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7 A# `# s% b% ? 
/ s" x) A$ {( D" ^' L3 m2 \# P资料图片:烽火戏诸侯书籍封面 
# O7 e9 B9 m# C- C 
% @7 C( n. A# r3 c. l$ C  U 
9 U8 Z6 |# u( w& s2 D  _$ Q2 o  L  z% P4 h- x* u 
2800年前的冷美人褒姒出自偏远的褒国(今陕西勉县一带),为救被周幽王迫害下狱的褒国大夫褒垧,被其子买来作为“礼品”献给了好色的周幽王。从褒姒进宫那天起,幽王日日夜夜陪着褒姒,一连十日不上朝,连续百日不进王后之宫,唯有褒姒享受专宠待遇。但是,褒姒终日愁眉不展,脸上无一丝笑容,完全是一副冷若冰霜、忧心忡忡的模样,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她很可能患上了“忧郁症”。  
: Q5 I- |# X7 ]0 f. ^3 Z/ J& m1 }* \, {1 q  {1 A2 Y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条:一是她来自乡野,常年以青山为邻,绿水为伴,自由自在惯了,很不适应森严壁垒的深宫生活;二是周幽王年纪一大把,而褒姒还是个未成年少女,两人之间有代沟,肯定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三是她的到来,激起了王后申氏的嫉恨,先是遭受申后的当面训斥,接着被遣来的太子殴打,险些流产。6 g. ]: x: i# V1 h! R: i, Z" h7 t8 S 
 
* u' z% @2 }! _: O还有,宫中多少怨尤的眼睛、鄙视的目光在盯着她,即使周幽王宠爱她,也无非是将她当作玩物而已,一旦青春消逝,红颜渐衰,还能在宫中有立足之地吗?在这种危机四伏、提心吊胆的情况下,褒姒还能笑得起来吗?! 
' M6 Y7 l. @6 S/ l9 B, s6 S6 D, }9 O# {" W 
周幽王初看褒姒眉微颦、眼含怨的冷艳神情,比之那些故作媚态、卖弄风骚的嫔妃宫娥,自有一分另类的美,大为欣赏。看得久了,也产生了审美疲劳,千方百计要逗得美人一笑。他召乐工鸣钟击鼓,品竹弹丝,宫人歌舞进觞,褒姒无动于衷。周幽王又听说夏桀的宠妃妹喜爱听裂帛之声,常常乐得哈哈大笑,便让司库搬来彩帛百匹,命宫女一匹匹撕裂给褒姒听,这位冷美人仍不露笑容。 
2 e) ^, `* f4 ]+ l4 s8 T 
1 [3 L0 @) N0 a! E* Z% ?弱智的周幽王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便贴了一个告示:“天下如有能博得褒姒一笑者,赏赐千金。”伴随幽王左右的佞臣虢石父出了一个馊得不能再馊的点子:“早年西戎强大,先王在骊山建造烽火台二十多座,旁置大鼓十数面,万一西戎入侵,即放狼烟,附近诸侯看见,便会发兵前来救驾。如果大王和褒娘娘同游骊山,到晚上,我们点燃烽火,让诸侯们空跑一趟,肯定会露出可笑的狼狈相,娘娘看了,会有一笑。”+ _& s9 ?) q4 v, E$ j6 O  @ 
2 ]0 N2 E  g  ~2 J 
周幽王觉得此计甚酷,便带着褒姒及随从,浩浩荡荡地上了骊山。当晚,大举烽火,又擂起大鼓,火光映天,鼓声如雷,附近诸侯看到火光,听到鼓声,疑镐京有变,一个个领兵点将,星夜赶到骊山,却不见一兵一卒,只见幽王和褒姒饮酒宴乐。一位近侍前来宣布:“幸无外寇,不劳跋涉。”诸侯们面面相觑,卷旗而回。褒姒看见这么多兵马匆匆而来,又急急而去,形同儿戏,不觉笑了起来。一旁的周幽王总算看到冷面美人难得一见的笑容,开心地说:“爱妃一笑,百媚俱生。”遂将千两黄金赏给了虢石父。 
, ~0 \0 B" x3 ^0 }% s0 W5 W" K# x9 |" C5 |+ n& _5 G6 h2 D! b5 n 
没过多久,被废王后之父申侯联合西戎进攻镐京。周幽王慌忙下令点燃烽火,各路诸侯却以为天子又在和褒姒玩一场游戏,全部按兵不动,烽火连燃数日,也没招来一个救兵。众叛亲离的周幽王在逃跑途中被西戎王拦截,死在刀下,在位仅十一年,褒姒也被掳,她不堪忍受新一轮的凌辱,在绝望中自缢而亡。曾经强大繁盛的西周王朝,从此画上了句号,东周列国的大动荡时代开始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