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899|回复: 1

毛泽东为何决定将新中国的首都定在北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9 21: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整整三十年了!”毛泽东感慨万千当年是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如今重返旧都,再整河山!“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是变化万千!毛泽东对北京信心十足:“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于是,毛泽东带着他的班子“进京赶考”了。他说:决不当李自成,要“考个好成绩”。他的愿望实现了。四十八年过后,北京雄风依然,稳如磐石!
/ |" s: A3 y6 n$ ^) V, x ! ^4 b7 F1 ]; _" Q

' a: B- H: L, g4 a8 O  Z2 F      北京,中国历史的落脚点和归宿。
' y( u! @$ \: E$ Q8 W$ ] 9 q  Z8 C6 M: C" C: L

+ N8 L7 ]5 u5 h4 e) ^2 w      北京,是华夏文化的北端地带,“一墙之外,逼近大虏”,它背靠南部广阔的汉文化区域,北视北狄,西拒西戎,东抗东夷。 2 ]2 f9 _  S) l* J( p

0 l9 t+ v1 W; T( y: E$ t- t# S
  A) D$ ~" B% J7 ?5 z- H9 H      北京,是华夏文明的出击站,从这里,中华文明走向全国;北京,又是华夏文明的凝聚场,全国各地的精英文化汇聚于此,在此碰撞、融汇。 " g2 |' j1 ?, w- q2 W- @/ @

# F1 L0 w# I* a/ {
* q7 c# w/ K# X5 Q* C. M$ o0 v北京有北京的优势。历朝都有自己的北京优势论。金元明清定都北京都是依据了各自的北京优势说。
; E" @6 x- ^+ a8 e6 _
9 T5 c' p+ G: k- F. B, k/ o9 \/ G+ A: \: e: H1 ]" f7 S9 B* I+ N
* s4 Y7 n! L! k8 S$ j+ X
        三百多年以后,当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决定把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 K* R6 N: k  t' x9 X0 C/ _

: P" P! h# i1 w1 l1 ]/ o% R        选定北京,这里边有着太多的理由和依据。而且一代伟人毛泽东以其见微知著的远见卓识,对新中国首都的选定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V; A/ a! ?) q2 R: v % D+ ~2 |/ P6 {/ s

- Y) h  w5 u! e6 E0 s2 r0 b        北京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统一全国的作用,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所考虑定都的历史背景。毛泽东熟悉中国的历史,熟悉北京的历史,从历史的作用来看,定都北京无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M7 `8 B" K( c$ X
2 I- t7 F# ]. l# k9 Q$ H# D
3 m$ f: B% [4 D0 P7 x8 {# I        北京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所起的先导作用,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考虑定都的现实背景。1919年在天安门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第一页。这场革命取得了胜利,人民和人民领袖自然忘不了革命的发祥地。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进北平城,由涿县乘火车到北平清华园。火车经过北平城墙时,毛泽东看了看窗外萧条的景象,对身边的同志说:“你们来过北平吗?我来过,整整三十年了!那时,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我到处奔波,在路上连裤子都被人偷走了,吃了不少苦,现在三十一年后还旧国,真是‘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翻天覆地,翻天覆地哟!”是的,正是北京的革命传统带来了历史的天翻地覆。这里出现过戊戌变法,在黑漆漆的封建旧制度的天空中划过一道亮光;这里发生过反帝反封建的滦州起义,发生过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产生于此,创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土壤也存在于此。在北京定都,是革命发展的合理结果。6 g2 V2 Q. I" }% b5 Z7 _! k& H

