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一个战乱四起,瘟疫横行的年代。每个平民百姓,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的倒下,却又无能为力。死亡已经变得麻木,就像是某个大学课堂上的随机的点名。一位落魄书生,在所有的亲友都离去,自己眼泪干涸,处于半痴呆状态之时,轻吟出这首儿歌。
9 W, V7 V$ K$ a& d! s$ u; r( a- O: ~5 C; M; a
大兔子病了,二兔子瞧,三兔子买药,四兔子熬。 : g# c: r& f" H1 b. c E! K
O6 b9 y! [8 Y# ]4 m5 ^
这个过程不知在多少人身上循环了多少次。今天你是买药的,明天你也许就是垂死在床上的。任何人都不再惊奇,不再感慨。生命的来去,就像一抹浮云,谁也抓不住。 1 j- j0 X7 F/ Q
- G5 Z- i. ~; `1 _ q+ w
五兔子死了,六兔子抬,七兔子挖坑,八兔子埋。 $ V* \+ H, Y, D4 j
! q7 [; W( L% f7 B, b6 l3 y5 z人们对死亡已经司空见惯。人们已经忘记了悲痛,而变得麻木而迟钝。只是机械的作着以前做过无数次的动作。当把亲人埋掉的时候,心里就像在说:出门啦?路上小心点,早点回来哦。
/ F/ Z8 ?) l! O% {, L2 R5 f! D. j/ X8 ^" k% }" Z, H; s
当九兔子忽然哭起来时,十兔子甚至表示惊讶。只有九兔子还有一点点清醒,他意识到,其他离去的兄弟再也不会回来了。但也只有他一个人还清醒。整个儿歌透出一种悲痛欲绝,进而出离悲痛的情感。如果是一个成年人在朗诵这首儿歌,那他的脸上肯定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两道早已干涸的泪水,眼中再也没有任何灵动的神采。只有小孩子,什么也不懂的小孩子,可以欢快的朗诵它。当伤感的,生离死别的故事,从小孩子口中以欢快的口吻说出来的时候,人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对死亡司空见惯的年代。从而警戒人们活着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告戒人们珍惜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