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956|回复: 2

【1941.12.7-日本偷袭珍珠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 13: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 A! u- U# u  q( W6 [" S7 N. a* C( L+ f- l

# Y) ?4 j! T" o* E% Z% g& x2 w7 a, ^" r' B
图片说明: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7点55分,从日本机动部队的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83架飞机,向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基地珍珠港发动偷袭。顷刻间,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5 y1 [& ~$ i8 i, Y' y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当日清晨7时许,由183架飞机组成的首批攻击机群猛烈攻击港内美国舰队。1小时后,日军出动191架飞机编队,实施第二次攻击。结果共击沉美战列舰5艘,击伤3艘,毁损其他舰艇10艘;击毁飞机188架,击伤291架;美军官兵死2408人,伤2000余人,美太平洋舰队受重创。日军仅损失微型潜艇5艘、飞机29架,战死者不足百人。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暂时取得太平洋区域的军事优势,乘机大举南进,侵略东南亚诸国。
) ?3 {, h/ P" @& }
" E# A( ~' K3 z: O(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疑被日本帝国主义者视为进一步侵略扩张的天赐良机。这一轮,他们把目标定在东南亚岛国,欲猎取的有英军占领下的马来亚、新加坡,美军占领下的菲律宾等。对中国沿海岛屿的侵占,已为他们提供了夺取东南亚岛国的跳板,现在的障碍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 x1 [+ f; s2 i. W: r3 \; F
5 P$ X1 {' Z3 G8 J
  日本军阀已被在中国的得手冲昏了头,下一个对手竟然选中了美国,但这种疯狂的念头又是以军事经济背景为依托的。日本的工业很早就立足于进行一场全面战争,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拥有比当时的美国更优良的军事装备,它的航空母舰以及从舰上起飞的俯冲轰炸机、鱼雷轰炸机、战斗机是当时世界上同类飞机中最先进的。重要的是,日本还有作战顺序的考虑:只要日本进攻菲律宾等地,日美之战便不可避免;与其如此,不如先一举击溃太平洋舰队,再进攻菲律宾等地。为此,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山本五十六制定了奇袭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计划。 ; R- m7 x' P: T, `, m
( @2 y" Q. e( \8 q5 U' V
  山本五十六是个美国通,他曾就读于哈佛大学,担任过日本驻美同使馆的海军武官,并广泛考察过美国工业。他明白,美国有丰厚的军事潜力,生产一旦扭上战争轨道,很快就能成为谁也打不倒的军事巨人。因此,只有在它还在懒洋洋地打盹时,一下打得它缓不过劲来。
, Y7 q; U$ H' t5 `$ W/ o' ]1 j, Y3 j% P2 }! O! [
  日本以北的千岛群岛。一个偏远的,常年笼罩着迷雾的锚地,帝国海军的主力从不同的港口悄悄汇集于此。1941年11月26日,一支庞大的舰队在南云忠一中将的指挥下,从这里启航出海。它拥有6艘大型航空母舰,载有360架飞机,由一支由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组成的舰队护航。它的目标地域是珍珠港。 " N9 W, x+ [; Q, M/ f: f

  z) B6 t8 d4 e5 b* {  夏威夷群岛是太平洋中部的交通要冲,由大小20个火山岛和珊瑚岛组成,其中仅有10个岛上有居民,而日裔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群岛的首府为火鲁奴奴。瓦胡岛距火鲁奴奴10公里,该岛的西端有一处深水良港,是美国在太平洋最大的海军基地,它的名称为珍珠港。 % v! y4 J0 O! G0 `

