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664|回复: 4

清朝为什么打不过八国联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 18: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月入春,冰雪消融。夜里看完电视连续剧《大雪无痕》,便是读史。
: ?! v, f% i, }/ S; C
5 M3 c9 z% P" K7 e5 s
9 _( S, I! X4 V& |5 _3 l; X
- K3 o. @* X% G0 p1 p7 \: O
3 O9 n  T- T; A- R( K1 K  {3 A  今年是世纪之交,举国上下欢腾,那么上次世纪之交时的中国又如何呢?
$ v( u: i* g0 Q6 T& K9 j
: F' V0 s; _/ M! R5 U 3 U) W# E* \' F- }+ B( ]$ {% F8 @

0 x: A" ^5 P5 `1 R+ G2 t  p* b! }! v7 p3 @( M2 P% q" e5 z' S
  读史方知:其时正为八国联军占据着北京、天津、保定(山东辽宁更不用说了)等地,,而光绪皇上和西太后则远匿西安,中国政府的特命全权大臣荣禄和李鸿章正叩头作揖、上下打点着外国人呢!   \- B' P. v: V: d0 A' j

. ^  E1 G+ x' r: P: c) A! a6 k  m1 l7 u" ~9 P; w

6 [3 j! U# M! X# G! r$ X
' ]% O# `/ m' v: y) |  据史书载,1900年的下半年到1901年的上半年一年间,中国的大地上充满着火药味,八国联军的舰队进驻了广州、福州、上海、青岛、旅顺等各大港口,并沿长江游弋到了重庆;在北方的直隶、山东等省,义和团、清朝官军、八国联军打成了一团,直打得天津七月份失陷、北京八月份失陷,朝廷拉着参战官军仓皇西窜,而官军精锐部队(袁世凯部)于山东坐视不管。 " @) M% ]2 ?; x5 w  D/ Z

0 ]$ `1 e5 l6 F# _$ B5 M5 g& T" ~0 V) d% _/ F

7 }+ G6 S( q* h$ W* [2 Q
# h. [: T* B! z3 W  农历"九月十五日,八国联军在保定组织军事法庭,审判廷雍及城守尉奎恒、统领王占魁等,然后将三人斩首示众。" " b3 G* ]- f3 e4 F, V) D+ K, b
9 h; S, D7 D+ ]
7 d  l6 N4 l+ e/ d4 m+ K6 a- C2 {- |
% H9 D' O# q0 g: d$ \
7 T4 H! j: h3 E! E9 [6 ~# E, B
  "九月二十四日,瓦德西首次会晤奕匡力、李鸿章。瓦表示联军将在直隶过冬,无理要求清军撤出直隶。" : \4 p: L6 W! w$ m* |% x

! ~1 d0 p+ H. y, K) G' v5 x, u% }
- U6 q  V! b! h
, C2 Q" h; P6 N1 p
  "十月十九日,在瓦德西倡议下,各国联军头目组成'管理北京委员会',负责管理治安、卫生、民政、财政税务等事,由德国陆军少将任委员会主席。”
& {- u/ _6 o( }
7 d5 Y0 Y& `( a: |: m- I# g
7 u0 Y, W1 _8 D9 U2 B2 ~
9 N3 l5 _" J* |
6 R  p; }7 p! T; ~  八国联军来了多少人? 7 O  W2 L5 E; h2 d) d; V( {

) w  U1 t. g2 }; f7 N
" p( W" I% i3 G$ [. N
8 k- V6 B7 }% Y- m! D3 V! R$ U3 b9 V' \' r$ n. ?
  算一算,从天津8月日起兵进发北京时不过一万六千多人,可这一万六千人只用十天时间便于8月14日攻进北京,赶走了清朝皇帝。当时仅北京的城防守军(官军,不包括义和团)就有三万多人。
7 Q0 W/ t/ h1 l( Q2 I) v( N; |
# E8 |+ [& T/ _, x( C, h
. i/ i* _, M: Q* N2 ~
; [! W! H4 f( h- r' r" C9 b; L! u) @) S- `
  他们的武器好吗?   b5 t! J0 p, |3 t- e' z
8 _, ~$ w1 w! k2 x/ q
/ @  I( L' {& u; ]

6 M6 G! Y0 B) N2 d( ^
4 J& d% G' b0 P/ D/ p" C  还没有清朝官军的好。有英国公使事后给其政府的报告为证:"由于意大利公使的好意,他送给我这份报告单,我把它随信附上,因此我能够使阁下掌握关于那些武器弹药数目的有趣的细节,那些武器弹药是西摩海军中将于今年六月底返回天津途中,占领天津附近的中国武库时,在该武库中所发现的。
, m4 K1 [. w1 F
" e, u" @  F  p/ H7 |3 `/ j8 {
$ @. H2 T% s. o" [# F- p% w" q- ~2 l$ {' Y8 l& b! y" [

8 `$ Q+ p3 ?- b! j7 Z/ ^3 r  这份报告单是一位意大利军官编制(不包括该武库中所储存的巨大数量的军用物资)。关于这份报告单的惊人事实,在于那些新型大炮和来福枪。作为此事的一个例证,有人告诉我说:曼里彻式卡宾枪的类型,比供给在华作战的奥匈部队的那些卡宾枪甚至更为新式;那些克鲁伯大炮绝比德国人所有的大炮甚至更为新式。" % s( H9 \( n) F0 U. v
+ p' f7 g6 g7 F

, ?8 f2 P0 W; U7 r) \; G( R6 L0 `% @( B) O# [

+ \1 |; t; R. h+ ~  "附件 关于在天津附近武库中所发现中国新式军用物资报告单
5 w" Y$ _( [7 e8 c' t  U3 B/ a* {

' }) n2 ^; U, f. x1 P8 A  w: e7 Z- z5 W. W5 s
9 f$ C/ y3 S7 g0 D7 V
  三十六门克虏伯大炮,口径87毫米(1897年埃森制造),折合3.41英寸,其中大部分仍装在箱中。 $ ?4 W/ Q4 t9 l# g9 o

