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地狱’这个词,首先我们想到的便是在刀山火海之上,无数因为生前作恶,在这里得到报应的恶人。通常我们的说法地狱有一十八层,称之为十八层地狱,每一层都充满着惨叫和哀号,鬼王、鬼卒押着业力深重的众生,在无数地狱中一遍又一遍的受苦。无论怎么求饶,却没有任何作用。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释迦摩尼佛对文殊师利菩萨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衹劫,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衹劫。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宝。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以来,昼夜忆恋,无处可问,知母生界。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支节皆损。左右扶侍,良久方苏,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
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日一夜。忽见自身,到一海边。其水涌沸,多诸恶兽。尽复铁身,飞走海上。东西驰逐。见诸男子女人,百千万数,出没海中。被诸恶兽,争取食啖。又见夜叉,其形各异。或多手,多眼,多足,多头,口牙外出,利刃如剑。驱诸罪人,使近恶兽。复自搏攫(jué)头足相就。其形万类,不敢久视。时婆罗门女,以念佛力故,自然无惧。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不。无毒答曰。实有地狱。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圣女又问,此水何缘,而乃涌沸,多诸罪人,及以恶兽。无毒答曰。此是阎浮提造恶众生,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为作功德,救拔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自然先渡此海。海东十万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彼海之东。又有一海,其苦复倍。三业恶因之所招感,共号业海,其处是也。圣女又问鬼王无毒曰。地狱何在。无毒答曰。三海之内,是大地狱。其数百千,各各差别。所为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无量。次有千百,亦无量苦。圣女又问大鬼王曰。我母死来未久。不知魂神当至何趣。鬼王问圣女曰。菩萨之母,在生习何行业。圣女答曰。我母邪见,讥毁三宝。设或暂信,旋又不敬,死虽日浅。未知生处。无毒问曰。菩萨之母,姓氏何等。圣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罗门种。父号尸罗善现。母号悦帝利。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鬼王言毕,合掌而退。
婆罗门女,寻如梦归。悟此事已,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当时还是无毒鬼王的财首菩萨所说的业力指的是什么?其实业力是一种我们看不见的,但却能真实感受到的力量,就是指行、动、坐、卧这些行为,而当我们在做这些行为的时候就产生了力量,这力量又迫使我们去作新的行为,此新行为又产生新力量,循环往复。如此行为生力量,力量又生行为,辗转相生就形成一个循环式的业力推动圈。
当时还是无毒鬼王的财首菩萨所说的业力指的是什么?其实业力是一种我们看不见的,但却能真实感受到的力量,就是指行、动、坐、卧这些行为,而当我们在做这些行为的时候就产生了力量,这力量又迫使我们去作新的行为,此新行为又产生新力量……如此行为生力量,力量又生行为,辗转相生就形成一个循环式的业力推动圈。业力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用科学的话说:业力是因果律,每一个原因就有一种结果。另外也可称为道德因果律,道德因果律应在道德领域中,正如物理领域里的运动律一样。
法句经中业的解释是,心是善、恶业的主导者,假使你的语言和行为基于善或恶的发心,则愉快或痛苦(不愉快)将跟随你,如同牛车跟随牛蹄,如影随形般永不离开。 业力就是一种行动,生命体中有一种动力,名叫本能倾向或意识等等,这种固有的习性推动每一种意识,包括推动心理和生理,这一动起来即成行为,这种行为的重复就是习惯,此习惯变成他的个性,在佛教中,这种过程称它为业力。 就“业”的终极意义来说,它是有善有恶的,可以是心智活动,也可以是意志作用。佛说:“业是意志力”。如此说来,业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以一种实体,它也是一种行为、能力和力量了。有人解释这种力量为“行为影响力”,这是我们自作自受。人所经验到的苦乐都是他自己的身、口、意活动的结果。成功、失败、愉快、忧愁,都是由我们身、口、意的造作而来。
业可分类三恶业和十恶业。
三恶业指:
身业----由身体行为所做的业;
口业----由语言行为所做的业;
意业----念头;身、口之所造业都是随着念头而造是业,念善则造善业,念恶则造恶业。
十恶业
恶业有所谓十恶业,分别是三身恶业、四口恶业和三意恶业。
