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879|回复: 2

禅定、加持、因缘、命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30 09: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雯静 于 2012-1-30 09:25 编辑

加持

如果你和一个贪、嗔、痴比较轻的人在一起,就会感觉到他散发出的气氛特别好,很柔和、很清静。如果说今天这个人情绪很不好、嗔恨心很大,你一走近他身边,他所散发出来的气氛你就感受到了。你越放松、越安静,你这种敏感度就越强。

所以,我们有时在网上和别人聊天,感觉到不同,有的特别乱,黑业特别重,让人感觉烦燥,有的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有的特别清静,还对你有影响作用,那说明人家的磁场好,能影响到你。人家如果能自然的影响到你,对你有帮助,有时是人家宿世与你有缘;有时呢,是人家确实要修行程度比你好,身心比你更清净,而且人家起心要帮你,才有作意,这就叫加持。

怎么样加持 ?就是观自身与他身无二,这就有了加持(但这种观,需要有个层次与认识,自性是一个法界,他人是一个法界,自性法界就是神识,也可以说是法身(当然这个法身我们通常是不太圆满的,因为修行还不够。他既要能融入其它法界,也要能自在出来,即达到出入自入,这靠禅定功夫深浅,定力如何,归根结底也即是靠心念的作用。),修行中的加持,就是运用神识的作用,或说法身的作用,运用你修行的层次,来帮助别人提升,也有可能消业障,清净身心,看你是否带这个念头,带了这个念头,就要背这个业,为别人消这个业。通常我们带念头,就是把自己修行心得带进去,如何修行啊,什么境界啊,这样来带进去就行,会对人家产生相应的作用的 。

你自己在身心空灵的状态下,祝愿他身体健康,身心清净,烦恼消除,杂念放下,就是加持,也有的配合音乐啊,各种法器啊,来加持,这是利用音乐与法器来提升自己身心的空灵层次,进入那个状态 。在广义上,其实心动就有加持,起心动念就是加持!动恶念就是坏的加持,就是诅咒,动善念就是善的加持,就是祝福。修行讲究起心动念,就是这个原因,你动任何一个念头,都一定有相应的因果,起多大效果,就看你的力量如何。动了坏念头,就要赶紧忏悔,赶紧把它收回来。所以,心不清净的人,你去弘法啊,都不行的,你心中有贪嗔痴,在做菜啊,扫地啊,讲法啊一旦起了贪、嗔、痴的念头,不清净的念头,那就加持了那个菜啊,地方啊,就在法界上加持了一个不清净的因。这个贪、嗔、痴犹如毒药,不仅会毒害别人,而且首先毒害的是你自己。这就是通常所讲的气氛传染(也就是所谓的磁场传染)。你有贪、嗔、痴,气氛不好,能够传染别人,但首先是你自己受害、自己受用。

有时你想起意加持别人,而感到有心无力,觉得着不上力,加持不上去,那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对方与你心不相应,对不上号了,无缘,至少暂时,当下,缘份是不具足的;二是对方比你身心更清静。所以,加持啊,甚至诅咒啊,要起作用,有起用,都是有因缘的,你宿世没欠过他的债,这个他想诅咒你也起不了什么用,因为你们之间这个业缘没有,这个业缘就是连接,就是起用的因缘。因缘越小,越微弱,就越不容易起用。大菩萨能起大用,因为他大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以能起作用。也有些修行人,没有缘也要去起用,去咒人,那是在造业。

禅定
所以说禅定,什么是禅定?古人说,止观即是禅定。那么并不一定是打坐就是修禅定,从任何一个方法都可以修禅定,只是方法不同而已。拜忏,你拜到身心空灵后,止住了其它散乱心,一心拜忏了,就是有了禅定。诵经与念佛,也是如此,身心空灵了,一心诵经,一心不乱了,就是禅定。只看你禅定的功夫深浅而已。许多人认为,只有诵经才叫做修行。你诵经,是为了通过这个手段达到一心不乱,你如果坐在这个地方一心一意地想这个佛法、佛理,也是一心不乱。为什么都在这里胡思乱想、不去抓住一件事情专心致志地想进去呢?你参一个话头是在做一件事情,你诵经也是在做一件事情,你观想也是在做一件事情,既然都是在做一件事情,此事情与彼事情有什么区别呢?你打坐时正思维,就是处在定中。我现在在思惟 ,也就是在禅定,在止观,止住其它的念头,来观这个问题,分析这个问题 ,你一心一意地想这些,与你一心一意地念佛诵经又有什么区别呢?丝毫没有区别! 有人智慧特别高,见地也特别高,他当下就已经在思惟中禅定了,为什么一定要转过头来修禅定呢?那不是拿着金饭碗讨饭吗?当然有一种情况除外,他必须回补这些东西,用来增加体验,从而去教导别人,这是要寻找后得智。