$ r1 G7 F$ Q" L) T) E: h   t! u+ f5 E8 A. A8 O" e
% T6 V5 a/ S9 n2 h3 G

# D6 _( P# Q3 o* R  六十门克虏伯大炮,口径70毫米(1897年埃森制造),折合2.75英寸。 * M6 s* q2 S7 O& T- p- p
, T4 l. R5 {* f( B% ?

- w; X. _; ?; ^7 d8 q  O
5 Q( r1 v$ g$ y/ S9 ^
* ]$ A! {' L* u, ~$ s/ g  四十二门诺尔登费尔德式速射机关炮,口径57毫米,折合2,24英寸。
2 ]3 [1 B9 T; F8 a+ f
: b8 Z% v; f& f7 w$ }' Q. X- B7 H% Z; b% d
* z. P8 D3 ^; H- x. a% ^
# @7 N9 [0 o& ]& A! `
  四十二门诺尔登费尔德式机关炮,口径47毫米或1.85英寸。
8 ?7 C2 [7 h0 |. s3 d( w6 J) v+ Z  ~* M/ K. x
) {- `& v$ r0 [& |% B

4 C3 ~, v7 G' U0 ^  _/ C. q( J! `) Z" z% ?
  四十二门大炮,其中一部分为诺尔登费尔德式,一部分为上海机器局制造,口径37毫米折合1、45英寸。 4 X; B. o, Q; Y# P+ U: i+ o
0 p1 S1 `* i# f! F
' ?  Z$ [" ?  B5 `/ o: ?, I
  \; Z% m1 G4 `4 o

. \! K* w- z6 {0 o  十门速射机关炮,口径37毫米,折合1、45英寸。 . Q6 o% e. U+ |1 S$ T
9 u' v* g. u0 P; F8 ^( l' [! ~, r# N

( @0 }( S+ ^& v# k7 u# ?# n: C  i1 B5 K0 O6 N! z
. v: a5 Q, k2 O% `1 _: d5 j5 U  t
  二十门小口径的速射机关炮。
% n, {+ Z& [8 A: N1 U* L  _2 Y& Z! ?0 ^3 r, d  ?

" i5 Z0 ?7 Z- J" V3 |: j4 q' o
7 L1 C8 F' X. h; m) W$ a9 U2 Q" O" e1 `- A# p

' Q8 V' G% ~0 r1 }% J  三万支具有最新标记的毛瑟枪和曼里彻式来福枪。
, c% ~( [6 p: U( {* {6 Y4 `" |- `. n+ u' D0 C- m) Z$ ^1 a
, Z  _3 ~; r- _# A7 D# T
0 G2 T. F/ k6 V$ q: J' L
' _* F9 C' d; i. V* j+ A8 Q
  三万把刺刀、军用品及其他。
- ?* J. v9 X7 n4 T- I8 g. y5 _5 H

, K* C, C0 ~( L& i/ [* ~% ^# E# Z
) z) c$ f: t2 w: B* E
1 A, [" Z  w0 X  约值二百五十万英镑。
9 y/ X" W* Z4 a9 D$ D* }1 Z$ j2 K  g2 ]) A2 c

) |8 Z' q" y4 T) R: D$ ~. h- F' J- O$ v) Y
1 Z. f" m7 |: u1 _* \+ d$ r
  对这个总数,应加上武库内的机器、工具以及目前驻京部队的武器。 ; q! t* r" |# F7 N5 H! u; g- _

* F. V& W/ T5 k8 v! A6 ]$ G$ q9 J( a) i8 [. H4 R

/ ]  M  \, Q# [9 `  R( B! F5 _$ c' G7 g" |2 b" J, E/ b; E5 z( f
  看看看,战斗一开始被人家缴获的新式武器就这么多,等于给后来联军的一万六千人配备了全副武装还有预备的。要知道这西摩海军中将的队伍是在乘火车进兵北京受阻、"逃回"(我们许多教科书上这样说)天津时缴获的这些武器。这能说官军的武器差吗?!   \$ c4 s- n7 G5 q4 V" |
' V7 B) |! {& ^! @& Y
; v% w7 b" b5 }4 N
, c6 L# w4 B& o

9 l3 G3 C$ E% D5 ^  既然兵也多、武器也不差,那怎么轻轻易易地就被人家八国联军打败了呢?只能说是战斗力极低、极差而已!义和团我们且不说它,那是一伙迷信刀枪不入崇尚大刀长矛冷兵器的乌合之众。单说说官军,这是一支自从中日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后装备洋枪洋炮、按照洋式方法训练出来"新军",号"武卫军",分前后左中右五军,每军万余人,总共五万多人。此时,除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去了山东、宋庆的"武卫左军"驻扎山海关内外以外,"前、中、后"三军布署在津京一线,北京城中也还有宫廷卫队和八旗亲兵。京城内这万余官军,攻打区区不足千人守卫的外国使馆区,大炮轰步兵冲挖地道放火烧,忙活一个多月竟然还没攻克,甚至连人家屋顶上的外国旗帜都照旧迎风飘扬,这不是毫无战斗力可言又是什么呢!
; v5 F- g9 n# ?$ \, R5 `1 b9 I$ I
  \6 A+ ?9 {) I" `8 I' y: e6 h/ N" c
' o- t: j* i$ s/ C* @
: @* G4 m: R5 F% h. N# p' k
  战斗力低下的根源,首推腐败,清末的政冶腐败、官场腐败、军纪腐败是尽人皆知的。读史读到细节处,每每看到上层的惧洋媚外、底层的吃里扒外。举两个例子:
/ Z% Q: p( Y' ^9 m2 Q8 A% T
" C+ Y  N$ r- v  ?
8 r5 u# K8 B% Y9 t: m2 ]% `' A  t0 I* d+ t  [5 [: a8 y

" w; M$ R- c0 K3 h9 j8 x  1、6月19日清廷决定宣战后,攻打使馆不克,7月15日闻讯天津失守,西太后遂"命总理衙门向各国使馆馈送西瓜果品及各种食物",以讨洋人欢心。弄得洋人"疑为有毒而不敢食之"。7月25日清军接着又继续攻击使馆。 ; Q8 @! U+ d8 b$ E

