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680|回复: 2

法施的功德---摘自经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9 10: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施的功德---摘自经书(转帖)

《大乘显识经卷上》云:『尔时于彼佛法之中出家作比丘。名曰法髻。多亏戒行。然善讲说修多罗阿毘达摩毘奈耶等。三藏深教咸悉明达。常为众生宣畅敷演。法施不绝美音深重。正直高亮剖析明辩。听者欢喜闻所说法思惟修行。脱恶趣者其数无量。阿难。法髻比丘以法施功德。于九十劫受天人报。』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云:『若菩萨以无希望心行法施时。不着名闻利养果报。以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广宣正法。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云何名为二十种利。所谓正念成就。智慧具足。有坚持力。住清净行。生觉悟心。得出世智。不为众魔之所得便。少于贪欲。无有瞋恚。亦不愚痴。诸佛世尊之所忆念。非人守护。无量诸天加其威德。眷属亲友无能沮坏。有所言说人必信受。不为冤家伺求其便。得无所畏。多诸快乐。为诸智人之所称叹。善能说法众人敬仰。弥勒。是为菩萨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不着名闻利养果报。行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以无希望心清净说法。

    若菩萨以无希望心行法施时。不着名闻利养果报。以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广宣正法。又能成就二十种利。云何名为二十种利。所谓未生辩才而能得生。已生辩才终不忘失。常勤修习得陀罗尼。以少功用善能利益无量众生。以少功用令诸众生起增上心恭敬尊重。得身口意清净律仪。超过一切恶道怖畏。于命终时心得欢喜。显扬正法摧伏异论。一切豪贵威德尊严。犹自不能有所窥望。何况下劣少福众生。诸根成就。无能映蔽。具足摄受殊胜意乐。得奢摩他。毗婆舍那。难行之行皆得圆满。发起精进。普护正法。速疾能超不煺转地。一切行中随顺而住。弥勒。是为菩萨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不着名闻利养果报。行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以无希望心清净说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布施波罗蜜多品第五》云:『佛告慈氏菩萨摩诃萨。此法施者有三种事胜于财施。云何为三。一财施者而有竭尽。法施增长则无有尽。以是校量胜于财施二。受财施者现在利益。受法施者现在未来俱有利益。于无量世恒相随逐无人侵夺。乃至无上正等菩提不相舍离。三财施者能施获益受者无益。若法施者自他俱益。由闻法故发心速趣无上菩提。由此三义法施之者胜于财施。由行法施名称远闻。一切人天尊重恭敬。以此因缘先说法施。』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上》云:『施食施法。有何功德。唯愿说之。开化盲冥。野干答曰。布施饮食。济一日之命。施珍宝物。济一世之福增益生死。系缚因缘。说法教化。名为法施。能令众生出世间道。出世间道者。凡有三种。一者罗汉。二者辟支佛。三者佛道。此三乘人。皆从闻法。如说修行。有诸众生。免三恶道。受人天福乐。皆由闻法。是故佛说。以法布施。功德无量……

        ……天帝问曰。教化功德。其福云何。唯愿说之。野干答曰。宣传正化。能令众生知死有生。作善获福。为恶受殃。修道得道。缘是功德。转身所生智慧明了。常识宿命。若生天上。为诸天师。若生世间。为金轮王。常以十善。教化天下。若为人王。治以正法。常识宿命。识宿命故。心不放逸。人居尊宠。受五欲乐。多有魔事。来相沮坏。令人意惑。造起恶业。虽复失行。受恶报时。智慧力故。速得免苦。生天福乐。智慧光明。渐渐增长。成菩萨行。至无生忍。是故佛说。教化之功。其福无量。

    天帝喜曰。善哉善哉。诚如尊教。我等诸天。今日始知财施法施功德因缘差别之相。其财施者。譬如寸灯明小室中。其法施者。犹若日光照四天下。随所行处。能除闇冥。所以者何。日性自明。故能照物。和上今者。亦复如是。本修习故。智慧明了。复以慧明。除众生闇。』

