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2-14 10: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是一个情执深重的人[转帖]
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自己有时会想不通,为什么求夫求妻可以求得到?为什么会感得一个好的伴侣。人不是都有感情的吗?难道感情也是可以勉强的吗?难道可以要求一个人来爱我么?自己一个很奇怪这个问题,所以,对于求夫求妻,或者对于今生注定有好伴侣,总是持有怀疑的态度。
可有一天,看到一位师兄发的贴子,好像有点明白。
贴子上好像说,妻子照顾丈夫像母亲一样的细心呵护,是因为前世是丈夫的母亲;妻子像朋友一样照顾丈夫,前世是朋友……如此说来,这个就不难理解了。
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此生能遇到贤夫惠妻,也不过是前世与他们结下的善缘。而今生遇上恶夫劣妻,也是因为自己前世欠的他们。似乎也可以理解一点,一个精进修善的人,他能遇得好姻缘,因为他在生生世世的修行中,与人总是广结善缘,那么报恩的人自然就多了,结发的妻子,可能就是他前世大力帮助的人,今生来报此恩德,自然就会对他照顾有加,而使家庭和睦了。真的都是自己种的因所感来的果报啊!
如此说来,遇上不如意的伴侣,首先反省的真的应该是自己,自己若不是前世亏欠过人家,人家也不可能会记在心上,此生非得找你讨回这个公道不可。只是,在轮回中,忘记了自己曾经做下的过错,在遇到不顺的时候,仍然会把原因推到外界,不会想到自己身上,只是感觉自己的运气不好,想着如何来逃避,却不懂得去化解这个怨结。
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
记得有一个故事,是有一位家庭主妇,非常善良,可是,她却遇上一个很恶劣的丈夫,他的丈夫喜欢喝酒,每每喝酒回来总是要打她,她也很老实,没有责怪丈夫,只是感到自己命苦,可是,经常这样打,她的身体怎么受得了,就感到自己的命实在是太苦了,于是就有了轻生的念头。
在我们看来,这是很悲惨的事,她并没有犯什么错,丈夫喝醉了就打她,实在是很不像话。要是有一些正义感的人,一定要站出来替她打抱不平了。
后来,她很无奈,就要去自杀,也许也是她的善良,在途中,遇到了一位修行人,修行人喊住她,问她去哪,怎么回事,她便如实地说了,修行人告诉她,你先不要去死,你这次回去,你丈夫再打你最后一次,打过后,就不会再打你了。
她一听非常的吃惊,打得多久了,哪有可能呢?可是,都打得那么久了,也不差这一次,不如回去看看。
于是,她回到家里,丈夫喝完酒,回到家里,还是打她,可是,打着打着,丈夫的手突然停在半空,打不下去了,突然想,我怎么还打你?于是,丈夫不再打她,从此,夫妻两人过得很和乐的生活。
妻子很奇怪,丈夫怎么突然就变了,于是跑去问修行人,修行人告诉她,她的丈夫前世是她家的一匹马,因为她前世用鞭子抽了它一千下,它这辈子投胎做她的丈夫,也来要这一千下的债。
读完之后,自己也是有点冒冷汗。如此说来,也不过是自己的业力罢了。
可是,当妻子不愿意接受这个果报,还想着,自己尽心尽力为这个家,丈夫却如此待我,怨恨不断,双方僵持不下,恐怕反而惹出更大的怨结来。
如果能安心顺受,也许这果报就很快报完了。如果能怀着感恩的心,怀着忏悔、惭愧的心,也许打到八百下的时候,看看你态度那么好,剩下的就不要吧?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也难怪,为什么教我们要“逆来顺受”了。只是,如果前世结下太重的恶缘的话,也许自己也能通过诵经来帮助消业障。
其实,因果若真的看明白的话,结婚也好,不结婚也好,都不会再执着了吧。
末学曾经猜想,喜欢一个人,是否也是在这因果之中呢?前世,因为他喜欢她,可是,她却伤害了他,抛弃了他,于是今生,在她见到他的时候,莫名就喜欢了他,而他却伤害她,最后也抛弃了她,让她伤心难过。也是讨债还债吧?
会不会真的连欠的情债也要还哪?
