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152|回复: 3

敬惜佛经善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31 20: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雯静 于 2011-12-31 20:41 编辑




1.尊敬佛经善书   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无不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读者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奉劝世人,当远罪求益,离苦得乐也。(《印光文钞三编卷四·灵岩山寺念诵仪规题辞》)   2.善书送于恭敬者   所可憾者,虽有其书不看,则与无同。看而不能依之修持,则与不看同。善书贵于流通,然须其人稍有信心,通达文理,然后可以送彼。送时又须诫以恭敬,切勿亵渎。若或亵渎,必有罪咎。此种书,皆为入圣超凡之前导。不得与一切小说闲书一例看。则或稍有益彼处。(《印光文钞三编卷三·复傅法霖居士书》)   3.敬惜字纸   人生世间,所资以成德达才,建功立业,以及一才一艺,养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字为世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圣贤道脉,得之于千古,身家经营,遗之于子孙,莫不仗字之力。使世无字,则一切事理,皆不成立,而人与禽兽无异矣。既有如是功力,固宜珍重爱惜。窃见今人任意亵污,是直以至宝等粪土耳,能不现生折福折寿,来生无知无识乎哉。又不但有形之字,不可亵污遗弃,而无形之字,更不可亵污遗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若不措之躬行,则成“亡八字”矣。八字既亡,则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可不哀哉!   字为世间至宝,非金、银、珠、玉、爵位可比。以金、银、珠、玉、爵位,皆由字而得,使世无字,则金、银、珠、玉、爵位,亦无由而得矣。字之恩德,说不能尽。敬惜书字,福报甚大。宋朝王文正公之父,极其敬惜字纸。后梦孔夫子以手按其背曰:“汝何惜吾字之勤也,当令曾参来汝家受生,显大门户。”后生子因名王曾,连中三元,为名宰相。没后谥文正公,封沂国公。后世凡科甲连绵,子孙贤善者,悉由先世敬惜书籍及与字纸中来。近世欧风东渐,不但普通人不知敬惜书籍字纸,即读书儒士,亦不恭敬书籍及与字纸。或置书于坐榻,或以书作枕头,或大怒而掷书于地,或抽解而犹看诗书。不但大小便后概不洗手,即夜与妇宿,晨起读书,亦不洗手。每每以字纸揩拭器物,犹以敬惜为名而焚化之。故致普通人无所取法,而垃圾里、毛厕中、街头巷尾,无处不是字纸遍地。舟车行人,每以报纸铺坐处。出外妇女,率用报纸包鞋袜。种种亵渎,不堪枚举。以故天灾人祸,相继降作,皆由亵渎天地间之至宝所致。不知此字纸中,皆有天地日月之字,圣贤经书之文。以此种至极尊贵之物,视同粪土,能不折福寿而现受其殃,贻子孙以愚劣之报乎?吾师前文,已包括其大致。犹恐举一而不悉反三,故又择其人所易忽者重言之。以期有心世道之人,辗转劝化,同皆敬惜书字。则富寿康宁,现身获箕畴之五福;聪明睿智,后裔纳伊训之百祥矣。(《印光文钞续编卷下·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说》)   4.印光大师身教—尊经   尊敬经典,必双手捧持,珍逾至宝。大师的安置经书,始终是有条不紊。大乘经论居上,小乘经论次之,善书又次之,从无零乱杂置的。







残破经像处理
  像之可以供、可以存者,供之或存之。其不能供、不能存者,焚化之。毁像焚经,罪极深重,此约可供、可存者说。若不可供、不可存者,亦执此义,则成亵渎。譬如人子于父母生时,必须设法令其安全。于父母亡后,必须设法为之埋藏。若不明理之愚人,见人埋藏父母以为行孝,则将欲以活父母而埋藏之而尽孝。或见人供养父母以为孝,遂对已死之父母,仍依平日供养之仪供养之。二者皆非真孝也。经像之不能读、不能供者,固当焚化之。然不可作平常字纸化,必须另设化器,严以防守,不令灰飞余处。以其灰取而装于极密致之布袋中,又加以净沙或净石,俾入水即沉,不致漂于两岸。有过海者,到深处,投之海中或大江深处则可,小沟小河断不可投。如是行者,是为如法。若不加沙石,决定漂至两旁,仍成亵渎,其罪非小。而秽石秽砖,切不可用。(《印光文钞三编卷一·复如岑师代友人问书》)   残经无可修补,烧则无过。如可看可补者,则不宜烧。有不知变通,一向不敢烧。此经毕竟不能看,兼不能如好经收藏,反成亵渎。兼以亵渎之过,贻于后人也。岂可不知权变乎哉。(《增广印光文钞卷二·复周群铮居士书七》)