, J. R% [: \- z' V6 b: M
* G* l; J: J, o# \       当然,定都北京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上的考虑。蒋介石反人民的政权定都南京,毛泽东把人民的政权定都北京,这种针锋相对既反映出毛泽东的伟人个性,更反映出两种不同政权的根本对立。毛泽东明确地讲过:“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
& i9 @; i4 H. ?4 i+ n
6 q4 O" L0 k" ~# ]/ Y' N
! O( ?. p5 S/ v) R4 B- b. K' ~2 b& Q# x: L1 T
        在这次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当时负责一兵团在山西作战的徐向前进行过谈话,谈话中透露出毛泽东和平解放北平与定都北平的心愿。
& P# d# e: M$ ]  z 7 d5 R- R9 f: O2 b
% _9 R7 v' Y( E, t" }1 v* Q! W9 a
       毛泽东对徐向前讲:“如果阎锡山同意和平解放太原,那么,请他把军队开到汾孝一带,我们的部队开进太原,麻烦就少了。”
$ D. L9 P- M# H4 |: v6 n! E
: j( L. P  A7 ?: k; D
) t! `0 y- o: p9 `徐向前答道:“恐怕不太容易。我们曾采取多种方式争取和平解放太原,还动员阎锡山的老师带了以我的名义写给他的信,进太原找老阎。结果他不但不听劝,反而不顾师生情谊,把那位年近八旬的老秀才给杀了,可见他顽固得很。” 9 A" u5 `. @6 a5 h( o6 g
$ n6 b" `1 K; m4 D
* V* K& b5 b7 Q9 {3 H
       毛泽东听后缓缓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讲:“看来太原不打是不行了,最好北平不要打。”“北平不要打”,目的是完整保存北平,以做未来人民共和国的国都。 # e" X* ]/ m& P4 {+ i
( G$ h: r8 I! ]. t" H, X! i
  r3 h! h- @5 i) i1 l! Q
       为了实现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指示要动员一切力量,积极做好北平守军长官傅作义将军及上层军官的统战工作。在中共强大的军事、政治攻势下,傅作义于1949年1月30日宣布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古老的北平得以完整保存。北平所有名胜古迹,都受到了保护,没有遭到任何损失,城市里的生产和生活一切正常。这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定都北平的一个重要原因。  - I' @+ o$ J8 A! |0 `/ y" `& X  ^
5 ]6 L: l, c2 q0 Q
      定都北平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从国际安全和国际政治格局作出的一个必要的选择。
1 i- D! q, z) C4 D" n( } & b! b  _: H( z% u1 ]
1949年年初,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王稼祥抵达西柏坡的当日,就与夫人朱仲丽一起去看望毛泽东。毛泽东拿起一支烟递给王稼祥,自己也点了一支,然后问:“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的政府定都何处?历朝皇帝把京城不是定在西安就是开封,还有石头城南京或北平。我们的首都定在哪里最为合适呢?”王稼祥作了片刻的思考,然后回答说:“能否定在北平?”毛泽东要他谈一下理由。王稼祥分析说:“北平,我认为,离社会主义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近些,国界长但无战争之忧;而南京虽虎踞龙盘,地理险要,但离港、澳、台近些;西安又似乎偏西了一点。所以,我认为北平是最合适的地方。”“有道理有道理”。毛泽东一边笑着,一边不住地点头。王稼祥的看法与毛泽东以及其他中共领导人的看法是完全相同的。这种一致正是建立在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国家安全战略上的。
1 y( j' n3 X" v* p+ i7 n
9 |7 e) B* {* i; x: i# }     当然,把新中国的首都定于北平,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共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便是如何把一个封建的帝都变为一个人民的国都。这是一次严峻的考试。$ _" X: B6 Y5 j7 B% P
/ N6 z; O' \$ j* T( b# i
6 I" V) c& u5 D% v$ S
      毛泽东和中共的领导人都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 |* \0 q+ ^/ _$ k. _+ k. L
) R7 _/ [: s' w2 v( R, a" Q) |3 O1 g: B% R' [* u8 p) B
      在进行迁往北平的准备工作时,毛泽东不断地给身边的工作人员敲起警钟。他对工作人员讲:“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一到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发表于 2007-7-19 22: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以前听说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9-19 01:30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