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816|回复: 5

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战力猛增的背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3 20: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到解放战争,通常的说法是:解放军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式飞机大炮武装的国民党军队。然而经历过战争岁月的人都知道,“小米加步枪”只是解放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一个比喻。真正打起仗来,战略战术固然重要,武器更是不容忽视的条件。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赢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并解放全中国,与在东北解放区建立的相当规模的军事工业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1
( B8 q% s! s+ `% ~. h
) w: J- s$ n; g& U8 B% o
% c3 Q3 u- i, J6 e) I1 Z5 z9 U( o* l4 h) `# m

, z  z' r+ `2 W* e  从72天打下临汾到3天攻克济南
: C; U" p9 ^/ `
2 S5 H% \0 _& z ( l- R2 T+ G/ }
0 Q7 ]+ @+ D/ B- u- ?# ?' E
/ R# E' b" J9 z' b& c
! Y; k: l( {/ v3 q, F% L
  1948年3月,徐向前指挥华北兵团攻打临汾,国民党军依托城墙固守。解放军没有重炮,只好采用挖地道炸城墙的方法,整整费时72天,才把临汾拿下。但是到了年底,形势巨变。9月的济南战役,解放军重炮齐发,国民党将领王耀武被打得失魂落魄,从地道中逃跑。坚固的济南城仅仅三天就被攻克。10月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集中五百多门重炮猛轰国民党军事重镇锦州,守军司令范汉杰东躲西藏。这次城市攻坚战仅用了30个小时。
% T3 u5 z6 C# {- X. H8 v+ G; y0 V/ J# P4 w4 x
# e* n5 n) }" d( Z" J! Z

, [* }' b7 o7 D& t7 p3 n% U5 h/ d# m8 n! ~0 n! ~
  解放军的大炮是从哪里来的?国民党人一口咬定,解放军的重武器都是苏军从东北撤退时暗中送给共军的。当年的一位接收大员在回忆录中写道:“东北的日、伪军几乎全部被俘,俄军所获武器无数。当时据莫斯科称:共计步枪80万支、轻机枪2万支、重机枪5000支,各种不同型包括迫击炮5000门、战车1500辆、坦克车600辆、飞机800架,以及松花江中舰艇等。从东北逃出的难胞所见:如许战车武器,俄军除已随时补给共军外,络绎不绝地已运向佳木斯途中,那里是集中之所。” ' x) b7 @& r  {: `" |

4 c& {$ w0 @" _" E$ B% w4 O  q# L
- y# |. q$ H1 e/ W  p/ B

- d" Y5 z. X$ D  这位接收大员的说法无疑是为国民党军队的失败寻找借口。当年任四野参谋长的刘亚楼上将在1962年12月13日的一次讲话中澄清过这个问题。他说:“一般人总认为苏军留给了四野不少武器,这是误解。这个战史(指编写中的四野战史)既然是存档用的,可以把这个问题写清楚。当时不仅不给我们武器,还吃掉了我们不少部队。也可以写一下当时斯大林为了照顾与国民党的关系。还有个重要问题:当时我们曾向中央建议,以中央的名义向苏军要些武器。毛主席当即电示:中国革命主要靠中国自己的力量,禁止用中央的名义向他们要东西。这个电报,我亲自看过,要查一下。后来以四野的名义,用粮食和他们换了一些武器。” 1 R: v2 @/ \: ^4 {
& q4 u& ?' m/ y- l: Z1 Q1 p

) E# T' a6 m7 ^7 G* G/ Q8 `$ _+ n2 F  k& k, u; J
  `. e3 P& u1 o. r
  那么,解放军是怎样从“小米加步枪”转变为拥有强大炮兵、具备大规模野战和攻坚能力的呢?除了战场上缴获国民党军的武器外,主要是靠创办自己的军事工业完成了这个重要转变。说到军工,很多人都看过吴运铎在建国初写的《把一切献给党》。在这本小书里,真实记录了新四军在抗战期间是怎样白手起家,建立自己的军工厂的。山东根据地的牙山有八路军最大的军工厂,约百余间房,月生产手榴弹8000个,当时可算不小的产量了。 5 y% u6 ~: }% t* j* o2 ?/ e
/ L: \, a! t" r. Q9 e( f0 p

