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入春,冰雪消融。夜里看完电视连续剧《大雪无痕》,便是读史。 ; B1 x8 {% [: f# P3 r4 z
0 y2 ]9 W5 D* `5 ^
/ {) w5 ^8 l2 B5 \+ K+ B
- d. I" d8 l* U2 v' C1 C) i3 p) e+ s" M" c% E
今年是世纪之交,举国上下欢腾,那么上次世纪之交时的中国又如何呢?
& I D$ {& D! O; H0 u
* z1 ?7 u s V( Z
" y6 V2 Q5 g/ s& `
+ M7 L! J: f. o% K; D4 X) K p4 }: j& |: k+ S
读史方知:其时正为八国联军占据着北京、天津、保定(山东辽宁更不用说了)等地,,而光绪皇上和西太后则远匿西安,中国政府的特命全权大臣荣禄和李鸿章正叩头作揖、上下打点着外国人呢! 6 H7 ]/ {( D+ w! h# a& i
% O3 D* k2 n& {8 y. p- K+ s' f
9 s, [. z" ?; Y% @7 q
5 b$ D/ o4 G# f& U$ T6 D6 v# T. ^" V) J1 G' N' E
据史书载,1900年的下半年到1901年的上半年一年间,中国的大地上充满着火药味,八国联军的舰队进驻了广州、福州、上海、青岛、旅顺等各大港口,并沿长江游弋到了重庆;在北方的直隶、山东等省,义和团、清朝官军、八国联军打成了一团,直打得天津七月份失陷、北京八月份失陷,朝廷拉着参战官军仓皇西窜,而官军精锐部队(袁世凯部)于山东坐视不管。
r5 }3 {7 ` L/ I' c: `
( l- A2 [5 m* E5 I1 H3 ^* l! i. `; u( _" |/ d* c8 }: K4 f
/ c) B1 J& O' C' D) K4 z
$ r# E9 j% D- L$ @, V 农历"九月十五日,八国联军在保定组织军事法庭,审判廷雍及城守尉奎恒、统领王占魁等,然后将三人斩首示众。"
# l- E& d# \' D
' p, ~9 Q0 J& y& Z* A1 `% N6 n( _- n! b" C" B; q& e4 J" h
6 _; s, C$ g+ L
# h; Y: }* l/ X4 N( g. J M "九月二十四日,瓦德西首次会晤奕匡力、李鸿章。瓦表示联军将在直隶过冬,无理要求清军撤出直隶。"
& {1 H9 R' ~. @$ M# e3 X* d+ M* a/ a
6 c: {6 S( i) R* p) b
: s! [3 n8 i8 E. Q
# ]6 g* w/ J1 ]0 A) ], o "十月十九日,在瓦德西倡议下,各国联军头目组成'管理北京委员会',负责管理治安、卫生、民政、财政税务等事,由德国陆军少将任委员会主席。”
/ L2 u* n" V! e0 N# t' Z- G6 u" \; |( A# H$ ]
; Q2 h) I& L7 `1 O z T
9 j; W% `3 b2 f# [ k' ?1 ?
% V+ W! o" X0 D$ [% G 八国联军来了多少人? ( r: _2 o% C- O4 U4 X1 |/ J* q
4 ]+ R( G! c- T" n
4 V* n2 ?' i% m# w; }
7 B) Z& _7 Q8 o3 F' G6 B
" ?) ]2 X* y- B3 ?0 x' o! v" w2 X 算一算,从天津8月日起兵进发北京时不过一万六千多人,可这一万六千人只用十天时间便于8月14日攻进北京,赶走了清朝皇帝。当时仅北京的城防守军(官军,不包括义和团)就有三万多人。 ! B7 |* p5 Q- X1 L0 D' `& f3 g
, p+ x5 Z9 S' V1 t" f+ L5 c7 s
8 h# I" A2 r6 ?8 o! ?4 y
/ k; w4 k+ l' R U1 q% ^, b
' g6 J5 D* I$ Y, V* d7 W1 D0 H/ q 他们的武器好吗?
