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夏雯静 于 2012-1-13 09:43 编辑
恳请大家让这帖春节前后不沉——放鞭炮严重伤害不同维次空间的众生,(有视频)!
放鞭炮严重伤害不同维次空间的众生,鞭炮不能放!!!
新春伊始,许多人都在欢庆,又不久的将来就是春节,。在此期间,定会有人购买很多的烟花爆竹之类,那么身为学佛人,我们该怎样认识和看待这件事那呢?请看下面老法师的答问:
问:请问人间所制造的武器、鞭炮等等,是否也会严重伤害其他不同维次空间的众生?因为有人见到在鞭炮一响的一刹那,有很多众生被炸的血肉模糊,人们听到的声音是炮声,可见他们听不到众生的惨叫声、救命声。能不能用什么办法不再制造鞭炮杀手,过节时人们都在高兴庆祝,可是无形的众生害得太多,都在喊救命,希望有人救他们。若是这些制造鞭炮的人,是否也有背负制造武器的同等因果?
净空法师答:这个话要没有人提出来,确实我们大家都疏忽。他讲的话有没有道理?有道理!我们不了解不同维次空间众生的状况,得有天眼通的人知道,他们看见,他们听见,他们接触到了,了解这些实际状况。在佛门戒律仪规里面这些事情讲得很多,晚上吃东西、喝茶要小心,不要让这个碗筷有声音,为什麽?饿鬼道的众生听到这个声音难过,他们在饥饿当中得不到饮食,听到碗筷这个声音的时候,他就非常难过。这在戒律里头,祖师大德们讲得很清楚,能够时时刻刻为众生着想。譬如进入洗手间,戒律上有,为什么三弹指敲敲门?有众生在里面,我们要用洗手间,敲门通知他离开,免得我们门突然一打开,他会吓一跳。有些时候,我们自己磁场要是弱的话,我们有时候也会吓一跳,感觉得一惊,那就是什么?相撞了,跟他相撞了。谚语所谓“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鬼怕人比人怕鬼还要严重。如何保持和谐,如何保持着互相尊重,这都属于性德。所以时时刻刻要小心,要谨慎。
那你要说现在制造武器的人,制造鞭炮,这都是他们认为这是最赚钱的生意,我们没有法子禁止,现在国家都不能禁止,用什么方法?只有弘扬佛法,让一般社会大众都能听到佛法所讲的这些理论与事实真相。他们听了之后就知道这个事情做错了,赶快改行,忏除业障,这就对了。学佛的同学要认真去做,要做出样子给别人看。逢年过节祭祀祖先、敬神,都免不了鞭炮。在民间认为这个鞭炮是礼炮,是对神明的致敬,却不知道他们听到的时候像战争,生恐怖。所以佛门里面有钟鼓,而没有鞭炮,但中国习俗有鞭炮。我们明白的时候,从我们自己道场做起,我们这个道场不放鞭炮。有人要问,把这个道理讲清楚,或者写成短篇的文字,发给他们,为什么不放鞭炮。
春节放鞭炮是一种“杀生”?