诚敬修行
  1.诚敬为修行之本    礼诵持念,种种修持,皆当以诚敬为主。诚敬若极,经中所说功德,纵在凡夫地,不能圆得。而其所得,亦已难思难议。若无诚敬,则与唱戏相同。其苦乐悲欢,皆属假装,不由中出。纵有功德,亦不过人天痴福而已。而此痴福,必倚之以造恶业。其将来之苦,何有了期。当以此意普告同侪,俾修须真修,行须实行。则其利溥矣。(《增广印光文钞卷一·复高邵麟居士书二》)    2.诫初发心学佛者   吾常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毫无恭敬,虽诵经念佛,亦非毫无利益。而亵渎之罪,当先受之,堕落三途,经若干劫。其罪毕已,当承此善因,又复闻法修道,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了生脱死。若现生竭诚尽敬,则现生即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永离众苦,但受诸乐矣。(《印光文钞续编卷上·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

恭敬佛经佛像
  1.塑造佛像戒装藏     佛像如其不适宜,改造亦无妨。佛菩萨藏中所安置之各物,亦属俗情,并无深意。大乘经咒,安于藏中,则有益。余均俗派。即彼密宗所说,亦仍是俗情。所最贻害后人者,装藏用金银宝物,以致后来无知之人,便毁像以取宝。宝岂有许多,名目而已,而害人之祸,便基于装藏之时。此亦可以为戒者。昔山东一人夜偷二郎神藏,次日神附人,谓我之藏,被人偷去。问是何人,言此人厉害得很,通身都是毛,头上长一只脚。言此人我们找不到,只好你老人找。后其人在野地抽大解,见一小狗在旁,狗向粪门一咬,肠拉出来。其人言我偷藏时,恐神认得,反穿皮袄,头上戴一只棉袜子,方知通身是毛,头上一只脚之话。乡间小民无利不求,所以塑像切不可装藏,若装后必被愚人所毁。(《印光文钞三编卷二·复施元亮居士书四》)    2.贴佛号应慎重     墙上贴佛号,亦有利益,亦有罪过。即贴亦必相宜而贴,庶可久存。若于露地,再不用好浆糊,则三二日即堕于泥涂中,或被他人之招贴盖矣。此事亦不可潦草为之。(《印光文钞三编卷三·复唯佛居士书》)    3.佛像、圣号勿作信封及图画     阿弥陀佛不可作信底用。前三年范古农以弘一师篆文钩印,光知之,力言其亵渎,古农因兹停印。宜将最警策人之言句印之,则有益无过矣。若印佛号在上乱写,于理不当。六年应德闳与光书,笺上集晋帖字,至弥勒二字,便画一弥勒,光立斥其非。今人好异,若不知检点,将滥无范围矣。尤惜阴之子化一,极信心,有行持,而以阿弥陀佛,画作种种形式。惜阴已估价,将刊板。化三来山见光,光极斥其过,遂止。祈为详察。(《印光文钞三编卷三·复康寄遥居士书四》)   4.慎戴护身符    凡身旁佩带《楞严咒》等,遇卧息、大小便时,须解去。唯临极危险时,可以不去。若平常无危险亦不去,则亵渎之罪,可胜言乎?室内既有经像,当格外敬重。(《印光文钞续编卷上·复念佛居士书》)    5.千佛衣辩    千佛衣,即贤劫千佛所制之衣。即吾人所搭之五衣、七衣、祖衣。无知之人绣佛像于衣上,则罪该万死矣。愚人不知罪过,反以为荣。又复绣龙、绣花,以堂堂比丘,而学女人派调。其人之资格,已半文不值。莲池大师《正讹集》第一条已说之。(《印光文钞三编卷四·答慕西和尚问》)    6.相片不可挂于佛旁     相片不可挂于佛旁,当挂于去佛远处,以免获罪而折福。(《印光文钞三编卷二·复施智孚居士书》)    7.病房慎供佛像     卧室若不洁,可将佛像供于净室,日请来熟视一二次,则心中便可作忆念矣。念佛虽贵至诚清洁,然病人做不到,但心存至诚默念,或出声念,功德仍是一样。以佛慈广大,如父母于儿女病苦时,则不以平常之仪式见责,而且为其抚摩身体,洗濯污秽。若儿女病好,犹然令父母同彼病时一样伺候,则当被雷打。阁下何得谓卧床默念,恐有罪过乎?即无病人,睡时尚宜默念,况病人乎?(《增广印光文钞卷二·复裘佩卿居士书二》)   8.卧室供佛,除贫无余屋则可,若有余屋,断不可在卧室供也。   