会不会在这债还完的时候,感情自然也不见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再执着那份深情又有什么意义呢?也许前世自己就是让别人饱尝这深思之苦,今生自己也要受这样的苦。可是,却在受苦的时候,还一直以为自己对对方的感情是真的。可是,三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感情的火焰还会继续的燃烧吗?也许他在自己的心中已从一个无可挑剔的护花使者变成一个令人讨厌负心汉?
为什么?也许自己不肯还债,也许还债时咬牙切齿,也许又做了许多伤害对方的事,于是,他更加的生气,要债要得更凶,于是乎,双方的问题越扯越大,继续轮回的,继续讨要着,继续痛苦着……
在这些恩爱情仇的纠缠之间,若真看明白了,搞烦了,也许就是他真正要求出离的时候吧?真正要想离开这些欲望的痛苦漩涡的人,求得人生真正的解脱,那这个人实在是最有福气的人了!
师傅教过我们“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其实,师傅的每一句话对我们都是如此的重要,可是我们总是当成耳边风。
当自己去攀缘求得一位好伴侣时,也许已经把自己拉下水了,还债都来不及,何来愿力去感得善缘?
此时,恶缘现前,自己又迷惑不清,甚至还想着种种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真心”,用了种种的计谋,使种种手段,或者,为急于求成,牺牲色相,最后,把自己毁了!后悔莫及,心在滴血。又有什么办法呢?心中嗔恨,下一辈子遇见他时,继续去向他要债去??
说得轻巧,自己也是一个不明因果,不肯放下,继续轮回的人!
要真正明白因果,要真正让自己清醒,不真干怎么行呢?
可是,一生总是那么短暂,要把问题都搞清楚,实在有困难,只是,纵然自己不明白,只要肯老实听话,真正去依教奉行,自然就可以受益无穷。
自己是一个情执深重的人,但愿自己能真正相信因果报应,放下情执,也愿一切与我一样受着情执困扰的人,都能深信因果,精进修行,早日离苦得乐,往生莲邦。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转贴]业力与情缘(供养给情执较重的师兄,阿弥陀佛)
业力与情缘
谈业力与情缘问题
~摘自佛网~
一、情缘发生的原因
人与人之间由于互相接触就会发生喜欢或不喜欢的问题,一旦有喜欢的感觉出现,则「可能」就有情缘发生,这是非常微妙且经常是难以掌控的,有时我们会对某一个人有一种「心动」的感觉,内心有一股喜欢或甜甜的感受,这也许就是情缘发生了,你对此人可能己产生情缘,或者过去你们之间的旧情缘已经现前。
「心动」的详细原因可能每个人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痴业,引起情缘的痴业有时达到根本无明的层次。情缘的种子属于第八识,机缘成熟时就经由末那识而现前,因此,情缘的状况不是第六识可以控制的,各位也许有经验,爱情之刻骨铭心,谈情说爱中的男女,经常会处在非理智之中,因此会有如「海枯石烂」之类的誓言发生,这就是不可控制的显示。
人与人接触后会心动生情,痴业为内在原因,而可以察觉的原因主要有二,分述如下:
1.过去情缘显现:
若两个人过去曾为夫妻情人或其他关系,彼此间情感亲密美好,或者有一方深爱对方,这些美好的感觉若尚未消失而彼此或有一方想继续下去,这就叫「情缘未尽」。两人若过去有未尽的情缘存在,今生一旦相遇,则有可能心动生情,至于「心动」的强弱,就要看情缘的深浅而定。有时候当事人的自我克制力亦无法左右情缘的发生。
2.某些条件吸引对方致产生「新情缘」
当人与人接触时,经常由于美貌、才能、气质、专业甚至社会地位、金钱等因素,使人产生「心动」,这包括产生欣赏、敬佩、崇拜等情愫,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之中产生情缘。至于为何会如此,分析结果叙述于下文。
二、新造情缘的主要原因
1.表相痴业:
表相痴业的一个例子是:为什么你会特别喜欢某一种外表的人?有很多人明知某人只虚有其表而毫无内在,但还是会不自觉对他(她)心动,这是因表相痴业之故,这种痴业源于末那无明,不是第六意识可以控制的。一般人都喜欢俊男**,也就是此因。这种表相痴业容易促成情缘的发生,但不一定就会直接形成夫妻或情人的因缘,因为这只是对表相的喜欢,一旦知道真相就不一定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对表相的喜欢,若加上「内在」条件也不错则发展成为情人或夫妻的机会就增加。此外,由于表相痴业会使人由外表对某人产生「爱的妄想」,由此可能会对此人产生暗恋,形成正常婚姻的障碍并造成情缘问题。总之,由表相痴业产生对外相的喜欢会引发情缘的问题。
2.放逸的业障:
众生由于长时间在六道轮回的结果,就有放逸的业障,这是贪、痴与淫三类种子同时显现的结果。属末那无明的层次,因此也不是第六意识可以掌控的。放逸业障使人放纵自己,很多人表面端庄贤淑,但在内心深处都有放逸的倾向。例如在一大群人喝酒作乐的场合或在共同出去旅游的途中,在这些场合中,很多人的情绪会比较高亢,尤其有自己心中喜欢的对象在场时更会如此。放逸的结果使人端庄的表相破碎,情缘常会因此而产生。也就是放逸的行为,当会引发情缘。有时侯是因为你的放逸行为使他人对你生情,也有可能导至你对他人生情。人的梦境有时会显示其内心有放逸的业障,例如有人梦到自己故意褪去衣物,使某人能看到她。这就表示她对此人已有情缘,且希望自己能得到此人的关注。
3.攀缘心:
所谓攀缘心就是在他(她)仰慕的人面前刻意表现自己,显示自己的才能或语言,以得到他(她)的赞美、认同或欢喜,这与一般学术探讨不同,在学术探讨时,个人展现自己的能力或意见,但不是刻意取悦某人或给某人看。攀缘心也是促进情缘成熟的一种方式,一般在攀缘某人之时,其内心对此人也许早有些赞赏之心(如对其专业能力、外貌、气质等)。有攀缘心出现时,内心表示可能已对他(她)产生情缘。攀缘心使情缘更增进而已。
4.慈悲心的误解:
有些人具有相当大的慈悲心,但由于痴业的影响,他对别人的关爱会强烈的表现在语言上或温柔的眼神上,以致使被关爱的人起误解,以为是情爱,因此,情缘由此发生,若是严重的情况,则会因此召引到淫魔鬼神等的干扰。修行者要观「不舍众生」,但也要了知「众生如幻」,如此才能发出既慈悲又智慧的眼神,可以得到被关心者的敬爱而不是情爱。
5.推理所生的法障:
典型的范例是有些有护法心的男人会特别喜爱清秀瘦弱如林黛玉型的女人,其内心的理由是以为这些女人极需要他的保护。但事实不见得如此,清秀弱不禁风的女人有的也很坚强,不见得很需要他人的保护。反之,硕壮身型的女人也许是需要受保护的人。以自己的意识心推理,然后执着己见,如此也会形成对特定气质或表相的人产生情爱,这也是痴业的一种。
6.玩弄他人感情:
有些人可能自己有某些确定的因素(如已决定跟某人结婚),或特殊的原因(如生理缺陷)而不应再有感情的问题,但他不愿告诉追求者,且乐于被追求的快感,如此,这位追求者就在不知情之中,不断对他造情缘,这就是他玩弄这位追求者的感情。未来机缘成熟时,他将受这位追求者的「怨气」,这也是一种果报。很多人在追求异性的过程中是保持沉默不语,对于这种人,你若已发现他对你有情意,那你就要设法对他「表态」,清楚的告诉他自己不可能与他结婚或谈情说爱,这是断其情缘的最好方法,也是避免他受到感情伤害的方法。在一个团体之中,你若已「确定」不要有感情问题,则要设法自我「表态」,以彻底断掉他人对你发生情缘。以上这种「玩弄他人感情」的心态也是新造情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如何解决情缘的问题
主要有二方面,第一断所有的情缘,这包括断除过去一切情缘与不再造新的情缘。第二断情缘文。
1.断所有情缘
每个人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到底有多少情缘存在?答案每人不同。 一般人若有愿早脱三界了断情缘,最好是出家。出家发愿守戒,情缘现前时佛力会助他(她)消除(但若双方都已为人身时,就要靠彼此的自我约束)。在家居士一旦发愿要了断过去情缘,则与其有缘的冤亲债主,尤其已着淫乐的淫魔都会前来了情债,干扰将会不断发生,因此,除了极少数人其情缘已很少,一般居士身的修行者,最好不要急着想了断情缘。
我们目前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尽量减少再造新的情缘。这要由戒律方面下手,试着作下列四条守则:「勿凝神对视、勿肢体相碰、男女分坐、庄重言行。」就是为了减少彼此间产生情缘的机会。