身三恶业:是杀生、偷盗、淫欲,此三业皆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口四恶业: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此四业不但是生死轮回之根本,而且是一切天灾人祸的根本;
意三恶业:是贪嗔痴三毒,此三毒是无量无边之烦恼根源和三恶道的直接业源,是致人身体疾病的根本原因和水灾、火灾、风灾的直接原因,如水灾的业因是贪欲,火灾的业因是嗔恚,风灾的业因是愚痴。
另有大恶业,就是“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当然有恶业,自然我们就会有善业。
除了恶业之外,根据动机或道德意志又有:善业和无记业。
善业有“有漏善”和“无漏善”。
无记业则是不善不恶,但又分二种:“有覆无记”与“无覆无记”。不善不恶但能遮住本性的,叫“有覆无记”;分不出善恶,但不会遮盖本性的,则叫“无覆无记”。
法句经中业的解释是,心是善、恶业的主导者,假使你的语言和行为基于善或恶的发心,则愉快或痛苦(不愉快)将跟随你,如同牛车跟随牛蹄,如影随形般永不离开。
业力就是一种行动,生命体中有一种动力,名叫本能倾向或意识等等,这种固有的习性推动每一种意识,包括推动心理和生理,这一动起来即成行为,这种行为的重复就是习惯,此习惯变成他的个性,在佛教中,这种过程称它为业力。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果关系,种善因才能得善果。业是道德的公证自然法律,任何人都是无法逃避的,无论再有权势的人也都无法改变的。
而地狱就是因为众生的身、口、意业、十恶业、五恶业而自然形成的因与果的审判厅。
我国对地狱的描述最详尽的当是《聊斋志异》中《续黄梁》一篇。
中国在佛教未传入前的传统信仰认为,普通人死后亡魂会归于泰山之下,泰山神东岳大帝为冥界主宰。后来认为酆都为冥界入口之一。 佛教传入后认为地狱是六道轮回中最劣最苦的,民间认识的“重狱”便是“十八层地狱”,事实上地狱只有十殿,每一殿有一阎王掌管,故有“十殿阎王”之称,十八层地狱即是十殿的第九殿——阿鼻地狱。
也就是佛家经典上记载的无间地狱,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地藏菩萨回答佛母摩耶夫人,便诠释了为什么这里称之为‘无间’地狱及地狱中因业力而受苦的众生所受的刑法:
尔时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问地藏菩萨言。圣者。阎浮众生,造业差别,所受报应,其事云何。地藏答言。千万世界,乃及国土。或有地狱,或无地狱。或有女人,或无女人。或有佛法,或无佛法。乃至声闻,辟支佛,亦复如是。非但地狱罪报一等。
摩耶夫人,重白菩萨。且愿闻于阎浮罪报,所感恶趣。地藏答言。圣母。唯愿听受。我粗说之。佛母白言。愿圣者说。
尔时地藏菩萨白圣母言。南阎浮提,罪报名号如是。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地藏白言。圣母。若有众生,作如是罪。当堕五无间地狱,求暂停苦,一念不得。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萨言。云何名为无间地狱。
地藏白言。圣母。诸有地狱。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无间狱者,其狱城周匝(八万余里。其城纯铁,高一万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狱城中,诸狱相连,名号各别。独有一狱,名曰无间。其狱周匝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悉是铁为。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报如是。又诸罪人,备受众苦。千百夜叉,及以恶鬼,口牙如剑,眼如电光,手复铜爪,拖拽罪人。复有夜叉,执大铁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抛空翻接,或置床上。复有铁鹰啖罪人目。复有铁蛇,缴罪人颈。百肢节内,悉下长钉。拔舌耕犁。抽肠剉斩。烊铜灌口。热铁缠身。万死千生。业感如是。动经亿劫,求出无期。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辗转相寄。此界成后,还复而来。无间罪报,其事如是。又五事业感,故称无间。何等为五。
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
二者,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
三者,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磨锯凿,剉斫镬)汤,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生革络首,热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
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
五者,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
地藏菩萨,白圣母言。无间地狱,粗说如是。若广说地狱罪器等名,及诸苦事,一劫之中,求说不尽。摩耶夫人闻已,愁忧合掌,顶礼而退。
