹,并度往西方净土,或赐冥果。
四、凡助印《大愿地藏法音开示录》一书,凡世人立愿印赠万本以上,西方净土九品莲台马上为你虔诚而感应而开,并赐《妙法莲花台》。或叩求其父母安康者,或叩求改运消业、解除病苦业者,每晚子时(晚上十一点),在自家神案前焚香三柱,合掌暗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十六次,有始有终不间断,连续百日,地藏菩萨会赦其病业,并酌予赐福寿,解脱前世或今世业障。
五、放修道念佛者,助印本书,准其本性智慧光明,早日往生净土。
六、凡如为事业、运途、小儿祈安,一切祈求之愿力,皆能如意平安。
七、凡有叩求者,可在家中神案前或天佛院,或九华山百岁宫万年禅寺之佛前,立疏焚呈,并能转禀周知,感应如飨。
八、欢迎各地诸山长老、道长、大德慈悲助印赠送。、
九、愿地藏菩萨本愿大佛力,再一次为凡尘苦海瞋念无知众生,赦其如大海业障。
十、如蒙慈悲助印款请利用邮政划拨【第0四九四九五四九】号 圣真杂志社收。并请注明《大愿地藏法音开示录》每本单价35元。亦可注明叩求事项,以便呈疏文之用,【如有独资千本以上请附出生年月日】或求往生、求冥福者,【请附忌日】谢谢。   南屏山圣真天佛院  敬上
            西天开心尊者  降
岁次庚午年 十月十六日卯时
                      凡 例
一 本书乃西方佛旨,著作而成,阅者须心恭心诚,不可有冒犯佛意。
二、本书是为了三宝弟子及芸芸众生,沉於苦海凡尘中,渡等彼岸之书。
三、本书如有错字,皆系校正生,校正一时之错误,阅者勿轻视之。
四、本书费尽著书之苦心,特地前往安徽省九华山百岁宫万年禅寺,地藏菩萨道场著作。
五、本书乃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及静慧法师对答合作而成。印赠者及助印者,功德无量。
六、本书字句虽浅文,是尽九华山地藏菩萨及静慧法师一片婆心。阅者众生大德,当遵守佛法教化,早登西方极乐净土。
七、本书旨在代天宣化,宏扬佛法智慧法门,乃以劝世为宗旨,与一般售书不同,故阅后应介绍同修研读,以期净化世道人心,同证大悲。
八、凡求寿命,求功名事业、消冤孽、做功德,除病苦业,为祖先超拔求冥福者。发心独资印赠此书,皆能万事如意。凡有所求,须在家中庭前,设香案对虚空焚香禀告所求之原由,诉请西方阿弥陀佛及地藏王菩萨保佑,此时西方传香尊者及冥司鬼奴将军随即回奏,请求之事,佛力无边,报应如飨。
九、本书在此,如同佛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一样,西天四大天王及十方众神护法,阅者置净处,不得污秽。凡毁谤善书者,永打入地狱,罪不可赦
第一章  地藏法音【因果论】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降
                                         八十年农历 九月一日子时

