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夏雯静 于 2012-3-30 16:07 编辑
动物往生系列---小麻雀往生
昨天下午四点多钟,我们姐妹几个正在念佛小道场看师父给我们寄来的书。 我十三岁的儿子,从外面拣回一只小麻雀,长得好可爱,还不会飞。他说:这是他路过百盈村,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用弹弓打屋檐下的麻雀,他趁他们没注意,从地上抢回一只,那儿还有好几只。 我把小麻雀放在床上,它瞪着两只眼睛乖乖地看着我们,一动也不动,我对小麻雀说:“小麻雀啊,你这么小就没了家,没了爸爸妈妈,你的爸妈找不到你一定很着急。说不定它们也会被人打死,一家子就这样骨肉分离了,死了不知又要投生到何处。你说这样多苦啊!你能来到我们这,也是我们前世有缘。我告诉你一个方法,可以让你在今世永远脱离六道生死轮回之苦,请你好好听我说:在久远的过去呀,有一位国王,名字叫世绕王。听了‘世自在王佛’所宣讲的无上妙法,就弃国捐王,出家修行,法号叫:‘法藏比丘’。心量广大的法藏比丘为使一切众生都能脱离生死苦海,向‘世自在王佛’发出了要建立清净国土的大悲心愿。‘世自在王佛’应其心愿,为他示现了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的庄严景象,法藏比丘择其最优,经过五劫思维,超发无上弘誓大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法藏菩萨呀经过了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的修行,终于在十劫之前,为我们十方众生建立了一个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光明名号。阿弥陀佛就以他的光明名号,来救度我们十方世界所有的众生。西方极乐世界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叫极乐。我们只有到那里去,才能永远摆脱六道生死轮回,我们只有到那里去,才能与我们累劫累世之一切父母师长、六亲眷属享受永恒的安乐。阿弥陀佛是‘主动的’、‘平等的’、‘没有任何条件的’来救度十方世界所有的众生。你这只小麻雀呀,就是要被阿弥陀佛救度的十方众生之一呀。所以呀,我们十方世界所有的众生,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乃至一念,当超得超,当度得度。我们只要到了那里,就会和阿弥陀佛一样,获得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光明、无量的智慧、五眼六通具足。小麻雀呀,如果你听懂了,请和我们一起来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果缘分到了,可以舍此身命,阿弥陀佛就会现在你的面前,接引你往生他的西方极乐世界。”我为小麻雀开示完后,我们又一起念了几声‘南无阿弥陀佛……’。 晚上我和儿子把小麻雀带回了家,放在装牛奶的小纸盒里。我用馒头蘸了点菜汤,把小麻雀拿在手里想喂它,可它不张嘴,也不睁眼,没办法我只好又把它放下,对它说:“小麻雀啊,你不吃不喝,是不是真的要舍此身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噢?如果这样,那真是太好了!”我和儿子非常欢喜,蹲在地上念了一会佛号,我儿子还把师父刚给我们寄来的念佛机打开放在纸盒里。不一会它在纸盒里扑楞扑楞一个劲地活动,看到它肚皮朝上,自己翻不过身来,我又帮它把身子正过来。过了一两分钟,我儿子又用手去爱抚它,结果小麻雀没反应,我儿子又动了它一下,还是没反应,我赶紧拿起来一看,南无阿弥陀佛!小麻雀真的往生了,两腿还是跪着的姿势。我一看时间是七点十分。不由的心中赞叹:小麻雀啊,你太了不起了!从你来,到往生,不过二个多小时。前一两分钟你还活崩乱跳的,这么快你就舍报往生了!南无阿弥陀佛! 到夜里十一点钟临睡前,我拿起小麻雀看时,它的身体还是柔软的。 今天上午九点多钟我把它又带回了我们的念佛小道场,离它往生已经十四个小时了,身体还是非常的柔软,然后我们为它拍了几张照片。 我对心莲居士说:“我儿子和这只小麻雀前世的因缘一定很好,要不然不会被他抢回来。” 心莲沉默了一会说:“你儿子前世是一只很小的小黑狗,迷了路,找不到家了。小麻雀是一个男人,走在路上碰到了这只小黑狗,小黑狗看到这个男人,就摇摇尾巴,跟着这个男人到了他的家里,他喂了它一些吃的,待它吃饱了,就离开找自己的家去了。” 南无阿弥陀佛! 下午三点多钟,我们把小麻雀掩埋了。它的身体一直都是柔软的。南无阿弥陀佛! 前世因缘,今生相遇。这次小麻雀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了。
卍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卍
一心归命 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 愿以净光照我 慈誓摄我
我今正念 称如来名 为菩提道 求生净土
佛昔本誓 若有众生 欲生我国 至心信乐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以此念佛因缘 得入如来
大誓海中 承佛慈力 众罪消灭 善根增长
若临命终 自知时至 身无病苦 心不贪恋
意不颠倒 如入禅定 佛及圣众 手执金台
来迎接我 于一念顷 生极乐国 华开见佛
即闻佛乘 顿开佛慧 广度众生 满菩提愿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也。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愿以此功,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能让殡仪馆天天专播放;阿弥陀佛圣号或是阿弥陀经,以此举动,救人无数,功德很大!