) S7 \- i8 w$ e' M
3 y* g4 K, c7 e" I: ^) p  J
, p3 D' ], X- [  解放战争初期,军工事业比抗战时大有发展。邯郸、临沂、烟台、德州等一批城市的解放,解放军通过没收敌伪工厂,建起一批军工厂,能生产子弹、手榴弹和迫击炮弹。华东军区在鲁南和胶东的军工厂每月能生产子弹16万发,迫击炮、山炮弹13000发、无烟火药3000斤。这个规模比以前是很大的进步,但还不够华东野战军打一次中等规模战役用的。因为没有重炮,解放军进攻时主要依靠战士突击到前沿,用炸药包摧毁国民党军的堡垒和工事。这样的战斗伤亡大、进展慢,而且弹药质量不过关。1948年5月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打潍县的时候,用自造的迫击炮攻城。炮弹出膛后,尾翼在飞行中脱落,剩下光秃秃的弹体失去平衡,半截就掉到地上。这样的质量怎能保证战斗的胜利呢?
" }8 d3 A# s3 Q
% j1 N* U/ ~! F5 [( |: V
# T# h, l& |9 O: c" @9 U/ Q! ]6 L6 b" T1 B8 i
3 q' f, u2 s: S* F! `5 A( B) n3 T
  2
4 b; X0 S# f2 i/ N2 r
2 c! l+ d% E/ e0 ~. q 8 B; ]# H, I" H. G' P; ]. |# ?! l! K
# |( d# n" `9 F$ b' q% c

$ A3 a) P* s# Q. X& v5 U
* G0 ?7 ~) S$ }! q: X; e  毛泽东指示东北大规模建立军工 6 w# i7 ?+ V7 {
, o* J- M) ^7 o* ~& ^0 \& {- d
; G1 k1 |  B5 h, U3 m- p/ R- z

( N9 k. P3 _. J1 w: k, d) q
- b5 s4 O6 u; d4 M( |* n+ a  毛泽东把眼光放到了东北。那里是当时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毛泽东1947年7月10日在给各解放区的《一年作战总结及今后计划》指示中,特别指示林彪、罗荣桓:“东北军事工业应全力接济关内,目前开始的一年内,你们必须用大力建立大规模军事工业。”四个月内他三次电示东北局,全力加强军事工业建设。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 E# }* N2 z# ]6 f( i# p
) w9 T! B( H! C& {; R) n2 K0 N
  f! J9 x  @9 A  `8 l1 A( h6 G$ g8 e% p# q1 O& Z
' V; i& w4 ]) @% Y# d
  1945年年底八路军、新四军进入东北后,原来打算通过苏军的帮助获得日军的武器装备。但苏军借口与国民党政府有协定,东北要移交给国民党政府,对八路军的行动加以限制。苏军把东北主要的工厂设备、缴获的武器和大量财物,通通当作“战利品”运回苏联。我军的愿望基本落空。10万大军在东北,没枪、没钱、没冬衣、没有根据地,处境相当艰难。 2 z( o  B; q. ~" e; Q
7 z) {2 V8 U% I% H

; P3 {3 L7 g3 N/ i+ g9 Q* m# }/ M' E3 @. V1 _! i
# {: L: t1 n, x5 [$ S9 P
  当时各部队自己想办法,收集苏军遗留和没来得及拉走的物资。东北各中小城市和农村,到处可见日军遗弃的武器和军用物资。负责筹建炮兵学校的朱瑞果断地决定:分散炮校干部,搜集物资。炮校上至校长,下至伙夫、马夫,通通派出去,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山沟、荒野,只要有炮就去。没听说有炮的地方也要去看看能否找到意外收获。 8 w' O# H% K) x" D: Q5 I; j: }

