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5334|回复: 12

让你怀疑这个世界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0 1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黄延秋

从1977年7月27日(农历6月12日)至今,黄延秋已接待了包括部队、公安机关、政府部门、邻居、亲戚、前妻(因此事离异)、新闻机构、医生、心理测试专家等多方

面的调查、盘问、采访、监测,其经历的特殊性与真实性均不容置疑。笔者采访他时,共提出了296个问题请他回答,根据他的回答和冀建民当时的采访笔记,笔者整

理出他的事情经过,并将专家对他的催眠问话,和笔者就涉及这一事件的人和事背景材料的相关调查一并加一介绍,希望大家对这一事件有一个更深人地了解。

黄延秋,男,1950年生。家住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北高乡北高村。农民。现有一女一子,其子女都已成家,其儿子已生有女。从家庭构成讲他是一个做了爷爷的人,另

有七旬老母在堂。在村里是一个诚实、本份、而富裕的人家。1977年7月27日至1977年9月28日与两个神秘飞人同行三次,累计11天的事情就发生在他的身上。

1977年7月27日(农历6月12日),村东住的青年农民黄延秋领了结婚证,盖了新房,和新娘很快拜堂的前些日子,却在那天晚上失踪了。人们四处寻找仍然渺无音讯。

当时黄延秋只有21岁,原是曲周县老营村人,18岁初中毕业后过继到肥乡县北高村的姨家,改口叫母亲,为人老实憨厚,他的失踪使众多村民为之不安,他母亲和未婚

妻更是深为忧虑。

这件事传到了距北高村一公里的辛寨村,他们派人将一封过时的加急电报送给了北高村委会,据送电报的人说,黄延秋失踪后的第二天一早辛寨村接到这份加急电报,

但本村查无此人,因此一直在辛寨村滞留了十多天,怀疑是寻找北高村的失踪者,故将电报送来。电文如下:“辛寨黄延秋在上海蒙自路遣送站收留,望认领。”电报

拍发时间是1977年7月28日。

看着这份急电,人们心里迷惑不解,上海遣送站发报的时间,竟是-在他失踪后仅10多小时,且为何将电报误发到附近的辛寨?这里离上海市1140公里,乘直快列车也

要22小时到达,而且还必须到45公里外的邯郸市才能搭火车。晚上不通汽车,他走时也未骑自行车。仅步行到邯郸也需八九个小时,县、市省城均无飞机场,坐飞机绝

不可能。难道是他自己一夜间飞到了上海?再说,他去上海干什么呢?不管怎样,应把黄延秋领回来再说,谜团待来日解决。大家做出了决定,副支书黄宗善身为村干

部又是黄延秋的亲戚,对此事更是关注。他出于慎重,复电到上海遣送站,说黄延秋左臂有块痣,望查明。

三天后来电确认是他。村委会帮助筹借了200元(其中在信用社贷款100元),委派黄延秋的堂哥黄延明和邻近曲周县赵庄村钱永兴及钱的邻居吕秀香一块赴沪领人。黄

延明当时30多岁,复员军人,当兵时因公去过上海,是全村唯一见过大世面的人;钱永兴的邻居吕秀香,其哥哥吕庆堂在上海浦东某高炮部队工作,这样以防万一找不

到遣送站,可让部队同志协助查寻。

三人步行两个多小时来到了肥乡县城,又坐了两小时汽车来到了邯郸市,然后又乘坐了22小时火车来到了上海市。他们首先到了部队,以家属探亲为由,找到了部队干

部吕庆堂(高炮师后勤部部长),说明了来意,望协助解决。吕庆堂和部队其他官兵听说了这件事,也感到很新奇。第二天早,立即和遣送站取得了联系。并派后勤部

副部长卢俊喜带黄延明、钱永兴一块乘部队小车来到了遣送站,黄延秋果然在那里!经遣送站证实:黄延秋于7月 28日(农历六月十三)一早被遣送站收留,是两个“

交通警”将他送在那里,说他是河北省肥乡县辛寨村人,所以电报就误发到了辛寨。二人经出示介绍信,将黄延秋领出,一起回到部队。翌日,由卢俊喜、干事王惠恩

送钱永兴等人陪同黄延秋乘火车回到了肥乡。在郑州换车又等了7个小时,然后才辗转回到家。回到家乡后,乡亲们询问他出走的原因和经过,黄延秋惶惑地说出神秘

的奇遇:

7月27日晚上,天气闷热,晚间10点左右,我在这间刚盖好还未安门的新房里睡下,不多时又被喧闹的声音惊醒。睁开双眼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夜中只见高楼林立,