地藏经;
利益存亡品第七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是等辈人,如履泥途,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若得遇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助,劝令牢脚,若达平地,须省恶路,无再经历。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幡盖,及燃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是诸众生所造恶业,计其感果,必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而念,或听闻阿弥陀佛的亡者,其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这段经文出现在观无量寿经中,这里说的是下品下生的往生条件。这里说的是,如果有人有一个人一生造恶多端,五逆十恶,所有不善的统统做过,一生之中从来没有做过一件善事。像这样愚痴造恶之人,由于他造恶的缘故,临命终的时候,应该当下就堕入恶道,而且经历多劫,也就是经历很多劫数,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像这样愚恶之人,在他临命终的时候,如果没有遇到善知识的话,当下就要堕入地狱。
刚好,这位愚恶之人,遇到了善知识了,一生造恶临终遇到善知识,不但不会堕落,而且能够超脱三界六道,直接往生极乐成佛。那必须是他过去世有累积善根福德,跟阿弥陀佛的缘份,所以,一般人是不容易遇到的。所以说,千百万人当中难得一人有这种福报。这个人临命终时遇到这个善知识,他种种安慰,而且宣说妙法──妙法就是不可思议之法,所有佛法当中,可说不可思议之法的只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所以,为他讲阿弥陀佛的救度,同时安慰他,教他念佛。在这里的念佛,是指心念的念佛,也就是意业的念佛,不是口业的称名念佛。可是这个人非常痛苦,根本没有那一种闲暇的时间,用心去想佛念佛。这个善知识了解他这一种心境,就直截了当地说:“你如果不能心念佛的话,就口称无量寿佛。”所谓无量寿佛,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就这样“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说,就这样恳切地发出声音,一念一念都念南无阿弥陀佛,由于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缘故,每一念、每一念,都在消除他的八十亿劫的生死之罪。当下莲花就出现了,就坐着莲花,一剎那之间就往生极乐世界去了。
师兄您虽然做了很大的错事,但是您已经听闻佛法了,已经生了忏悔之心了,所以加之好好的学习和修行,一定可以莲品高升的。
若果您觉得不保险,还可以至少受持一次八关斋戒,经上说,哪怕只受持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都可以确保中品中生极乐世界的。五逆乃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俱舍论十八卷云:
若于佛所,恶心出血;一切皆得无间罪耶?