    《金光明最胜王经》云:『由其法施,有五胜利故。云何为五?即:(一)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二)法施能令众生出于三界,财施之福不出欲界。(三)法施能净法身,财施但唯增长于色。(四)法施无穷,财施有尽。(五)法施能断无明,财施唯伏贪爱。』(转贴)

    《成实论》将法施分为三品。下品法施说布施法,不说智悲,中品法施传讲持戒,上品法施说智悲。因为说智悲教人能够断除二障,出离生死,速成菩提乐果,即使只能宣说小乘,教化一人会作观,生空性解,依之行持,即便暂时没有得道,也胜过教化整个阎浮提中的所有众生令其行持十善,因为此信解之人,能解能修圣道,已种下解脱的胜因,将来必定会得到涅盘的果位。

    释迦牟尼佛云:「有为法的善行之中建造身佛田为胜,尤以造意佛田为更胜,更以造语佛田为最胜」。《佛圣者兴神力显现十分神变经》说:「以如来舍利及七种珍宝建塔遍满此赡部洲,并以天界一切资具供奉十亿年;或以赡部洲一切众生证得圣道七支而尽其所有资具常常供奉千年,其功德还不如书写、执持、念诵一段经文大」。《如来要义经》述:「执持书写、念诵经文者立即可观自己已经证得佛果位。神等一切三界应顶礼」。协庆嘉察仁波切云:「总而言之,塑性相殊胜遍满三界佛身并祭奉不如塑一小小佛塔其功德大。而建立七珍宝装饰遍满三界的佛塔每天以无量神物分别供奉又不如抄写读诵正法四句功德殊胜」。

    金刚经中说:『须菩提,如果聚集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象须弥山一样大的金银等七宝供养布施众生,功德不可思议、无法言喻。然而,不必说念诵、受持全经为他人说,哪怕仅仅受持其中四句偈的功德,即已远远超过前面的功德。以七宝布施的功德比不上法施的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甚至数、言无法表达衡量。』

    七宝散尽,身命放舍,内外财施,不如法施可令人返本归源的功德。如何具足法施功德呢?《宝雨经》卷一说:

    善男子!云何菩萨成就法施?所谓摄受正法,受持读诵,无所希求,不为利养恭敬故,不为名闻胜他故,唯为一切苦恼有情,令罪销灭。演说妙法,无所希望:如为王、王子、及旃陀罗子,演说妙法,心尚无二,况为一切大众说法心不平等?虽复行施,而不恃此,心生我慢。善男子!是名菩萨成就法施。

    法施的功德是无漏无量的,七宝有相,身命有限,而法施如日月照破黑暗;如璎珞庄严自心,如甘霖解除久旱,如巨筏引度彼岸。

    法施的功德是双重的,因为说法者以及听法者都有功德。法施令众生了生死,又令说法者及听法者断无明、成佛作祖,所以法施能出生声闻、缘觉、菩萨、佛。如果我们不懂说法,可以请法师说法,也是法施的一种。教人诵经、教人背一四句偈、教人念佛,都是法施。印经和流通佛经,亦是法施。

    法施时应遵守戒律,对佛法不具信、未成熟的众生不行法施,否则失去对佛法的尊重。

    所有的布施中,法施的功德最大,如果你布施所有的众生一切财宝的话,还不如布施给一个众生佛法功德来得大,因为你布施所有众生财富,虽然可以让他们一时免除饥饿寒冷之苦,但是东西有用完之时。你给他布施佛法的话,他听了法能够觉悟了,他按照这个法上的觉悟去修行,他有可能证果证道,他有可能了生死,出离三界,这个功德是出世间的功德,是那种财布施的功德无法比拟的。

    佛教提倡布施,在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中,又以法施的功德最大。法施,就是把佛法的道理介绍给别人知道,使众生能够了解生死的由来、死后的归趋、解脱烦恼的方法、真正幸福快乐的境界等。而「流通佛法资讯」正是法施的方式之一。

    法施能成就众生之法身慧命,了脱生死,超出三界,甚至于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修行菩萨道之人,若能以弘扬佛法为职志,无论是用语言、文字或是赞助方式,我们能以清净法、无漏法回向一切众生,这就是广大的法施功德。法施易行,只要我们至心随口念一声佛布施给人,就是一种法施。都是众生之大施主,此种功德,即如同农夫种田,只要努力耕耘,届时决定大丰收;功德福报亦是如此,只要能以弘扬佛法为职志,让众生能福慧增长,未来之功德福报决定无可限量。