霓虹灯闪烁,自己躺在一个繁华大城市街头!身边还有一个小包裹,包着我的衣物。平时这些衣物随丢乱放不在一处,在母亲的房中,那时母亲已睡下,关了门。可醒

后,不知道是怎样都集中在包裹里,同我一起飞到了异乡。巡视四周,许多招牌上都写着“南京市某某商店”、 “南京市某某旅馆”等,定了定神,我感到不是幻觉

,不是做梦。仔细问路过的人,是南京市中心。南京距家乡两千多里怎么来到这里?我怎么回家,怎么办?在惊恐之中,我留下了眼泪。在我惊愕之时,走来两个交通

警察模样的人,对我略加盘问后,给了我一张火车票,说南京至上海的火车就要开车了,让我立刻坐车到上海,说那里有遣送站,能和家乡取得联系。他们要我先走,

声称随后他们也去,一切由他们安排,叫我到上海下车后到车站派出所找他们。午夜时分,我乘上了开往上海的普快列车,毕竟是第一次远离家乡,随着列车启动,心

里来越不安,将头探出车窗外,还能远远望见站台上为我送行的两个交通警察。

经过4个小时的奔驰,列车驶进了上海火车站(北站),我随着乘客走出站台,找到车站派出所,没想到两个“交通警”已在派出所门口等着我。不知他们乘坐了什么

,比火车还快。此刻天已破晓,迎来了上海的早晨。两人带着我穿街过巷乘汽车,来到一个南北街道路西的遣送站里,他们给接待同志交待后离去。接待同志也没有多

加盘问我什么,便将我暂时收留。十几天来我一直在纳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从我27日晚九点多睡下到在南京醒来也就两个小时,我是怎么到的?”。其实,众人面

面相觑都在纳闷,用奇怪的眼神在看我。县里、公社、还来了人调查我,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公社的治安员来时,还拿走了不知谁放到我包袱中的黄铁盒。

第二次,他还是一夜到上海,并神秘地从军岗哨前隐形闯进军营

他在人们的猜测中心神不安地又度过了一个多月,未有别的异象发生,惊恐的小村庄才逐渐平静下来。
9月8日(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晚上,村委会在黄延秋家南院召开“大搞生产”群众会,黄宗善等几位村干部都在场。大会开到一半,队长让黄延秋等青年人早点睡,明

天一早往地里送粪(一种农家肥),以实际行动响应大会号召。

晚10点多,劳累一天的黄延秋在院里的床上睡着了,他心里还惦记着明早送粪的事。可半夜醒来一看,却又躺在一千一百多公里以外的上海火车站(北站)广场!此刻

人们大部分已经休息。站前广场上已是人影稀疏。惊恐诧异的黄延秋环视四周,是那样的安静,并没有可疑的人士。只有夜空中灯光的辉映凭添了几分神秘。站在巨大

的钟表前,他看着时针已指示出当时为午夜一点多钟。他惊魂未定。忽然,狂风四起,电闪雷鸣,下起了暴雨。雨夜中奇沦外乡,哪里是归宿?黄延秋不由地哭了起来

。忽然想起上次协助自己的解放军老乡,虽仅一面之交,毕竟是这茫茫大城市中唯一的熟人了。他只知道到部队距火车站约40公里,具体怎么走,向哪个方向走,是不

知道的。 “请问,你是肥乡的黄延秋吧,是不是要到军营去?”这时有两人走向他,自称是部队的人,说受首长委托在此专门等候,并要带他去部队。既是这样,只

好跟人家走吧。过黄浦江时那人给了他4分钱,让他买票。又换乘了几路公共汽车,来到郊外营房驻地。

部队门口,有战士持枪站岗,警惕地注视着四周。这三人进去时。站岗的毫无反应,好像视而不见,听到他们的脚步声充耳不闻的样子。营房内,一队战士正在操练。

无暇理会这三个不速之客。拐了两道弯进了师部一个办公室。“你怎么又来了?怎么进来的?”在场的几位军官都感到惊讶。“他俩送我来的。”等他回头欲介绍时,

那两人突然不见了,四处查找均无踪影。经部队同志引荐,黄延秋来到吕庆堂的住处。此时,吕庆堂外出开会还没有回来,其家属李玉英和儿子吕海山接待了他。

“按照部队纪律,亲友来营房找人要在门口出示证件及书面登记,然后由我们到门口接应,证明属实,才能进来。我们不到门口接你,门岗战士是决不会放你进的呀。

”根据李玉英的疑问,部队负责同志去找门岗询问情况,门岗和传达室都说没见外人进来和出去。战士们也为此证明。难道他自天而降?难到他会隐身术?