+ j0 W$ W3 J- @8 A
: k2 ^' [( [0 K/ g: I$ ~
' b1 |0 P2 ~7 U  f/ @6 C  {# j& |, U  {1 G# N
  有一次接到老乡报告:日本人撤退时,曾将几门大炮推到镜泊湖里。朱瑞得知后,亲自率领一个连赶到湖边搜寻。大家用镐刨开冰层,发现了炮身。朱瑞高兴地喊叫:“快去找绳子,把它拽上来!”大家拉紧绳索,喊着号子,齐心合力拉上三门大炮。
2 T" b( F8 M: Z4 n, b' j* k# G
' C6 e: \$ g3 K1 ], E8 f( m
+ |- W0 i: ^5 R5 D1 j. p) _3 T: E* b! B( F/ D" `
9 a! o% i* y+ G  [
  在这一带还找到了日军的秘密仓库,一下就找到了15万发炮弹。到1947年2月,朱瑞领导炮校共收集大小火炮700多门。其中加农榴弹炮49门、野炮97门、山炮108门、步兵炮141门、迫击炮约300门、高射炮(包括高射机关炮、飞机用机关炮)137门。另外还有坦克及牵引车65辆。这些火炮经过修理之后,成为东北野战军炮兵部队的基础。
% g2 Z8 A( A6 i0 \
7 E9 X" |4 K% v1 v 2 b0 Q& C( W( @$ _4 r
# f7 h0 B- i+ @( ^% o6 B

8 H5 m, ]: `: R
8 T& A: v4 J' G* ?5 u5 y  自行搜集的武器弹药,成为东北民主联军前两年作战的主要来源。
 楼主| 发表于 2007-7-23 20: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3 : l0 X$ |! g5 _& P5 V
& E3 h& e$ T2 B7 j' w2 \
/ U  [+ x6 H" Z) a: F; Z" n$ X

  s% G9 `- t' }% R7 L. ^& g2 W: k0 n" H! n9 v. _7 y% T5 i' T
  斯大林援助了东野一部分武器
) K, Z& k1 z' F" {  M, |+ c  ^. P  e8 S( F+ v

/ z& `# B& k3 j' v3 J2 X1 \/ ~
% m' P) b7 P1 m0 y' R
2 X1 [3 j# ~, p6 N9 R; a0 X4 Z8 J  1947年夏季攻势后,随着解放军日益壮大,战役规模越来越大,仅靠搜集的弹药是不够用了。当年6月,解放军猛攻四平,国民党军队在陈明仁指挥下顽强抵抗。解放军集中了7个主力师,上百门火炮,攻了半个月没拿下来。后来林彪才知道,炮兵只有8000发炮弹,火力没有占到优势。为此,6月25日,林彪以个人名义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强调指出:“目前缺的唯一条件就是武器,尤其是弹药(特别是炮弹)的不足。为此,我请求你给我们以武器弹药的帮助,将红军缴获的现存在远东的日本武器弹药交给我们,并希望还能将德国的武器弹药尽量拨给我们。” 2 h$ O3 V+ Z7 N

8 L; q3 `% |/ u5 O  Q5 b3 ~9 [
* g7 |- J2 ]! y. x% u& K" ^, \) ?- i/ h/ c( E( y
, o# l$ R* H5 q- B7 M. A
  不久,斯大林指示苏军从缴获的日军武器中拨了一部分给解放军。何长工回忆:1947年10月,他刚当上军工部长,李富春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当时中苏边境的满洲里存放着一大批武器,是苏军缴获日本关东军的,准备运回苏联去炼钢。这批武器对苏联来说是废铁,却是解放军极其需要的。何长工去与他谈判,开始谈不通。他工以硬对硬,说:“关东军这批武器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为什么不给我们?你们不能拉走。我们用废钢铁对换,一吨换一吨。”卡瓦洛夫还是不答应。何长工急了,对他吼道:“你是个保守分子,没有一点国际主义。你如果不答应,我只好来抢,我推着你走在前面,看守武器的苏军开枪,先打死你。你硬要拉走,我就跟你拼命,我给斯大林打电话,告你的状,告你没有国际主义。”卡瓦洛夫看这个中国人不好欺负,态度软下来,终于同意移交这批武器。
( ?% L' ]( v! }9 D2 B* s) V* R- u( @% `/ ]( i# S  \% X9 Y

