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344|回复: 2

如何找到学佛的方向《释鼎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1 11: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找到学佛的方向
  世人学佛,向外寻觅。纵经苦劫,终不得成就。为什么?因为着相学佛,犹如盲人,方向不明。犹如傻子,总被人牵。犹如三岁小孩,虽有脚却不可独行。犹如梦中人,不得清醒。犹如精神病患者,终不明自己。若不明佛在哪里,如何学佛?若不明佛的体性,如何学佛?若不明佛的宗旨,如何学佛?一个学佛人若找不到学佛的正确方向,在以后的修行中,自然会出现迷茫、枯燥、烦闷、无奈、消极、颠倒等现象。或停滞其中,或茫然无奈、或精神错乱、或迷信其中、或幻觉常生、或习性不减、或对世间产生厌弃甚至背离实际,孤僻其中,脱离世间,犹如行尸走肉,虽活着,如同死尸。若这样去学佛,与道相距万里,最终的结局,不是傻子,就是呆子。不是愚昧,就是迷信。不是倔强,就是悲观。归其所由,皆是不明佛在哪里,颠倒迷乱于外相当中,误求解脱,犹如富人行乞,虽富而贫。
  学佛的方向,既是自心清净,是向内觉,非向外求。人人心中有一尊佛,它是常住其中的。它处于凡夫也无减少,它处于圣人,也无增加。这就是我们的本心佛,其特性既是清净。当我们烦恼,本心本无烦恼。当我们快乐,本心也不会因为我们快乐而狂妄。当我们痛苦,执着,烦躁。本心本无痛苦、执着、烦躁。我们之所以见不到我们的本心佛,并非它就是隐藏不露的。犹如虚空太阳,纵然有乌云的遮盖,丝毫也不影响太阳的光明。就象我们本心佛一样,纵然你烦恼痛苦忧伤,也丝毫不会影响到本心佛的清净。因为它是本自清净的,无须刻意造作。我们之所以见不到我们的本心佛,是因为我们的六根被外界六贼所劫持,被内在六欲所蒙蔽,所以,才无法见到。外界六贼既是色、声、香、味、触、法。此六贼犹如外来的小偷。内六欲既是欲、贪、嗔、恚、妄、见。此六欲犹如内在家贼。外贼需要内贼来接引,才可以劫持你家所有的财物。眼见色,被色迷,则生欲。欲的泛滥,既是外贼色相的诱导。犹如人见色,心浮动,欲则生。欲生,内在狂乱不止,则本心即刻掩盖。犹如主人若迷,则家贼乘机作乱,于外贼相互勾结,你的家产瞬间化为空无。若主人清净,时常清醒,则内贼无法作乱,自然臣服,它会变得温顺起来。内贼变得温顺,则外贼也无机会作乱。因本心清净,净朗光明之故。因此,人心若无太多的杂想、爱欲、狂妄、执迷,则本佛心时时发光,那么,你的一言一行一思,则处处清净,处处稳当。
  我们内在的主人清净光明,则我们的身心也会臣服于他。假如我们的内在主人庸俗不堪,则我们的身心也会狂妄起来。犹如主人端正,柔顺,有威信。则奴仆也会顺从主人而变得老实起来。如果主人时常被外界所欺负,时常愚昧痴呆,则奴仆因你的无能,迟早会爬到你的头上,随意嬉戏。所以,世人整天被色所惑,被外界相所迷,眷恋其中,痛苦不断,烦恼不止。尤其是学佛的人,因为找不到学佛的正确方向,则迷相修行,眷恋人相,向外寻觅,被相所牵。犹如身在十字路口,被邪人所惑,随其到处乱跑,跑来跑去,依旧找不到方向,故陷入无奈与枯燥当中,无法自拔。学佛,是从心意上下功夫,是向内觉悟,不是向外寻觅。外界只是我们修行的一种借助工具,犹如渡船,船只是一种渡的工具,并不是你最终的归宿。当到达彼岸,则人船具空,这就是彻底彻底无住,至此,你再回头看看,哪来的此岸彼岸可供你来去乱求。本心佛如如不动,自心佛时时不离,所行所思所做所见,无不是本心佛的显露,这时,你则明白:跑遍千山万水,始终不离你脚,始终不离大地。
  世人学佛,迷相求佛。不向内觉,则自然被某些邪人所误导,产生迷信色彩,幻觉顿生,追求感应。本来学佛,是让身心彻底脱落,反而某些学佛人,越学越累赘,越执着,越痛苦,越给自己增加更多的贪爱,这种学佛,又怎么可能自在和洒脱呢?学佛人为什么不用脑子思维思维呢?佛祖苦口婆心地让你“离相,离相”。让你“莫在文字上寻觅”,让你“远离一切文字名相”,让你“舍世贪忧”,让你“于一切处无心”,让你“远离四相”的等等。可如今的学佛人,在学什么呢?可如今的某些修行人,在修什么呢?可如今的某些法师在讲什么呢?
  学佛的方向明确了,下一步就逐渐依照具体的学佛方法,进行渐次修行。下面,鼎然则简单地列举:
  一、 遵循:善念常生,恶想不起(种植善根,善智。显发善行,积累福德,激活本心,为修行打基础)。
  二、 皈依三宝:千万莫向外皈依。向外皈依,依旧为自心服务。故我们皈依,不走弯路。直指本心佛,本心法,本心僧。既是皈依自心佛,是心作佛,既是自心清净佛。皈依自心法,法既是心,心生一切法,既是皈依自心清净法。皈依自心僧,心既是僧,能显妙慧,普照十方,既是皈依自心清净僧。佛法僧本无别,既是一体三宝。一体者,寂灭是(慧体,实不可见)。
  三、 持戒: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既是知心清净。故清净为戒,此戒既是心。是心作佛,佛既是心,故以戒为师,既是依自心清净为佛。简单讲就是以自心清净为导师,不依外相佛。学佛人千万莫错颠倒此心,迷相求佛,了不可得。
  四、 正修戒定慧:其间,包涵发菩提心(正觉之心,既是正知正见),发度众之愿(慈悲利益一切众生,心无所求)。此戒,既是自心清净佛。此定,既是对境无希求想。此慧,既是于六根处,六尘处,六识处,来去无住,善能分别好坏,善恶,有无,来去等等,于中不染。知戒定慧假名而已,实不可得,于中不住,既是三学等用。名虽异,其性无二。
  五、 闻思熏陶:包涵读经、念佛、持咒、思维经典,听闻善知识开示、参话头、坐禅、观想、修三轮、修密等等。
  六、 选定适合自己的法门,专一进修。
  此六种是学佛人的最基础东西。至于系统的修行方法,鼎然则不在这里详细说明。因每一个人的因缘不同,福报不一,则修行方法,是有不同。百川纳海,无二无别。
发表于 2011-11-21 15: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执着于本心佛是否也是执着 既然本心清静 又怎会有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4 06: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如何找到学佛的方向《释鼎然》

冀正法久住 发表于 2011-11-21 15:20
执着于本心佛是否也是执着 既然本心清静 又怎会有贼

学佛修行都有个过程,但依个人根器,解悟程度而向上学习。再则本文是转载释鼎然师父的法布施文章,在此不做争论,特此声明。若你自觉得不契本心,或你自有高见,也欢迎写一篇出来布施与众生拜读受益,岂不更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11-20 08:25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