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0-27 10: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使阿难。剃罗睺头及其五十。诸公王子。悉令出家。命舍利弗。为其和上。大目揵连。作阿阇梨。授十戒法。便为沙弥。罗睺幼稚。习乐憿慢。耽着嬉戏。不乐听法。佛数告敕。恒不从用。非可如何。尔时舍卫国。波斯匿王。闻佛子罗睺。出家为沙弥。与其群臣夫人太子后宫采女婆罗门居士。恭敬围绕。于其晨朝。来诣佛所。礼拜问讯。并看佛子罗睺沙弥。各一面坐。佛为说法。王及群臣。憍傲习乐。不堪苦坐。听佛说法。辞退欲还。尔时世尊。知王始悟。信根未立。将欲开悟王及群臣。为利益故。告阿难曰。汝可往召沙弥罗云及其眷属。悉皆令集。听佛说法。阿难往召。须臾皆集。佛告王曰。且待须臾。听我说法。王叉手曰。今我此身。习乐来久。不堪苦坐。愿佛垂恕。佛告王曰。此不为苦。所以者何。前身种福。今为人王。常处深宫。五欲恣意。出入导从。脚不触地。何名为苦。三界之苦莫若地狱畜生饿鬼诸难等苦。如此诸苦前已曾说。
佛让阿难为罗睺罗和五十名孩子剃度,全部出家。命舍利弗为他们的亲教师,大目犍连做授戒师,传授他们十善戒法成为沙弥。罗睺罗比较幼稚,性情矫慢,沉迷于玩乐,不喜欢听闻佛法。佛曾数次告诫警示,他都听不进去,谁也没有办法。舍卫国波斯匿王听到世尊的儿子出家做了沙弥,和群臣、王后、后宫妃子、婆罗门、居士一起在一天早上来到佛的驻地礼拜问候,并看望罗睺罗。大家一一落座,佛为大家说法。波斯匿王和诸位大臣贵族平素养尊处优,不耐久坐,听到佛为大家说法就想告辞回去。世尊知道波斯匿王刚刚有些觉悟,但是信心尚未坚固,想开导他和群臣。为了利益大家,他让阿难召集罗睺罗和那五十名孩子都到这里,听佛说法。阿难很快就把他们找来。佛对波斯匿王说:请稍待片刻,听我说法。波斯匿王说:我的身体素来安泰,所以不能苦坐,请佛宽恕。世尊说:这不是苦。为什么呢?您前身种下了福田,现在成了一国之君,住在深广的宫殿中,各种享受随意而有,出入都无需脚沾地面,怎么能叫苦呢?三界中最苦的莫过于地狱畜生恶鬼这三种苦难,这些我以前也和您们讲过。
佛告罗云。佛世难值。法难得闻。人命难保。得道亦难。子今既得人身。值佛在世。何故懈怠。不听法耶。罗云白佛。佛法精妙。小儿意粗。安能听受世尊法也。前已数闻。寻复忘失。徒劳精神。无所一获。及今少年。且放情肆意。至年大时。自当小差堪任受法。佛告罗云。万物无常。身亦难保。汝能保命。至年大不。唯然世尊罗云不能。佛岂不能保子命耶。佛语罗云。我尚不能自保。岂保汝也。罗云白佛。徒劳听法。既不得道。闻法之功。何益于人。佛告罗云。听法之功。虽于今身不能得道。五道受身。多所利益。如我前说。波若智慧。亦名甘露。亦名良药。亦名桥梁。亦名大船。汝不闻乎。罗云白佛。唯然世尊。时波斯匿王。长跪合掌。白天尊曰。如佛所说。波若智慧。有四种名。其义云何。愿佛哀愍。为我说之。佛告王言。欲得闻者。着心谛听。吾今说之。
