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3-4 10: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
牙 咽 额 项 毛 发
【◇】
舌 卷 胸 悬 喉
【◇】
缺 肩 甲 臂 腕 相
【◇】
连 筋 脉 疮 疥
【◇】
指 节 纤 骈乳(又奶房) 腰
【◇】
肋 肾 勾 牵 脐
【◇】
背 面 胁 肠 肚 一 边
【◇】
屎 尿 充塞 臗 胯
【◇】
欹 偏 皮 肉 骨
【◇】
髓 脓(又熟) 疮血 周 缘
【◇】[月*坒]腿 [跳-兆+專] 膝 胫 腂 脶
【◇】
研 手 足 顽 痹
【◇】
恒 流 唾 涎 呜呼
【◇】
臭 秽 体 奇哉
【◇】
人 并 怜 请 知
【◇】
生 有 过 莫 向
【◇】
死 王 前
【◇】
唐 字 千 鬘 圣 语 竟
【◇】
[识语]
【◇】作 阿阇梨多 闻 三藏 法师 胜Kr!tir A^ca^rya-bahu-s/ruta-tripit!a [ka] bhadanta-param:【◇】义天 之 福 生 母 父a^rthadevasya yad atra pun!yam% tad bhavatu ma^ta^pi:【◇】师 和上 先 行 一切 有情 无上tra^ca^ryopa^dhya^ya-pu^rvam%gama-sarvasattva^nuttarasa:【◇】正等正觉 精进天 写 有情利益myaksam%bodhaye Vi^ryadevena eikhitam% sattvahite【◇】yad atra kus/alam% ja^tam% tad me sya^d agrabodhaye
[梵唐消息]
【◇】
天 地 日 月
【◇】
星 风 雨 雪 阴 晴
【◇】
寒 热 山 树 木
【◇】
叶 花 石 土 河
【◇】
海 水 沙 上
【◇】((?))【◇】
下 大 小 好
【◇】((?))【◇】
恶 平 正 侧 偏
【◇】
丑 端正 屋
【◇】((?))◇
宅 门 窗 瓦
【◇】
草 砖 椽 柱 井
【◇】
窖 厨 碗 匙 箸 竹
【◇】
苇 瓶 瓮 盆 车
【◇】
牛 羊 马 驴 驰
【◇】
狗 鹰 鸡 鸟 兽
【◇】鬼 神 写 与 擎 运
【◇】((?))【◇】
打 杀 活 急
【◇】
缓 紧 束 溥 头
【◇】
发 眉 眼 鼻 耳
【◇】
口 颊 唇 舌 耳 齿
【◇】
面 项 胸 手 脚 脊
【◇】
肚 心 意 奴 婢
【◇】
兵 金 银 钱 绢 布
【◇】
锦 玉 宝 安隐 问讯 父
【◇】
母 兄 弟 姊
【◇】
妹 甜 苦
【◇】
酢 梨 黄苽 苽 猪
【◇】
纸 墨 笔 书 算 一
【◇】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
八 九 十 廿 卅
【◇】四十 五十 六十 七十 八十
【◇】
九十 百 千 万 亿
【◇】
兆(十亿为兆) 富 贵 贱 贫
【◇】
多 少 长 短 儿 子
【◇】
女 妻 妾 王 臣
【◇】
宫 米 面 柴 炭
【◇】
灰 火 油 苏 蜜
【◇】
姜 橘 歌 舞 鼓 笛
【◇】
箜篌 笙 学问 辛 苦
【◇】
远 近 忧 悲
【◇】
哭 笑 语 迎
【◇】
送 拜 跪 骂
【◇】
辱 嗔 喜 我 儞
【◇】
清 浊 深 浅 满
【◇】