# g5 N$ |& _! N( e
' R* \+ y! B2 z5 h7 [2 [# ~! J- d7 S
1 @+ P5 g- S5 C2 O# ?$ Y/ w k$ z6 J- q: V6 p# D! ~5 k
8 R/ G2 e6 S# d P% q+ W! L 还没有清朝官军的好。有英国公使事后给其政府的报告为证:"由于意大利公使的好意,他送给我这份报告单,我把它随信附上,因此我能够使阁下掌握关于那些武器弹药数目的有趣的细节,那些武器弹药是西摩海军中将于今年六月底返回天津途中,占领天津附近的中国武库时,在该武库中所发现的。 ( t: T# ~. E! f
, L6 t' n/ j1 J: r3 X- n6 B
* D* R. b% Z$ h# |6 E; @+ V
- p! w! X4 z1 C2 G/ ^3 Z+ a; [5 [/ B
- ~* Y( b! T( v C b: M- x9 n 这份报告单是一位意大利军官编制(不包括该武库中所储存的巨大数量的军用物资)。关于这份报告单的惊人事实,在于那些新型大炮和来福枪。作为此事的一个例证,有人告诉我说:曼里彻式卡宾枪的类型,比供给在华作战的奥匈部队的那些卡宾枪甚至更为新式;那些克鲁伯大炮绝比德国人所有的大炮甚至更为新式。"
9 B q' k; e8 k' q
2 i+ g& Z$ B, R1 \* V) H0 z) A! A$ G
3 B, W/ }6 } H3 K/ @8 M+ V/ V4 }5 {& _; }4 A) y9 _0 p; F, R
3 G+ u7 _9 J6 E1 T: Q* D# x "附件 关于在天津附近武库中所发现中国新式军用物资报告单
& h5 J& s" ]6 O. y9 a7 H% h3 O+ z" l% H# b* k
0 y5 g, l# j4 h, m( u2 ]* |2 ?7 ]6 J
8 }, }0 x3 ~# S' [9 v
/ q, v# _$ E9 O6 ^/ z1 P 三十六门克虏伯大炮,口径87毫米(1897年埃森制造),折合3.41英寸,其中大部分仍装在箱中。 2 k3 A9 g. p! L
- m* r* K6 w5 |! @$ } ' f+ c+ v6 p6 T: c3 `9 a0 n0 i* C: c
6 k' F- C+ }1 I. E
- B8 D: V2 |! |) W0 ? 六十门克虏伯大炮,口径70毫米(1897年埃森制造),折合2.75英寸。 - u# @+ Q( A1 |! _ y; s% C
/ I6 ^2 m2 e) G4 e u( A* `7 B
7 n" S1 C- b2 A% i2 i/ `# | N: }# y4 d- F4 R3 B- x9 j: V
$ y) D5 q# s V
四十二门诺尔登费尔德式速射机关炮,口径57毫米,折合2,24英寸。
# {2 |0 [; b5 V2 ]' G9 C2 T# B% p: q5 Q6 p
+ N2 P. p: l# A
|' P$ d& a) O6 r
5 m# }& w k: o' a& s 四十二门诺尔登费尔德式机关炮,口径47毫米或1.85英寸。 ; A2 M# b! {* }* q8 o# e
* i/ h( u/ a z' d. R
- I& F) K/ D( U2 V5 j
; z. M* l3 d4 Y& A7 h4 B* b3 |
) f2 ~0 D: _$ N' M9 ] 四十二门大炮,其中一部分为诺尔登费尔德式,一部分为上海机器局制造,口径37毫米折合1、45英寸。 ) o! s3 r) h4 e% j5 P' S. K$ k
0 x" n1 w; a( \, J8 |( r3 Z& D
2 Z3 N, f4 ]) _4 j- y6 S$ C1 l$ U; E) m3 c
3 I2 D6 O8 [7 Q9 ~* g0 R2 n% c
十门速射机关炮,口径37毫米,折合1、45英寸。
: c8 B8 w) |3 O, H+ c. `, a- s* ^: J0 W& z) m8 @3 b8 v
8 O. g1 Q- s( E3 `( ?5 {4 ^& G4 ]5 u8 ?1 V- v% v6 P* a: q
1 {8 x% W7 G8 _7 c4 T( G n- A; {
二十门小口径的速射机关炮。 0 n. Q5 ?" E, Q) |# P* `
6 b. V4 s* N4 |; @
- M0 N/ u; b* {( w
; ]+ I3 m7 U# m
' @8 i$ n# g4 B3 o4 W0 m7 x. r3 q5 h# o5 L* F
三万支具有最新标记的毛瑟枪和曼里彻式来福枪。 , g @7 }( G6 W4 j. I
' D- m- i! P& a& n7 F* i0 ~: `- j' D2 m( \( ~0 n1 ]) \3 l