    善男善女在佛法中种下一个小小的善根,哪怕毛发许、微尘许,仅如此微小的善根所得功德亦无法比喻。《佛陀种姓经》中云:「于导师佛陀,虽作微小事,转种种善趣,后获菩提果。」法施的功德如同一粒种子,在许多未曾亲近佛法的人心中发芽,将来各有因缘成佛成圣,再渡化其他众生,功德是无量无边,愿大家广为流传正法,一起成就法施的无上功德。

    观以上所说写画刻印佛经佛像,有如是等胜妙作用,及如是等种种应用方法。以是,吾人应随时随力,依此方法,欢喜奉行。其家境富裕者,可以任刊刻经像等事。即资用不充者,亦可自己抄写映画。及量己力所及,请已经印就之经像等,转施他人,以结善缘而增福德。虽施经一部,施像一纸。倘出以至诚恳切之心,其功德亦无量也。  又无论男女老幼,得见此文。而能欢喜踊跃,出至诚心,广大心。随时随处,向人宣说流布佛经,庄严佛像。如上所述,种种消灾救难,种福获益之事。开导大众,不厌不倦。虽遇无知谤阻,不较不馁。此一团宏扬大法之真诚,如纯粹之黄金然。愈经烈火锻炼,光彩愈焕发。精诚所至,天地鬼神,皆将感格。何况无知之人,天良同具,而终无感化之机乎。又乐成人美,奖人为善之道,尽人可行。不论何时何处,随见随闻,有人偶尔发心,作宏法功德,不问已作现作将作,一一出吾欢喜赞叹之语,以温慰之,策进之。使当人向善之心愈坚壮,余人慕善之心咸热烈。此不费分文之无上功德,尽人可为。此普劝发心印造经像文,传达之处,无论见者闻者,皆得方便为之。彼盛倡手无斧柯,为之奈何之说者,乃自暴自弃,自误误人之言也。如来舌相,薄净广长,能覆面轮。此希有之福德舌相,实从万劫千生赞叹随喜之功德中来。至诚宏法之人,随时随处,迎机利导,方便善巧。勤作赞叹随喜功德之人,善于运用其广长舌相。谁谓不可以此胜妙功德,革除众生罪业之相,而获福无量哉。

    檀波罗蜜:译为布施。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 无畏施。财施有内外两种:内财是头目脑髓;外财是国城妻子,统统能布施给需要的人。法施就是讲经说法,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财施是修福,法施是修慧。福慧双修,功德才能圆满。释迦牟尼佛曾经‘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有此功德,才能成佛。如果修福不修慧,好像大象挂璎珞。虽然很庄严,但是自己无法受用。如果只知修慧,而不知修福,好像罗汉托空钵,常常乞不到食。为什么?因为他在往昔,没有修布施的功德,既然没有结善缘,所以今生受此果报。无畏施就是如有人发生恐惧不幸的事,尽量帮助他解决困难,令他没有畏怖。可是要用慈悲怜愍的心去拯救,不可存有企图的心去帮助。

节录印光大师关于印造流通经像的利益功德介绍:

印造经像之功德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以是之故。凡能发心,对于佛经佛像,或刻或写,或雕或塑,或装金,或绘画。如是种种印造等法。或竭尽己心,独力营办。或自力不足,广劝众人。或将他人之已印造者,为之流通,为之供养。或见他人之方印造者,为之赞助,为之欢喜。其人功德,皆至广至大,不可以寻常算数计。何以故。佛力无边,善拔诸苦。众生无量,闻法为难。今作此印造功德者,开通法桥,宏扬大化。遍施宝筏,普济有缘,其心量之广大,实不可思议。故其功德之广大,亦复不可思议也。敬本诸经所说,略举十大利益,谨用浅文,诠次如下。

一、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亦得转轻:

 贪瞋痴,为造孽种子。身口意,为作恶机关。清夜自检,此生所犯者,已多不可计。若合多生所犯者言之,所造罪业,多于寒地之冰山。能勿骇惧。虽然,罪性本空,苟一动赎罪心机,誓愿流通圣经,庄严佛像,罪恶冰山,一遇慧日,有不消灭于无形者乎。

二、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寇盗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

人间种种恶报,无往而非,多生恶业所感。一念之善,力可回天。修行善业,而从最方便易行之印造经像之殊胜功德上作去。其感动吉神,而蒙护卫,此中实有相互获益之关系,盖神道天道,自佛法言之,均为夙业所驱,未脱长劫轮转之苦因。所以如来说法,常有无数天神,恭敬拥护。阿难集经,四大天王,为之捧案。印造经像,为诸天龙神非常欢喜之事。以此功德,而感吉神,常为拥护。终此报身,离诸灾厄。宜也,非幸也。

三、夙生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

人间一切争持嫉妒诈欺诬陷掠夺残杀等种种构怨行为,莫不起因于自私自利之一念。佛法以破除我执,为救苦雪难第一工程。印造经像,普益人间,为不可思议之法施功德,所及至广。法雨一滴,熄灭多生怨对之瞋火而有余。化仇而为恩,转祸而为福。其权何尝不操之自我也。

四、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饿虎,不能为害:

悭贪丑行,为堕落鬼道之深因。瞋火无明,为降作毒虫之徵兆。结怨多生,寻仇百劫。恶缘未熟,任尔逍遥。时会已来,凭谁解救。鬼魅相侵,虎蛇见逼。孽由自作,事非偶然。修士惕之。印造经像,豫行忏罪。于是纵有恶缘,悉皆消释。倘临险地,胥化坦途矣。

五、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尘世多众,十之七八,在惊忧疑闷懊怨痛苦中。吾人一生,十之七八,在惊忧疑闷懊怨痛苦中。盖为我计者,我以外各各皆立于敌对之地位。孤与众抗,危孰甚焉。况乎欲心难餍,有如深谷。无事自扰,不风亦波。此所以形为罪薮,身为苦本也。佛法善灭诸苦本。彼印造经像者,或以亲沾法味而开明,或则暗受加被而通利。诸障雪消,心安神怡。润及色身,有断然者。

六、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寿绵长:

至人行事,所见独真。事机一至,急起直追作去。无顾虑,无希求。发心至真切,用力至肫挚,自然成就至超卓。印造经像之事,以如是肫切恳挚,至诚格天,至心奉法之人为之,虽不计功德,而所得功德,实无限量。即仅就其人所得一部分之世间福言之,自然一一具足,而无少欠缺。苟或有人,心存希望,而始行善。发心不真切,结果即微薄。可决言焉。虽然。一念之善,一文之细,皆不虚弃,皆有无量胜果。譬之粒谷播于肥地,一传化百,五传而后得百万兆。作宏法功德者,乌可无此大计,无此决心哉。

七、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诚爱戴,恭敬礼拜:

夙生存嫉妒心,造诽谤语,扬人恶事,暴人短处,称快一时者。殁后沉沦百劫,惨苦万状,备受一切恶报。一旦出生人间,因缘恶劣。任至何地,动遭厌恶。任作何事,都无结果。而宏扬佛法之人,善因夙植。存报恩之心,充利群之念。或净三业,作写经画像功德。或舍多金,作印经造像功德。所得胜福,不可称量。现在一切受大众欢敬之人,原从夙生宏法功德中来。往后一切令大众欢敬之人,实从现今宏法功德中出。植荆得棘,栽莲得藕。一一后果,胥由自艺也。

八、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捷转男身:还得多生女身报。惟有佛法,善解诸缚。苦海无边,回头即岸。罪山万仞,息念便空。是以虔作流布佛经,庄严佛像之无上功德者,过去积罪,自然逐渐铲除。未来胜福,稳教圆满成就。
夙生吝于教导,以及肆口谤法,肆意毁谤有德之人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蠢愚无知报。夙生为贪口腹,恣杀牲禽,以及曾为渔夫屠夫,猎户庖丁,与曾操制造凶器火器毒药等权,助成他人凶杀之业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恶疾残废报。夙生贪欲无厌,止知剥人以肥己,悭吝鄙啬,不肯周急而解囊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贫穷困厄报。夙生知见狭劣,心存谄曲,巧言令色,掩饰行欺,逐境攀援,容量浅窄,因循怠惰,倚赖性成。烦恼垢重,怨愤易发,妒忌心深,情欲炽盛者,沉沦重罪毕受后,九、永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资超越,福禄殊胜:

一切含灵,舍身受身,往返六道,如车转轮。千生万劫,常在梦境。作善不已,罪毕斯升。骄纵忘本,种堕落因。作恶多端,福削寿倾。百千万倍,恶报堪惊。地狱饿鬼,以及畜生,堕三恶道,万劫沉沦。难得易失,如此人身。作十善业,修五戒行。生人天道,夙福非轻。诸佛如来,悲悯同深。广为说法,首重摄心。正念无作,离垢超尘。是故印造经像,上契佛心。仅此微愿,已种福因。自是厥后,作再来人。诸福圆具,出类超群。

十、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果。所生之处,常得见佛闻法。直至三慧宏开,六通亲证,速得成佛:

佛世有一城人众难于摄化。佛言此辈人众,与目连有缘。因遣目连往。全城人众,果皆倾心向化。诸弟子问佛因缘。佛言目连往劫,曾为樵夫。一日入山伐木,惊起无数乱蜂。其势汹汹,欲来相犯。目连戒勿行凶,且慰之曰:汝等皆有佛性,他年我若成道,当来度汝等。今此城人众,乃当日群蜂之后身也。因目连曾发一普度之念,故与有缘。种因于多劫之前,一旦机缘成熟,而收此不可思议之胜果。

由此观之,吾人生生所经过之时代,在在所接触之万类,一一皆与我有缘。一一众生至灵妙之心地,皆可作为自他兼利之无上福田。我既于一一众生心田中,散播福德种子。一一众生,皆与我有大缘。一一众生心田中,所结无量大数之福果,虽谓此无量大数生生不已之福果,即为播因者,道果成熟时期之妙庄严品,亦无不可。且吾人能先行洁净治自己之心田,接受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之无上法宝,作为脱胎换骨,转凡成圣之种子。吾身即与十方三世诸佛如来,有大因缘。诸佛愿海胜功德,一一摄于我心中。我愿与佛无差别,诸佛慈愿互相摄。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无边胜福,即缔造于此日印造经像,宏法利生之一真心中矣。普愿现在未来一切有缘,善觅福田,善结胜缘。勿任妙用现前之大好光阴,如滔滔逝水之在眼前足底飞过也。

法施的功德是双重的,因为说法者以及听法者都有功德。如果我们不懂说法,可以请法师说法,也是法施的一种。教人诵经、教人背一四句偈、教人念佛,都是法施。印经和流通佛经,亦是法施。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0: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佛共同赞叹“五十三佛”除罪灭障功德】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时药上菩萨说是过去五十三佛名已默然而住。尔时行者即于定中。得见过去七佛世尊毗婆尸佛而赞叹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所宣说五十三佛。乃是过去久远旧住娑婆世界。成熟众生而般涅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余一切众生。得闻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于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不堕恶道。若复有人能称是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复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三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于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尸弃如来毗舍浮如来。拘留孙如来拘那含牟尼如来迦葉如来。亦赞是五十三佛名。亦复赞叹善男子善女人。能闻是五十三佛名者。能称名者能敬礼者。除灭罪障如上所说。......