佛告诉罗睺罗:佛在世间的时候是很难遇到的,人命脆弱,得道自然很困难。现在你既然生而为人,又恰好有佛在世,为什么怠懈懒散,不听闻正法呢?罗睺罗说:佛法精妙,我心粗陋,怎能听受世尊的佛法?以前曾数次听闻,转眼就忘了,白白浪费了精神,没有收获。而且我现在年少,可以先纵情玩乐,等到年纪大了,能够担负一些小的使命的时候,再来学习不迟。佛说道:万物都在无常变幻,身体也是难以长久的,你能保证自己的性命会长久么?罗睺罗说:我自然不能,难道您不能保佑自己孩子的性命吗?佛说:我尚且不能自保,怎么能够保佑你呢?罗睺罗说:既然辛苦听法却不能今生得道证果。那听法有什么益处呢?佛告诉罗睺罗说:听法的益处,虽然不一定能在今生得道,但是在轮回之中有很大利益的。像我以前说的般若智慧又称甘露、良药、桥梁、大船,你没有听到么?罗睺罗答道:是的,听到过。波斯匿王向世尊跪下顶礼,问道:世尊您曾说过般若智慧四种名字,那么这些名字有什么意义呢?请为我们讲一下。佛告波斯匿王:如果你想知道的话,那么用心听法,我现在就讲。
注:这是本经的第一个故事,也仅是一个开场。这里世尊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亲情相对于六道轮回来说是渺小的,任何恩爱欢乐都会随着不会停歇的轮回而渐渐远去,现实中的苦乐悲欢更是转瞬即逝,不可常保。欢乐是暂时的,痛苦却是注定的。只有脱离生老病死的忧患才能得到永恒的欢乐。出家这个在普通人眼里不可思议的行为,在佛教中则是那么的理所应当.
野干说法
佛言。忆念过去无数劫时。毗摩大国。徙陀山中。有一野干。有师子王追逐欲食。野干惶怖奔走。堕一丘井。不能得出。经于三日。开心分死。而说偈言:
祸哉今日苦所逼 便当没命于丘井
一切万物皆无常 恨不以身餧师子
呜呼奈何罪厄身 贪惜躯命无功死
无功而死尚可恨 况复臭身污人水
南无忏悔十方佛 表知我心净无已
前世所造三业罪 愿于今身偿令毕
众罪毕了三业净 其心不动念真实
从是世世遭明师 如法修行速成佛
时天帝释闻佛名 肃然毛竖念古佛
自惟孤露无师导 耽着五欲自沉没
不能得出恩爱狱 思惟感切目下泪
即与诸天八万众 飞下诣井欲问讯
乃见野干在井底 两手攀土不能出
天帝复自思念言 圣人应现无方术
今我虽见野干形 斯必菩萨非凡器
今当请问除我疑 并令诸天得闻法
世尊说:“在无数劫以前毘摩国的陡陀山中,一天有只野干(形似狐狸,但体形较小的动物)被饥饿的狮子追赶捕食,慌忙之中坠落到一口井中,无法出来。经过三天的时间,野干已无生望,于是说道:遇到这样的灾祸,我的生命就要在这井中结束。一切万物都是无常变幻的,可是我这个身体不仅没有做一点功德,临死还要沾污井水,还不如当初让狮子吃掉。 我的心已清净,向十方诸佛皈依忏悔,愿身口意造作的罪业于今生全部筹偿,三业清净,心住真实,生生世世遇到明师,如法修行速证佛果。
这时帝释天主听到野干称念十方诸佛的名字,霍然想起过去诸佛,思忖自己没有教导的明师,沉迷五欲享乐,不能脱离恩爱的牢狱,不禁潸然泪下。于是带领八万天人来到野干所处的井边问讯法要。帝释天主看到野干在井底两手攀爬土壁无法出井,就想圣人应化没有固定的方法可循,我现在看到的虽然是野干形象,但一定是菩萨化现。应当向其请教除我疑惑,也让诸位天人听闻佛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