要以杀心,方成逆罪。打心出血,无间则无。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末学认为摔坏佛像虽然有过,但是不至于是五逆之罪。
又,即使是重罪,但是得佛前忏悔,不见得就是下品生。若仁者能发露忏悔,更不再做,努力修学大乘以此回向,上品生都是有可能的,这便是世尊的慈悲。
又,建议读诵《普贤菩萨普门品》,此经有不可思议功德。
下品往生之义:任何众生都有得救的希望
我们继续来学习《观经》下品下生。
下品的三种往生的人,都是罪业深重的人,并不是修福修善的。上品三种人以及中品三种人,都是修大乘善、小乘善和世间善的善人。
往往我们都会觉得说:善人行善积德,才有资格往生;如果造了罪,恐怕不能往生。
这里引用这样的经文,是来说明弥陀悲心平等,任何众生都有得救的希望。罪人都能往生,何况善人?凡夫都能往生,何况圣人?也是使每一个人都不失去往生的希望,这是本意。
下品上生的启示
我们看刚才的下品上生,对我们的启发有这几点:
第一,临终之人、罪重之人,你劝他往生,这是善知识,善的教法。
第二,这个善知识也是有意地说了十二部经的教法,同时,也说了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教法,根据灭罪多少的不同,以及灭罪功效的不同,而比较显示:唯有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能够灭除生死之罪,是契合罪障深重、临终苦逼这样的根机。其它的教法不适应这样的罪机。
第三,就是阿弥陀佛来赞叹,本来是十恶造罪的人,喊他为「善男子」,是因为他称念弥陀名号的缘故。所以,我们即使造过罪业,如果我们念佛的话,虽然我们被人家瞧不起,但是,如果我们内心有惭愧、忏悔,回心念佛,我们在阿弥陀佛眼里是善男子、善女人,佛就会来迎接我们。时间一到,就会来到我们的面前,对我们说:「善男子、善女人,诸罪消灭,我来迎汝。」所以,他能得到的,我们也都能得到。
第四,为什么阿弥陀佛化身来赞叹,不提闻经之事、只赞叹他念佛呢?善导大师解释说:「望佛愿意,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他的情况危急,往生事关重大,阿弥陀佛来,是顺着祂的本愿,只赞叹、只劝我们要正念念佛,就不跟我们东扯西扯讲其它的了。所以,「不同杂散之业」。这是第四点。
第五,阿弥陀佛来应声现前的时候,善导大师解释说:「此人正当称名之时,阿弥陀佛应声来现。」就是:佛救度我们,时间都不会落在第二念,当下称名,感应道交,佛当下显现在我们的面前。
第六,根据这些教法,我们在帮别人助念,或者说我们临终之时,都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贯彻到底──临终如此,平时也是如此,不要夹杂。虽然各种大乘经典、诸佛菩萨名号都有消罪除障的功能,但是,就功效来讲,弥陀名号最殊胜、最简单、最容易。同时,就往生极乐世界来讲,我们具有双重的利益:一方面灭罪,一方面往生。这样,心就专注、纯一、不夹杂,跟我们命终要去的方向一致。所以,不必夹杂其它行法。即使求世间福报、求种种利益,也都依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这是下品上生这一段给我们的种种启示。
下品中生的启示
下品中生这个人,「地狱众火,一时俱至」,毁犯众戒的罪人,罪业更重一等。
通过下品上生和下品中生的比较,我们知道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灭罪本身并没有数量的多少,是说:一切生死重罪,通通消灭。为了显示下品中生和下品上生两种人罪业各有轻重,而说除灭五十亿劫生死之罪,或者说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其实是「诸罪消灭」。同时,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包含了阿弥陀佛所有的十力威德、光明神力、五分法身,所以,内证功德,外化众生,所有三身、四智通通包含在六字名号之内。
所以,善导大师作为弥陀示现,解释这段经文说:赞说阿弥陀佛,即是闻说弥陀名号功德。
当他起心听到名号的功德,信顺不疑(闻而不信,等于没闻),像这样的众生,地狱的火都烧来了,现在遇到善知识,跟他讲南无阿弥陀佛,他当下信顺。在这一念之间,也就是所谓的「归命」(「南无者,即是归命」),即使他佛号还没有念出来,当下也可以往生的──这是闻佛的名号往生的。
原因何在呢?因为我们一念的心生起的话,当下弥陀名号功德归我们所有,如果这一念他寿命延长的话,那自然就会念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十句南无阿弥陀佛,如果大命不终,就会念念相续。
所以,我们现在念佛,我们听闻这个法门,当下心开意解,知道阿弥陀佛无条件、主动、平等、慈悲的救度,而一心归投,在这个时候,往生就已经定了。往生本来在十劫之前就已经定了,在阿弥陀佛成就正觉的时候,十方众生往生功德已经决定。不过,那个时候是决定在六字名号之内,我们没有听闻,或者听闻而不相信,不知、不信,所以,我们六道轮回,直到如今。
我们今天听闻到,当下听闻、当下信顺,我们的往生就成为一定了。所以,龙树菩萨在《易行品》里就说: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
实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那我们随后的念佛就是自然的、相续的念佛。