    亦当敬礼上十方佛。复当敬礼过去七佛。复当敬礼五十三佛。亦当敬礼贤劫千佛。复当敬礼三十五佛。

【释迦牟尼佛于末法中出家学道,得闻五十三佛名】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出家学道。闻是五十三佛名。闻已合掌心生欢喜。复教他人令得闻持。

【过去千佛、现在千佛、未来千佛因闻持五十三佛名而成佛】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出家学道。闻是五十三佛名。闻已合掌心生欢喜。复教他人令得闻持。他人闻已展转相教。乃至三千人。此三千人异口同音。称诸佛名一心敬礼。以是敬礼诸佛因缘功德力故。即得超越无数亿劫生死之罪。其千人者花光佛为首。下至毗舍浮佛。于庄严劫得成为佛过去千佛是也。此中千佛者。拘留孙佛为首。下至楼至如来。于贤劫中次第成佛。后千佛者。日光如来为首。下至须弥相。于星宿劫中当得成佛。

【十方诸佛善德如来等,曾得闻五十三佛名】

    佛告宝积。十方现在诸佛善德如来等。亦曾得闻是五十三佛名故。于十方面各皆成佛。

【《佛说决定毗尼经》《大宝积经》有关三十五佛 】

    忏悔、随喜等部分 来自 佛说决定毗尼经 和 大宝积经

    舍利弗,若诸菩萨成就五无间罪,犯波罗夷,或犯僧残戒,犯塔,犯僧,及犯余罪,菩萨应当于三十五佛前,昼夜独处殷重忏悔,应自称云:‘我某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诸世尊当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已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蔑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
    “‘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于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无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

  “‘众罪皆忏悔, 诸福尽随喜,
    及请佛功德, 愿成无上智。
    去来现在佛, 于众生最胜,
    无量功德海, 我今归命礼!’”

【《占察善恶业报经》有关三十五佛】

    于昼日分,在此室内,三时称名,一心敬礼过去七佛及五十三佛

【虚空藏菩萨 与 三十五佛】

    既惭愧已,一日乃至七日礼十方佛,称三十五佛名,别称大悲虚空藏菩萨名。澡浴身体,烧众名香坚黑沉水;明星出时,长跪合掌,悲泣雨泪称虚空藏,白言:‘大德大悲菩萨,愍念我故为我现身。’尔时当起是想,是虚空藏菩萨顶上有如意珠,其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见如意珠即见天冠,此天冠中有三十五佛像现,如意珠中十方佛像现。

【《治禅病秘要法经》有关三十五佛】

    智者应当教此比丘念释迦牟尼佛。乃至次第。念于七佛。念七佛已。念三十五佛。

【五十三佛名 与 三十五佛名】

    (五十三佛)南无普光佛、南无普明佛、南无普净佛、南无多摩罗跋旃檀香佛、南无旃檀光佛、南无摩尼幢佛、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南无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南无摩尼幢•灯光佛、南无慧炬照佛、南无海德光明佛、南无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南无大强精进勇猛佛、南无大悲光佛、南无慈力王佛、南无慈藏佛、南无旃檀窟•庄严胜佛、南无贤善首佛、南无善意佛、南无广庄严王佛、南无金华光佛、南无宝盖照空自在力王佛、南无虚空宝华光佛、南无琉璃庄严王佛、南无普现色身光佛、南无不动智光佛、南无降伏众魔王佛、南无才光明佛、南无智慧胜佛、南无弥勒仙光佛、南无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南无世净光佛、南无龙种上尊王佛、南无日月光佛、南无日月珠光佛、南无慧幢胜王佛、南无狮子吼•自在力王佛、南无妙音胜佛、南无常光幢佛、南无观世灯佛、南无慧威灯王佛、南无法胜王佛、南无须弥光佛、南无须曼那华光佛、南无优昙钵罗华•殊胜王佛、南无大慧力王佛、南无阿閦毗•欢喜光佛、南无无量音声王佛、南无才光佛、南无金海光佛、南无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南无大通光佛、南无一切法•常满王佛
    (三十五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金刚不坏佛、南无宝光佛、南无龙尊王佛、南无精进军佛、南无精进喜佛、南无宝火佛、南无宝月光佛、南无现无愚佛、南无宝月佛、南无无垢佛、南无离垢佛、南无勇施佛、南无清净佛、南无清净施佛、南无娑留那佛、南无水天佛、南无坚德佛、南无旃檀功德佛、南无无量掬光佛、南无光德佛、南无无忧德佛、南无那罗延佛、南无功德华佛、南无莲花光•游戏神通佛、南无财功德佛、南无德念佛、南无善名称•功德佛、南无红焰帝幢王佛、南无善游步•功德佛、南无斗战胜佛、南无善游步佛、南无周匝庄严功德佛、南无宝华游步佛、南无宝莲花•善住•娑罗树王佛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一个堪称完美的修行仪轨】

一个堪称完美的仪轨,统摄“皈依、发愿、礼佛、念佛、拜佛、赞佛、供佛、忏悔、随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回向”等等。

按本仪轨修行,必定能获得一切功德!必定能获得一切福报!必能能灭一切罪障!