所谓止观,止观是不可能绝对分开的,你没有止就没有观。你没有止,就会散乱,不能集中思惟来观。我们打坐入定时,都可能感到突然空了什么,感觉上,好象意识像流水一样不断,可它突然不流了,中间断流了。这是觉受上的事,但这个感觉只是感觉而已,其实并不是意识断流了,只是放下了一些东西,比如身见,你总感觉到这个身体,就是身见,你一旦入定,空掉了身体啊,就说明你这个身体调整得不错,能入定,就表明身体有了某种状态,他比较协调,通畅,柔和了!至少是暂时这样了,因为有人是在加持的情况下入定的,他本人修行不一定到了这个程度。一个人修行到能入定的程度,通常情况下体质都调整得比较好了,才可能入定,如果你身体不通畅,甚至有些大毛病,很难受,你怎么入定呢?除非你早已有了甚深的禅定,心能转物了,能空掉这个病,空掉这个难受的觉受了,你才可能入定。

入定,是止住散乱的意识之流,入正观思惟的意识之流!无论说用第六意识去合真心也好,还是说用斩断六贼也好,那都是一个道理,就是“止”,止妄心!观什么,观真心!
  
其实我们平时讲的“意识”,一个是指第六意识,也有说表层意识;一个是指真意,即真心,也有时用深层意识来代替这个概念,都是为了便于理解,这个地方大家要搞清楚。实际上第六意识也是真意的一个影子。由第六意识逐渐渗透,才能够达到真意 。就像土地上面有一层皮,逐渐、逐渐往下挖,才能够找到地下的宝藏。当我们第六意识经过思惟,也就是禅定、止观啊,你与真心融合了,就是得了智慧,因为真心里面什么都有。我们经常听说“由定入慧”,就是这个意思。  

由这些道理我们可以知道,有业即有缘,有言行乃至起心动念,赞叹或饥讽毁谤他人,都会产生善恶业,即善恶的因缘。


我们平时修行法,如果没得到成就,那也是结了善缘,乃至于我们念佛持咒,布施,施食,放生等,都是在结缘,结善缘,结佛缘。有了这些缘,我们即使这生没有成就,来生也会因果成熟时,遇到善法,得成正果。很多人修行中遇到各种障碍,甚至入不了门,一方面是自己道心不坚定,精进心不够;另一方面也是自己过去世做过违缘的事多,与某个法师啊,有过违缘的事,这次就障碍了你,或者曾经有过谤法的行为,这生也障碍了你。

怎么样改命?命是从宿缘而定的,而改命就从当下发心而起步,发心后就行动,就一定有效果。发心与行动,就改变了因缘,种了因,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些因果,你越是发真心,行持善法,改变的程度就越大,有的今生,甚至当下就有见效,有的要来生才能见效果。比如我们发心天天做功课,就至少可以改变身体的疾病健康状况,这是改变了命运中的某一个方面,关于身体健康的方面。你原来病重的,医生都说了你会怎么样了,你真发心做功课修行了,真改变了,这就是改变因果,改变命运的现实例子,这是可以看得到的功效。佛教中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要修行啊,多结善缘,不结恶缘,从因缘上来改变命运,不但改善这一生的命运,也是为来生种好因,善因缘。

  

自己来转命运风水,这个多自在!

1 佛法承认人有命运、这个世间有风水,但是佛法却不崇尚命运风水。佛法崇尚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佛法是自转命运、自转风水,这个多自在!所以学佛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2 只有愚痴的人才会拿钱给风水先生帮他改风水。能不能改得掉?绝对改不掉。命运从哪里改?从你自己心地里面去改,那是真正能改掉。你心里改变,相就改变,命也改变,风水也改变了。

  3 一切法从心想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你能够相信自己,境界就随你转;你不相信自己,你相信风水、相信命运,那你就被境界转了。

  4 六道是缘起的,善业就三善道受报,恶业就三恶道受苦,是善恶业力牵引着你去六道轮回——你到哪一道是善恶业在主宰。

  5 转命运这事情很简单,问题就是你有没有自信心?你有没有清净心?你有清净心、自信心,决定转命运。你的命运,不是佛菩萨主宰,也不是阎罗王主宰,与上帝鬼神更不相干。谁主宰你?自己主宰自己。

  6 真正学佛的人,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与任何一个人都不相干,他不会去找人看相算命,也不会找人来看风水,更不会去问鬼神,为什么?自己做主,自己主宰自己。

  7 鬼神、阎罗王有没有?有。就好像我们国家有刑警,你不犯法,他不敢动你。他要抓你,他犯罪;你犯了罪,他才来抓你。

  8 阎罗王、小鬼也是如此,你作恶多端,到时候他来找你麻烦。你行善不作恶,他见到你恭敬都来不及,怎么会找你麻烦?可见得是自己作主宰,不是别人作主宰,这个道理要明了、要相信。

经常会有人在困扰现实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并且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就想信佛啊,修行啊,去极乐世界,听说去了极乐世界就不用再受这些问题的困扰-----他们把佛法当成了逃避现实的工具。可是是否想过,越是想脱离遇到的问题,越难以修行圆满。因为这根本就是在逃避,而逃避就是说,有业债而不想还债,那就不能肯定,你念佛一定能到极乐世界,你心中没有达到极乐,没有感通极乐,就很难往生极乐世界,很有可能这些业障会成为你往生的障碍。