此外,要「消除表相痴业」与「放逸业障」,但这必须修行者有特殊条件才可以。一般人要自己随时提高警觉,要有「决心」不再造情缘。随时注意庄严自身不放逸,对攀缘心出现时也要警觉到是否已对某人产生喜爱。庄严自身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尤其修「空」的人,认为「不必受束缚」,因此经常忽略庄严身相之事,例如,法会要依律着装、佛前打坐衣着要整齐不可露背、弘法之时要整理仪容、说话作事要仪态端庄、吃饭要守饭桌礼仪、要随时制心使心端正不生邪念等。身相庄严才能为众生表率得众生护持,尤其当住持或弘法之主事者更当如此,随时注意庄严自身则放逸业障较不易显现。
2.断情缘愿文
在了断情缘过程中,若过去有情缘的债主前来,应该告诉他(她)们「过去情缘已是过去,今日我等已学佛想了生死,情缘乃痛苦之源,但愿你能舍此情缘共同修习佛道。若你愿意,我可求佛菩萨消去我们的情缘种子。若你真的执意不舍,那就等未来再叙,但今生请勿干扰我的修行。」这段告白很有用处,请各位作为参考。总之,要解决情缘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本师的戒律行事,也要如出家人般的随时庄严自身。
听到过一种说法:如果你特别爱一个人,就不停地想(或者说是“参”):我为什么爱他(她),把爱他(她)所有的原因都仔仔细细列出来(包括最最细微的方面),越细越好,越全面越好,列的时候不要回避任何方面。不断这样做以后,突然你就发现你不执着于爱他(她)了。因为这时他(她)已成为你的解剖对象了。
当然,对治于执着于某一事、某一物也可以用这样的办法。
反过来说,情执曾在于您的大脑中,意识层面,也就是说情执其实是你活在自己的想象中,其实和那个女子无关!那个女子其实只是一个诱因,那可又为何怕她,想要通过隔绝和她有关的事情来达到消除情执的目的呢?话说回来,情执是你自己的事情,干嘛和她联系在一起呢?方向是不是错了呢?
情执是我的一部分,既然是我的一部分,为什么您不接纳?
情执很好的,是生活的一部分,牵挂一个人,为之魂飞魄散,为之牵肠挂肚,茶饭不思,人生总是一场梦,能够有这种美梦,不也是一种享受吗?为什么非要消除?
你是否因为接受了佛教修行人就不应该有情执,修行好的人是没有情执的这一观点,然后套在自己身上,想把自己变成大修行人。
学佛的第一步是接纳自己,不是改变自己,明明自己是这个样子,想要把自己改变成另一个样子!这种改变——根本的原因就是我见啊!
是基于我见而包装成修行的样子而已!
真正解脱,断了我见的人不会这样刻薄对待自己,他可以接受任何事情,也可以随时放弃任何事情。真正的修行人所显示的人格是很普通的,很平凡的,平淡的。只是我们一直以为修行人应该是某某高大神圣的样子!
然后要照着这个样子塑造自己,改变自己。于是我们的心理分裂成两个,两个老是对立冲突,于是修行越来越苦恼,还更加拼命压制压抑自己……
觉察自己的凡夫性,接纳自己是消除凡夫性的开始,透过烦恼来了解生命的意义与真相,才是修行的开始。透过情执了解情执背后的内容,由此生起智慧,那么消除情执才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不是压抑情执。修行从接纳自我开始……入门
这篇文章可以帮助我们破除情执!!!
下面的这篇文章是我从<<现代快报>>上看到的,由于我没有到网上去寻找,所以我只好把她从报纸上打出来,贴在这里供大家学习。浪漫完美的爱情对于青年人来说是一种最美好的理想,曾几何时我也为此做过非常执着的追求,直到后来我发现真正完美浪漫的爱情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容易存在的!我们的娑婆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五浊恶世,我们怎么可能在不完美的世界中找到完美的状态呢?即使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给你留下极其强烈的精神上的震撼,我想那也是短暂的,正像佛法中宣说的那样:世事无常。下面的这篇文章我想也许会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那虚幻的、美妙的、无常的、所谓的浪漫完美的爱情的真实本质吧!