诗曰:南无法音藏九华   大愿普化利阴阳
          地藏语录度有缘   菩萨正法现光明

    地臧菩萨曰:自从南屏山圣真天佛院出版地藏王指玄录,及指玄录续集,指禅开示录等善书,九华山地藏法门正为于盛而日日增进,乃有赖徒弟子「静慧」用心良苦普化,真是功德无量。今宵又奉佛旨之命,特以「光训心法」,著作书曰;「大愿地藏法音开示录」一书,愿本书能再度发挥普化众生之功效,「法音开示录」能度有情佛根之人也。
静慧法师曰:感谢 菩萨开示,这些年来,承蒙菩萨佛力加被,时时开导弟子,使弟子几年修持之中,智慧增益不少,此而向菩萨叩首谢恩。本次奉佛旨之命,特到九华山百岁宫,再次著作《大愿地藏法音开示录》,愿菩萨能释解如来佛法实义,使三宝佛法普化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是为弟子之本愿。
地臧菩萨曰:此次著作「大愿地藏法音开示录」,「静慧」贤徒可以佛道学之理,问答来发问人间众生修持方面迷惑问题。如因果、持戒、唯识、净土、密宗、心性及质难通问,使在家居士、大德众生对佛道真理能更加了解认识,佛法无量,使地藏法门能度化更多有缘人。
  静慧法师问:今晚就以因果的问题来发问,愿菩萨能慈悲开示法音,以示教化群民众生。佛说人生四大假合,一切万物皆因缘生,有果必有因,从无使最初有何因才能合成一个人身?求菩萨慈悲开示。
地臧菩萨答:静慧,问得好!佛说人身四大假合,应知一切身皆四大假合。一切身者,总说为六道身,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分为则每一道,各有千千万万之不同身。得某一身是果,果前必有善恶之业报,业是因,此是因果也。
无始而有「无明」,无明即是因,有是因即得一种果身,有一则生多,如一果身而造种种业,则又增种种之因矣。
现在之人身示现人间,并非全从无始之因而来,众生从无始到今,曾造恒沙因,曾变六道恒沙身矣。今得人身,乃从百千万劫三途中来,几千年后,又入三途六道去矣,可不悲哉?愿佛道中人,能发心更加精进修持,往生西方极乐有望也
  静慧法师问:昔日,有一道友喜好垂钓鱼类及杀生甚多,自皈依三宝佛道后,始知杀生为一大罪业,以因果论说,业果报应不能抵消杀生的恶业,不知如何能消此恶业呢?
  地臧菩萨答:善恶业报固不抵消,然有因必有缘,而后结果。造业之人如今忏悔,不造新殃。是断恶缘,前之恶因,难起现行。
  如发心再作佛事印善书,为其回向,勤加念佛号,便能断除惑业,自然可以带业往生西方,万事业报一笔勾销也。
静慧法师问:日前有一地区恶霸太保,被人暗中杀死,因家中贫穷,其父哀求人帮助埋葬费,我即时与道友和捐万元给他,有人说学佛之人要结好缘,帮助恶人丧费是结恶缘!不知怎样即是对的请菩萨指示?
地臧菩萨答:凡是有情众生,皆有迷惑之业,不独恶霸太保,不过太保之类,乃幼失教育,重染恶习惯,为其不幸,佛法平等,有慈悲之人,自当悯之,况彼已死,而无葬费,受困难者是其父亲,而并非是太保。至于诚心布施救济,斥为恶缘,更是错误,盖出资助人丧葬,并无恶性,何为恶缘,来世可得人天福报。若出资助人杀盗淫妄。亦为是结恶缘也。但愿大家用智慧分辨是非之。
静慧法师问:杀牲祭神鬼,神鬼将来亦会与杀牲者共成业报否呢?
地臧菩萨答:人杀害畜生,鬼神享之,人为享者杀,享者岂无关系?此为共业,当然共受果报。此在经中,乃及各公案中,多有记载,血食之神,不免堕落六道,是祀鬼神者,反害鬼神耳。倘鬼神不受其享,则杀业独归祀求者。
静慧法师问:常见僧尼与人做佛事,诵经超度亡者,佛既即说自己善恶不能相抵,并说:“人若不能自度,我亦莫能度他”。僧尼又何能帮死者之超度呢?
地臧菩萨答:佛度各道之众生,法音在语言,闻知者转迷成悟,可证道果。佛有神通,以密秘咒,能梦幻假。佛之经典,万法唯心而动念,有修持,有得法之僧尼,依之而行其法,必须尽敬竭诚,自然与佛与己相交感应,经咒自然变化无穷尽。能如是者,可云度亡,往生西方,不能如是法音者,则无效耳。
静慧法师问:有一道友居士,多年修行很好,为何时常得病呢?而甚至遭遇逆境,这是他前生的果报,或现生修持不够之原故呢?
地臧菩萨答:某道友居士之修行勤惰,非浅见能知,然要问工夫勤惰,夙世皆有业障,有业障则转苦纠缠,逆境挫折、果偿病因,势所难免。惟惰者之病苦逆境,是道不胜业,若勤者乃病苦逆境,则是业报转轻,以今修持功德,悉将消灭之兆,日后可呈现吉祥也。
静慧法师问:有一道友同修,家人执意要吃肉杀生,不信有因果报应,菩萨是否有好办法可挽回否呢?
地臧菩萨答:各人有各人之业障,各人亦有各人之福缘,欲除杀生业障,须有赖人天福缘,不信因果者,何有福缘呢?修持之人须能有善巧方便之法,以身作则,使家人对己先起敬信作用,而自然日后可渐转信奉之。