- J2 c- V5 m+ B9 w/ p3 U
; v3 M, a/ e6 \4 J1 @5 J
# {5 p, L$ Z' w- T$ @/ k4 r. r; X; V
0 `4 d1 [6 b; h, ^- g  2、"日本人开辟了一个买卖鸡蛋的小市场。中国士兵把鸡蛋藏在他们宽大的袖子里面带过来,卖给我们的人。""24日,鸡蛋的供应开始减少。携带鸡蛋的那些士兵报告日本人说:他们的长官已进行威胁,如发现任何人携带任何东西给被围困的人们,当予处决。23日,日本人看见有两人由于这个原因而被斩首。"向洋人卖鸡蛋的这些士兵当中,有一人甚至在洋人出价二百五十元之后,为其往返天津送了三封求援信。 $ V# s0 ]+ f4 L6 a( ?+ }: }

+ v7 H' ], b: T  y$ n4 d* T3 s& Y+ \# W5 c

8 {0 J" N" ]' Z, P. N
3 C. P; R! \+ U  面对战场上的敌人,"统帅送西瓜、士兵卖鸡蛋",象这样的队伍还能打胜仗?
  c' [3 }+ z# ~  O* c, I
2 X0 ~; D0 }; \3 s, s3 L6 M6 p! A" v% L& F) C3 }( Q
* g4 A9 Q, M& A% E
2 ]2 F5 L: ~8 c1 c& t( l
  战斗力低下的根源,再推军治。
! [, [3 I+ G5 P9 \( t/ y, A1 R. d- k9 |, x% ]! x9 B: W

. G; U7 h( P7 `. |8 U( [& C4 ^1 f( Y. y9 q3 T% E; V% ?

' l3 T! W3 w# ?5 M7 `  首先,指挥不力。
: H. U* ]$ Y0 @: Q- \$ x3 A
' r7 [7 Q0 J5 f 7 F, X: b' p& ], Z

2 l  X" V- K9 J$ y, o: ?, z2 P6 C+ @1 X; Z" h( j- d
  清廷内因为有"和""战"两派之争,所以一开始就没有坚决抵抗的决心和部署。在6月17日大沽口炮台失陷之前,一味退让避免作战,当大沽口炮声响起还没有完整统一的军事部署,6月19日西太后召开第四次御前会议决定宣战,然后才下令前线总指挥裕禄抵御洋兵,防护大沽炮台,不可"任令洋兵直入"(此时炮台已失,天津开战)。6月21日发布宣战诏书,同时号令各省选将、练兵、筹饷诸事通盘筹划,"共挽危局"。并且还致电转告德国外交部,"切嘱停兵,再议善后"。
8 E6 c, G6 Z% i/ s1 v0 y, ^# h( a4 I, t7 f1 r3 E

7 Q8 U' e  w8 k& U  E) D
/ p% K; n, X: L) w. W& k6 b) A
  而开战后的前线总指挥裕禄则又犯了一个消极防御的错误,说"必须先将紫竹林(天津使馆区)洋兵击退,然后会合各营,节节进剿,直抵大沽,方可得手。"其先保天津、再夺回大沽口战略的结果,使敌人越来越多的后援由大沽口从容登陆,兵力很快由开战时的三千人增至一万,直到像裕禄所说的"敌兵麇集,其何能支?"最后,"武卫前军总统直隶提督(指挥官)"聂士成于七月九日战死,天津于七月十四日城破失守。此时清军仍取消极防御节节抵抗战略,退至运河边儿上的杨村等地扼守。
4 k' ~8 w) O" s. ~1 J- L( E8 f1 X4 I5 K0 ^) u: f! e

7 {, R/ S0 N) g$ A* |8 \& ]* h! o

$ i) w1 w" ?, u1 s: k8 e3 j  二十天过去,敌军先后三次召开各国军事代表联席军事会议,统一指挥,补充兵力。 # \8 `1 K! \/ d4 Z3 w6 s

+ s! M5 E" C) d$ ^5 m0 B/ O6 c6 {; D. t5 p  ~6 l' t" z
" S5 p4 y# R: S- |

! }4 |+ q$ p3 p, y, x8 Q% g  8月4日,兵力增至一万六千余人的"联军",兵分三路大举向北京进发,5日,突破清军防线;6日以后清军则放弃了抵抗,纷纷不战而退,裕禄见此,知"事不可为"而"以手枪自击,登时气尽。"此后,尽管清廷又临时搬出一位总督大臣前来指挥,无奈巳是兵溃如山倒,清军在联军的一路追击下,"受创极巨"。联军沿途几乎未遇任何抵抗,便于12日占领了通州,兵临北京城下。联军在通州又"寻获军械粮饷甚多,所得米谷,尤不计其数。
$ ~7 ~4 q4 W* b1 z( y' t
$ C5 {' j1 z, R* A6 w9 A8 i3 z" d. `/ P+ D: y! Z9 y
) D; ^* ^. h* c! L
9 q+ l  @; e; j5 J0 I
  在北京的防御作战中,13日夜开始战斗,14日下午2点有一个门被攻克,随即西太后便率众位朝中大臣弃城而逃,三万守军尽管"护驾"走了一部份,其余仍坚持抵抗,另外两个门当晚才被打通。皇宫守军一直战斗到16日晚才撤出了皇宫。这几天的战斗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没有统一指挥的状态。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18: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步调不一。 $ W  \& e  N8 Z; C/ N
/ {8 K/ J+ }4 D- H2 N- P
7 @, Q4 z$ z. V4 ?& O. t

- ]) e! g, t) W8 G# |  }: Y/ y  在敌海军攻打大沽口炮台时,我炮台守军"计步炮各队,约有二三千人。所用之军器,内有大口径之炮甚多,且皆新式,大略非克鲁伯厂所造,既亚莫斯托朗厂所造者;若旧式军器,则更不计其数也。"而敌军则是十余艘军舰和"一个由九百三十五名六个不同国籍的士兵所组成的陆战部队"。炮战中,炮台守军起初"击坏敌船六只","复差人密约鱼雷艇开炮协同。......始终并不援应。"以后炮台守军"子弹告匮","后路又无接应","腹背受敌"以致炮台失守。与海军舰船缺乏协同,这是军种之间互不协同。 - w# Z3 n. j+ L/ h9 o' b5 s3 }

8 }) }5 B. c, u. t, f' \3 p1 |* ]6 S, ]+ O

6 x5 r$ o; a# z2 u" d* r3 I4 v/ i4 K6 D, ]' [
  防御杨村时,清军新任前线指挥总督大臣李秉衡率援军刚到一线进行部署,各原守军均不领命,脱离既定阵地,自行其是,各顾逃生。该大臣事后向皇帝秉报时说:"我连日目击情形,军队数万充塞道途,闻敌辄溃,实未一战。所过村镇焚掠一空,以致臣军采买无物,人马饥困。”上令不行、上禁不止,这是上下级之间互不协同。
7 @4 c  U6 z$ l& ^. `4 ?# T) q- h
6 p: {  B3 H, L- _