浪漫爱情最多只能维持一年?
——科学家发现“神经生长因子”蛋白浓度决定爱情浪漫时间的长短
据英国媒体11月28日报道,意大利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在人脑中发现了一种制造爱情的化学物质,从而揭开了人类“爱情寿命”的秘密。他们研究认为,天下的美没有海枯石烂的永恒爱情,而美好的爱情最多只能维持一年!
据报道,意大利科学家研究了一组年龄从18岁到31岁的青年男女,它们分别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刚刚坠入爱河的初恋者,第一类是保持长期恋爱关系的老情人,而第三类则是孤家寡人的单身人士。
研究发现在第一类刚刚体验爱情滋味的初恋者中,他们体内有一种名叫“神经生长因子”的蛋白质飞速增长,达到了惊人的水平。但在相处一年以上的情侣中,它们体内的“神经生长因子”蛋白浓度却急剧下降到了单身人士的水平。
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恩左.艾玛钕尔博士率领的一个实验小组,进行了这项有趣的研究。但艾玛钕尔博士说:"我们的实验第一次证明,热恋中的情人体内含有高浓度的"神经生长因子"蛋白,这充分说明了这种化学物质在人类的社会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艾玛钕尔博士说:"我们要求那些参与试验者必须真正坠入爱河,达到了不能自拔甚至疯狂地地步。当人们开始热恋时,"神经生长因子"蛋白水平的提高可能与早期阶段浪漫爱情所产生的某种剧烈的情绪有关,如空前的归属感和极度的愉悦感"他说:“神经生长因子"蛋白水平在恋爱初期发展阶段的急剧提高,表明这种化学物质可以制造神奇的浪漫爱情。测试表明,刚刚坠入爱河的男女体内"神经生长因子"蛋白水平极高,达到了227的单位,但与此相比,恋爱1年以上的情侣,他们体内的此类蛋白水平极低,只有123个单位。
经上说情执心重是往生的障碍,请问何谓情执?如何减轻情执?
请看常辉法师在弘德论坛http://www.hdjy.org/bbs/的慈悲智慧开示:
情者,欲爱之种,无明之根。情(若)不重,不会再生娑婆;念不(专)一,哪能得生极乐?
世间恩爱终无常,无明痴爱情生忧,人生难得百年寿,聚散因缘总在天。
是故断欲去爱,绝情离痴,乃能横出三界,逃生火宅。
人间净土证妙谛,五浊泥生宝莲华。
示居家夫妇之道:
藕断丝连真情意,风筝在手当把着,要他同行慈悲法,菩提眷属不分离。
情作佛事不思议,夫妻儿女善眷齐,合家同讽喜舍经,要行菩提得安宜。
情本汝之心,爱也汝之意,若求离欲法,舍之再拾取。
情欲缘生于佛性,但莫爱憎起大慈,取舍皆为虚妄执,智慧道种利有情
示“求不得”的爱:
人生世间情爱多,至死不舍莫奈何!无常无实苦为本,看破红尘竭爱河。
情爱到头空欢喜,执虚为实苦悯怜,小儿乐舔刃口蜜,不足美餐割舌患。
打破情执------广钦老和尚的开示
广钦老和尚的开示
广钦老和尚(近代净宗高僧)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整天就是
为财色名食睡,烦恼也就而至,业也就这样造出来了。
□《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页六八。
▲轮回是有的,不要以为没有,很苦。以前寒山 拾得看到人家办喜事,拍手大笑,你看他娶他祖妈,吃他姑姨,人家骂他们是空和尚乱讲话,他叫一只猪的名字,那只猪,真的走过来,确实有轮回。
□《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页六八。
▲没有说还有我的父母、朋友、同事、亲戚……等,爱情爱别,千万
劫也是在轮回这些,也是为这些在轮回。如果有佛的种子,修行就比较快。
□《广钦老和尚行持语录》页二二四。
▲女人少修五百世,会修的就此身可解脱,不要顾身体,会饱就好,
穿暖即可,不想睡就不要硬睡,相反则贪、迷、散乱、无道心。
□《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页五六。