失 悭 贪 嫉 姤
【◇】乞 索 求 觅 恐 怖
【◇】
道 善 音 声 声
【◇】
知 不知 见 不见 识
【◇】
不识 闻 不闻 觉
【◇】
不觉 酒 肉 饼 菜
【◇】
爱 憎 嫌 子 孙 唤
【◇】
客 主 礼 义 信
【◇】
困 请 明 暗 腰
【◇】
膝 行 住 卧 床
【◇】
席 毡 毾 靴 鞋
【◇】
鱼 熟 饥 饱 醉
【◇】
坐 起 走 云 白
【◇】
黑 青 赤 紫 绿
【◇】
上 下 胡 汉 光 墙
【◇】
院 罪 过 福 德
【◇】胜 劣 坚 固 经
【◇】
律 凡 圣 是 非
【◇】
愿 来 去 消息
【◇】
欢乐 恨 满
梵语千字文后序
为欲向西天者所申梵汉语样有三。一曰义净撰梵语千字文。或名梵唐千字文。又称唐字千鬘圣语。二曰梵唐消息。古写本及寂明刊本不见此名。至敬光刊本初见之。三曰全真撰唐梵文字。又名唐梵两国言音文字。而至三书之内容所同似甚多矣。义净之主文八百语全与全真之主文相同(第一二两本注曰已上重字二百言也是或四言二百句之意欤)至其后文。初因业报乃至明明可信凡二十二句。两文略相似。其余皆别文也。其梵唐消息者。唯集类语三百而成。除胡汉箜篌等数语。余悉含于千字文矣。而其意义多不连续。宜名梵汉单语篇也。义净千字文者。四字成句。每至第二十一句。必挟五言四句。而后改韵。三井敬光曾作译注。斥寂明所言文字出没布置错乱之语。详叙本文押韵十变之文意。而尚疑义净撰名。却谓依全真唐梵文字而制之。托名义净者也。是实不思之甚也。按斯千字文之为义净撰也。无所可疑。千字文后序曰。阿阇梨多闻三藏胜义天[Parama^rtha-deva]之所作而精进天之所写也。玄奘之梵名为解脱天[Moksa-deva]或为大乘天[Maha^ya^na-deva]胜义天者盖义净之梵名也。千字文之内容亦证之者多多。如山庭蔽轩盖。净野标华柱(第一韵)之句。非见阿育王所建标柱者则不能言。如文参叠席。聪过阅肆(第三韵)之句。论坛制胜者之叠堕负者之席。事见南海传。玉砌石渠(第三韵)之盛。亦系其所记。踞坐小床。返系衣角之礼。齿木梳濯。牛粪涂拭(第五韵)之俗。亦其所传也。给园(给孤独园)仙树(仙人住处)鹿苑王城。薜舍利国。劫比罗营(第七韵)。则佛迹之所在。谓回顾恋别报望恩生(第七韵)者。非义净三藏而谁。禅河水浚(尼莲禅师)戒巘岩清(毗柯罗摩尸罗寺)严仪像殿。写勘尊经(第七韵)者。非西天取经之人而何能及之。赞咏歌管。梵音弹舌(第八韵)亦南海传之所示也。依之观之则斯书之为义净撰岂可疑乎。全真之梵唐文字者。依义净千字文而制之。于其后文列密教传法之语句。瑜伽教辈之语样宜如此也。故思义净千字文先存。全真梵唐文字次成。其梵唐消息者。或义净撰前之单语篇欤。记以俟后考
第一 梵语千字文(传慈觉大师请来)东洋文库所藏
梵本横书唯有汉译而无音译。盖元石山寺藏
第二 梵语千字文 享保十二年 瑜伽乘沙门寂明刊
第三 梵语千字文(附译注)安永二年 沙弥敬光刊
以上两刊本跋曰
件书以元庆八年正月二十三日始经四日写惟海上人之本讫焉三井寺唐院比丘良勇记
今此第二三两刊本俱揭音译。第三者第二之再刊而唯加译注而已。第一写本唯有义译而无音译。是恐后代学者之所加也。其梵音之的示。虽非无错乱。而极细密。或净严律师以后之添注也。今新古两本并出。不敢加勘订。为使读者窥其全豹也。昭和三年十一月 雕藏都鉴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