第三章   地藏法音《名相论》

南无地藏王菩萨  降
八十年农历九月三日子时

诗曰:名利本来一场空 相超自性见如来
      绝学无为佛道人 九华莲台自然成

地藏菩萨曰:
    一般人都为求功德行善,故不论做什么事,都存着利己的私心。梁武帝尊者号为“佛心天子”,也不能免俗,他在位时,创立佛教国,建寺养僧,普获崇敬。
  但当达摩大师自印度东来中国时,梁武帝尊者仍希望自己推广佛教的成绩能受到肯定,便问: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
  达摩大师对这种“行善“欲为人知的行为,予以当头棒喝,以“无功德”一言,告诫梁武帝尊者勿藉信仰之名,妄图得到功德。梁武帝尊者一时哑口无言。须知佛道是无功德的,惟有默默行善,才能积善行而得善果。
  今夜著作,讨论佛道“名相论”题,请发问题目吧!

静慧法师问:
    感谢菩萨开示!可是,现在大多数的修行人都认为佛在己身之外,反以一心向外求佛,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就是己,己就是佛,你我自身即是清净的佛性,只要以修行来磨炼己心,使其不着尘埃,即可成就无上佛果。
  问一、佛的标志卐是有何象徵及涵义?
  二、寺、堂、精舍、禅寺、庵等,是表何意义?
  三、证与悟有什么分别呢?
地藏菩萨答:
    回答一者:佛身之相,有着三十二种奇特, 为胸前所生之文,诸相皆表祥瑞,译来我国,定音为万,流传为万德吉祥之意也。
  二者:寺为中国古官定名,汉朝时有鸿胪寺,时迦摄摩腾法师,以白马驮经驻此翻译经典,遂改曰白马寺,后因称僧舍为寺。
  堂者殿也,佛菩萨之殿,亦可称堂。
  精舍者,乃修道者,精进修持之所也。
  禅寺者,宗门参禅坐禅之居住所也。
  庵者,小草舍也,谦称庙之小者。
  三者:回光返照,本性清净,照彻真如,谓之为悟。
  智慧圆成,生死了脱,与佛同位,谓之为证。反观内照,祛除尘垢,认真修行,即可显现真如佛性。佛法是助人照见自我的修行方法。佛不存于天,亦不存于地,自己本身就是真佛。因此,尚外求佛是大错特错的,直视本心反求佛性才是至善法要。修道者,自己要肯定自己,努力修为,即可见慈悲真佛。

静慧法师问:
    阿弥陀佛之“弥”字,有念“泥”音者,是否错了?若不更
正,其后果如何?
地藏菩萨答:
    六字法名,皆系梵音,应重口授。惟在中国,形成普遍,只可随风随俗,顺当地之通行音。诚心念之可也。若纠正音,不止此一字,敝意信何音者,即诵何音,实则音虚心真,能求于心,便为正音也。

静慧法师问:
    为什么法师只有比丘、比丘尼专用,而在家居士不能用,难道一个不是医学院毕业的学生,而能行医的中医师就不能称为医师吗?一位非师范毕业的学生,而能办好教育工作者,就不能称他为老师吗?同理一位精通佛理,行菩萨道居士,怎么不能称为法师呢?请菩萨开示之。
地藏菩萨答:
    法师之号,实则并不严格,法华列有五种,辩中边论列有十种,凡能“受持读诵”者,俱可名为法师,是不限定出家在家。但因某时风俗,某地习惯,形成专辞,亦不妨随俗,画分界线,听之清楚不混,自卑尊他,更是美德。
   此再补充说明之:“法师”本是一种学位的称号,要通理佛法道理的人才能称法师,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称呼的。还有较高的学位,精通经藏的称为经师。而精通律藏的称为律师,精通论藏的称为论师。更高的是三藏法师是遍通经、律、论三藏者的学位,如唐代玄奘大师,都受到这个称号。