元宵节京城夜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窗外飘着细碎的雪花,这本来是个很有诗意的夜晚,却被倾城的烟花爆竹最后一轮空袭炸得面目全非。过了十五,总该消停消停了。自春节三十晚上到元宵节,十几天来,鞭炮声几乎就没断过,尤其是大年三十、正月初五和今天的元宵节这三天,烟花爆竹的爆炸声轰鸣声,声声入耳、此起彼伏,令人没处躲没处藏,超高分贝震耳欲聋的噪音实在招人烦,一轮又一轮猛烈的鞭炮轰炸,不亚于经历了一场“伊拉克战争”。
今年春节我没买鞭炮,这并非抠门儿为了省钱,而是去年元宵节央视新址大楼的那场冲天大火,让我彻底打消了春节放鞭炮的念头。也许有人要问了:央视大火又不是你点的,跟你放不放鞭炮有啥关系?其实说白了,我这人最惧怕火灾,小时候因为玩火,曾险些把自家的房子点着。我还曾有过三次救火经历,所以,对火情十分敏感。
烟花爆竹往往是火灾的罪魁祸首。自去年央视新址大火后,今年春节期间北京的什刹海附近的一个酒吧也因烟花爆竹而燃起了大火,幸亏消防队及时赶到将火扑灭,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什刹海一带名胜古迹众多,还有名人故居和寺庙,如果火灾蔓延开来,将会造成惨痛的损失。另外,有报道说:河北正定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楼被烟花爆竹引燃而付之一炬,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特别是26日晚发生在广东普宁的爆炸事故竟造成19人死亡,50人重伤的惨剧。据说全国每年春节鞭炮引起的火灾都超过一万起,去年的火灾数量达到了一万五千多起,今年的火灾数量估计也不会少。有人说不放鞭炮没有“年味儿”,让人搞不懂的是,我们为什么喜欢用生命财产的代价来换取春节所谓的“年味儿”? 我个人认为,烟花爆竹一日不禁,安全隐患就会随时存在,今天“央视”遭殃,明天遭殃的就有可能是别的什么“视”。因为,在举国上下春节鞭炮齐鸣的狂欢背景下,谁也不敢打包票,下一个“遭殃”的不是你。
据说,春节放鞭炮的习俗源于古人驱鬼辟邪的传统,且不说这算不算迷信,即便世界上真有鬼魂,那鬼魂不也是人死后变得吗?那也应该算做一种生命吧?而且,那些鬼魂说不定就有我们过逝亲人的亡灵,它们或许选择春节这个特殊日子来探望我们,而我们不恭恭敬敬祭拜这些亲人们的亡灵,却拿地雷、大炮一般的爆竹去崩它们,把它们炸得血肉横飞、四处奔逃,我们的良心是不是大大的坏了? 还有人说,过年放鞭炮是祈福敬神,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合乎常理,难道财神爷就喜欢炸响如雷的鞭炮声吗?不被吓跑才怪呢!。
目前,科学已经初步证实,不同维次的空间,都有可能存在着生命,这些生命也许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的肉眼还暂时看不到这些生命形式,据说有的开了天目的人就亲眼见到在鞭炮一响的一刹那,有很多众生被炸的血肉模糊的场景,甚至听到众生的惨叫声、救命声。所以,信仰佛教的人大都不主张燃放烟花爆竹。德高望重的净空大法师就极力反对春节放鞭炮的恶习,他说能不能用什么办法不再制造鞭炮杀手。所以我们不应把春节变成对不同维次空间众生的“屠杀”日。
鲁迅先生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人发明火药,只是用来做鞭炮驱鬼敬神,而外国人用来做枪炮,来打中国人。现如今,受尽了洋鬼子们枪炮的中国人却仍把放鞭炮作为文化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我觉得这是一种退步,一种悲哀。放鞭炮未必就是好的传统,它只是一种陋习。我说这话估计可能会遭人骂,会有人给我扣上不尊重传统文化的帽子。说实在的,我顶讨厌动辄就拿传统说事儿,好像不喜欢旧玩意儿就是不爱国。其实,传统的东西永远都是相对的,今天的传统,也许就是昨天的时尚,今天的时尚,很可能就会成为明天的传统,倘若抱着所谓的传统不放,社会就不会进步,不会发展。比如说,我们老祖先的传统是茹毛饮血,后来又是钻木取火,如果我们不早早丢开这些传统,我们至今恐怕还住在山顶洞。
话题回到燃放烟花爆竹上。除了上面谈到的安全隐患和所谓“杀生”之嫌外,鞭炮对大气层的环境污染也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谁都知道,烟花爆竹在空气中燃烧爆炸会产生大量污染性有害气体,以及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等等。现如今老百姓的手里宽裕了,于是过节就大把大把的花银子买鞭炮放鞭炮,其规模愈演愈烈。特别是像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些特大城市,街道密布、高楼林立、人口稠密,如果一任烟花爆竹的狂轰滥炸,势必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和破坏,给我们的环卫工人增添巨大的工作量。前不久,哥本哈根环保大会上,各国为环保问题争的是脸红脖子粗,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更好的保护地球成为各国首脑关注的焦点。另外,第三届世界环保大会,今年将在中国举行,我们是第一人口大国,我们理应在保护地球环境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