黄延秋来历不明,突然出现在军营,惊动了整个营区(这是一个高炮师的师部,负责上海市的空防任务,是重要的军事驻地。后来调查知道。)。次日一早,部队就向

肥乡北高村发了电报,是直接发给黄宗善的,查问黄延秋是什么人?竟神不知鬼不觉闯进了部队高炮师区域,将追究门岗的责任。村委会当即回电诚告:黄延秋不是坏

人。负责接待的副部长卢俊喜等人一时也无可奈何,让战士们将他吓了一顿:再来就把你抓起来!第三天李玉英委托其子吕海山用吉普车把黄延秋送到上海火车站,(

黄延秋说,那天雨很大,把车轮子都淹没了。)为他买了回家的车票,给了他几块零花钱,他于9月11日回到了家乡。

黄延秋再次离家,又引起人们的纷纷猜疑,且越传越奇,带神话鬼怪的传奇色彩。有的说是小鬼缠身等等。他未婚妻,一个善良美丽的姑娘难以忍受精神上的压力,向

乡司法所申诉要和他离婚。更不可思议的是,在他离家的同时,房屋的南墙上1.5米处,出现了一行好像是用镰刀刻的文字:“山东高登民、高延津,放心”字样。至

今未查到刻字的人。

第三次,与两个神秘飞人在空中飞行,遍览神州,无翼长飞中国九大城市

最神奇的失踪应该是第三次。 闹剧只隔了几天,是在9月20日(农历八月初八)。

这天夜幕降临,晚饭以后,黄延秋去大队记工分回来,已是深夜十点多钟。他回来的路上东张西望,总觉得有人在监视他。跟踪他来到家门口,刚进院子,忽感头晕目

眩,顿时失去知觉。等醒过来后,却躺在一家旅馆里。一间不算豪华的房间,安着三个床位。旁边坐着两个年轻人,自称是山东籍人,告诉小黄这里已是距肥乡一千公

里以外的兰州,并说他在南京遇到的“交通警”和送他到部队的军人都是他俩扮的,前两次失踪是他们安排的。这次带他出来,初定9天游览9大城市。兰州作为这次飞

越着陆的第一站。“明天你可以到街上转转。游览一下市容,晚上飞到北京。”

那两人身高1.80米左右。以现代人年龄判断好像只有20多岁,即和自已年龄相仿。从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异样,只是眼睛挺大,不多说话,和小黄说话用肥乡口音,和旅

馆服务员说话却改用兰州口音。当时黄延秋如惊弓之鸟,不敢再多问,生怕再有什么怪事临头。古时侯曾听老人们说,天兵天将腾云驾雾,一夜能走八百里,莫非今天

真让自己碰上了?按到兰州的速度计算,他们一夜能走一万里。八百里就不值一提了。奇哉,怪哉,人也?神也?超人也?黄延秋一夜没眠,只是胡思乱想……

天亮了,窗外旭日东升云霞万朵,映照着兰州——这座崭新的城市。一排排杨柳旁,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乡下人难得到这样远的城市来一趟,本应到市区游览一番,

由于一宿未睡好,此刻他困意袭来,竟一觉睡到傍晚。

匆匆吃过飞行人为他准备的晚饭,经过一天的休息,黄延秋此时精力充沛,思路清楚。当晚,飞行人带他来到郊外,用目光告别了兰州,背着小黄向北京的方向腾空飞

驰,并说要“加快速度,飞到北京不耽误看戏。” 新月淡淡,黄延秋俯视大地,隐约中只见丘岭、山川、村庄、城市正目不暇接地向后退去,甘肃——宁夏——陕西

——山西——河北——北京,至少一千二百公里的路程,一个小时即到。鸟瞰京城,灯火辉煌,街道如棋盘。三人降落在市中心一座高楼顶上,已有另外两人在那里等

候。二飞人放下小黄,同那两人一阵悄声会晤。是向他的上司请示此次飞行情况吗?出于礼貌,黄延秋没有上前打听。

话别了另外的两人,飞行人携起他飞降在附近的长安剧院门前。此时,人群熙熙攘攘,观众正在购票入场,大型历史剧目《逼上梁山》就要开演了,由中央京剧团演出

。该剧的内容是:北宋末年,朝廷腐败,贪官遍地,民不聊生,以宋江为首的梁山108名好汉聚众反贪官的故事。看戏要凭票人场,但这三人没有买票,长驱直人,两

名检票员毫无反应,他们直入剧院中。庞大的剧场此时已经快坐满了观众,三人只好坐在最后一排。出场后三人又飞到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降落在一根华裱前

