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净意

皈依问答--益西彭措堪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11: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皈依问答(三十九):为什么说没有真实的皈依戒,就得不到所有佛教大小乘所说在家出家的戒体?



答:真正皈依三宝是一切戒律的入门之处,世亲菩萨在《俱舍论自释》中说:“是故皈依,普于一切受律仪处,为方便门。”即要受一切的律仪,都必须从皈依这个门进入。好比要开车从高速公路去往某地,如果没有进入高速入口,就无法经过一个个地点最终到达目的地。

《皈依七十论》云:“近事归三宝,此是八律本。”意思(所谓“近事”亲近奉事三宝之义。梵语优婆塞即近事男,优婆夷即近事女。)即是居士皈依三宝,此为八种律仪(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正学女戒、沙弥尼戒、优婆塞戒、优婆夷戒、八关斋戒)的根本所依。皈依都是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而且,在大乘中,受菩提律仪与金刚密乘灌顶的誓言戒都也必须以具足真实皈依为前提,甚至仅仅受持一天的八关斋戒,首先也不可缺少皈依。《俱舍论》中说:“近住余亦有,不受三归无。” (近住为在家男女受八戒者。亲近三宝宿住之义。)即是说,不受五戒(余),也可以受八关斋戒(近住),但是不受三归,则肯定得不到八关斋戒。因此说,皈依是一切戒律的根本所依。

这里所谓“皈依成为一切律仪之根本所依”的密意,就是通过真正的皈依能坚固希求涅槃的意乐,以此希求涅槃的意乐能发生一切律仪。换句话说,真正皈依了三宝之后,由听闻导师佛陀所开示的涅槃法、如理作意涅槃法,由僧众作为助伴共同修学涅槃法,为了成办自他二利希求证得涅槃的意乐就会逐渐坚固。以此涅槃意乐为等起,便会逐渐产生佛教三乘所说在家出家的别解脱律仪、菩萨律仪与三昧耶律仪。《皈依七十论》云:“众人可受戒,未皈依不得。”

另外,应引起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参加了皈依的仪式,就一定能获得皈依的戒体。必须具足以佛陀为导师、正法为正道,僧伽为善侣的誓愿,在这样的誓愿的带动下,真实参加皈依的仪式,才能得到圆满的皈依戒。因此要能得到,以及更好地守持各个三乘戒律的戒体,就应该扎扎实实地打好皈依戒的坚实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4 12: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皈依问答(四十):为什么说内道一切功德的基石唯是对三宝真正的皈依?



答:对三宝真实的皈依,不但是内道一切戒体的基础,而且也是内道一切功德的基石。
    如《俱舍论》中云:“诸有归依佛,及归依法僧,于四圣谛中,恒以慧观察,知苦知苦集,知永超众苦,知八支圣道,趣安隐涅槃,此归依最胜,此归依最尊,必因此归依,能解脱众苦。”就是说,皈依了佛法僧三宝后,会用智慧观察四圣谛,修行八圣道,最后获得涅槃安乐。因此对三宝的皈依最为殊胜,也最为珍贵,众生皈依了三宝后,必然能从众苦中获得解脱。
    内道的功德,就是三士道的功德,这些都要通过修证才能获得。比如要获得下士道后世的安乐,必需要依靠五戒十善,而五戒十善只有内道中才有正确无误的宣说。同样,要获得中士道的阿罗汉果位,需要修持四圣谛或十二缘起,以及要获得上士道的佛果,更是需要修持六度四摄这些大乘不共的法要。这些出世的功德产生的前提,都是建立在真正皈依的基础上的。
    内道每一个法门的修法仪轨,必然是以真诚的皈依开始。并且正行部分往往只念诵一次,而皈依的偈颂则需要念诵三次,这表示只有皈依心真正生起后,正行的加持才能到量地生起。
    正因为真正的皈依是内道的一切功德的基石,所以皈依所能产生的福德也就不可思议。如《无垢经》云:“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满虚空界,彼将胜虚空。”
    同样皈依心越真诚,获得的加持也越大。如《涅槃经》说:“皈依三宝者,速得佛果位。”《集学论》也说:如果一个人时常对三宝恭敬、供养,没有疲厌之心,那他就能超越四魔,很快成就无上菩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5-14 11:39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