 阿弥陀经是佛祖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的一部经典,从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入手,再而广修福慧善根,得证自在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使众生得到无上功德。   一: 阿弥陀经的修学要爱护一切众生生命,不去伤害,尽力去帮助大家延续美好生命。就会得证寿命自在的福报。   二:阿弥陀经的修学要有一颗善良纯洁之心。就会得证心灵自在解脱的福报。   三:阿弥陀经的修学要施与大家饮食、衣服、医药、家庭常用品和一切所需要的物品。就会得证百物丰足的福报。   四:阿弥陀经的修学不去做一切违法的事宜,做对于所有人有利益和有贡献的事。就会得证万事顺利的福报。   五:阿弥陀经的修学不单自学,还要向人宣扬教人学十善法、六波罗密、四摄法。就会得证受生尊贵随愿往生的福报。   六:阿弥陀经的修学要深刻了解因果,实修实持以达到一心不乱的解脱。就会得证无上菩提的福报。 七:阿弥陀经的修学若大家对我们有所求,我们都要极力去帮忙大家,让他们的愿望能够达成,只要是好事情就可以。就会得证所求如愿的福报。   八:阿弥陀经的修学不要生无明愤怒火,舍掉恨毒的心,以求明心见性。就会得证无烦恼清凉境界的福报。   九:阿弥陀经的修学要博学多闻,为人说法才能辩才无碍。就会得证广大圆满的福报。   十:阿弥陀经的修学要常积福田、常修智慧、常学忍辱。就会得证一切种智的福报。   这些,就是修学阿弥陀经能得最胜自在的福荫。


弘一大师:普劝印送佛经佛像,功德巨大  




  普劝发心印送佛像佛经  

  一印造经像之功德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以是之故,凡能发心,对于佛经佛像,或刻或写,或雕或塑,或装金,或绘画。如是种种印造等法,或竭尽己心,独力营办;或自力不足,广劝众人;或将他人之已印造者,为之流通,为之供养;或见他人之方印造者,为之赞助,为之欢喜。其人功德,皆至广至大,不可以寻常算数计。何以故?佛力无边,善拔诸苦。众生无量,闻法为难。今作此印造功德者,开通法桥,宏扬大化,遍施宝筏,普济有缘。其心量之广大,实不可思议。故其功德之广大,亦复不可思议也。敬本诸经所说,略举十大利益。

  一、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亦得转轻。

  贪瞋痴,为造孽种子。身口意,为作恶机关。清夜自检,此生所犯者已多不可计。若合多生所犯者言之,所造罪业,多于寒地之冰山,能勿骇惧?虽然,罪性本空,苟一动赎罪心机,誓愿流通圣经、庄严佛像。罪恶冰山,一遇慧日,有不消灭于无形者乎。

  二、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寇盗、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

  人间种种恶报,无往而非多生恶业所感。一念之善,力可回天。修行善业,而从最方便易行之印造经像之殊胜功德上做去,其感动吉神,而蒙护卫,此中实有相互获益之关系。盖神道、天道,自佛法言之,均为夙业所驱,未脱长劫轮转之苦因。所以如来说法,常有无数天神,恭敬拥护。阿难集经,四大天王,为之捧案。印造经像,为诸天龙神,非常欢喜之事。以此功德,而感吉神,常为拥护。终此报身,离诸灾厄,宜也,非幸也。

  三、夙生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

  人间一切争持、嫉妒、诈欺、诬陷、掠夺、残杀等种种构怨行为,莫不起因于自私自利之一念。佛法以破除我执,为救苦雪难第一工程。印造经像,普益人间,为不可思议之法施功德,所及至广。法雨一滴,熄灭多生怨对之瞋火而有余。化仇而为恩,转祸而为福。其权何尝不操之自我也。

  四、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饿虎,不能为害。

  悭贪丑行,为堕落鬼道之深因。瞋火无明,为降作毒虫之征兆。结怨多生,寻仇百劫。恶缘未熟,任尔逍遥。时会已来,凭谁解救。鬼魅相侵,虎蛇见逼。孽由自作,事非偶然。修士惕之,印造经像,预行忏罪。于是纵有恶缘,悉皆消释。倘临险地,胥化坦途矣。