。黄延秋第一次,也是第一次以如此怪异的方式来到北京,充满了好奇和新鲜。这里曾是明、清皇宫的大门,历史的变迁又赋予了它新的内容——作为共和国的象征。

黄瓦红砖是那样的富丽堂皇,汉白玉砌成的金水桥连着前面的广场。飞行人似乎早就来过这里。对广场周围的景色作了简要介绍,看了大约10分钟左右,黄跟两个飞行

人离开了广场,走进不远处一家旅馆里,飞行人改用普通话并出示了“省级介绍信”登记了房间。第二天,又睡了半天,未能去街上游览。

当晚三人一块来到街上一家较为豪华的饭店里。在家吃惯了苦菜窝头的小黄,面对着诸多的山珍海味一桌盛宴,也就不客气了。饭后结算时,服务员报了个数,是200

多元。飞行人将手中早已准备好了的钱递过去,不多不少正好。好像早就算好了的(这一餐是黄延秋当时近两年的纯收人,当时一个工日为0.12元左右。黄当时想第一

次村里去接他欠的200元钱,萌生了向他们要钱还债的想法,但当时他没说出口。)走出饭店,飞行人告诉小黄,现在就去天津,你不是更喜欢看电影吗?一人背起黄

,一人跟着,同向天津方向飞去。

北京距天津并不太远,从地图上直线距离就是120至150公里(铁路全长180公里),照例是一个小时即到。三个陌生人自天而降,落在市中心一条街道上,往前走不多

远来到一家电影院门前,一排排巨幅电影广告介绍,花花绿绿很是醒目。今晚要上映故事片《苦菜花》。也是入场时分,三人又是在检票员的眼皮底下无票入场,进去

后照例是坐在后排座位上。

灯光熄灭,电影开始,根据冯德英长篇小说改编的影片,故事内容是:解放前夕山东省胶东半岛人民闹革命的故事。出场后,三人来到不远的一个招待处,飞行人这次

又改用天津口音向服务员登记了房间。先交钱。再开房间。飞行人将手中早已准备好的钱交上,又是不多不少正好够。好象飞行人很善于神机妙算。 第二日,三人起

得很晚,将近中午时分,飞行人喊小黄去游览市区。天津市和平区的一条街道上,三位不速之客漫步街头,此时好像没有什么重要事情,让小黄多转转、多看看。

入夜,飞行人说下一站要飞东北,今夜先去哈尔滨。还是一个小时就到。(途中落地停了一下,两人轮着背小黄),落在哈尔滨市区。他们先找住处,两人又改用哈尔

滨口音登记了房间。 “现在就睡下?不再出去找场电影看看?”小黄看天色还早,又睡不着,便问。“你记住在北京看过《逼上梁山》就行了,看多了你记不住。”

飞行人说。

次日,早晨起来,小黄感到有些寒意,屈指一算,已是9月23日(农历八月十一),再说东北要比家乡气温低很多。(哈尔滨约在北纬47度,肥乡在北纬36度附近。)

“先找衣服穿”一个与小黄在房间里,另一个出去说是取衣服。片刻功夫,果然弄回三套一样的无领章、帽徽的绿军服装,三双老牛皮靴。小黄穿上,大小正合适。三

人穿得一模一样来到街上,先吃早饭。一家很宽敞的快餐店。顾客不少,服务小姐正忙里忙外。“没人了,自己动手吧。”小黄准备坐位,两个人从服务间端来了早点

,吃完之后,飞行人相对一笑,示意小黄一起走人。

三人走进一家百货商场,顾客擦肩接踵。商品琳琅满目。飞人只是转悠浏览,什么也不买。小黄想买点时兴的小玩意作个留念:“出来这么多天,家里人肯定又在找自

己,再一想,未婚妻已把他告上法庭要离婚,要有个证据在手里,别人也少了些猜疑。自己不是让鬼带走的,是和人在一起的。”他还是坚持说出了个人的想法。 “

出来的证据你自己慢慢找;婚事散了还能再找。”飞行人回答。自己终究没有钱,也不便再坚持,也许人家也真没钱了,小黄想。又是傍晚,三人共进晚餐后,小黄又

问“今晚去哪里?”“长春”。三人飞行一小时后,降落在又一个城市,住进一家旅社,次日白天也没有去街上游览,说是想休息一天。

又是夜幕降临时,黄延秋知道又要出发了,飞人照例告诉他:“是的,今晚去沈阳。”据黄延秋的回忆,在沈阳也是只有一天的活动,与在哈尔滨的情况基本相同。只

是三人又换上了另一套新军用服装,游览市容,吃住如入无人之境,这也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新妙用吧。

9月25日(农历八月十三)的黎明,二人叫醒了黄延秋,说“现在去福州。”还说借的衣服已经送还。月亮西沉,星光闪烁,街道上一片寂静,大地在沉睡中尚未苏醒

,三位远征人至少要飞两千公里。其中还要飞越七百公里的渤海和黄海水面,向福州挺进!从地图上按直线计算实际交通路线最少在两千三百公里以上,此刻,笔者不

知用什么词汇才能表达出飞人的壮举,这样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一千八百公里或者说两千公里的空中路程,还是一个小时即到(平均每分钟至少30公里,每秒钟至少500米。这是一个超音速的速度。)拂晓,三人在福州郊外的一片

长满竹林的海岛上着陆,小黄从没有见过海,激动之情不能自己,急切地要看大海。两飞人也紧跟着来到海边。 “对面就是台湾。”飞行人指着海峡对面的山峰说。

“我们要去台湾吗?”小黄问。 “现在还不是时侯,还没统一,不能去。”飞行人说。此刻,山风骤起,海峡上空乌云密布,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灰蒙蒙的海

水波涛撞击着海岸。

“算了,直接回南京吧。原打算在这里住一夜,明早让你看海上日出。”飞行人似乎在感慨什么。但略一顿便说:“你的语文书上不是有这一课吗?时间不够了,还是

回南京看江上日出吧。”飞行人说着开始往山下走。下午休息后,夜间二人携带黄又出发了。还是黎明时分,三人落在南京市区。飞行人边走边议论着,看来他们很了

解南京的沧桑巨变,也很清楚钟山的风风雨雨,转过几个街道,三人来到长江大桥上。

宏伟的天堑通途,果然名不虚传。此刻大桥上的车辆人群还不多,江水在滔滔地奔流,仍有汽艇或船静静地驶过。江对面起伏的山峦像幅水墨画,高高低低的楼房里透

出的点点灯光犹如星汉落人间。不一会,太阳出来了!大桥周围开始热闹起来了。黄延秋跟着飞行人在大桥人行道上走过,又沿着一侧的石径下去,来到桥下观看了桥

的造型结构,俩飞人指点着,似乎很满意这座大桥的建造,或者说在某些设计上还有值得超人学习的地方。

三人在江边及附近参观漫游用了大半天。直到小黄玩累了才走。傍晚,一轮明月正从东方升起(9月27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天上人间共团圆。趁着月光,三人