$ E% _* k4 P% N" }7 a! ~! B
* D) c/ I+ w) q. {  还有,在津、京保卫战中,虽然清军统帅荣禄也调动了袁世凯的"武卫右军"采取行动支援天津并钳制洋军,但袁世凯为讨好洋人和保存实力,行动迟缓,所派6营部队(约七千人)直到天津陷落后才赶到;此后其又干脆和反战派大臣一同搞了个所谓"东南互保",拒绝同八国联军作战。所以,此仗使得武卫军前、后、左、中军除左军马玉昆部外,几乎全部崩溃,唯有袁世凯的"武卫右军",非但没损失而且还从一万人发展到近二万人,成为当时最大的一支正规军。座山观虎斗,只顾自己不管别人,这是友邻军之间互不协同。
' F- Z; E8 q1 X2 w" x* H4 _4 w- q5 I4 j% l% N1 X0 u3 i" r5 [2 q: Y
& Y# B+ e/ K$ S" Z; U

# s1 v/ B- g3 S! Y
" p# j3 M$ B, H0 _  凡此种种,不能一一讲述。 & a: D) i/ K$ [! a
% r( c7 F7 N$ y

6 J6 G: c, @. b0 h
4 B" W1 R& U# L# W  ]1 g% }" c
  仅凭这几点就可看到,那是一个腐败的政府指挥着一支腐败的军队、所进行的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史中所描述的各种场景,使我不仅想起另一次战争,那是其后三四十年的抗日战争;由清军想到七七事变时的国军。面对外敌入侵,国之将亡,蒋介石抱着"攘外必先安内"这一西太后的训条,上百万大军在十几万侵略军面前斗志尽丧、望风而逃。要不是八路军在平型关打了个大胜仗,从而振奋民族精神、打破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真不知那个蒋家王朝的国军将以什么样的战绩载入史册。
/ P& D6 {" A' N4 |% c
2 q$ E1 a* @5 b# a5 E& F5 r2 |# ]+ r' U7 s. ^+ z% B; v3 o6 J
2 J! r: k3 t. w" [

( D/ v% g0 q5 l: k' h  再想想此后又十年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国民党军,特别是在辽沈、淮海战役后期中的国民党军,不也是这样指挥无力,步调不一、毫无斗志、闻战即逃吗?!这一段历史距离我们最近,所以知道的情节场景也最多。由此及彼再去猜想八国联军时的清军形象,自以为与后来的国军也差不许多。
1 U# d$ K" W+ ]1 B+ o6 i6 H4 I- M2 i8 K: O7 [# l! \1 Z% m

- i7 y6 C8 e; C9 l9 w2 s) i2 Y7 E  T" ]( M! Z7 l# X. A, h

% N$ [) v& g9 M5 y  "战争'以剑代笔'的政治。"这是列宁为战争做的定义。他曾进一步解释说:"怎样找出战争的'真正实质',怎样识别它呢?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应当研究战争的政治,研究正在导致和已经导致战争的政治。"一百年前这场与八国联军所进行的战争,尽管它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但是作为反侵略的一方,战之不胜是因为军队无能,而军队无能是因为政冶腐败。政冶腐败,军队无能,这就必然决定了它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2 E3 j" D- _* k

, U0 Q  R4 _6 L( O- }+ N6 o4 x+ p% A' s/ E/ \! N% I9 Z8 N8 b* E$ J
* D6 \( |6 f# Q/ M
9 U+ g7 _) J) r  X# D( M4 |
  春夜温馨,不能无梦。可我们不能沉缅陶醉在这梦境之中,百年之鉴,当照永远啊!
- `" |% Q* r% J1 J# p: s  V' h1 J; o$ d
                    2001、2 & ]( w9 w8 s; ^: \/ j' u, v  [

. K5 S. O% Y2 D" D4 P/ V6 B6 f+ x0 N% G/ V2 X/ Q
* C( O7 b% g* G

! g: R* P1 D  C; m2 n! v
8 j8 F1 {" R3 t( q: V; V% h1 l9 T
0 x4 ]+ n* l+ H) N" `0 L0 S* r0 I
" ~9 T, ^* |% w3 M) m+ T  I! m1 M/ j6 R& r
; c( G  h) n. {0 z& i2 K
9 x0 e' [. y" s6 \5 [$ [
  中国狼和欧洲羊 史鉴百年(二) 3 H: ~6 S) H$ I. l. d( k

1 @: G9 ]7 w/ J) ^% N& B, p7 d$ b9 C
0 f2 p8 X, F3 D0 N. P* r8 S8 Y
8 f$ B+ l' A) B; V

& U- S( d/ z. X$ ^) c
- s( s: R" j9 _7 n& V, H! w, A1 p( ?3 o' I. g1 S
 作者:黄鼬 7 U: M7 u  q/ F( `

, C8 n  \" x, T0 W: H5 O. G8 U. G% s2 u4 A0 P
( B! s7 g/ V; Q0 [6 T7 S- [+ C
% P$ [# X+ W2 |: C1 W

7 h! \& G, n) e$ h8 v) m8 G, i) K% b: l# @
) o+ L& L2 [1 L2 z6 Z- |  P7 ?
  "只要中国的路子走得对,一个世纪之后,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最少侵略性,最能容忍,最爱向别人学习!"这句话,如果我们将其中的"帝国"改为"国家",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代表当前全国人民心声、力主改革开放强国富民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可如果告诉你这话是一位在中国工作(注意是工作)了五十四年、被我们称作帝国主义分子的欧洲人H先生说的,你可能会感到有些意外。再如果告诉你这句话说自一个世纪之前的1900年4月29日,而且说话人H先生的国家在这句话说完后不到五十天便纠集组成了八国联军攻打中国,我想你一定会大吃一惊! : u. e$ ~' `5 M7 M" `0 o0 c