  五、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尘世多众,十之七八,在惊忧、疑闷、懊怨、痛苦中。吾人一生,十之七八,在惊忧、疑闷、懊怨、痛苦中。盖为我计者,我以外各各皆立于敌对之地位。孤与众抗,危孰甚焉。况乎欲心难餍,有如深谷。无事自扰,不风亦波。此所以形为罪薮,身为苦本也。佛法善灭诸苦本。彼印造经像者,或以亲沾法味而开明,或则暗受加被而通利。诸障雪消,心安神怡。润及色身,有断然者。

  六、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寿绵长。

  至人行事,所见独真。事机一至,急起直追做去。无顾虑,无希求,发心至真切,用力至肫挚,自然成就至超卓。印造经像之事,以如是肫切恳挚、至诚格天、至心奉法之人为之,虽不计功德,而所得功德,实无限量。即仅就其人所得一部分之世间福言之,自然一一具足,而无少欠缺。苟或有人,心存希望,而始行善,发心不真切,结果即微薄,可决言焉。虽然,一念之善,一文之细,皆不虚弃,皆有无量胜果。譬之粒谷播于肥地,一传化百,五传而后得百万兆。作宏法功德者,乌可无此大计、无此决心哉!

  七、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诚爱戴、恭敬礼拜。

  夙生存嫉妒心,造诽谤语,扬人恶事,暴人短处,称快一时者。殁后沉沦百劫,惨苦万状,备受一切恶报。一旦出生人间,因缘恶劣。任至何地,动遭厌恶。任作何事,都无结果。而宏扬佛法之人,善因夙植。存报恩之心,充利群之念。或净三业,作写经画像功德;或舍多金,作印经造像功德。所得胜福,不可称量。现在一切受大众欢敬之人,原从夙生宏法功德中来。往后一切令大众欢敬之人,实从现今宏法功德中出。植荆得刺,栽莲得藕。一一后果,胥由自艺也。

  八、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捷转男身。

  夙生吝于教导,以及肆口谤法,肆意毁谤有德之人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蠢愚无知报。夙生为贪口腹,恣杀牲禽,以及曾为渔夫、屠夫、猎户、庖丁,与曾操制造凶器、火器、毒药等权,助成他人凶杀之业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恶疾残废报。夙生贪欲无厌,止知剥人以肥己,悭吝鄙啬,不肯周急而解囊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贫穷困厄报。夙生知见狭劣,心存谄曲;巧言令色,掩饰行欺;逐境攀援,容量浅窄;因循怠惰,倚赖性成;烦恼垢重,怨愤易发;妒忌心深,情欲炽盛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女身报。惟有佛法,善解诸缚。苦海无边,回头即岸。罪山万仞,息念便空。是以虔作流布佛经、庄严佛像之无上功德者。过去积罪,自然逐渐铲除。未来胜福,稳教圆满成就。

  九、永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资超越,福禄殊胜。

  一切含灵,舍身受身,往返六道,如车转轮。千生万劫,常在梦境。作善不已,罪毕斯升。骄纵忘本,种堕落因。作恶多端,福削寿倾。百千万倍,恶报堪惊。地狱饿鬼,以及畜生。堕三恶道,万劫沉沦。难得易失,如此人身。作十善业,修五戒行。生人天道,夙福非轻。诸佛如来,悲悯同深。广为说法,首重摄心。正念无作,离垢超尘。是故印造经像,上契佛心。仅此微愿,已种福因。自是厥后,做再来人。诸福圆具,出类超群。

  十、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果。所生之处,常得见佛闻法。直至三慧宏开,六通亲证,速得成佛。