静慧法师问:
    有一位在家居士问到云曰:佛教里出家人,为什么有“和尚”、“法师”、“师父”、“经忏师”等等名字?这些名字怎样来的,有什么高下分别呢?
地藏菩萨答:
    大部分出家人,皆可称“法师”,“和尚”二字最尊敬,世俗反当通名谬矣。“师父”实世俗通称名号,“经忏师”专指为人做佛事言也。此等事在佛教中,各有名分,学道者皆知,不会任意淆乱。世俗之人不懂佛法,随便称谓,真是罪过也。

静慧法师问:
    贪、瞋、痴与戒、定、慧之佛法真理,请菩萨方便开示之。
地藏菩萨答:
    贪是对财色名食,心生贪爱。瞋是不如意事,大发脾气。痴是对正道真理,不能了解。这样就是昏迷之人。昏迷人做事就是错误,一定招来恶果,受苦无穷。戒是佛法之戒律。禁止造恶,最低须戒杀、盗、淫。定是心中练习安静,一切事不要冲动,要像止水一般。这得用一番工夫,才能做到。慧是明白事理,丝毫不差。这得多听佛法,多求心静,才能得到。贪瞋痴是三种害人之病,戒定慧是治贪瞋痴之三种良药。

静慧法师问:
    菩萨!今晚扶笔著作,心里想着,九华山秋意日益深浓,秋月渐满,云层把银色的九华山光化遍洒大地,使人间更添幽趣。松风拂来,与秋虫合鸣,使秋的感觉更深。静观周遭景致,内心真是感谢万物皆佛之造化。
  天地之间莫不是佛的法相,人力实在无可比拟。人连一方半寸的土地都无法创造,以如此卑微的个体,若是不自量力,以为可以与自然对立,势必永远无法看见宇宙全貌,更不必说要砥砺己心了。
  人只是天地自然间的一分子而已,惟有与万物取得和谐的并存,人才能有所谓“独立”和真实的生命。
    一、问:持“本愿经”和“阿弥陀经”,每天读一遍,只会读不会诵唱念是否可以?
  二、问:“缘”字应作何解释?
  三、问:经中有大菩萨,有菩萨摩诃萨是何分别?请菩萨慈悲解说。
地藏菩萨答:
    不会唱念,并无关系,但俱诚心,为最要条件。受者信而接受,读者目对之念,诵者面北述出,持者奉行其义。自然得以感应也。回答一。
    缘者,乃某事遇一种助与破之机会,助者助其成,破者坏其事,使之不成。如君欲渡河,忽来一船,此助缘也。君如饮茶,茶杯忽然落地,此破缘也。回答二。
  摩诃萨者,大士也。菩萨阶段甚多,以三阿僧祇而论,十住至十向须一阿僧祇,称曰贤。一地至七地又一阿僧祇,称曰圣。八地至等觉复一阿僧祇,曰补处。如地前者秒菩萨,地上者则称大菩萨,七地上即称菩萨摩诃萨矣。

静慧法师问:
    什么叫做“佛法无边”,请详解?何为“菩萨根本精神”?
地藏菩萨答:
    虚空、世界、众生,俱无量无边,佛知尽能知之。九界业力、烦恼、见闻觉知,俱无有尽,佛说尽能转之,佛法岂非无边也?上求佛道时精进,下度众生不休息,即是菩萨根本精神。

静慧法师问:
    三世诸佛,放蒙山、放焰口、广长舌、燃指或燃臂供佛,有五种无间地狱,法身、报身、应身,如何分别?
地藏菩萨答:
    “三世佛”是说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放蒙山焰口”是密宗之施食法,因鬼道常饿,用法力、施给饮食。蒙山是地名,此法为小施食,焰口是鬼名,此法为大施食。“广长舌”佛有三十二相,不同常人,佛舌既宽广,而又长也。“燃指臂供佛”是烧指当香,燃臂是在臂上安香烧之,皆取以身供佛之义。
  “五种无间”是地狱之名,无间是受苦无有间断之义,共有五种:一受苦无间,二身形无间,三罪器无间,四众生无间,五时无间。
   “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是真如本性,报身是万福庄严之大身,应身是随众生之缘,所现之众生身。

静慧法师问:
    佛法言万法唯心,如某先生言我家左边的房屋没盖好。而要先盖左边的房屋,则大儿子将会事业失败,诸如此类之风水地理说,可信与否?
地藏菩萨答:
    赖布衣仙人,堪舆之学,由来已久,古今说者,有验不验,当有真正之道理也。然学佛道之人,主旨在心,心造万法,吉凶祸福由之。学佛道功德微弱,则堪舆之理,或有可凭证,学佛功德增胜无量,堪舆之理当然被转为吉祥也。