又向一千公里之外的西安出发了。西安,城南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下,飞人告诉黄:“塔高60多米,是由唐僧负责建造,用来收藏经书的。”

晚上,又是夜幕时分,飞人再一次背着他回到兰州。黄想,又回来手了,我可得和他们聊一聊了。在入睡时,他却被飞人送到了家里的枣树下,时间是1977年9 月28日

晚22时。当时黄的母亲已经睡下,听到狗叫得厉害,起身开门,却见黄赤脚躺在枣树下酣睡。母亲把他接进屋中,结束了他最后的游历。

第三次失踪时间之长,到的地方之广,黄对此印象很深。飞行人让他爬在背上(感到有常人的体温),即飞离地面“一丈” 多高(约三米多高。根据看到物体估计,

实际多高不清楚。注:凤凰山孟照国被外星带入飞碟时也有这样的感觉。),过建筑物也是高出“丈许”,四肢不动,也没有过风扑面的感觉,速度象跑一样快。中途

一般不停留。虽然各城市距离不等,都是一个小时即到。飞行人懂很多地方方言,到哪就用那里的口音。住旅馆时,要哪里的介绍信都有(当时还没有身份证)每到一

地,一个看护他,一人去不知何处取回一式三套军用服装穿上,走时又脱下送回不知何处。那两人除了穿物,随身连个提包甚至用具也没有。凡能留纪念的东西一律不

许带,并且拒绝照相。钱不多,也不少。一日三餐,起居饮食一如常人。

后来,食宿不再花钱,如入无人之境。我有时心里很紧张,但知道逃跑也没用。他们两人轮着看着我。飞行人说,玩够了就让你回去。

三次爆炸性新闻,波及冀南市、县甚至更远的地方。县公安机关从社会治安的角度,曾派人予以追查,但查无结果,无从侦破,结果列为悬案至今不解。迷茫、困惑、

沸沸扬扬的议论、高度的精神压力,或许后边还有突如其来的更加神奇现象造成的恐慌,使黄的未婚妻坚持要求与他退婚分手,最终,和黄以离异告终。但是,事件留

下的种种谜团萦绕人们在心头,至今难解。

事件的调查与背景分析
对黄延秋的经历,笔者进行了长期地调查和核实。经查,他的第一次失踪是可以有电报上的时间作证,事发后的第二天,上海遣送站的确给辛寨村发了电报;第二次失

踪也有部队对他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并汇报到邯郸市地委,地委备有存档;第三次的出走,据他的回忆只有天气可做参考,根据国家气象台的资料分析。事发的时间内

他所经过的九大城市当天的天气状况是晴天或多云,福州天气是阴。这与他的口述基本相符。从另一方面看,飞行人三次带他去神游,如果是当事人虚构,那么,村委

会、广大群众、部队干部战士及遣送站职工都愿意长期为他作伪证吗?他几经周折又为此背200多元债务,闹的连妻子都离异有什么意义呢?(当时工值仅0.12元,200

元相当他两年劳动总值),未婚妻离去,成家成为泡影,他能坚持天方夜谭不要家庭吗?如果是他杜撰的神话,一个憨厚诚实的村民当时能如此异想天开吗?经过多少

人次的非议、“审间”,他能永远沉默如一,守口如瓶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又一次走近黄延秋那段离奇的日子开始了对当事人及事件背景的深度调查。

调查人之一:吕庆堂
地点:上海市浦东东昌路东园一村138号408室
调查人:林起(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高工)
吕庆堂:原上海浦东高炮三师后勤部部长,已离休

吕庆堂谈:我只见过黄延秋一次。是他第一次来高炮师部队军营在我家住了一个晚上,见过面和他谈过话的,觉得他是个憨厚老实的农民,问他时,他才回答几句。他

第一次来我家的经过是:我用部队小汽车,派了后勤部副部长卢俊喜和从家乡来的黄的堂哥黄延明和远亲钱郝的一起去上海市蒙自路收容所领出黄的。接回我家后,给

他吃了一斤挂面。第二天,就派卢俊喜副部长和干事王惠恩,送钱郝的等陪黄乘火车回老家的。

他第二次来我家是他自己一人找到我家的。当时我在南京开会,当时是我老伴和儿子吕海山接见的。儿子给他煮了一斤挂面,他全吃了。吃了就呼呼睡了。我的副部长

卢喜俊打电话到南京找我请示,我电话中说再派车送黄上车,叫后勤部副部长和我的儿子在第二天给黄买火车票和点心后送黄上火车的。我还叫卢副部长训黄一顿。第

二天派了车,由儿子海山送黄到火车上,给他买了吃的,还给他零用钱,直看到火车开后,才回家。对黄第二次来我家一事,我很奇怪。第一次来,是用我部队小汽车

把他接到我家的。而第二次来,是黄延秋他穿过上海市到浦东这么远的路来的(从上海原北站到部队驻地,坐车、船要走一个半小时)。他不知道路和我家地址,他是

怎么到我家的?部队门卫和传达室都不知道黄进来,他不经过门卫和传达室是怎么进来的?黄从家来上海一天多就到达,太快了,我不理解。

注:上海浦东原高炮师的地址要从上海火车站换两次公共汽车和一次长途汽车才能找到。


调查者之二:李玉英。
地点:吕庆堂家

李玉英说:“对黄延秋的印象,两次来家我都见到了。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穿农村白粗布的衣服。到我家来也没有目的。问他是怎么来上海的,他两次来都说:‘不