/ y' d9 ?8 J3 P! [% P! g# I% F# G
: ]# h& v- B$ Z' s$ v" p/ c* k# }' Q- Y1 D
4 N3 g' Z5 V! p  Z# n
  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戏剧性,一连串的偶然和必然。
* A6 {. P2 y9 |/ n- e3 H; _
8 K8 V- Q) t! |, F8 l4 ?
! X& {9 X9 \* ]; x$ t9 V, H/ `& x( T( E2 c& k
( H9 L5 Y  F7 u  }6 b- e: U
  史载:1900年6月9日下午,英国公使窦纳乐打电报给海军提督西摩,告立即设法遣送援军来北京,否则便太晚了。随后又"打急电给天津英领事贾礼士叫他立刻通知海军最高统帅,说北京局势日益严重,应命军队登陆,并设法立即来北京,晚上8点30分,我又将同一电报打给海军部长。"其后,各国公使都以同样内容电催驻津各领事。各国驻津领事立即开会,通知大沽口外各国海军统帅迅速组织军队进京。各国海军接令后纷纷从大沽登陆。6月10日早九点钟,一支"内计英兵九百十五人,德兵四百十五人,俄兵三百十五人,法兵一百五十八人,美兵一百二十人,日兵五十二人,意兵四十九人,奥兵二十五人,共计二千零六十四人。共推英海军提督西摩为联军总统"的队伍,先后分批从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八国联军初步组成,侵华战争拉开序幕。
  O; g- m% W" f
# h* m! P% v7 }" D5 a
% E( V" }! |; p) o, m8 T+ H: }% F3 {) I, J5 h

$ }9 m  l! ~3 v8 ~; H3 r2 I  6月16日下午,"一个由九百三十五名六个不同国籍的士兵所组成的陆战部队登了陆,属于六个国籍的九艘浅水炮艇在黄昏以后开进炮台内侧而停泊下来;巨型的船只泊在沙滩以外,为炮台射程所不及。"夜"十一时,各国停泊余家埠之兵船十余艘,一齐开炮,用电灯照定南北岸各台轰击。"次日九时,"陷大沽炮台各营垒"。 8 d" c9 p& M/ k6 x( N5 N
9 ~( R9 A7 e# B
* _! ^3 J; M2 q. v' {" b4 Q% [
" H* @0 W. x# f: Q2 p
1 k5 v  v3 h! e( e
  7月14日克天津。8月14日掠北京。其后便是两年之久的盘踞华北、执政天津,和直到清王朝下台之前的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
1 o9 O, k5 g  B! D7 o7 u: W2 s* U2 f+ Z3 q
( K3 Y* U, s. b' q# _
, I2 D1 w8 Y- x$ {! i
+ Q  j0 P8 F- g6 c! k7 c
  八国联军为何而战?说是为了保护其使馆、传教士及侨民(教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为义和团作乱、中国象狼一样张开血盆大口,西方各国感到了危胁。
# ^5 v5 D! y' a9 `: I8 T& O; f8 k2 D0 ^: B
这场战争起源于"中国威胁论"也称"黄祸论"的出现。
" u; \5 X. ]9 E$ M7 c  u; l% y* Z, q; H, ^; f& y# T

& E: R+ O2 N1 W% \4 z- O2 h. \9 b. F) c8 L( I/ T5 ?6 l

3 G2 b7 p6 G+ a9 G. A% r! \* l2 X: L- A6 ^, t- F8 y
  请看:就在这年的3月2日,各帝国主义国家在渤海举行海军示威。4月6日英、美、德、法四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要求清政府于两个月内"剿灭"义和团。用H先生1900年4月1日在北京写信的话讲,"这里的人们猜测,义和拳不久将找我们的麻烦。由于今年阴历闰8月,中国术士说,灾难即将临头。几个大国在警告中国,'如果你们不宣布义和拳为土匪,并把它们剿灭,我们就要自己动手,而且还要惩罚你们!'而另外一些大国,则不谈义和拳的事,还亲切地向中国提出保证说,'我们是你们的朋友,如果别的大国敢碰你们,我们就要进行干涉。'虽然这这种干涉不过是想捞到一点便宜,但中国却把这当作了联盟和保护。这样,前一部分大国的要求,将不会起作用,一场冲突可能就在眼前。这些事都是非常烦人的,但都是明摆着的牌,而且各方面都确确实实地在'玩牌'。我看不出用什么办法能扭转局势,只好听其自然,希望情况能好转。"
3 j+ B% ~7 ^! m" i
/ E3 C! m2 m) d$ w. p+ J9 {  n; |/ k) I/ J/ V2 n! a
+ P0 J" o' M2 D

2 E/ O. P% M6 }0 p  H先生尽管抱有美好的愿望"希望情况能好转",但终究没有止住战争的步伐,也落了个房屋被焚、"一切都烧光了",本人还差一点被其国家政府作为牺牲者而举行了"追思礼拜"(追悼会)的下场。他没有死。这是六十多岁的他的一次人生遭遇。那么,在战火弥漫的广大中国土地上,人们又是些什么样的遭遇呢?为客观起见我们还是来听听象H先生那样的外国人,当时是如何说的吧。 $ F. h3 E' |4 [% k
" F. U- n" D; [( L! E* O

! G. L- \2 ?. k; F. e' e3 @9 J
7 T* p: M& J% ]" V* z# _
, P6 x7 v7 K8 K5 B; x. Y% [  英国《当代评论》1901年1月号刊登狄龙博士的文章:《中国狼和欧洲羊》,文章节录如下:
* O) F8 X1 h, Y, V  A  ?. V: q: a$ ^1 Q5 X( O. r. Z
4 R" J2 C+ D4 ]% a% a