静慧法师问:
    佛前供养之香、花、茶、饼、果,各项有何意义?
地藏菩萨答:
    此有事理之别。事者,依俗礼常用之品供养表示诚敬而已,理者,因诸供养中,以法为最,故取物以代法也。
  香代表精进,烛表示智慧,花表示忍辱,茶水表示布施,饼果代表禅定。合此为大智慧大波罗蜜也。

静慧法师问:
    要具备哪个条件,才为僧宝?
地藏菩萨答:
    为献身救度众生,先舍离眷属田产,入寺求比丘剃度,此谓出家。再经受沙弥以至比丘具足等戒,方称僧宝。

静慧法师问:
    信佛之人,未知可以深信命卜相士所判断之命运否?
地藏菩萨答:
    命由心造,相命之士岂能支配我心呢?沙弥救蚁延寿命之事,是其前鉴也。

静慧法师问:
    做善事,种善因,将来可得善果,这是一定的道理,可是念经念咒为什么会种福,则令人费解?
地藏菩萨答:
    既信种善因得福果,当知种恶因得苦果。请细体察众生日日所作,身多杀盗淫,口多妄语恶口两舌绮语,真正善事,渺乎渺矣。推其造作之本,惟在于“意”,意善则身口现善,意恶则身口现恶。诵佛经咒,恶意不生,恶不生之时间,即是种福之时间,愿其悟之。

静慧法师问:
    无数恒河沙佛国是否即是三千大千世界?
地藏菩萨答:
    三千大千,有能算之数字,恒河沙是难算之数字。

静慧法师问:
    大乘之“六度”与小乘之“五戒十善”有何异处?
地藏菩萨答:
    五戒十善,修持自己之义利多,六度益他人之义利多,此其异处。

静慧法师问:
    人畜之间的阿修罗是指何圣呢?
地藏菩萨答:
    有福无德,似天似神之一种众生也。

静慧法师问:
    听说金刚经一定要持斋者读诵,若是没有持素斋者,不可读诵。此言是实或是虚?
地藏菩萨答:
    诵金刚经贵乎三业清净,不持斋者,并非不可诵,如果欠诚敬,效力微微矣。

静慧法师问:
    三餐食前合十恭敬当作何观想?
地藏菩萨答:
    尽虚空俱是三宝,遍法界无量众生,作如是观,如是供养天地。

静慧法师问:
    如果单独诵经,不解其中的意思有没有利益?
地藏菩萨答:
    诚心诚意诵经与研经,均有利益,研究经典能开无量智慧,诵经能得定力也。

静慧法师问:
    经云:不生灭。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地藏菩萨答:
    惟有真如智慧。

静慧法师问:
    如来五眼者,何谓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地藏菩萨答:
    肉眼有阻碍则不能见、天眼远近明暗皆无阻碍,此二是实用眼也。慧眼能观真空之理,法眼能体假相之由,此二是用智察也。佛眼即单用、和用、互用、无量用、尽一切用,无不能之。

静慧法师问:
    成佛必须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此种功夫纯属内证,菩萨较佛觉其程度究有深浅,但观世音菩萨既称古佛化现,何必定退菩萨位,直至当来候补阿弥陀佛位?弟子愚痴,实难解此意?
地藏菩萨答:
    此皆善巧方便,度生示现之相。如世尊久远本已成佛,仍来此现八相而成佛道,应知皆系以身示范,导人进修。若明乎观音如来,不但示现菩萨,且示现声闻缘觉。乃至天龙八部等三十二相,于此方便度众生也。

静慧法师问:
    在亡者前诵经礼忏《本愿经》,不知诵给亡者听,或是活人听呢?
地藏菩萨答:
    《本愿经》并非给谁给听之问题,乃是给亡者度化之问题。譬如有人生疮,医生动手术,不是给谁看之问题,乃是给被手术者治疗之问题。

静慧法师问:
    人死后不知是否仍在灵前,或者是随罪业转生去了呢?
地藏菩萨答:
    一个人死后入六道以后,有中阴身,此身可被感召而来灵前。或入鬼道以后,亦能召来灵前。除此二者,则不能矣。然此二者,皆有相当寿命,若其寿命尽后,则另有寄托六道中,便不能再来也。