放鞭炮再一个危害就是噪声污染,试想,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那些身患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们如何耐受得了?那些患有失眠症的人如何睡得了安稳觉?特别是那些孕妇以及她们腹中的胎儿如何受得了震耳欲聋的惊吓?据论证,胎儿在母腹内异常的敏感,母亲喝一口热汤,胎儿都会感到下油锅般的滚烫,母亲如果喜欢吃冰激凌,胎儿就会忍受彻骨的冰寒。那么胎儿怎经得住“噼里啪啦”没完没了的鞭炮噪声干扰?胎儿的正常发育,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鞭炮声也必然会使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们如鸟类,以及我们家庭中所豢养的宠物狗、宠物猫受到惊吓。
春节大规模的燃放烟花爆竹既然弊大于利,我们就应该大胆舍弃这一陈旧的所谓传统习俗,我想,人离了鞭炮照样能活,而且会活得更自在,更滋润。希望市政府重新拟定禁放令,还我们一个清新、碧蓝的天空,还我们一个清洁、美丽的城市家园。
放烟花爆竹导致空气污染指数狂飚
市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春节期间,主城区日空气质量满足良好天数仅有2天,首要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粒物。其中1月29日主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227,中度污染,当天我市空气质量在全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三。与去年春节相比,今年空气质量满足良好天数的比例下降71.4个百分点,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指标———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上升了153.2%。
今年我市燃放烟花爆竹由禁改限,从1月23日开始,就有不少市民违规燃放,1月25日主城区空气质量已经出现了轻微污染,此后污染指数一路狂飚,1月28日晚上市民放鞭炮达到高潮,空气中不仅弥漫浓浓的硫磺味,还漂浮着肉眼可见的粉尘,28日23时至29日3时,主城区13个监测点收集到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呈直线升高,个别监测点升幅达到200%以上,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也有一定幅度的上扬。
市环保局有关人士分析,初一至初五主城区天气以阴间多云天气为主,早上持续有雾,十分不利于烟花爆竹燃放的污染物扩散。而2日开始的降温降雨,使原来污染严重的空气被洗刷一新,3日的空气污染指数立即回落到100以下,而昨日空气质量达到优,为春节大假最后一天奉献上一个“蓝天”。
[flash]http://jxyinyue.com/flvswf/flvswf_player2.swf?vid=48820012[/flash]
历史上最严重的污染事件
红色警报 > 人祸 > 被污染的海洋 >
被污染的海洋
欧洲发生环境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污染
就在人们为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兴奋欢呼的时候,1999年12月12日,满载2000吨重油的“埃里卡号”油船在布列斯特港以南70公里处海域沉没,造成大量石油泄漏,严重污染了附近海域及沿岸一带。使法国西海岸,至少大约有20万只以上的海鸟已成为“埃里卡号”油船泄漏污染海洋的牺牲品,显然,这场事故已经成为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事件。
历史上最大一次海洋污染事件
历史上最大一次海洋污染事件发生在1978年3月16日 夜,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超级油轮艾莫科.凯迪斯船舵失去控 制,随之在法国布列塔尼海岸搁浅,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 次油轮溢油,也是损失最大的一次海岸搁浅航海污染事件。
价值1500万美元的艾莫科油轮和2400万美元的中东原油损失 在冰冷的海水中,溢出的原油形成一条宽18海里、长80海里 的海上油河,污染了130海里风景如画的海岸。
6000名志愿人员在法国军队配合下,从岸边和港口海面 收集起25000吨原油。死于溢油污染的各种鸟类达10000只。 还不得不把5000吨被原油严重沾污的牡蛎处理掉。法国政府 花费了9500万美元补偿溢油污染所造成了损失和清理溢油 所需的开支。布列塔尼地区居民的损失达3000万美元。这次 海洋污染事件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多美元。
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事件