$ g* S3 g4 P% z2 E7 L0 ?
  ~4 ?) {- S$ }% X1 _. W  大沽口有三百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卸货物的工人,不干活时被拘禁在一艘大木船上。外国军队进入大沽口,为逃生他们设法把木船驶向陆地,适被俄军发现,这三百名无辜的装卸工都成了俄军的射击目标。狄龙博士乘船驶过往昔人烟稠密的天津,那儿已变成一片废墟。通州已是死亡之成,所过之处,野旷天阔,阒无人烟,他上岸观望,一切都怵目惊心,房屋被焚,一切都遭破坏。他走进一家,只见木杌边躺着一男一女,脚下散落着三支筷子,吃剩的粗糙食物已经腐烂,可见他们原本正在吃饭,突如其来就被砍死。室外院中,躺着一个梳着四股发辫的小女孩,被砸碎的头盖骨凝结着黑红色血块,上面爬满了苍蝇。他看到,不少男女老少以及怀抱婴儿的尸体埋在垃圾下面,或顺着河水漂流而下,每具尸体都伴随着一层乌云似的苍蝇。蝙蝠在苍茫的暮色中飞来飞去,贪食的乌鸦也在上空盘旋。他还在通州水边看到两具尸体,看模样是父亲拉着年幼的儿子正举手乞求慈悲,但他们却在文明的名义下被枪杀了,躺在那里,手仍然举着,一头黄狗正在啃那父亲的手臂。白河两岸一些大的县城,被逃跑了的主人抛弃的房屋里边被洗劫一空。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者的所做所为。这里的景象与其说是战争,毋宁说是一场大屠杀。文明?quot;欧洲羊"竟是如此残暴地把"中国狼"当作狩猎的野兽。
1 L1 M" M- ]  K" F1 i  A
* J2 n" {0 p8 f# |8 M狄龙博士在他的结论中说:列强的政策是干尽坏事的政策,必将自食其果。只不过那是属于"未来的乐章"。 ; l/ w& T! \$ P( x( i8 K* F

5 }1 R0 [8 ]$ y2 G4 o: A
# G# z. E$ p& @* l* u! d* X. q  ~/ k5 Z( P  T. V. e

8 u( ^% F' }7 C1 W: x) A8 Y  1月3日《每日新闻》也刊载有题为《中国惨状,欧洲军人的罪行,尽干坏事》的文章,作了类似的报道。
: D  }  q. \! y9 T* j
! A" B8 z$ k& ]1 |4 c7 g7 f0 a % m! u0 J5 B0 B$ T

1 U3 a3 P- ^# x% w% O8 o
( H( B6 K$ v0 X5 E4 {  以上都是当年在华欧洲人士的现场目击报告。从中人们不难看出,是谁充当了狼和羊的角色?张血盆大口的中国狼"被叫嚷"狼来了"的"欧洲羊"咬了个血流成河、遍体鳞伤!
8 _5 k- l/ o! k4 w8 {$ A; \" q8 Y2 j# u8 q8 N

' h0 J0 a6 O2 h0 g$ j2 a% M9 J) T
$ E5 Y, Q* b, m8 O; s, `  b% v) K8 i5 N' y  h# F2 h0 ^
  善良的炎黄子孙哪!可别忘了这血与泪的一幕。
$ a5 c7 z: u6 Z$ S. E. q% U/ a
% I! Z) b* j6 |( T2 l- k9 {% `) X8 D& l$ }( e

- g+ B8 n5 {4 s5 H
! Z+ j0 \  p# i7 r: z4 L7 X  然而,这还没有完,因为这仅仅是对"狼"的"惩罚"和"教训一下",其目的是要"狼"驯服、乖乖地听话。   A/ {$ b+ B0 n+ p0 C
9 e0 ]1 m8 y. o
) h0 v5 W/ A9 `' [/ d
) `, B2 D) b. i( \8 E4 A. t: F

- G9 _0 |3 p- R/ L  本来,"1800年的中国社会:社会的体制机构,特别是政府,表现出极差的应变能力,而人口和经济方面,却在经历着迅速、巨大的增长。(人口增长一倍,贸易同样如此)早年一位英国观察家曾经计算过,19世纪40年代长江口上海港的货物吨数超过了伦敦港,而当时伦敦港已是西方贸易的中心,因此他感到吃惊。
$ G$ q6 H, x* K; }. M1 b0 N# o
: c& F% ?6 {) B5 l1 z6 `2 H" Y生气勃勃的发展和死气沉沉的体制,这一对比形成中国近代史的最令人大惑不解的哑谜--就是说,中国尽管有高水平的技艺和资源,足以在工业革命史上实现一个突破,以与欧洲当时的工业革命相匹敌,但她却没有这样做。"(费正清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18: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一百年后,在1900年之前的三五年里,中国身上的肥肉已经被血口大张的"欧洲羊"们咬得差不多了,请看:英国合法占据香港并控制长江中下游和广东等东南地区还窥视着西藏;法国"开发"着西南的广西、云南;德国取得了整个胶东半岛的控制权;俄国则将满洲作为了自己的领土;日本"管理"着台湾、同?quot;兼顾"着福建沿海;葡萄牙设政府于澳门;而美国则更象一个宴席上迟到了的酒鬼,伸手喝令主人和先来者"快拿酒肉来"……
3 Q0 l- o" x: {$ p# o" J
- Y$ e( ^% b$ U) J8 l1 N% U$ T 9 Y5 J  k! j8 Q: `! c
. t, a4 h+ h( B$ n& Z5 W7 x

6 _5 Y+ |8 K: a; b
+ ^8 F+ x; j. U6 l2 H) ?( b  偌大一个中国,可算使地盘狭小的这些列强国家找到了大发展的目标,它们被这目标兴奋得口水直淌、急不可待、磨拳擦掌……
7 ?. m- o$ W; `  f# d' K2 z8 ^2 }. U6 }( m( b! z$ }. I! e) O

, v7 O( g2 d. |6 Q0 [4 J" _0 h! h1 {3 j. d

) z2 c/ U2 e0 E  F9 r* P. q( _  "中国狼"面对这些野兽,也曾经几次想要发作一下早先的野性、重振"狼"威:
6 @  }- F! \* V, B; v, Z# N' W  e* y2 R( e

, w# o4 v# v+ |& E2 F2 ^7 g8 d+ ~2 ?4 x$ ?' T: o# K, b
9 C) @0 \, l1 Z
  鸦片战争失败后的1843年,洪秀全学西方的基督教搞了个拜上帝会、不到十年功夫还打出了个太平天国,占据了中国当时最富饶发达的地区。可惜内功不力,在第二个十年之后,竟被传统的、保守的曾国藩湘军联合洋人的军舰和洋枪队给灭掉了。 ! E$ s# \# m- E" @0 E