0 Q' X/ x9 q9 ?, S  U  早在日本特遣舰队出发之前,美日关系已经十分紧张了。为此,日本把一个“亲善使团”派到了华盛顿,此时,距日本特遣舰队出发仅有12天。
6 Z& z+ X/ C1 T5 m8 Y. O' Y  _2 r; n/ V8 J  f  C0 Q& ?8 f+ t
  11月17日,日本特使来栖和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在美国国务卿赫尔的陪同下,谒见罗斯福总统。罗斯福要求日本马上从中国撤军,日本特使拒绝了罗斯福。美日双方实际上已经谈崩了。
* X2 y& {- ^8 |
& v% V' \) Z) E& n9 [! b! B  11月20日上午。国务院。日本特使来栖向赫尔递交照会,要求美国解除对日本的经济制裁,停止对中国抗战的援助,并表明这是日本的最后立场。 # c( A) ^8 }+ a0 v! L9 A1 n8 ?0 L
1 z/ l- t( z5 ^
  11月22日。海军部。美国海军截获并破译了东条英机外相给野村大使的电报。这份电报把野村大使递交给赫尔的照会称为日本的“最后通牒”。并说这是防止发生“某件事情”的“最后努力”,其期限为一个星期。美国海军部认为,这份电报表明,11月29日之后,美日关系中将会出现“某件事情”--也就是战争。这份电报作为急件,送到了总统那里。 . r2 P+ ~; a+ n- n* o1 ~# E

- t, q5 {2 y& |8 @) Z- n  11月27日,日本特遣舰队出发的第二天,日本特使在赫尔的陪同下,再次谒见罗斯福。罗斯福通过这位特使向日本发出警告:“如果日本奉行希特勒主义,最终会导致失败。”日本特使走后,罗斯福对左右的人说,预计在几天之内,日本就会挑起战争行动。
3 F7 b8 b- U6 ]/ _  ?2 ]) ], I% z8 d. z: h8 a' @  c# X7 @5 g
  罗斯福没有说错,这时日本特遣舰队正全速驶向珍珠港。12月6日是星期六,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天,海军部又截获了一份日本政府给野村大使的电报。这份电报长达14段,后来被称为“14段电报”。海军部的密码专家把它破译了出来,其主要内容是通知美国政府,日本政府拒绝美国政府的建议,并着重说明“谈判实际上已经破裂”。
0 t; f* p2 S% V% n! r, n$ j5 y3 {. r5 ~$ m7 V
  “14段电报”的前13段破译出来后马上送入白宫,罗斯福读完之后说:“这么说,是要爆发战争了。”很快,电报的最后一段被破译出来。它要求野村大使于1点钟整,准时将电报转交给美国国务卿赫尔。海军部认为,所说的1点钟,就是日本发起进攻的时间。破译出来的这段文字又马上送入白宫,这份电报不仅表明了日本方面要不宣而战,而且给出了具体进攻时间,但美国最高当局没有采取任何紧急措施,甚至也没有向前沿部队打声招呼,以至海军前哨仍处于麻痹状态之中,没有采取任何应变措施。
; Y' x* c4 o1 {" s$ N/ V, J+ @$ i6 B2 E5 S
  12月7日,星期天。静谧的早晨。珍珠港北面25英里处,有一个正在运转着的雷达站。刚刚值完夜班的二等兵约瑟夫-罗卡特和乔治-艾里奥特正在等待交接班。
6 g7 J: K$ a' V' X6 L1 x' w  G
6 c; H% u1 j$ U9 h6 k  7时02分,他们在雷达萤光屏上发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片移动着的亮点,它表明有大批飞机正飞米。方向北,距离1 37英里。他们对这批神秘的亮点进行了跟踪,并向在情报中心值班的军官作了汇报。   T. p  N* R" {7 F5 k1 [" J

5 X/ E/ i9 d6 J* i/ `: e  值班军官判断,这批飞机是从一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或者是从加利福尼亚飞来的B-17型轰炸机。他说,用不着担心,这是自家人。 2 j+ Q/ R, g6 H! a' e

8 \- |6 Z! m$ S7 n7 I% O  但他说错了。它们是从日本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轰炸机,起飞地点为珍珠港北边270英里处。
' u2 A5 x  j8 M% C! R" G' ?0 f' r
; u1 _& j9 g, ^
5 f* N7 j5 D- }+ M' l+ Z