▲如果情执不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如果恳切至诚,放下
万缘,那么,一念之间,便能到西方。万缘牵扯,割舍不下,那么,百年万年还是在三界内。
□《广钦老和尚行持语录》页三二□三三。
▲老和尚又说:“世间的父母子女,乃是相互债主,今世做你的父母,
抚养还债,他世则做你的子女,受你的养育,如此,一世一世,怨亲相继,彼此互养,无有终止。而出家乃是要断绝这条生死债缘,将世俗爱别离苦的亲情,转为度这些亲人来皈依三宝,同来念佛、拜佛,度他们出娑婆世界,免生死轮回苦,这样才叫做大孝报恩,否则,父母未度,这点恩情,还会使我们再入娑婆度他们。实则无始以来,世世相生,六道中都是我们过去的怨亲眷属,因隔世相远而忘失,今生为父母兄弟,来世可能为怨家债主,有的甚或堕入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等三恶道中,所以,我们度众生,必须怨亲平等,慈悲一切,现世父母、兄弟固为亲眷,一切众生亦为过去生的亲眷,故要发大悲心,誓度一切众生,像大愿地藏王菩萨一般,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广钦老和尚行持语录》页一○○。
▲要得到父母同意而出家,那是不可能的,父母亲眷都是希望我们和
他们一样,走那条生死的路,既然我们也知道要图报亲恩,就应该出家走了脱生死的路,把父母引度过来,免其生死轮回苦,令他们得到解脱安乐,这才是真正地尽到孝道,如果要以世俗的方式来还尽孝道,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在这娑婆世界,一代一代所走的路,都不离其辙,而结果也不出生死轮回。假设你现在不出家,顺父母的意思结婚,对象若不理想,父母也为你难过操心,对象若是适你的意,是否也同时合父母的意?若不能,岂不又徒增父母的难过和失望,这样,你将再以何方式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出家修行,能度脱父母,度历代祖先,也能报师长恩,所谓能上报四重恩,这样,我们人生走这一趟,才有个目的,有个价值,也才有一条解脱的路,否则,懵懵懂懂地乱闯乱走,再坠入四生轮回中,也就枉费我们这个难得的人身了。
□《广钦老和尚行持语录》页一○六□一○七。
▲一个修行人,在自度期间,必须衣、食、名、利、世间情爱种种,
均能放得下、看得破,可以无挂碍,可以自处解脱,而不受羁绊,不受缠缚,才算是自身已了,才可以出来度众,接受供养,再把此供养转施为利益众生的事业。
□《广钦老和尚行持语录》页一二六。
▲老和尚说:“放下,并不是口头上的放下,是要临终时正念现前,
没有一点家庭的意识,没有亲眷家属的爱别离苦,这才叫放下,如果还存有那么一点家庭意识,那还是生死轮回。要知道,我们来到这娑婆世界,是带业来的,要在这娑婆世界中,走入佛门,找一条解脱生死苦的新路去,不要再为贪享衣、食、住的舒适,而更造一些新的恶业,再重入生死轮回的旧路中。不要贪长寿,如果不会修,不会走解脱的路,即使活了两百岁,也不过是多造一些业,两百岁一过完,还是要生死轮回。我们这个身躯是有生有灭的东西,终究要毁坏,是无法让我们永久依赖的,要看破,要放下,而我们这灵灵觉觉的灵性,才是不生不灭的。
□《广钦老和尚行持语录》页一一四。
▲你们女众已经染重症(感情重),不要再来那爱情爱别离。喜欢常常
在一起睡,说你为什么不跟我好。要分开,远离一点,如果执着下去,就是邪了。
□《广钦老和尚开示录》页五六。
▲我们出家,是看破爱别离苦来出家的,所以说出了家便忘了家,如
果还跟家里人牵缘,则身虽出家,心中的念头却没有出家,临终时,念头会被这些爱别离苦缠住,无法跳出轮回,且与家人牵扯,自己也会俗气化。不要与家人扯爱别离苦,不与人攀缘,则念头自然清净,到时要往生西方才有希望,到极乐世界得不退地后,才有办法报亲恩。
□《广钦老和尚行持语录》页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