静慧法师问: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哪个佛说,在什么地方?
地藏菩萨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乃观自在菩萨所说,乃在佛说般若之时,秉承所说。

静慧法师问:
    世尊去天上、龙宫说法,是神识去还是色身去的,以及一切弟子云何同去呢?
地藏菩萨答:
    世尊佛法无边,神识与色身,都可前往。诸弟子皆大阿罗汉,俱足有无量神通,故可前去参加盛会。

静慧法师问:
    人死之后,投胎鬼道,有父母兄弟姊妹六亲眷属否,抑或孤孤单单呢?
地藏菩萨答:
    人死之后,因业障恶报,轮转股胎鬼道,此而受报应。鬼有胎、卵、湿、化四生,胎卵之类,当然有眷属。

静慧法师问:
    有人问:普门品一句“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是说无子之人若求菩萨就能生子,若是命中注定无子之人,亦可求乎?
地藏菩萨答:
    命中有子,生男生女乃其命中注定本分。如果命中无子,祈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自然可得子,并要多行善德,自然会得菩萨神通加被得子。

静慧法师问:
    释提桓因是三十三天的玉皇,亦是否轮回呢?
地藏菩萨答:
    于四空之非想非非想天,尚得六道轮回,何况玉皇大帝居住欲界之第二天乎。

静慧法师问:
    供佛点香有的用三条,有的用一条,原来应该用几条香比较好?
地藏菩萨答:
    点香供拜诸佛菩萨无一定规定,诚心拜佛即可,尔可随各地风俗而异。
    三条香者,系取戒定慧之意。谓吉祥香。

静慧法师问:
    寺院有的烧金纸,有的没有烧金纸,原来是有烧金纸吗?烧金纸是什么意思?
地藏菩萨答:
    金箔纸等,乃系向鬼道布施之物,佛不需此物,寺中明理者,不向佛前行此等事,如果有烧金纸的话,只是劝化向善而已。

静慧法师问:
    弟子曾闻说弥勒尊佛与释迦牟尼佛三世以来为亲兄弟,同修大道,同证菩提,无上正觉具足无量,万亿周身。三世以来,大功成就,弥勒佛为兄,释迦佛为弟,大道正觉,俱以成就圆满,先当治世付与弟接管,三千年间,今正当下元之期,后当治世为兄,弥勒佛接管二万年间,广设龙华正法,普度人天,是否未得了悟?请菩萨详加开示?
地藏菩萨答:
    先当治世,付与弟接管三千年间,今正当下元会之期,后当治世为兄,弥勒佛按管二万年。这些话,“静慧”,从何处听来?劝众生大德快快洗耳之,不然,入于其心,害于其事,心性既受蒙迷惑,又招谤法之罪,阴律不容之,智者不为信之!实言相告,此皆汉末黄巾贼张角,元末白莲教韩山童等余孽,所造之妖言,欺诳无知愚众,若误信之,则入邪魔,后祸无穷!修行者,愿能知悟也。

静慧法师问:
    众生死后由业力牵引前往投生,此说是否说于地狱之罪受满后,再行投生呢?
地藏菩萨答:
    六道有情,皆称众生,已在地狱者,当然地狱罪满后,转投他道而生,而他道众生,于死以后,有何种业力,即牵入何道投生,并非一律先经地狱受审,方得他转。

静慧法师问:
    人人若离开恶人,究竟恶人要望谁救度他去归正路呢?
地藏菩萨答:
    此分菩萨非菩萨,有正知见的人与无正知见的人而言,菩萨有大慈悲,一律普度众生,自于恶而不远离。有正知见之人,纵不能化度恶人,亦不致被恶人转变,离与不离,无益亦无害也。若非菩萨,又无正知见,试问各位大德亲近恶人,后果会如何呢?