  佛世有一城人众,难于摄化。佛言此辈人众,与目连有缘。因遣目连往,全城人众,果皆倾心向化。诸弟子问佛因缘。佛言目连往劫,曾为樵夫。一日入山伐木,惊起无数乱蜂。其势汹汹,欲来相犯。目连戒勿行凶,且慰之曰:“汝等皆有佛性。他年我若成道,当来度汝等。”今此城人众,乃当日群蜂之后身也。因目连曾发一普度之念,故与有缘。种因于多劫之前,一旦机缘成熟,而收此不可思议之胜果。由此观之,吾人生生所经过之时代,在在所接触之万类,一一皆与我有缘。一一众生至灵妙之心地,皆可作为自他兼利之无上福田。我既于一一众生心田中,散播福德种子。一一众生,皆与我有大缘。一一众生心田中,所结无量大数之福果。虽谓此无量大数生生不已之福果,即为播因者道果成熟时期之妙庄严品,亦无不可。且吾人能先行洁治自己之心田,接受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之无上法宝,作为脱胎换骨、转凡成圣之种子。吾身即与十方三世诸佛如来,有大因缘。诸佛愿海胜功德,一一摄于我心中。我愿与佛无差别,诸佛慈愿互相摄。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无边胜福,即缔造于此日印造经像、宏法利生之一真心中矣。普愿现在未来一切有缘,善觅福田,善结胜缘。

  二、印造经像之机会

  印造经像者之所得功德,已略如上述。但何时何处,足以适用此种植福之举,特为研究,以便力行。今谨约述如次:

  一、免灾

  天灾人祸,无代蔑有。灾分大小,胥由一切众生别业、同业,感召而至。“灾”字从水从火,示其来势猛烈,有一发而不易收拾之概。灾殃之种别,若刀兵,若瘟疫,若饥馑,若牢狱。若洪水为患,田庐淹没。若大地震裂,城邑为陷。此外如毁灭一切所有之风灾、火灾,以及其他猝不及防之一切悲惨之结果,皆得以灾祸之名目括之。触目而惊心,思患而预防。讲求避免之方,不可一日缓。今为饶益一切有情故,特别开此免灾方便门。

  无论山居、水居、平壤居,所有种种因境而生之特异灾厄。以及刀兵、寇盗、疫疠、火患、牢狱。与多生怨对,寻仇报复之一切祸灾。或为父母师长,及诸眷属,与诸戚友,祈祷免祸。或为并世而生之一切众生,发大慈悲心,代为祈祷免祸。或为过现未来四生六道中一切众生,发大菩提心,代为祈祷免祸。其最实际最有效之胜举,当以流通佛经、庄严佛像,为第一美举。是何为者?以十方三世诸佛,悯念众生故。三界灾厄,惟佛威神力善能消除故。矢诚宏法之人,与诸佛慈悲救拔之深心宏愿,默相感通故。

  二、祈求

  动若不休,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水相如此,心境亦然。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一迷则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盘,当下清凉。不动道场中,本来一切具足,又何欠缺驰求之有?今为多众劝进故,特别开此祈求方便门。

  凡为自己,及六亲眷属之忧年寿短促者求延寿,为子嗣艰难者求诞育,以迄疾病之求速愈,家宅之求平安,怨仇之求解释,营业之求顺遂,一切作为之求如意(但有伤道德之行为及职业,与佛道不相应故,均在屏除之例),求国内平和,求世界平和,求现在未来一切法界众生回心向善、离诸魔难,以至一切闻法之人,求增长智慧,求证念佛三昧,求临终时无诸苦厄,心不颠倒,往生极乐。皆宜作此写经印经造像画像功德。至诚祈祷,终能一一满其所愿。

  三、忏悔

  省庵法师《劝发菩提心文》有云:“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何罪而竟生末法?何障而不见金身?”抚躬自问,能不惶悚无地?今为消除罪障故,特别开此忏悔方便门。

  修持戒行,为末世众生,度脱生死苦海,最重要、最切用之一方法。欲修戒行,当向律藏诸法典参求。在家弟子,宜读《十善业道经》、《在家律要广集》、《优婆塞戒经》、《菩萨戒本经笺要》、《梵网经合注》。出家戒律不备录。夫然后了知一切过咎所在。对于自己前此曾作诸不善事,深自追悔,而欲以忏悔开灭罪之门、辟自新之路者。当以流通佛经、庄严佛像,为最有效。作此功德时,至诚忏悔,以赎前愆。前此所作诸不善业,可以立即消灭。若代为他人忏悔者,亦适用此方法。