一些朋友在遇到问题时,无论是情感的或者工作上还是人际关系方面,当他们需要去面对这一切时,却想到放弃,或者以念经去消除遇到的问题。可是他们根本没有想过,修行的核心不是用念经去消除,而是用心去解决,去面对现实,而不是选择去逃避现实。虽然佛经中部分经文可以帮助消除过去生的业障,但更多还是需要亲自去解决,很多业障,都要有事相上的行为功德才能解决得圆满。若通过佛经去消除过去生的业障,而自己没有醒悟,没有认识到自己过去生所做的错事,那么即使业障消除,还是会再重复自己过去所犯下的错误,不转心念,根不能除掉,如韭菜割了又会长出来。

世间遇到的各种违缘与障碍,各种矛盾纠纷,重大事故与疾病,都是已经因缘和合成熟的果报。对这些事情,一要坦然接受,逆来顺受,那都是为你增加福报消除业障的途径,忍辱就是增福消业的重要途径;二要不能逃避,而要尽力化解,争取一个圆满的解决。如何解决呢?世间事,急的多用世间法,偏重于用世间法解决,这是转变果报境,佛法化解为根本的、长远之计,是转变因缘境。比方你切菜割伤了手指,你是去买块创可贴贴上,还是准备靠念佛来止血呢?对于长期的问题,特别慢性病痛,运气差等等,则应以佛法修行化解为主,世间法为辅,或者佛法修行与世间法并重来化解,多方面来解决问题。世间法与出世法,本是一体,是针对不同的情况来运用的。从根本上来讲,并没有世间法与世出法的区别,世间法只是一个方便法,出世法为究竟法 。

初学佛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打坐、念佛、诵经、持咒的功课,每天坚持做,这样就是修行了。不知道这只是修行的助缘,是修行的功课内容或说途径之一。真正的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为,特别是心理行为,把自己不善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善良;把自己心胸狭獈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把自己自私贪小便宜的习惯改过来,变得大方,乐于助人;把自己易发脾气的一面改过来,变得内心柔软;把自己残忍杀生的习惯改过来,变得慈悯生命;把自己好色好淫的习惯改过来,变得正行无染;把自己好酒的习惯改过来,变得精神清明;把自己贪爱的习惯改过来,变得乐善好施……,这样去做,才是正修行,是真正的修行。 当然至少在修行初中期阶段,打坐、念佛、诵经、持咒、拜忏等都是必须的功课内容 。

以前愚昧,逆境现前会怨天尤人,现在能深明因果,了知是宿业感现,能随缘消业,不起怨恨;以前处处为自己着想,现在深明无我,远离贪着,于世间财富名利,不生追求想;面对自己往时的恶业心行,能生起忏悔心;面对世间的苦空无我,能生起出离心;面对世间的苦难,能生起慈悯心;面对解脱,能生起精进心;面对愚痴心行,能生起求智慧心;面对诸佛菩萨功德,能生起随喜赞叹心;面对众生的痛苦,能生起济度心,……能如此去做,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是真正的修行。能如此去做,才会自然的得到诸佛赞叹,龙天护持。

修行不是像背诵课本一样单纯的去念经做功课,而应该从功课中获得智慧,并与自己现实中所面对的一切结合着去思考问题。更重要的是,不能把修行做功课本身,当成为一种目的,若想通过修行功课去达到某种所谓的境界,越修则越远离。修行是身心并重,并以修心为依归的。很多人是为了做功课而做功课,但功课的目的不是做功课,而是转变我们的身口意,转化我们的业障。打比方的说,人需要钱,所以才去工作,才去做生意,但赚钱本身不是最终目的,只是个途径,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与其它需求而去赚钱。如果单纯是为了赚钱而去工作去做生意,以赚钱为全部的首要,成为一种目的,那么很难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这也是众多人在工作的阶段为何处于不同阶层,拿到的薪水也有高低之分的主要因素之一。修行功课就象赚钱一样,它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方法或途径,是为了改变自己的身口意,功课不是第一位,修自己的心,这才是第一位的。功课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形式,来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这才是第一位。

方法有了,收心还得要自己来收,再好的方法,如果不能在功课过程中转化自己的身口意,那也是无用的。道证法师说过,凡夫做善事都夹杂感情,私心杂念很多,免不了爱不爱、爱憎的分别,如果布施还想得福报,就是贪求福报。布施多点了,就觉得厉害,不得了,这就是起贡高我慢,做起小事要吹嘘一下,要炫耀一下,这就是在起嗔心和傲慢心。这样做的善事都有贪嗔痴慢的毒素。因此,我们所有的功课啊,诵经拜忏念佛啊,做功德善事啊,都不是为了做功课做功德而做,而是为了身心清净,消除业障,种福德善根,从而转心转境。如果不能真正转变认识,转心转念,那我们所做的,只是结了个缘,做了体育运动,果报比较小,甚至有时善行没有什么善报,象俞净意公遇灶神前,就是如此。

所以,修行的首要,或说修行的根本,应是修心,心净了,那么才有可能更好的修行,乃至修行圆满。
发表于 2012-1-30 20: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0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20 12:34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