( C8 N) l7 Q5 r) N1 h/ G+ y1 D# A: B5 s9 a  x

6 T! e6 t& r9 B; o" }6 Y  这批武器的数量,据林彪1947年12月28日给斯大林的信中说:“我们用你们给我们的那批武器装备了30个步兵团、2个山炮营。”当时为了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东野组建了30万人的二线兵团。林彪向斯大林请求更多的武器支援,“设法给我们解决20万支步枪、15000挺轻机枪、7000挺重机枪、700门团营迫击炮、1000门连迫击炮、100门高射炮、200门山野炮以及较多数量的弹药和20个师用的通讯器材(主要是无线电和电话)。这批武器望从英勇的红军所缴获的日本武器中拨出,如日本武器所存无多,则望从德国战利品中拨出。”
) o* @( |( j( m/ r# U* _' _% N. {9 v# m+ X
' w2 u4 w3 V/ t! O! i

8 j; P! l0 @% T9 r
  ]: A: \; [% Z9 [+ O  但是,斯大林没有答复。一次次的教训表明,苏联的援助是靠不住的。要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因此,东北局决定大力加强军工生产体系的建设。李富春说:“过去靠日本留下的炮弹打,现在须要自己来造了。”
* N2 E7 f1 n: s/ U) Q, l
1 m/ g3 a4 k* @1 d. S% u1 v, J7 ]5 w2 o. Q& o# c" s* Y
. @2 ?* `" K6 k7 j! Y
; k$ L" F; K+ s1 Z7 k' T0 k  e
  4 ( ]! y' P8 @- J0 z% `2 E

" G4 @( _( h0 N& b1 t6 V+ l6 A; t* v3 U) W" ]

, q5 ]/ i' D4 x2 x1 m3 ]# {
* C/ z( y$ n' _$ Z  白手起家,全力创建自己的军工企业 0 a" P# c! p* J' ^2 U
7 u3 O, k8 B( c/ C
, l( S& `* {# E6 w8 M2 d
+ f% |& V" n( d7 r+ a3 a! w
' P+ @7 ^" `% H5 |
  1945年年底进军东北时,中共中央从延安和各解放区抽调了一批军工干部到东北去开展工作。他们在沈阳、鞍山、通化等城市收集了一些机器设备,打算在通化建立军工基地。1946年夏季,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南满,占领了通化和丹东。时任东北军工部长的韩振纪带领大家将机器和物资运到朝鲜境内,还带着一批沿途招收的工人和技术人员。7月底他们到了中朝苏三国交界的小城珲春。珲春是个山间盆地,图们江和珲春河在此汇合,与朝鲜仅一江之隔,交通便利。这里到苏联边境仅30里,到朝鲜仅10里,有公路和铁路通行。大家认为这里隐蔽的条件好,资源、动力和交通情况也都不错,决定在这里建立东北的军工基地。
2 K! `8 T0 ^+ T3 w! ~  x
4 [3 e! |( `. J% N' a* J6 H' N/ Y, G9 S. T- S/ r0 A, Z. s) Z- E1 z
1 `! C7 C/ K' d9 Z- ]

0 t5 c1 T/ I8 w# V  根据现有条件,韩振纪决定把重点放在生产部队急需的子弹、手榴弹和迫击炮弹上。枪炮生产的技术太复杂,不是短时期能办到的。他们在珲春先建起了机器厂、子弹厂、手榴弹厂、炼铁厂、装药厂和木材厂,这6个厂是东北解放区最早的军工基础。
/ O7 ]0 o2 J+ e( ]" H
% |0 Y* n0 `" \1 _* c/ V' u4 f
' S, L$ p) h6 [( e8 [- N0 D) Y
* p( y% C/ K' j7 I# V8 I3 ?+ d
9 w( v" p4 u+ h( L  子弹厂是在日本人遗留工厂的基础上建立的,在延吉郊外。原来有300多部机器、日产量40万发。抗战结束后,这个厂遭到毁坏,机器被人偷盗,所剩无几。韩振纪组织把这个厂剩下的东西搬到珲春,共有子弹机14部、半成品弹头300万粒、空弹壳2000万发,还有二十多个日本技术工人。经过一个月紧张的装机与试生产,到9月初生产出第一批子弹。头一个月统计下来,共生产三种型号的子弹近13万发。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 e  c8 Z' _9 U0 X; {. n8 b8 d, c3 |' k. h$ w