一个真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不可能说:「哎呀,我念一声佛,往生定了,那我就不念佛了。」如果抱有这种观念,说明他根本是把往生当做儿戏,没有执持名号。这样,他所谓的信、所谓的愿生,都是一种观念。这个不是说名号本身不具足往生功德,而是他信愿有亏,他这样就很危险。
下品下生
我们再看下品下生(这下品三生对我们有很多启发意义),下品下生的人,罪业更加深重。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
下品下生者,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
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如此愚人,
以恶业故,应堕恶道,
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看他所造的罪业是「五逆十恶,具诸不善」,所有不善的法他都作,善导大师解释这样的人,说是「无恶不作,无作不恶」,所作的都是恶业,所作的没有一点善事。这是一个恶人。
根据他本身的因果报应:
如此愚人,
以恶业故,应堕恶道,
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前面下品中生的人也是堕落地狱的,所谓「地狱众火,一时俱至」;这个下品下生的比他更重,堕落地狱,地狱出来到饿鬼,饿鬼到畜生,辗转无穷。所以,「应堕恶道」。
我们看善导大师的解释,说他:
造恶极多,罪业非轻,
明非业不受其报,
如果没有这个业,就不遭受这个果报。
非因不受其果,
没有造这个因,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果。
因业即非是乐,
他造的因、造的业既然不是乐因乐果。所以:
果报焉能不苦也。
将来肯定要堕落。
又说:
造恶之因既具,
酬报之劫未穷。
他造的因都是恶因,所谓「恶贯满盈」,造的恶业太深重了。五逆罪是罪中的极罪,所谓:以恶心杀父、杀母(人再毒恶,到这个程度了,可以讲是没有人伦可讲的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圣人;破坏佛教,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想谋害佛。他将来苦报是无穷无期,是这样一个状况。
「唯除逆谤」之抑止门、摄取门
在这一段,善导大师自己设了一个著名的问答,叫做「逆谤除取」问答:
问曰:
如四十八愿中,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不得往生。
这是指第十八愿的愿文:「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后面有八个字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如果按照字面来解释,就是说:造了五逆、谤法重罪的人,这两种人排除在外,除了这两种人以外,所有的人念佛都可以到极乐世界。看字面的意思,就是如此。
那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看弥陀示现善导和尚的解释:
四十八愿中,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
今此《观经》下品下生中,
简谤法、摄五逆者,
有何意也?
下品下生这个人是作不善业,五逆十恶,是个五逆众生。《无量寿经》四十八愿说:五逆、谤法这两种罪排除在外。而《观经》里说:造过五逆罪也能往生(谤法没有说)。这两部经看起来就不一致了。
佛是真语者、实语者,怎么可能同样说往生净土,一个说除掉、一个说摄取?这个就有矛盾了。
依我们凡夫来讲,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示现的善导大师为我们解释,我们难敢下定论。
善导大师下面自己回答:
答曰:
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
他说:这段文应该从抑止的角度来解释。「抑」是压抑的抑,「止」是制止的止。
怎么叫抑止门呢?
如四十八愿中,
除谤法、五逆者,
之所以说五逆和谤法的人除在外、不得往生──
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
众生若造,直入阿鼻,
历劫周慞,无由可出。
是因为这两种罪业太重了,罪障太严重了,众生如果造了的话(并不是说他一定造),如果造了,直入阿鼻。它是阿鼻地狱的定业,是肯定要入阿鼻地狱的。一旦入了阿鼻地狱,就没有办法出来了,很长时间,过一劫、再过一劫,叫「历劫周慞」,在里面循环,这个地狱受苦受完了,转到下一个地狱,下一个地狱受苦受完了,再转一个地狱。然后这个世界毁灭了,转寄他方地狱里面受苦。所以,没有办法出来。
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
方便止言:
不得往生。
释迦如来生怕我们会造这两种罪过,所以「方便止言」,以慈悲方便,喝止我们、制止我们说:「哎!不得往生!」「这两种罪造了,那你不得往生!」
亦不是不摄也。
佛的本意也不是不摄取这两种人,而是说:这两种罪过很重,如果你造了,没有机会回心忏悔念佛、堕落地狱的话,这个苦太重大了。所以,没有造之前,因为这个罪太大了,「哎!你不要造!你造了这个不得往生!」这就叫:未造之前,方便制止,说不能往生。但是佛的本意并不是永远地制止、永远地排除,不是的。所以讲,也不是不摄取。
下品下生中,
取五逆、除谤法者,
为什么下品下生这个五逆的众生要摄取他往生呢?下品下生只讲到五逆,没有讲到谤法。所以,善导和尚说:这个五逆众生,还要摄取(谤法仍排除在外)。为什么如此呢?