, ^- l' C% b9 P! y: A4 [3 g* s- C$ @% C; c# @3 `: U7 f
$ t; i1 A/ Z! N( M9 Y0 q; r- d
7 |! p' g! `- P7 G
图片说明:幸运的是,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在开战前夕驶离了珍珠港,从而保住了日后向日本讨还血债的本钱。但是,8艘战列舰被炸5艘、损伤3艘。总计有40余艘舰艇沉没或毁坏。瓦胡岛上的美军机场全部被毁,陆海军的飞机损失250架,死伤者达3700多人。
- i! |' N% |! i0 W- P7 t* a4 j0 J3 C$ k% u. d: ~1 L1 n5 f, b9 m
  7时55分,354架日本作战飞机偷袭了珍珠港,重创太平洋舰队。7时58分,珍珠港电台用明语喊话:“空袭珍珠港。警报,这不是演习。再重复一遍,警报,这不是演习。” 7 D9 w# J* v+ R9 o: U0 Y; K1 L

( i2 u$ H/ r7 V% L  9时30分,空袭结束。美国的8艘战列舰有4艘被炸沉,4艘长期失去作战能力。另有18艘大型舰艇被炸沉、炸伤,100多架飞机仅剩一堆冒烟的残骸。美军官兵被炸死2403人,炸伤1176人。日方仅损失29架飞机。 7 e4 `/ Y/ B% J0 G, u0 E

6 n# U% y6 d; `3 \  但珍珠港的损失并不象所想象的那么惨重。日本海军偷袭时,美国通常停泊在珍珠港的3艘大型航空母舰不在港内,它们和11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组成一个编队,外出执行任务去了。因此,遭到打击的只是停泊在港内的战列舰和其它舰艇,即便如此,泊在港内的5艘巡洋舰和29艘驱逐舰亦幸免于难。同时,港口设施损失不大,造船厂和栉比林立的油罐基本上完好无损。这就是说,太平洋舰队还没被打瘫,它还保存着充裕的报复手段。 9 U) }2 F6 N/ v( }7 X

/ b+ Q- e1 q) ?$ U/ F: B! m7 ?  下午2时,日本特使来栖和野村大使到美国国务院,向国务卿赫尔递交了备忘录。尽管罗斯福事先对赫尔有所叮嘱:对他们冷淡,不要发作。但赫尔还是抑制不住。他看了一眼备忘录,说道:“在我50年的公职生活中,从未见过这样厚颜无耻、充满虚伪与狡辩的文件。”说完向门的方向抬了抬下颚。 # u4 p/ d% U2 R7 O# s
$ ^1 Z, i3 S5 E, H$ r
  下午3时,消息流传开来,并由反应最敏捷的美国报界传播到美国和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0 c; M7 r8 X' g1 t. S, ]5 I3 I0 S3 \6 }, |7 p
  下午4时,忧心忡忡的官员们汇聚到白宫,记者们注意到,马歇尔的愁眉间倒透出几分恬然。白宫的这次会议一直持续到深夜。
) U! `4 m- Y" [+ |( C6 Q( c
- \& ^4 f6 g6 B2 E4 d' D* g  12月8日,美国异常安静,人们在等着总统说点什么。这时,他们想起了总统竞选时留下的活话--“除非美国首先遭到进攻”。这种被认为不可能的事居然出现了。投向珍珠港的炸弹,把弥漫于美国的孤立主义炸得无影无踪,把一个工业巨人炸醒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做了件罗斯福想做而一直未曾做到的事情,怀有深刻分歧的美国人团结了起来,准备投入到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争中去。
8 ?8 a4 ~; [* ^2 O1 N+ h' V/ Z4 n
  这天的中午,罗斯福向国会发表演说:“1941年12月7将成为国耻日。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海军蓄谋的突然袭击,我请求国会宣布,由于日本发动了突然的进攻,美国和日本已处于交战状态。” 5 w3 ~* n5 z0 c. A# q
& k* ?1 X/ ^/ ~  x. n
  仅仅在几个月前,美国人还庆幸自己躲在“两洋堡垒”的后面,日本人和德国人都打不着他们。而现在,他们将义无反顾地投入太平洋,与日本法西斯搏斗;越过大西洋,与德国法西斯作战。捎带说一说,丘吉尔到这时还有顾虑,因为珍珠港事件是日本一手造成的,他怕美国人光打日本鬼子而放松德国鬼子。罗斯福给了他一个明确的回答:“法西斯德国是我们的头号敌人,法西斯日本不过是希特勒的喽罗,我们把它放在第二位。”看到美国佬真的被惹翻了,欧洲人放心了。
, t% ^1 G% F( _
5 I) l  l4 T/ d, l
# _9 ~, J, a5 J* S% f; s. S
# H# Y7 n, a4 p! M- T3 g$ ]0 S8 a
! o: |& v' F" Y# D; p5 T. G4 z- ~
& z8 S+ k+ x; r$ G( m' l5 C, J8 ]' C, U  b5 V
图片说明:返回航空母舰后,日军飞行员为他们的赫赫战绩而开怀大笑。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赢得了这场赌博,日本暂时拥有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入侵东南亚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3 J! G8 g" L7 x  }# r- r3 t$ ~