3 B% {3 F: F7 ?8 u0 {
; h) A2 @3 B& ~' F, ]1 s0 A
4 A7 _& @9 }9 _1 T  干部和设备、原料的问题解决后,最重要的就是工人和技术人员的问题。珲春基地的工人和技术员来自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国,出现了许多复杂的政治和政策性问题,军工干部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付出的精力,甚至比生产本身还多。机器厂建成后,需要七八百名技术工人。但是当时只有240名工人,真正懂技术的就更少了。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领导上都给予重用,让他们担任各级生产部门的负责人。这些技术工人有的是从鞍山、本溪、通化带来的,有的是在当地招收的。子弹厂的股长于震密是招聘来的技工,享受薪金待遇。他看到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供给制,还处处干在前面,受了感动,主动要求取消薪水,与干部们一样吃供给制,当股长后工作一直很出色。
( q6 @# R( a/ J: W, B7 o) o' J7 t8 y8 I# E/ D0 \

3 y5 _& x$ D% \
/ z  s) J: R5 L* `1 Z
- k( w9 c8 o! v3 @3 B! @  军工厂由于缺乏中高级技术人员,所以只能从留用的日本人中挑选。在珲春的军工厂里,日本人担任的都是关键性的技术工作。如手榴弹厂有六十多名日本人,几乎都在重要技术岗位上。制造科科长是个小资本家,原来在日本开工厂。美军炸毁了他的工厂,才到中国来谋生,对手榴弹制造技术是内行。手榴弹装配的主要工序拉火精药股,股长也是个日本老头,思想很顽固,但工作很认真,对拉火技术很有研究。精药组的装配工人也全部是日本人。 5 R) y2 h$ O" r3 i
% Z6 s7 V+ Y- w; k- z- r

1 V+ Z, K4 I. C+ d) l6 {& x' r
5 ]& E& @) r( y* e! y2 i- I% }6 B8 n/ P8 Z; r
  这些日本人由于生活困难,情绪低落,经常在一起酝酿回国,消极怠工。1947年8月,东北遣返日本侨民回国,日本人得到消息,就秘密开会,在厂房里写标语:“我们回国,你们回家!”由于语言不通,道理讲了不少,但收效甚微。干部们软硬兼施,不听劝就下命令,在车间里建立严格的统计,每天产量高的就表扬,产量低或质量差的就批评。在大会上严厉指责坏人的活动,不许法西斯的思想抬头。日本人服从意识较强,也就不闹事了。
2 ]/ ]" \& `6 j/ Y0 u
* |) O( V+ i  H6 K, E0 i2 J5 V1 S: {7 s( e2 _
: P' m1 U9 f/ F9 A

0 R% d  r6 i7 K& \. X3 a, M1 i/ m  5
" ^/ ?3 i# T" w7 c5 e$ f# {( h" K9 |5 C1 Q; A) t: C

8 G& E  J: s  s- k2 p* I
; g0 P3 d$ @5 S
3 K1 f) D( R* J6 s" V5 w  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的炮火发威
4 N% P( l# Z' V$ [8 V* l9 W" k1 B( w' k: `' ?