知道怎么出来的!’。黄当时的神志表现正常。

一次来浦东高炮师后勤部营房,他找到我家时的情况:他来前,在家乡时,是养母(姨妈)养大他的。他姨妈说:一天晚上大队开会,黄开会回来到九、十点钟就睡了

。早上找他上地,没有人了,到中午也不见,四处亲朋处找,也没有。后来,辛寨收到上海第六收容所发错地点的电报。他养母找到大队书记。才找到电报。知道黄延

秋被上海收容所收容。养母和钱二黑(钱郝的)和吕庆堂的妹妹吕秀香住在一个村。知道她有个哥哥吕庆堂在上海。所以就由吕的妹妹和钱郝的一起到上海吕庆堂家。

上海后,由部队的后勤部派吉普车陪钱郝的去收容所接黄延秋到我家中。据当时接黄的人反映:黄延秋说:‘我在上海出了火车站、被警察发现了,带到收容所,一心

想回家。’钱去接他时,黄延秋向钱跪下,哭了,说:‘你可来接我了!’出收容所时,收容所还给他一个包(内装一身土布衣服、布鞋、一个茶缸、30元钱,钱在一

个黄铁盒里),黄说:“不是我的东西,他不要。”包给他后,由钱陪他坐吉普车到吕庆堂部队的家。当时,他一身脏的白粗布衣,吕的妹妹给他换洗衣服。我们问他

:“你在南京上火车,谁给买的票?”他说:“有两人给我买票,是山东的。”第一次,黄到我家住了一个晚上,就由钱二黑陪他回老家。要了解黄怎么进收容所、到

所以后情况、住了几天。出所时的表现,回家时在火车上的表现,说了些什么,钱最清楚。钱现年七八十岁,记忆力好,可向他调查。

黄延秋第二次到我家情况:来那天,雨特别大,儿子打电话给我,说:“梦游又来了!”儿子给他煮了一大把(500克)挂面。黄全吃了。我回到家时,见黄已在躺椅

上睡着了。我当时找后勤部副部长卢俊喜。卢往南京打电话,告诉吕庆堂。我和卢副部长一起到家。问黄延秋:“干什么来的?”回答:“我是跟两个当兵的进来的”

。问他:“谁带你来的”。黄答:“我自己来的”。问他:“门卫没有问你?”黄说:“前面有两个当兵的。我跟着就进来了。”问他:“干什么来的”黄回答:“我

什么也不干。” 当告诉他:‘明天你就回去。给你买火车票,你回去’时,黄说:“好,好,回去。”当晚,叫黄睡在我儿子房内。并叫儿子经常醒来,注意黄的行

动。第二天早晨,部队派吉普车,由我儿子送黄上火车,还给了他一些钱。他第二次来家是空手的。后来,我和吕庆堂回老家时,听吕庆堂妹妹讲,黄延秋第二次回去

后,又走出去九天,到各地去了。他的养母也不找他了。

调查者之三:李庆堂,当时邯郸市地委书记
调查时间;1993年7月24日下午
地点:邯郸市东风剧院办公室
被调查人:原邯郸地区原地委书记李庆堂。男,65岁。
住址:邯郸地委家属院

李庆堂说:“1977年底。我在地委工作时,接到肥乡县公安局、宣传部、武装部联合写的一个报告。报告内容当时我看过。与你们写的没有什么出人。当时作为一个阶

级斗争的动向准备上报。后来一考虑与阶级斗争又无法联系上。也没有上报,原件可能还在原地委档案中。

催眠中的奇迹,25年后的又一次对话

黄延秋事件至此,并未结束。2002年12月14日上午九时中国UFO协会北京分会的调查员张靖平、肥乡县UFO协会理事长冀建民与中国著名的催眠大师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吴医师协同黄延秋一同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302医院,对黄延秋发生在25年前的经历,进行了催眠调查。催眠中吴医师和张靖平对黄延秋所述,除了细节更清楚、

明晰之外,没有不实之处。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在催眠进行到最后一次的时候,黄延秋突然被 25年前背他飞行的高登民叫醒。从催眠状态中醒了过来。说出了下

面的一些话。下面是当时催眠中的一些对话:

吴医师:那么,你再想想,带你到处跑的那两个人,他们的形象。刚才你说过他们的眼睛大,现在仔细想想,还有什么特点,比如鼻子、耳;朵、嘴巴呀? 黄延秋:

长脸看不到什么特殊,和我们一般人基本相似。 冀建民:脸黑点?白点? 黄延秋:脸挺白的。吴医师:耳朵什么样子? 黄延秋:耳朵和我们的差不多。 张靖平:头

发什么颜色? 黄延秋:黑颜色。 张靖平:他留的是平头还是长头发?