静慧法师问:
    忉利天有天女、天人之分,兜率天有男女分别吗?
地藏菩萨答:
    兜率天列在六欲界,当然有男女之相,惟除内院而言也。

静慧法师问:
    往生兜率天内院有再堕落凡尘的吗?
地藏菩萨答:
    生内院者,超越生死矣。后即随弥勒下降此土,于龙华三会证果,没有堕落之说也。

静慧法师问:
    弟子每日在家早晚课诵念佛,未知自家祖先及亡人能否闻此佳音?
地藏菩萨答:
    阴律云曰:如能专为回向,或念回向文时,上报四重恩之句,默作观想,则能感召得益功德。

静慧法师问:
    六道众生除了人道可修外,其他如鬼道天道亦可修行成佛吗?
地藏菩萨答:
    众生皆有佛性,自有修行成佛之可能。惟他道或贪乐而不思修,或受苦而无暇修,或迷愚太重而不知修,易修易成者,独有人类一道耳!故曰人身难得,贵为人身者,为其易修成佛也。
    又说,人生苦短,似乎才出生,却又匆匆谢世。人无论一生何等尊荣,不过百年光阴,所以达者皆愿如浮云般无所拘执,来去悠悠,安度人生。
    静慧!如果一个人能自开启无限智慧,他已达来去自如,了无牵挂的境界。因此,修行者,切勿以对立的心态去看事物,否则就无法进入光明真性的禅境。

静慧法师问:
    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及观音菩萨,头额之中为何皆有一痣?
地藏菩萨答:
    非痣也,乃三十二种瑞相之一。是两眉中间,生一极长之白毫,中空光明,盘旋起来,宛如一颗明珠。画金身佛像,画一点或画一圈,借以示意瑞相放无量光明。

静慧法师问:
    地藏经中有佛告鬼王:“我亦告梵天帝释令卫护汝……”此梵王帝释究指何佛或神?
地藏菩萨答:
    梵天者,是色界诸天界,帝释者欲界第二天之玉皇大帝也。

静慧法师问:
    佛为救五百菩萨而杀一恶人,自己甘心堕落地狱,未知与普通在狱者刑罚有否相似?或以神通力而为应化,却不受苦?
地藏菩萨答:
    万法唯心,佛在多劫前,杀恶贼而救多人,其发心是慈悯,与发心贪瞋者杀人不同,共所现地狱之相,理自有别,不必涉及神通。

静慧法师问:
    孔子是圣人。为什么他不主张戒杀呢?吾人祀孔,也杀三牲,岂不罪过?
地藏菩萨答:
    孔子何尝不主张戒杀?儒书上多有记载,《论语》云: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礼记》里田猎不合围,不掩群,不杀胎,不覆巢。又说诸候无故不故杀牛,太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豚。似这一类的限制,不胜枚举。不过孔子是世间圣人,只顺世法用仁慈来方便限制,非如释迦世尊,是出世圣人,直谈三世因果,主张戒杀经劝世。但世尊对初修行者亦许食五净肉,也非不讲方便。杀牲祀孔,是前代礼制,今无规定,沿用习俗,似属不宜。
   又云:上古茹毛饮血,进化到种食五谷,由于肉食习气太深,一时不能全改。但中国先圣也察觉到弱肉强食是残忍行为。在夏殷两朝代礼制中,却早定了田泽取猎,专为祭祀享宾之用,是已寓禁止滥杀之义。至问孔子为何不戒杀?古圣有一说云:汉儒郑康成注释礼记,曾有“孔子虽有圣德,不敢改先王之法”。而孔子亦自己说述而不作。这是孔子治学取的标准。

静慧法师问:
    百界千如者,十法界中有十界,不知哪十界?
地藏菩萨答:
    十界者,佛、菩萨、缘觉、声闻四圣,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凡也。万法唯心,界由心现,每一界中,各俱此十界,合之成百,故曰:百界。

静慧法师问:
    向佛顶礼,男女是否有分别,观一般信众动作,似不尽相同,其标准动作如何呢?请开示之。
地藏菩萨答:
    顶礼、合掌有多种方法,跪有胡长跪,拜有双掌上举之式,有合掌当胸之式,有四肢伸直,全身扑地之式等,然翻掌接足,五体投地之式,最为普通,不分男女皆行之。

静慧法师问:
    四大部洲是皆在我们阎浮提地球亦另有地球否?
地藏菩萨答:
    阎浮提乃一大洲之名,即是我居之星球,如是四星球,谓之四大洲。我居之洲,在须弥山南,余三在须弥东西北,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北俱卢洲。