  六、荐拔

  树欲静而风不息,子能养而亲不在。此普天下为子女者,对于父母养育之恩,酬报无从,而抱无限之悲痛者也。然而吾父吾母,躯体虽殁,尚有不与躯体俱殁者在。是何物?曰灵性是。此灵性者,舍身受身,被夙业所驱,重处偏堕,自难作主。循环往复,三途六趣。从劫至劫,了无出期。吁嗟乎!三界火宅,岂得留恋。善哉莲池大师有云:“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是以善报亲恩者,当虔修出世法。使我今生之生身父母,仗我不可思议之愿力,脱离生死苦海,为第一要图。并使我百劫千生之生身父母,现尚滞留于六道中受苦无量者,咸得仗我不可思议之愿力,方便脱离生死苦海,为第一要图。以念多生父母深恩故,作彻底酬报想。以念多生父母沉沦六道故,视六道众生皆父母,作六道众生未度尽时,誓不成佛想。无论先觉后觉,人人皆有一亲恩未报之大事因缘在。今求浅近易行故,特别开此荐拔方便门。

  凡值父母丧亡,或亡后七七记念、一周年记念,以至数周年、无数周年记念。或死期,或诞辰,或冥寿,作诸记念。皆宜举行印造经像之殊胜功德。其祖父母,及外祖父母,与其他一切平辈、幼辈,亦宜作此功德,以资冥福。若亲戚朋友丧亡之时,亦宜以此类宏法功德,代却一切无益之礼数。其所获功德,至无限量。


 
海涛法师曾说过,我们学佛的人一生至少要造十万个佛像。

  很多人都说:没那么多钱呀。

  法师就说:很简单呀,这次他来马来西亚,就造了几十万个佛像了,因为一张88佛,就造了88个佛像呀。印一千多张,就有十万个佛了呀!法师还说你今生只要送一尊佛像给别人,来世就有资粮庄严自己的道场,也就是来世你想修行想建寺庙你才会有机缘有钱能建起来你的道场,那你想想你送这么多佛像给别人结缘是什么福报,功德不可思议呀!

  印一千多张A4大小的88佛,也就用几百块钱,可以利益多少众生让自己累积多少福报呀!寺院里天天都要读的都有要礼拜的,只是没有佛像,印好可以拿去寺庙跟师傅及居士结缘 ,功德无量呀!


印送佛经佛像佛书十大利益
  (节录印光祖师普劝发心印诵经像文)

  一、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亦得转轻。

  二、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寇盗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

  三、夙生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

  四、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饿虎,不能为害。

  五、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六、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寿绵长。

  七、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诚爱戴,恭敬礼拜。

  八、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捷转男身。

  九、永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资超越,福禄殊胜。

  十、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果,速得成佛。

  凡遇祝寿贺喜、免灾祈求、忏悔荐拔等时,皆宜欢喜施舍,功德无量。

(小夏诚请诸位有能力者;第1;长期的为三恶道受苦众生大量的助印或是印发;佛经书;比如说;华严经等。使他们以此功德往生极乐世界   !
第2,请殡仪馆天天播放阿弥陀佛的圣号,这个功德很大啊!
第3;若有能力者,最好让;养殖场天天播放;楞严咒!这些功德和福报都是巨深重的,绝不是言语所形容的!)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下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愿世尊,为我说之。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吾今于忉利天宫一切众会,说阎浮提布施校量功德轻重。汝当谛听,吾为汝说。  
  地藏白佛言:我疑是事,愿乐欲闻。  
  佛告地藏菩萨:南阎浮提,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若遇最下贫穷,乃至癃残喑哑、聋痴无目,如是种种不完具者。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谕。是国王等,所获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何以故?缘是国王等,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发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报。百千生中,常得七宝具足,何况衣食受用。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萨、声闻、辟支佛像,躬自营办,供养布施。是国王等,当得三劫为帝释身,受胜妙乐。若能以此布施福利,回向法界,是大国王等,于十劫中,常为大梵天王。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若一念间,具大慈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如是福利最不思议,一百劫中常为净居天主,二百劫中常为六欲天主,毕竟成佛,永不堕恶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闻苦声。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能作如是布施,获福无量。更能回向,不问多少,毕竟成佛,何况释梵转轮之报。是故地藏,普劝众生,当如是学。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毛发沙尘等许,所受福利,不可为喻。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转轮王形像,布施供养,得无量福,常在人天,受胜妙乐。若能回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为喻。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经典,或听闻一偈一句,发殷重心,赞叹恭敬,布施供养。是人获大果报,无量无边。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为喻。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经典。新者,布施供养,瞻礼赞叹,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毁坏者,修补营理,或独发心,或劝多人同共发心。如是等辈,三十生中,常为诸小国王。檀越之人,常为轮王,还以善法教化诸小国王。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发表于 2012-1-4 11: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作大福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4 13: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世尊,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学到的都是自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4 15: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5-12 01:49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