本仪轨堪称完美,已经摄入“华严经普贤十大愿王”

    【普贤十大愿王,具足圆满,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泥沙陀分亦不及一
    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诸恶鬼神,皆悉远离
    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一切众生悉应供养......临命终时,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和诸大菩萨。

本仪轨,已具足堪称完美的一切忏悔功德

    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篾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
    光忏悔这一项,已经包含了全部,没有遗漏!

本仪轨,已具足堪称完美的一切善根、一切随喜、一切乃至最上回向

    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无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无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礼。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全文
  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 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归命礼。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
  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南无普光佛
  南无普明佛
  南无普净佛
  南无多摩罗跋旃檀香佛 (旃檀 zhān tán)
  南无旃檀光佛
  南无摩尼幢佛
  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
  南无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
  南无摩尼幢•灯光佛
  南无慧炬照佛
  南无海德光明佛
  南无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
  南无大强精进勇猛佛
  南无大悲光佛
  南无慈力王佛
  南无慈藏佛
  南无旃檀窟•庄严胜佛
  南无贤善首佛
  南无善意佛
  南无广庄严王佛
  南无金华光佛 (华 huā,古通花,下同)
  南无宝盖照空自在力王佛
  南无虚空宝华光佛
  南无琉璃庄严王佛
  南无普现色身光佛
  南无不动智光佛
  南无降伏众魔王佛
  南无才光明佛
  南无智慧胜佛
  南无弥勒仙光佛
  南无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
  南无世净光佛
  南无龙种上尊王佛
  南无日月光佛
  南无日月珠光佛
  南无慧幢胜王佛
  南无狮子吼•自在力王佛
  南无妙音胜佛
  南无常光幢佛
  南无观世灯佛
  南无慧威灯王佛
  南无法胜王佛
  南无须弥光佛
  南无须曼那华光佛
  南无优昙钵罗华•殊胜王佛 (昙 tán)
  南无大慧力王佛
  南无阿閦毗•欢喜光佛 (閦 chù)
  南无无量音声王佛
  南无才光佛
  南无金海光佛
  南无山海慧•自在通王佛
  南无大通光佛
  南无一切法•常满王佛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金刚不坏佛
  南无宝光佛
  南无龙尊王佛
  南无精进军佛
  南无精进喜佛
  南无宝火佛
  南无宝月光佛
  南无现无愚佛
  南无宝月佛
  南无无垢佛
  南无离垢佛
  南无勇施佛
  南无清净佛
  南无清净施佛
  南无娑留那佛
  南无水天佛
  南无坚德佛
  南无旃檀功德佛
  南无无量掬光佛
  南无光德佛
  南无无忧德佛
  南无那罗延佛
  南无功德华佛
  南无莲花光•游戏神通佛
  南无财功德佛
  南无德念佛
  南无善名称•功德佛
  南无红焰帝幢王佛
  南无善游步•功德佛
  南无斗战胜佛
  南无善游步佛
  南无周匝庄严功德佛 (匝 zā)
  南无宝华游步佛
  南无宝莲花•善住•娑罗树王佛
  南无法界藏身阿弥陀佛

  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诸世尊,当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及篾戾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

  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无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无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礼。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剎尘身,一一遍礼剎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剎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将以此胜功德,回向无上真法界。  性相佛法及僧伽,二谛融通三昧印。
  如是无量功德海,我今皆悉尽回向。  所有众生身口意,见惑弹谤我法等。
  如是一切诸业障,悉皆消灭尽无余。  念念智周于法界,广度众生皆不退。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四法广无边,愿今回向亦如是。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三称毕起立)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9 15: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喜 赞叹  行六度 不一定只存在法施  善施 才是六度的根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5-12 23:03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