4 b+ z  Z# z+ c4 ^% O
! j. V( |; }9 V' q/ S0 a3 m* L  D
# B' d5 P' i3 x/ \$ |! Q! B; X  1946年是在艰苦奋斗中度过的,到了1947年,东北的军工生产已初具规模,部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弹药补充。韩振纪领导的珲春基地是北满地区规模最大的,在其他地方也陆续建起了若干军工厂。罗荣桓政委亲自抓军工生产工作。1947年8月,东北局任命黄克诚为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总管后勤的供应、军工和军需工作。1947年9月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东北军工会议,会上任命何长工为军工部长,伍修权为政委。韩振纪、王逢源为副部长。东北军工生产告别了分散和小规模经营状态,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9 |/ ~% k( S+ v5 M: m# K3 j

, Z. I' z6 E" F7 s
  h0 D9 z4 d  x  S) m6 T. y# a* Y. _$ L% h0 e; h
1 X) _6 M/ r. k+ F, ]

: E8 R. F6 V1 W# K; H7 W/ [  1947年的生产情况:每月生产5万颗手榴弹,迫击炮弹全年完成10万发。利用旧子弹壳复装子弹,完成500万发。生产掷弹筒弹10万发,打下了炼钢和化学厂明年生产的基础。
1 R1 C2 B4 a6 `, x, E% N3 O, @8 i" R9 d6 F2 H" i- K# @/ ~; n+ u

$ r: U$ k7 p+ l# O0 ]5 _5 I' \
6 M4 [* \- W- w8 m( E- B# c
9 U/ X# Y9 P) X0 K  为了完成1948年军工生产任务,东北局从财政上拨款180万东北币,折合粮食9万吨。再抽调一批干部加强军工部门。这次重要的军工会议,将东北的军工生产统一组织起来,形成了有领导、有计划的联合生产部门。在有军工厂的地方设立办事处,直属军工部领导。当时在珲春、兴山、鸡西、东安、齐齐哈尔、牡丹江、吉林、哈尔滨和大连设了9个办事处。 9 m" E0 m- t5 j, m2 j0 x8 O
# _. A  s. V1 ?! s  s+ }5 R4 u

6 k) ]0 o6 N  \" _6 m+ m" Z* D+ A- D) q
: q1 b* \" [$ |% A% T7 u
  东北军工生产了充足的弹药,为东北野战军进行大规模战役提供了物质保证。所以东北最先进行战略决战,歼灭国民党重兵集团,解放东北全境。但是北满生产的弹药由于路途遥远,还不能满足关内解放军的作战需求。中央军委作出了在大连建设军工生产基地的决策。 $ f2 Y: ^/ _* ?% m% X9 Y8 C
2 J3 [, d% W! y% d1 x. g

5 ?& I, m# {4 r' N/ V
7 U$ j4 l+ H0 ]
% ]1 R2 v) p4 U7 N7 ]  北满和大连军工体系的建立,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解放军的火炮有了充足的弹药,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在1948年年底的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的炮火发挥了巨大威力。辽沈战役结束后,解放军又接管了沈阳的几个大兵工厂和弹药仓库,获得大批军火,生产能力大为增强。随着东北的解放和铁路线的贯通,满载物资和弹药的火车昼夜不停地运往关内,支援中原地区和渡江作战。淮海战役中,中原野战军将黄维兵团包围。黄维凭借众多的美式火炮,收缩成一个圈圈,用密集火力让解放军无法接近。他自称是个啃不动的“硬核桃”。华东野战军调集了重炮猛轰,终于敲碎了这个“硬核桃”。粟裕大将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要感谢山东老乡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3 21: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缴械,又受赠,还自己生产``
2 L; |+ [$ c1 Y8 k; o. P/ U- b! x6 S- Y( f+ g' u- Z
武器能不够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4 00: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能全说是小米加步枪0 {$ b" X( T% n) ^

( c, |" b, K# W
0 L$ H+ {6 q+ I其实从日军国民党苏联那都得到了很多精锐武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4 04: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能全说是小米加步枪1 E& ~/ e$ r' G
* l* G* A: r4 o, \3 E# j" a
, c0 d* X* T: ]) C4 S' N2 d
其实从日军国民党苏联那都得到了很多精锐武器
. O$ O$ d, b5 x5 l1 c
个人大致上也是这样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4 04: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主席名言:“枪杆子里出政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8-3 18:20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