2 A: ?. ~4 {4 L) W' B1 L) G" B$ N  美国人把亲人送上了前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却被拽到了国会。对于珍珠港事件的发生,国会议员们越想越不对劲,越想疑点越多,他们要求参谋长解释清楚,12月7日早晨,他到底做了些什么。
9 R0 p# g. l# ^! N8 T. b
! x8 r$ }1 j+ a* S, E0 Z+ y  马歇尔边回忆着,边不紧不慢地向国会调查珍珠港事件委员会说:“12月7日的早晨,我起床之后吃早饭,翻翻星期天的报纸,骑马。几点到达作战部的,回想不起来了。一到那里,布雷登上校便给了我截获的电报,其中包括日本的‘14段电报’。诸位可以想象得出来,电报很长,有些段落还得读两遍……”他几乎回忆出了那天早晨的每一个细节,也叙述的很详细,却始终无法回答一个尖锐的问题,早在珍珠港事件的半个月前,美国就截获了破日本称为“最后通牒”的电报。而以后的事态表明,日本要发动突然袭击已是确凿无疑,“14段电报”不仅是又一份“最后通牒”。而且给出了日本下手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军方为什么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罗斯福和马歇尔回答不了这一问题。因而美国历史学家们始终有一个猜测:在孤立主义甚嚣尘上时,罗斯福和马歇尔无法使国家进入反法西斯战争轨道,因而只好采取一个没有办法时的办法。这就是明知战争迫在眉睫,也松驰下来,把珍珠港赔出去,而把同家紧急动员起来。当然。这种说法仅仅是猜测,但不管这种猜测是否准确,美国确实是这样走入战争的。, F2 E* m' t* K) `: E
$ i' s8 z# w4 R
$ E$ \" v8 g9 U* A/ {' t

' R( }; P# H& S3 W6 b$ N
, ?7 _8 |7 G8 ~& E! K
8 ]3 V. o0 w' u& I: p
, J0 w+ z3 y0 g3 I1 H( k) R: r, H图片说明:12月8日13时(华盛顿时间),罗斯福在众议院大厅向众、参两院的议员们以及最高法院的法官们通报了珍珠港事件的情况。最后,总统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怯懦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实际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
1 u3 u! A, X; S, q
# v: W4 O) `4 ?: r1 D0 j! Z2 ^$ J' `7 Q; Z+ N; p- o
7 B& O& [, {1 J1 h' ^% H& ]( N

4 K! `& S2 \# L$ s
* F! Y3 _  ~' ]4 \* ]( Z图片说明:直到珍珠港中的美国军舰被熊熊烈火吞没,野村大使和来栖特使才来到美国国务院,向赫尔递交断绝日美关系的照会。面对日本不宣而战的背信弃义行为,赫尔说:“在我担任公职的整整50年里,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充满虚伪和狡辩的文件。”日本人无言以对,狼狈离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 +24 收起 理由
南昌徐麟 + 2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8-2 14: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日本真是不要脸. C/ ~) w1 D3 s' i0 Y0 r3 g# C3 M
- S# G$ {* q7 V" _: z7 _
不过能取得战争胜利,用什么手段都可以
! G' {3 D9 I* R4 W* v$ X0 ~# ]1 `6 O; q1 c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 18: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没有及时采取行动,导致了悲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4 11:02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