9 k( U# J  v5 q; E0 S3 E# K3 C! U/ Z2 t! X! a# m  k* l( G

, c' X3 O& r$ @: \  l* B# H7 O  A) v# U/ [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的年代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清廷大臣们发起"洋务运动",学西方搞工业、造轮船开煤矿、派留学生出洋、建海军和新式陆军,大有重振国威之气势,无奈跟着人家的屁股后头走,一个中法战争再加上一个中日战争便打得这些洋务专家们血本无归、俯首称臣。 % P% _- n: @1 r4 O) z5 p8 K
/ j  N5 P# R& v9 [' K
. u0 d! Q9 U& N
) [* A8 \' ~! g
4 [8 M  j- R: }2 o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1898年,康有为鼓动光绪皇帝实行变法:"法律和政府制度----已使中国软弱,将要灭亡。这些毫无疑问都必须废除。"从6月11日到9月21日,在整整100天中,光绪皇帝发布了大约40道旨在使中国的国家、行政、教育、法律、经济、技术、军事、警察制度现代化的逾令。公然向西方学习政治、经济、文化,可这仅仅又是个"百日维新",百日一到就让老佛爷用老祖宗的宫廷军事政变法子给破解掉了。
; d" x/ f! U3 Z* Q6 [9 k4 j1 b8 O
. g' v# M  `+ W! a$ ?. S$ Y! w
4 }% Q+ ?3 N% c! T6 @* e+ f6 A3 e+ T1 g6 M

. D& w6 O7 E- }$ z+ q" {  皇上不争气,没法领着大伙儿强国富民,老百姓们自然就各想法子求生计,于是乎义和团起,"扶清灭洋"喊出。没曾想扶也扶不起来、灭倒灭了自家,害得朝廷跑了西安、洋人坐上金銮殿,到头来皇上和洋人沆瀣一气又向义和团老百姓们开了枪炮。 + h: M" h0 ?( C/ _$ ?
3 c. ?( b  J, @; F5 g) t
. {- d0 s- Q/ J$ _1 n
/ @6 j6 B/ T4 k' |0 G

3 {# [& H* v% w. q1 z
; f$ |8 c2 |" R$ n  无奈,义和团们奋愤地喊起了"反清灭洋"这样绝对彻底"革命"的口号,可谁知一伙无知无识、迷信神灵的平头百姓,怎么能抵挡住洋枪洋炮、训练有素的官军和洋军…… * S( R/ `' S$ x$ C" C1 E$ o
' x. K) J0 k: p# P& @) D
' V8 F- |  q1 e/ J7 y

: |$ u: f; m2 `5 N: S9 ]: {0 \
7 t7 u6 G* y! p- |5 t: n  毫无疑问,在八国联军横扫了华北的京津地区以后,中国军队战斗力的低下以及军政、军民之间矛盾重重、相互制肘的现状,使原本就昏庸无能的清王朝统治者彻底放弃了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信念,它们转而卖身投靠、乞求在洋人的庇护下维持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统治。于是,李鸿章与列强诸国(十一国)的代表们经过半年多的谈判,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该条约主要内容:
6 t2 q- y% B2 T8 p0 [( w' C) R# ?' r- Q6 o; a

( O. e$ U, O2 B, Q# X* C7 ^
- A( A1 y$ C! _5 ?
6 h0 B1 b1 |9 ]# d* a/ f# L) G% V! R2 P  1、赔款总额达4.5亿两白银,以关税、盐税、常关税作为担保,分39年偿付,年息4厘,合计本息共98200万两。 3 M$ ^) x4 h" P9 ~

( y/ ?; M9 X7 U6 v" y' W
* j! r9 q3 S1 G! v3 G8 |; {" D$ I( a, o2 e9 X

$ }; C& S3 }, `9 {. E8 u  2、"大沽口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大沽口沿线的炮台"一律削平,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十二个战略要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中国自此是有国无防而且是全由外人来管了。 7 F2 t: R7 S( T. j" W- _* S0 A

4 A. A, S% E$ L: `; h: K: I1 N+ J' S# ]0 m: ], i. c/ V: W4 j
+ j" J& |& ?) N' I; c

0 _, y9 N- R: J9 g9 \6 `  3、划定使馆区,中国人不得住内,各国可于内驻军。"国中之国"将使大清国土百孔千疮、国将不国。
" D0 [4 f. i. f0 e4 B3 h; F. ?& a' n! e
: {. D/ Y9 J% L( g+ Z8 [

* {' q( Z3 X0 c3 d- z& d7 E8 c7 ]) t/ c1 v: A# \
  4、惩办抗洋官吏。包括亲王在肉的十余名高级官吏被处死,百多名官吏受贬。
6 m+ `+ Z1 f3 S$ b& e5 e' p6 j% @- {2 S3 W3 _. t

) }0 t3 }& a, c2 E) s9 {% Z  R
" L0 i7 I4 h$ N/ P8 n
7 T$ e' L9 e# w" L4 O
$ \9 S  j( V0 ]8 Q, w! _4 X% U& }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甚至规定出外国使节同中国皇帝会面是"接见"而非"觐见"。
: z* f3 }3 g6 G9 D# i4 v+ N  k/ c* l+ E; c, e0 w0 u& I9 ?9 D$ V7 ~

9 k$ ?! V2 {% p4 c& d  Z$ c$ ^! j- I
6 c" c1 s/ {' l
% I! L9 j( c; V% a# P/ B  @; M: J  有了条约,就该老老实实地执行吧,对此,慈禧老佛爷可说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史载:她对洋人之所求无不"曲意徇之,各国公使夫人,不时入宫,与闻内。1902年2月1日,慈禧亲自接见各国公使和他们的夫人、子女,据美国公使康格夫人后来说,太后一把抓住她的手,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后悔莫及;又赶紧摘下自己手上的贵重戒指和手镯给康格夫人戴上。 ; m$ p1 k, q! h5 v. j+ N% P

5 H9 ]8 {- ]4 M: f4 b; A: m8 }
' P( Z4 U6 F1 x* c, y; C! d( k8 _! W' |- |  J$ Z' X) m

% z+ F* Z5 d  t+ S  见此情景,就连其些有点良心的西方人、包括象H先生这样的人,都不免有些看不下眼去,1902年2月9日他说道:"觐见活动进行得太好了,以致有些爱挑剔的人们认为有些热情过份,因而怀疑是虚伪的。特别是在接见夫人们的时候,皇太后的风度潇洒极了!据说本月28日还将举行一次觐见。"
) X# H% {/ W$ S" b0 I& X
4 O3 D* T& M: l1 y* g2 r; i" G: B3 O6 r3 s4 Y