3 @: P% \# e0 v( v, d3 t
" Q8 P K$ p& a7 ~8 Q$ k8 w4 j6 m 三万把刺刀、军用品及其他。
5 B Q/ | ^, X# b
# d* x. e3 t! W
5 `* U5 T* ? b" h8 s
- |: L* _- B+ k5 z* `; r6 b. A; C+ W
5 H) e# W# v9 ~8 V7 }$ P5 l4 T 约值二百五十万英镑。 - t, s" h: r! ?: h* d( O* U' H P
6 }2 m# `4 q- p) s6 L% o7 v) K% I
3 H: e _4 @" K8 {4 N1 S9 c3 @) A
, J. q2 j9 |. {. P( Z# N; [% Y, m) f5 t
对这个总数,应加上武库内的机器、工具以及目前驻京部队的武器。
0 V# b$ Q$ j' w" x7 K; z
7 K8 a3 `) |( G8 K1 h; f1 G" l1 |% H/ Y% m% r$ Y
1 @) _7 M5 `* {$ D' ?7 S5 y) s
) a& }+ E( y, c3 U* L4 S4 k 看看看,战斗一开始被人家缴获的新式武器就这么多,等于给后来联军的一万六千人配备了全副武装还有预备的。要知道这西摩海军中将的队伍是在乘火车进兵北京受阻、"逃回"(我们许多教科书上这样说)天津时缴获的这些武器。这能说官军的武器差吗?! 6 {" J, I r6 G/ h5 Q6 F3 K
. S) K, Z2 h b. O& w
$ C- g% s1 N0 m, i7 l. T7 V" f4 W) C9 B0 b
; T6 _- `; m, D! r; y 既然兵也多、武器也不差,那怎么轻轻易易地就被人家八国联军打败了呢?只能说是战斗力极低、极差而已!义和团我们且不说它,那是一伙迷信刀枪不入崇尚大刀长矛冷兵器的乌合之众。单说说官军,这是一支自从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后装备洋枪洋炮、按照洋式方法训练出来"新军",号"武卫军",分前后左中右五军,每军万余人,总共五万多人。此时,除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去了山东、宋庆的"武卫左军"驻扎山海关内外以外,"前、中、后"三军布署在津京一线,北京城中也还有宫廷卫队和八旗亲兵。京城内这万余官军,攻打区区不足千人守卫的外国使馆区,大炮轰步兵冲挖地道放火烧,忙活一个多月竟然还没攻克,甚至连人家屋顶上的外国旗帜都照旧迎风飘扬,这不是毫无战斗力可言又是什么呢! & R; _3 |5 C4 x m
4 z0 T Z& ^- o& b G3 a c; y( V/ `, `, ^
0 ?: h$ K* S8 {" V, R/ C, W! m
& g7 |% W4 k9 d4 W: \ U 战斗力低下的根源,首推腐败,清末的政冶腐败、官场腐败、军纪腐败是尽人皆知的。读史读到细节处,每每看到上层的惧洋媚外、底层的吃里扒外。举两个例子:
3 h( w, L9 ]' l |- t" h
7 I, L$ J7 a# `( s
! n! E2 h" S8 h( |
$ [2 ~" b+ ~" o" y. W' Q* e }+ h, b! ^) C# c3 U$ E: P% ^* J0 ~" v N; n
1、6月19日清廷决定宣战后,攻打使馆不克,7月15日闻讯天津失守,西太后遂"命总理衙门向各国使馆馈送西瓜果品及各种食物",以讨洋人欢心。弄得洋人"疑为有毒而不敢食之"。7月25日清军接着又继续攻击使馆。
K7 e" L' g4 W; {
0 j4 T' e6 A c: P' \# T, b3 ?% t7 E& k. e
8 B' U9 {: h) g
; H$ G [9 C* ^- @" b; e, y
4 g4 |! g, \$ l# L! q% g 2、"日本人开辟了一个买卖鸡蛋的小市场。中国士兵把鸡蛋藏在他们宽大的袖子里面带过来,卖给我们的人。""24日,鸡蛋的供应开始减少。携带鸡蛋的那些士兵报告日本人说:他们的长官已进行威胁,如发现任何人携带任何东西给被围困的人们,当予处决。23日,日本人看见有两人由于这个原因而被斩首。"向洋人卖鸡蛋的这些士兵当中,有一人甚至在洋人出价二百五十元之后,为其往返天津送了三封求援信。 % \; ]- B4 U$ c$ e* q5 w
& M" S+ d! z+ K9 ~
0 V* i6 [7 E; _- C
: O" q1 F5 r8 [+ }
W" ^& T, k* A6 q6 }5 e# {$ j 面对战场上的敌人,"统帅送西瓜、士兵卖鸡蛋",象这样的队伍还能打胜仗?