静慧法师问:
    三界在什么地方?系我们人住的吗?法界又在什么地方?什么叫法界,是仙住的吗?请菩萨开示三界与法界,名称不同实同一地吗?
地藏菩萨答:
    三界者,欲界、色界、五色界,我辈身居欲界,向上超六层天,名曰色界,从色界向上十八层,名曰无色界,此其不离生死之秽土也。一切理,一切物,一切事,总名曰法。界撑一个方域范围,合曰法界,盖有界即有法,有法就是界。佛菩萨声闻四圣界,天人修罗畜鬼地狱凡界,此十界皆曰法界。前云之界者,曰三法界,此举十界者曰十法界。

静慧法师问:
    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是何意?
地藏菩萨答:
    佛像两眉中间,有一白毫,宛转盘成圆珠,俗说佛顶珠也。其大如五座须弥山大,佛之眼球绀色,其大如四海之广,佛之报身巍巍,可想而知矣。
  静慧弟子!一个人修行要做到动不如静的地步,因此现代人一天到晚埋怨生活忙碌,却仍心甘情愿在虚名浮处中奔波。为什么不能偶尔心平气和地,仰望明月,观赏星星,品玩大自然中的一切呢?因欲念而奔忙,不如静心坐禅。
  一动不如一静,众生回首劳碌繁忙的岁月,是否凡事都随心所愿呢?蓦然回首,看见的只是自己的庸庸碌碌和执着。大部分人的宝贵光阴,大半在无谓的应酬中耗逝,实在可惜!但愿回首深省,才能彻悟静坐是何等重要。

静慧法师问:
    依照阿弥陀经,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极乐世界和天界有何区别否?
地藏菩萨答:
    区别大矣,天有“成、住、坏、空”,极乐世界“常、乐、我、净”,天有生死,极乐惟一超盛佛道。

静慧法师问: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金身圣像很难鉴别,还有文殊、普贤、大势至、地藏王菩萨、弥勒菩萨五位菩萨圣像亦分不清,请慈悲开示。
地藏菩萨答:
    手中托莲座者,阿弥陀佛像;手中托钵者,释迦牟尼佛像;座下有狮子者,文殊菩萨;座下有白象者,普贤菩萨像;头上有宝瓶,手中之莲花者,大势至菩萨像;头戴昆卢帽,手中托宝珠者,地藏菩萨像;光头大腹,开口大笑者,弥勒菩萨像。

静慧法师问:
    有人问:金刚经说空,弥陀经说有,为什么世尊要说两面?
地藏菩萨答:
    事理本圆,乃有多面,岂止为二。若解多面,则空有本一,所谓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也。金刚阐体,故说真空,弥陀说相,是表妙有。弥陀有寂光土,未尝不说体,金刚说云:堕恶道、受福德,未尝不说相,妙有真空,仍相即也。

静慧法师问:
    常闻师云:不发大心不成正觉,佛的大弟子已蒙维摩诘大士开示,应已发无上菩提心,为何至今尚是罗汉不成正觉呢?
地藏菩萨答:
    佛之诸大弟子,虽现罗汉之相,而内实具菩萨之德,为引逗小机,启其向大菩提,经云中皆有受记作佛文,并非尚是罗汉。
  诸位大德!珍惜自己过去所学,当然很好,但却不应太过局囿,应该超越过去经验和学识,抛弃一切的执著和妄念,才可更上一层楼。
   学佛法必须超越佛法是,不执着于一念,才能优游于天地之间。最忌炫耀自己所学,否则就失去了修行的基本旨意。首先,要抛弃一切形式,尽去所有知识,智慧之光才会自然发散。人只有一无迷执时,心胸才会开阔,与天地同样旷达。本心即具有佛性,若为所学拘执,实属可惜!今夜佛道问答到此止。

真心学佛   离佛不远

《大愿地藏法音开示录》著于1991年,是台湾(南屏山圣真天佛院)天台山灵隐寺住持静慧法师与地藏菩萨的人佛对答。地点安徽九华山百岁宫万年禅寺,由静慧法师灵窍出身转灵执笔。


全书共九章:分为因果论、持戒论、名相论、净土论、心性论、密宗论、唯识论、修持论、圆满论


全书地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20/16/3386821_62485334.shtml
鬼顽达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6-14 12: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坐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23: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扶鸾请仙造作的书,可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5-15 06:33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