(选自《地藏菩萨本愿经》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这里地藏菩萨提到了一个名词‘一劫’,我来解释一下,‘一劫’相当于我们所知的多少时间。首先我们要知道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小劫是根据人的寿命来计算的。佛教经典里说,人的寿命从84000岁开始,然后每100年减一岁,一直减到人的寿命10岁为止,然后再从人的寿命10岁开始,每过100年增加一岁,一直增加到80000岁,这样一增一减就叫一小劫,一小劫以现在的年数来计算,是(84,00010)×100×2=15,998,000年。那么,一小劫就是一千五百九十九万八千年。佛教所说的中劫,就是20个小劫。那么它的公式就是15,998,000×20=319,960,000,可见一中劫的时间就是三亿一千九百九十六万年。佛教所说的大劫,就是80个小劫,可见一大劫的时间就是319,960,000×80=25596800000年(二百五十五亿九千六百八十万年)。而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地球的年龄经过计算是45.5亿年。可想而知,无间地狱是多么让人恐怖。
因为业力不同也衍生出名为天道、人间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的六道。天道、人间道、修罗道是三善道,而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是三恶道。
而这里所说的地狱并非指我们通常指的幽冥地府,而是和我们同在一个宇宙,却在不同空间的地方,那里受苦的众生也并非亡魂,而是因为业力感召而化生出来的。
“地狱道”只是一个统称,其实它可被细分为八大热地狱、八大寒地狱、近边地狱及孤独地狱四大部分。除孤独地狱外,其他地狱均为众生之集体共同业力所创造的。造作最重恶业者,会投生于地狱道中,经历几十万亿年才有可能离开此道之苦。
在八大热地狱中投生的众生,受着各式各样的大苦。在有些热狱中,众生会互相砍杀,但却不死去,只能经年累月地忍受不断被杀害之痛苦,完全无法出离。在其他狱中,众生会被烧至七孔冒烟,或被肢解,又或被放入熔铜中煮至皮开肉烂。这些都是过往之恶业力成熟时,所幻化出来的惨况,苦不堪言。在八大寒地狱中,有情众生受着不同程度之寒苦所逼,甚至会被冻封僵立几百亿年之久,却因业力未尽而不会死去。
八热地狱又称八大地狱,据《俱舍论》卷八、卷十一和《大乘义章》卷八记载,八大地狱在须弥山南的南方增长天王护持下的南赡部洲下面。八大地狱为:
1.等活地狱(Samjva),堕入这里的鬼魂互相残杀,凉风吹来死而复活,更受苦罪;
2.黑绳地狱(Kalsotra),以黑铁绳绞勒罪人;
3.众合地狱(samghata),以众兽、刑具配合惩处罪人;
4.号叫地狱(Rdurava),罪人受苦折磨,发出号叫;
5.大叫地狱(Maharaurava),在此受罪更惨烈,号叫之声更大;
6.炎热地狱(Tapana),罪人在铜镬、炭坑中煮烧;
7.大热地狱(Pratapana),在这里受到更历害的烧煮。
8.阿鼻地狱(Avici)意即“无间地狱”。凡造“十不善业”者堕入此地狱,一刻不停受诸刑惩罚,故称“无间地狱。”
据说八大地狱是竖着一层层排列的,另外还有一层层横着排列的“八寒地狱”,这里酷寒异常,与八大地狱的酷热相对应。
八寒地狱。据《俱舍论光记》卷十一说,八寒地狱名目如下:
1.阿部陀(Arbud),意思是“疮狱”,入者身寒生疮;
2.尼刺部陀(Nirarbuda),入者身寒疮破;
3.阿吒吒(Atata),入者唇舌冻僵,发出颤声;
4.臛臛婆:(HahaVa),入者口中冻得发出“臛臛婆”之寒 ;
5.虎虎婆(Huhuva),已冻得发不出声音,只在喉间伦‘虎虎婆”之响;
6.温钵罗(Utpala),身体冻裂如青莲花;
7.钵特摩(Padma),身体冻得大折裂如红莲花;
8.摩诃钵特摩(Mahapama),全身冻得骨折如大莲花或白莲花。
据《大智度论》卷十六说,在八大地狱周围还有更厉吾的“八炎火地狱”。
八炎火地狱。其名目如下:
1. 炭(火)坑地狱;
2.沸水地狱;
3.烧林地狱;
4.剑树地狱;
5.刀道地狱;
6.刺棘地狱;
7.咸河地狱;
8.铜(热铜)柱地狱。
除了这些具体有名的大系统地狱之外,还有专门对付那些在零的零星鬼魂的地狱,这就是“孤独地狱”,又叫“平狱”。《俱舍颂疏》卷十说:“余孤地狱各别业招,或多或少,或二或一,所止差别多种,处处不定。或近江河山边旷野,在地下空及余处。”这种无定处、单个存在的地狱据说有八万四千多个,给鬼魂撤下了天罗地网,到处都跑不脱。
众生行善则得善报,行恶则得恶报。而得到了善恶果报的众生,又会在新的生命活动中造作新的身、语、意业,招致新的果报,故使凡未解脱的一切众生,都会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中循环往复,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轮回。
那如何摆脱轮回之苦呢?
要想超脱六道轮回之苦,则必先断其苦因(贪、嗔、痴三毒),因为三毒会像种子一样生芽,所以众生流转三有(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不得出离,若断灭我执及贪、嗔、痴,则诸苦亦断。人处六尘境,难得不污染,读经见空性,渐得出泥潭。若能勤苦修,证得罗汉果,则得涅盘乐,不再有轮回。
这句话大家是想告诉大家,斩断心中的贪、嗔、痴,诵经礼佛,行善因,必然得善果,虽然不能很快的超脱六道,但在这个尘世中,亦或是对我们今后的人生会有所改变。
至诚诵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等地藏三经和称颂诸佛菩萨名号,体会诸佛菩萨的大慈悲之心,行善积德,总有一天能超脱红尘六道,轮回之苦。
望大家能体会到地藏菩萨的宏愿精神: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如果你关爱的你的家人,你的朋友,就请将我撰写的这篇文章告诉他们,因为这也是一种功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