其五逆已作,
不可舍令流转。
他五逆罪已经造作了(没有造之前叫他不要造),原来两种(五逆和谤法)没有造,都说不要造;现在,他谤法没有造,但是五逆造了,已经造了,又怎么办呢?「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那不能让他再去六道轮回呀,轮回还要大苦啊!所以:
还发大悲,
摄取往生。
这个就是指《观经》下品下生。
《观经》本来是因为韦提希夫人的儿子阿阇世,还有提婆达多的因缘所发起来的。阿阇世和提婆达多,他们在一起就是五逆了,阿阇世要杀父、杀母,又骂圣人、骂阿罗汉。提婆达多就要害佛,要破和合僧。所以,是以这个为因缘、为缘起的。
「五逆罪已作」,所以,佛菩萨很慈悲,也很委屈,为了救度我们这样罪业深重的众生,可以讲是非常的委屈求全:五逆谤法没有造,就遮止;然后退一步讲,你造了五逆、没有谤法,那好,还要摄取;那万一谤法再造了,摄不摄取呢?
然谤法之罪未为,
又止言:
若起谤法,即不得生。
谤法罪没有造之前,又制止你说:「那你已经造了五逆罪了,没有办法了,好吧!也还要摄取,你回心念佛,我还要摄取你来往生,不过不要谤法!」这就是又加了一个抑止。
此就未造业而解也。
这是就他还没有造做谤法业而说的。
若造,还摄得生。
如果他又谤法了呢,佛又要往后退了,「哎呀!已经谤法了怎么办?你回心念佛吧!」所以,善导和尚讲: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即使造做五逆谤法的,你回心念佛,还要摄取往生。
所以,佛的慈悲简直是无法形容。
你说哪种人不能往生呢?只要你回心念佛,没有不往生的。五逆罪是世间、出世间最重的罪了,杀父、杀母,杀害父母的色身,这是罪大恶极的罪,没有比这个更重的罪了;谤法罪是佛法里边最重的罪了,破佛的法身。阿弥陀佛的救度等于说这个儿子要杀父、杀母,父母亲还要救他。但是,又不能明着这样讲,因为这个儿子很愚痴,疯狂颠倒。父母不能跟他说:「哎呀!你就是杀父杀母,我也要救你、我也要爱护你。」不能讲。只能说:「只要你不杀父杀母,我就要好好给你治病,好好爱护你、照顾你。」万一他拿刀来杀父杀母,父母还要救他。你看,像谤佛谤法,无异是拿刀来刺佛,即使这样的众生,佛都要救度,只要他回心转意。所以,佛的慈悲没有边限,任何众生,只要你回头──就怕你不回头!
虽得生彼,
下面又说了,虽然能够往生呢:
华合径于多劫。
在莲花里边会呆很长一段时间。
此等罪人,
在华内时,有三种障:
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
二者不得听闻正法。
不能见佛和圣众菩萨,当然也就不能听闻正法。
三者不得历事供养,
除此以外,更无诸苦。
在莲花里边有三种障碍,这是《无量寿经》讲的,不得见佛及圣众、不得闻法、不得历事供养。除此之外,没有苦恼。
经云:
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也。
他在莲花里边的快乐,就好像三禅之乐。这个世间,三禅之乐是最乐的。
应知。
底下又讲:
虽在华中,多劫不开,
可不胜阿鼻地狱之中,
长时永劫受诸苦痛也。
即使在莲花里边多劫不开,那还是三禅之乐,比你在地狱里边多生累劫永远不出来、长时受苦,那就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了。所以,还是要求生西方极乐净土。
(若能让养殖场天天专播放;楞严咒,如此长期,此举动救众生无数也)
(若能将佛法宣传到;监狱,戒毒所,看守所,这个功德极度不可思议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