1986年4月26日,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 应堆发生爆炸,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成为有史以来最 严重的一次核污染。造成31人死亡,233人受到严重的放射 性损伤,附近13万居民紧急疏散,损失惨重。据苏联官方公布 的数字,损失达35亿美元,事故造成的潜在损失和间接损失 还难以计算,预计将有数千人受辐射致癌,事故产生的放射性 尘埃,随风飘散,使欧洲许多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这一 重大事故不仅在欧洲,而且在整个世界引起强烈震动。事件发 生至今其后遗症并没有消除。德国、瑞典、土耳其、南斯拉夫, 把不断出现的畸形胎儿仍然归罪于那场灾难。有人认为,空气 受到污染是产生怪婴的主要原因,环境污染已经危及后代,这 是确信无疑的。如何防止有害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后代的 危害,这正是科学界面临的一个大课题。
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大气污染
由于海湾战争,造成科威特200口油井燃起的黑烟遮天 蔽日,燃烧的大火持续时间之长令世人罕见,致使海湾及其周 边地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据报导,科威特下午两点上街开车 要打亮前灯,居民出门得靠手电寻路,人们饱含着有害的二氧 化硫及碳氢化合物的污染。
据有关人士说,科威特油井燃烧3 个月到半年就能产生150万吨烟尘,形成半个美国那么大的 烟云,使阿富汗、印度等国深受其害,浓烟蔽日,天空变暗,大 量烟尘将使印度大陆的气温下降好几度。并且使该地区在雨 季到来之时不再下雨,从而对该地区几个国家已经十分紧张 的粮食供应造成直接威胁,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能减少20%, 从而使该地区的气温下降4℃。并预言,油井燃烧所产生的烟 尘将使北半球一半地区的气候受到破坏。美国威尔士的化学 工程师约翰·考克斯所作的估计更为悲观,他说,浓重的烟云 可能使海湾地区的白昼气温下降20℃之多。可见海湾战争所 造成的大气污染在世界历史上是最严重的。
据有关资料记载,1952年12月5-9日,伦敦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烟雾事件,造成的死亡人数达4000人
近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出现过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当人们越来越关注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时,往往过多地将目光投向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历史上都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形。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20世纪30年代,比利时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这也是20世纪有记录以来最早的一次大气污染惨案。
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一段河谷地段,中部低洼,两侧百米高山对峙,河谷处于狭长的盆地之中。当时马斯河谷地区是比利时一个重要的工业区,许多重型工厂分布在这里,包括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硫酸、化肥等工厂。虽然该工业区为比利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人们却不会想到,一场从未见识的灾难即将来临。
1930年12月1日到15日,整个比利时被大雾笼罩。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通常,气流上升越高,气温越低。但当气候反常时,低层空气温度就会比高层空气温度还低,发生“气温逆转”现象。这种现象使大气中烟尘积存不散,造成大气污染。在其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多。3日这一天雾最大,加上工业区内人烟稠密,整个河谷地区的居民有几千人生病。病人的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其中以原先患有心脏病和肺病的人死亡率最高。许多家畜也因类似病症大量死亡。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洛杉矶的飞机制造和军事工业迅速发展,很快成为美国第三大城市。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剧增,20世纪40年代初,洛杉矶就已有汽车250万辆,每天消耗汽油1600万升。由于汽车漏油、汽油挥发、不完全燃烧和汽车尾气,每天大量废气向城市上空排放。而这些废气,在5月至10月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常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中含有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滞留市区久久不散。