黄(下简称):他们留的好象是背头。 张:那你现在仔细想想,眼前能出现这两个人的形象吗?黄:现在脑子里比较清醒。 张:看到他们两个人的形象吗? 黄:看

不到。 张对吴说:让他在催眠中再看看那两个人的形象。吴:老黄,你再仔细想想,除了他们眼睛有特色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爵特点?你注意他们的容貌吗? 黄:怎

么看不着?张:你在这个状态下,仔细想想他们的形象?看在你的脑海里能看到他们俩吗? 黄:看不到他们俩。 吴:能不能回忆他们俩的形象?黄:他们俩的形象回

忆的差不多。 张:你再仔细地回忆,把他们的形象记在你的脑海里?感觉自己能记住回忆起他们的形象吗?黄长时间地沉默。张再次问:能记住他们的形象吗?’ 黄

开始摆手,看不到……张:你想想从兰州的旅馆到北京…… 黄:看不到、看不到……是张靖平叫我来这里的。

张:谁同你张靖平?黄:你是,你……你是不让我问你的名字,是张靖平,什么……老冀家在场呢?……你能叫……张靖平,就在我的眼前。你能叫他看到你吗?黄对

我们说:你们能听到他跟我说话了吗? 张:我听见了,是他问你吗?” 黄:就是他。张:你感觉是他们?是年龄大一点的那一个?还是小一点的那一个? 黄:明天

,我回去还不知是那一天。黄:回去的时候,怎么,按我心里想的,那不行。我心里想的你怎么会知道?我心里想的而已,不行,走啦。你现在看到他了吗?我看不到

。他能和我说话,他说按我心里想的叫张靖平说,那他还是走了。


黄自己从催眠中醒来。黄对我们说:我怎么搂不住他,让大伙看到你……他光让我听见他的声音。昨天我心里想的,他怎么知道我心里想的。、张:他知道你心里想什

么?昨天我看电视的时候,我想从北京捎点、东西……吴:是刚才你耳朵里出现了他的声音吗? 黄:出现他的声音了。张:他还说让咱们找到他们吗?黄:他怎么知

道你叫张靖平?我昨天想买一件外衣作月念。我知道老冀经济困难,怎么好意思让他买。刚才心理出现了声音了,就是看不到他。就按你心里想的叫张靖平给你办。

吴:说我了吗? 黄:没说你。他说了冀。他说老冀也在场……,他让我到家了就把全部情节告诉你(指老冀)。 黄:留下你的证据。黄:让张靖平自己慢慢找?……

到唐山公安的画像就不要做了?……你们不想和张靖平说话……是听不到呀。下面的测试就不要做了。北京以前还有些意思?是!以后,不是走就是睡?……是是。此

刻,黄延秋睁开了眼睛,从测试床上下来。不再配合张靖平、吴医师的催眠调查。

在这段催眠中,黄延秋的心理能被原来的飞人“看到”。黄延秋能在无人的情况下.象遥控一样与飞人(此时,也可能是隐形的)通过思维波与飞人联系交谈(飞人的

说话别人都听不到)。从这些现象分析,与黄延秋同行的一定是外星人。而不是地球人。

包袱中的迷题

在黄延秋第一次出走,回来的时候.飞人给他那个装着他的衬衣、袜子、内裤的包袱。据黄的母亲说,当时他的衣服都是散乱地放在炕上,平时,连他自己都难找到。

他走的时候,我已睡下,门是关着的。窗子是方木格,每格30x30厘米,现已作了鸡舍的窗子。人是难以钻进来的。可是、却不知省谁把他的衣服从关着的屋中拿走了

。他回来的时候,包袱里装着他的衣物,放在他的身边。包袱里放着一个黄铜颜色的铁盒。盒中放着30元钱,盒子的上盒盖内面有一只红公鸡。黄延秋是属鸡的。后来

钱让黄延秋花了,盒子让乡里的治安员拿走了。据冀建民说,1978年时他也验证和调查过此事,是事实。 从黄延秋飞过的路程来计算,是一个等边三角形,整整一万

公里。

如果把方盒看成代表是“地方”,30元中的“元”,代表天圆,30是三十年的代称,鸡是鸡年的代称,而接近30年的一个鸡年就是2005年。那么,这一年,会有什么事

发生?是我们战胜了一种新的传染病,比如.疯牛病、艾滋病等?还是我们又有什么重大的发现?至今这个谜题无人揭开。在采访结束时,我问黄延秋:“你想念与你

同行的飞人们吗?”

“想。”黄延秋很深地点着头,眼里含着泪水。这样的感情经历和表情使我心中大吃一惊。是的,情到深处人孤独,也许这些年,黄延秋的内心深处无时不承受着思念

他们的痛苦。2003年5月,我打电话问张靖平,你说能不能找到那两个飞人。张靖平很有把握地说:能,两年之内,一定!!