) n% g1 m( B6 j- J; F, o" A5 `' p) P) |) I  X( S! ^
  就在老佛爷风度潇洒地享受着和平日子时,东北爆发了日俄战争,清政府宣布中立",把辽河以东的国土划为"交战区",供人家打仗;西南爆发了江孜之战-《红河谷》电影说的就是这个,此战,中央政府驻藏大臣有泰不是和藏族同胞共同御外,而是要使抗英的藏族失败,好由他向英军乞降。他在奏折中竟道"惟藏番执拗无理,胆大妄为,……今欲折服其心,非任其战,任其败终不能了局……倘番众果令大败,则此事即有转机……"。7月6日江孜陷落。达赖喇嘛十三世等在8月3日英军侵入拉萨前星夜北走,使全藏无人主持。英军则沿途劫掠、烧杀之后,竟得到有泰亲下英营表示的"欢迎",及送去的米、面、牛、羊的"犒赏。…… " j- U# u9 c9 B$ o! B. g
. ]; K" ^, N1 m' q- U0 S3 u8 H
# g9 R5 I( i. _0 Z. n* p" O
& k' A! Q2 j  Z5 V3 F9 v
: i, |5 S! o+ u3 I: J
  自此以后,积弱的中国门户大开,那门边上的看门人都成了黄头发白皮肤的洋大人。俄国在东北,英国在上海、武汉和西藏,法国在南方的云贵两广,德国在山东,日本在东南台闽,而美国则后来居上的要求利益均沾。这些洋大人们开矿山、修铁路、办工厂,从中国丰厚的资源中攫取了数不尽的利润回去。就这样整整又闹腾了十几年,终于民国了,北伐了,抗战了,又是十多年,这才在"十一"28响礼炮声中,迎来了大门口都换上自家人的日子。
) q* o* o) a) f( [" Y, ]4 F
0 }- @3 x, q4 c7 z- ^1 ^
5 y% s% v3 U8 Y! [% A2 @
1 L9 f' p* q3 J9 P  C( L0 U% f# j7 J/ `) }
  日子虽说穷苦点,但总还是由着自己说了算,中国这只虽势危力弱然又战火不止的"羊",终于可以"咩咩"地欢叫着吃鲜嫩可口的青草了。而那些欧洲"狼"们,面对中国在朝鲜战场上所展示出来的军事力量,只好是暂时收起先前的梦想,"有那个心没那个胆儿"啦! 1 l) T$ Q% B7 p# L0 W! t

4 L5 }  x& A1 y
) W6 q0 k- {' o' l5 j1 i2 v0 m* K
8 X7 B6 A& Y, K! b1 [+ ^) b; ^5 t* ^* c" g

4 L; w8 P: @9 b9 \  d4 G* k  其时,已进入百年世纪中的后一半了。
1 \7 G  @6 P* Y8 X1 ?
) Z8 @$ P) {- `! A8 d& d$ X2 L" R1 M, n8 w. d

' x( i0 O6 K* y6 N6 t) _. J, Q( P0 ]
              2002、4 2 {7 e1 @. b* h0 ?: A: H
% B8 g' ~2 t: u& Y! r

" y9 E7 o  J+ ~2 U, k2 `8 o; t6 f- K- w/ I0 n7 _

; P' c, _6 C, ~3 ^+ g  资料来源及参考书目:
$ O% y& Y& O9 s: n- {% r5 R" Z7 M
3 L* T- \+ y( q4 A' g1 J' E- Y2 P/ m, X! ~, k, K
# L* R+ m/ X, I

; v$ J0 H4 ^! a4 z' w2 |6 N  1、《英国蓝皮书有关义和团运动资料选译》胡滨译丁名楠、余绳武校 中华书局1980年5月第一版
, x: `5 ]: }& f* q
) G: D! T$ i: w5 T( R
  K' W( Z. r6 U$ @) k  Z+ F1 D" R1 X7 M  q" t
6 Y9 \- E) Z) x  H# r. d, x
  2、《中国海关密档 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第七卷1900-190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合编 中华书局1885年11月出版 . ]7 I3 q. C/ u' T& N

9 ~; _6 ?2 a) n6 ^/ K3 ]/ o+ ~+ k: X+ C- f( {6 F! Z, f; W
% J6 Q3 m8 E0 O/ \; [- }% b

( u; V- d6 w0 `( k5 U1 O+ e  3、《1840-1948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 郑有揆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1984年12月第一版
  ]( ^; ^. r& T2 H( ^) L
/ a9 Y# x, D) m4 c: j8 i. d1 P
. {2 R& k( t8 R) L: `8 n
* z3 ]/ f% M) F! X4 Q3 D8 A* \
/ n* c2 h1 @, X# `; [  D8 x1 n$ N
1 [9 e: K' Y$ I0 m& A- R/ B1 k" r- X  4、《义和团运动史事要录》李文海林敦奎林克光编著齐鲁书社1986年12月第1版
  J3 r2 N5 X' u% T! Q- }8 f' A' F% Z, X9 G9 V. o' T- t
+ b; H; T, P8 N6 P
9 ^' c$ D. ^) r: v" ~
7 W+ p* s, k  [' c: w  B1 {3 K
  5、《The Great Chinese Revolution(1800-1985) John King Fairbank / [' e/ a: z4 ?" D1 c( U6 R

' ], E: B( m" p5 `  X" H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 费正清著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 ]1 u$ Y1 A' C
, I# g3 i. E% }9 A7 k- W
$ o8 Y; l8 ?7 g# }3 H
, x5 U8 Y( s  y, K. _3 B' I$ Z+ j% Z" p
  6、《中国近代军事史》本书编写组编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 18: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讲的非常详细且正确.
% T' g1 W; S5 V* H' r个人觉得,这有各方面的原因.
7 [' P- c- Y' o9 ]) i( u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慈喜的懦弱和窝囊的"领导".不是退缩就是纵容.没有一点想要反抗的意图,任他门摆布9 p: |6 Z' K' a  p
其次就是武器和装备的落后于其他国家.
, M# ?: N& \  Q6 ]2 q6 ?总之是让人发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 19: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器装备差距太大了.......1 _$ ?& o2 H& R+ M$ t3 Z

: o+ d+ O  f+ j/ N; i' @4 E: D原因挺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8-3 18:10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