. R$ a- J. D# r& e3 }4 q1 w: U
6 p. I& y* U4 d$ l, T% E8 r- u6 S/ U0 b+ R4 @4 `
: D) G+ q7 M( y
4 M/ S3 W' ]0 J+ G$ ` H( K7 \* v 战斗力低下的根源,再推军治。 7 r: }% A$ _" T
8 ]$ A4 I$ J) { j3 r0 Q
v* S* B0 v$ B- ?* u! p l; S! T7 ~, [0 @' @
6 ?, \7 \+ @9 {6 Z5 O3 t, {$ K0 u 首先,指挥不力。 0 n3 M- ]/ e! H- }8 ]4 s P" _! W
2 A: [6 P; O' G( E9 ~' E- [* }
5 ^- ^* C' i- u0 D
) `( U! G- B- F' C
, m/ V! R0 M0 I; S 清廷内因为有"和""战"两派之争,所以一开始就没有坚决抵抗的决心和部署。在6月17日大沽口炮台失陷之前,一味退让避免作战,当大沽口炮声响起还没有完整统一的军事部署,6月19日西太后召开第四次御前会议决定宣战,然后才下令前线总指挥裕禄抵御洋兵,防护大沽炮台,不可"任令洋兵直入"(此时炮台已失,天津开战)。6月21日发布宣战诏书,同时号令各省选将、练兵、筹饷诸事通盘筹划,"共挽危局"。并且还致电转告德国外交部,"切嘱停兵,再议善后"。
3 A0 _" K7 @4 p) H& b! E6 @& o6 l6 P! P2 E5 E
: y, M) h. f$ w
1 O" C) N7 L! C- @, S
# t) }8 ~( p4 x 而开战后的前线总指挥裕禄则又犯了一个消极防御的错误,说"必须先将紫竹林(天津使馆区)洋兵击退,然后会合各营,节节进剿,直抵大沽,方可得手。"其先保天津、再夺回大沽口战略的结果,使敌人越来越多的后援由大沽口从容登陆,兵力很快由开战时的三千人增至一万,直到像裕禄所说的"敌兵麇集,其何能支?"最后,"武卫前军总统直隶提督(指挥官)"聂士成于七月九日战死,天津于七月十四日城破失守。此时清军仍取消极防御节节抵抗战略,退至运河边儿上的杨村等地扼守。 . g- Z8 ] \$ }% u, Z" M
% D. F+ N$ b; B1 |; D+ \
, F. |* k" a( Q0 l1 h }6 s
4 u' U8 u* d7 O" C: S
6 ?1 L+ e! ?) T( v5 h" S( N: U) f8 Q' E 二十天过去,敌军先后三次召开各国军事代表联席军事会议,统一指挥,补充兵力。 9 L$ B- H/ X" `: n9 E# u9 \, e! W, o2 ]
# y! P2 ]5 c7 w
- H; @. z5 }$ l! d Y" v! q5 y
) Q1 z% k+ q' e* s% R2 t
; C! x/ \8 I$ ]6 ]2 R! L
8月4日,兵力增至一万六千余人的"联军",兵分三路大举向北京进发,5日,突破清军防线;6日以后清军则放弃了抵抗,纷纷不战而退,裕禄见此,知"事不可为"而"以手枪自击,登时气尽。"此后,尽管清廷又临时搬出一位总督大臣前来指挥,无奈巳是兵溃如山倒,清军在联军的一路追击下,"受创极巨"。联军沿途几乎未遇任何抵抗,便于12日占领了通州,兵临北京城下。联军在通州又"寻获军械粮饷甚多,所得米谷,尤不计其数。
3 r$ j, A1 i0 U% R. I
, |( q" h3 \+ e/ R3 p* G H4 u! h# `1 m% n1 j6 Z, S; K
! B+ P( d4 `( G- M: x, s% Y$ Q; G
在北京的防御作战中,13日夜开始战斗,14日下午2点有一个门被攻克,随即西太后便率众位朝中大臣弃城而逃,三万守军尽管"护驾"走了一部份,其余仍坚持抵抗,另外两个门当晚才被打通。皇宫守军一直战斗到16日晚才撤出了皇宫。这几天的战斗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没有统一指挥的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