对此,笔者认为与黄延秋同行的神秘飞人不会再来,尽管他们在黄催眠中有所承诺,但要显身还有很多因素要考虑。这也是迷题之一吧。
本文摘录自李建敏的《外星人在中国》







9、广九铁路广告



轰动香港的93年广九铁路广告!大概是最多人亲眼见鬼的事情了~ 九广铁路广告闹鬼事件 导演深夜看电视重播旧片,发现九广铁路广告出现以下诡异的画面,7个小

朋友肩搭肩玩火车游戏,队伍中最后多了一人…… 不久后,被搭肩的小孩死了……广告马上停播,但是媒体还是轰动了很久。 这是一件真情,因为房东住在深圳这个

广告我看过,但没有注意那麽多,确实只是播放很短的一段时间就停播了。当时看的时候, 虽然什麽都没看见但是气氛确实很阴的感觉…… 下面有完整的该电视广告

下载,下面是广告截图,如果没有换人,好像右上角的那个穿黑色衣服的男孩是多出来的,好怕怕就是下 面一排小孩对应的第五个,那个看起来很怪的小孩,如果是

广东那边的朋友应该是有印象的,当时很是轰动的说。我看到图的时候 也有种莫名的压抑感,难道…… 报道说是七个孩子参与了排片子,可是从上面的图片看,的确

是有八个孩子! 但是,更加意外的是,我反复比较录影,发现实际上录影中出现的是9个孩子!!!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觉得广告气氛真的很诡异! 第三个片段

首先出现的那位男孩(短发,细格子衣服)并不是上面图片8位元中的任何一位。 因为戴帽子的男孩子,一共有三个,最前一个,最后一个,中间一个;通过上图可以

看到,中间戴白帽子那个人前面有了一个男孩 子的脸,所以他应该是第六个人;可是,第三个镜头的主角前面是第六个人(戴了白帽子),后面却是第七个人(单辫

子的小女孩 )。那麽,这个孩子是哪里来的?难道图片中把他遮住了,没有显示出来? 所以,广告中一共出现了9个人。 难道当时的广告商会如此粗心,连参加人的

人数和次序都会排错? 至少,反映在播出的广告作品上,不应该有这种漏洞?! 寒~~ 再看第二个人,那个女孩子,在开头的一个镜头,神色好怪,一点笑意都没

有,反而歪了歪嘴把;到第三个镜头却是在夸张的笑著 ,笑得很虚假,眼睛却盯著一个方向始终没有变化! 业余主持:这段片系香港地铁闹鬼广告来的。原来得6个

细路仔,你数下啦,无啦啦会多咗一个出来!最后拍呢个广告那些工作人 员和细路仔全部都死光了!呵呵,这个广告是鬼拍出来的,香港电视播佐一阵就马上不给播

啦! 开头有六只脚我觉得系因为画面转的快而无影到最后果个小朋友挂。不过后来d顺序都乱晒了。 马远亮: 我看了很多次,发现第三个小孩的肩膀开始的时候没有

手,但后来却有。这个本身没问题,但那只手有d大,并且有绿色,小孩是 不会有绿色手吧!而且手又大! vince: 无错啊,有个女仔个嘴角系流血架。 cool: 我

记得当年就盛传过呢段鬼古:在拍剧照时班小朋友突然无端端哭,最后剧照出来的时候就发现多了一个小孩在最后,但数脚却没有 多,听说底片被烧……总之就恐怖了

。 阿檬: 哦~我知啦!话说拍完之后发现多佐个细路排系后边,之后d细路就由后边一个一个甘死上去,直至全部都无晒~ 倒数第二条片段(即很多小孩正面亦即最

清晰的片段)共有8位小孩: 1)男主角,格子帽、红色格子长衫、红色连短裤背心、黑袜。 2)女主角,较矮、双辫子、粉蓝格子衣、圆领。 3)男,大耳、灰衣、

格子圆领,应该是第二个片段的第三位小孩。 4)女,较高、双辫子、白衣、粉蓝色短裙。 5)男,黑衣、只出现过一次。 6)男,肥仔、格子帽、黑背心。 7)女,

右边单辫子加头花、白衣、背心、白色长裙。 8)男,戴帽、黄衣、深色吊带短裤。 说说第三个片段首先出现的那位男孩(短发,细格子衣服)并不是上面8位中的,

也许是有9位在里面但是我确实看不到;他的手 按著的那个人戴著帽子,应该是上面第6的肥仔,后面出现的女孩是上面第7的女孩,女孩后面那双手应该是上面第8的

那位。 izhi: 哩个广告拍佐之后果d细佬后来一个一个甘死晒,报纸都有登过架。听讲哩个广告本身系无甘多个细佬,唔知做乜拍佐之后发现多 佐一个。仲系愠唔到

多佐果个细佬。 又发现1个怪现象 第一组镜头里最后1个小孩子的腿 再看下最后1组镜头(字幕那广告快完的地方) 2个小孩子的的下半身不一样~ 再仔细看下

video第9秒的时候最后1个小孩是长裤子 再看下34秒的时候小孩子是穿的短裤子,



参考资料:http://www.tudou.com/v/caoP_V5Laso/v.swf
发表于 2011-10-13 21: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我眼花,不过好详细,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01: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那么长{:soso_e1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09: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表示没看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09: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09: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10: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电视台播出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8 23: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9 07: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示不懂,你在说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4 18: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5-31 04: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