而且,地处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矶只有西面临海,其他三面环山;再加上当地独特气候的作用,在洛杉矶上空形成强大的持久性的逆温层。这种逆温层使大气污染物不能上升到越过山脉的高度。就这样,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因无法扩散,滞留在市区,从而毒化了空气。尤其是1943年以来,每年5月至10月间,该市经常出现烟雾几天不散的严重污染。许多居民出现眼睛痛、喉咙痛以及不同程度的头痛,此外还出现了家畜患病、农作物生长受影响等现象。
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
“雾都”伦敦之痛
伦敦警察手持火把在大雾中指挥交通
与其他城市相比,英国首都伦敦可能最早认识了大气污染这位不速之客。早在中世纪,伦敦就开始出现煤烟污染大气的问题,当时英国国会还颁布过国会开会期间禁止工匠使用煤炭的法令。但自从工业革命开始后,由于工厂大多建在市内,居民家庭又大量烧煤取暖,煤烟排放量急剧增加,最终造就了著名的“雾都”。进入20世纪后,虽然英国对工厂加强了管理,煤烟污染有所减轻,但并无质的改观,而到20世纪50年代,形势反而变得更加严峻。
1952年12月3日,伦敦迎来一个难得的好天气。这一天,从北海吹来的一股风,将伦敦上空的浓雾彻底吹散,空气十分清新。然而,谁也不会想到,灾难正悄悄降临。
12月5日,一个异常情况出现了:伦敦处于死风的状态,当时的风速不超过每小时3公里,几乎是静止的。伦敦空气中积聚的大量烟尘经久不散,又因风力太弱无法被带走。于是,大量煤烟从空中飘落,城市迅速被烟雾笼罩。就这样,雾云在伦敦市上空悬浮了5天,空气中的烟雾量几乎增加了10倍。当时,伦敦正在举办一场牛展览会,参展的牛首先对烟雾产生了反应,350头牛中有52头严重中毒,14头奄奄一息,1头当场死亡。不久,伦敦市民也对毒雾产生了反应,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进而死亡率陡增,据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气变化,毒雾逐渐消散,但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震惊世界的“雾都劫难”中,伦敦的交通几乎陷于瘫痪,不仅大批航班被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大灯。双层巴士只能借助于雾灯缓慢地在市区行驶;警察甚至要使用燃烧着的火把,以便在烟雾中指挥交通。
日本“水俣病”
作为发达国家的一员,亚洲的日本也曾发生过可怕的环境污染事件。尤其是1953年至1956年间的“水俣病”事件,至今令许多日本人有谈虎色变之感。
在日本九州有个名为水俣的小镇,在小镇西面,有个较大的海湾名为“水俣湾”。这里风平浪静,水好鱼多,是当地渔民的乐园。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此建了一个分厂,生产氮肥等化学产品,而灾难也由此开始了。
1950年,在水俣湾附近的渔村中,人们突然发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疯猫。它们一开始走路摇摇晃晃,还不时出现抽筋麻痹等症状,最后跳入海中溺死。刚开始,人们对此并未在意,只是戏称这些疯猫为“自杀猫”。然而之后,水俣湾出现了一个生怪病的居民,人们都不知道他得的是什么病,开始时他只是口齿不清、步态不稳,后来发展到耳聋眼瞎,全身麻痹。他时而酣睡,时而兴奋无比,最后高叫着死去。1956年4月,一位只有6岁的女孩也得了这种病,此后又有50多名患者相继住进医院,这时,人们才关注起此事。
当时,日本许多大学和医院组成了针对这种怪病的研究委员会,组织专家对这些病例进行分析,调查怪病产生的原因。他们在调查中发现,疯猫的症状与人们得的病非常相似,于是,专家们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罪魁祸首就是日本氮肥公司水俣分厂排出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甲基汞毒水废渣,排放到水俣湾的海水中,使鱼虾体内含有了这些毒素。当地居民常年吃这些带毒的鱼虾后,大脑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轻者眼神呆滞,常流口水;重者手脚不停颤抖,发作起来就狂蹦乱跳。由于这种怪病发生在水俣地区,因而被称为“水俣病”。
“水俣病”给当地人带来无穷的灾难,因为鱼虾有毒,居民不敢再吃,捕鱼的企业开始倒闭,成千上万的渔民因此失业。据1972年日本环境厅统计,水俣地区的患者有180多人,其中有50多人死亡。而实际上,受害居民高达1万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