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 p( A+ T! W& I: }7 ?7 z2 b$ ]. z, C0 S 
凌家滩遗址出土玉龙玉人   
. S: P1 q" m( S( k& ]5 b3 i* D3 I! ~" V8 d5 n 
 
3 p! j1 ?% h2 d$ w" W& X) [7 P- w* T0 }1 Z3 u 
 
& i% E" z1 L. M& c2 ~' ]$ s  @" F. r! F4 i# R; y! | 
6 ^, u) \( M9 ?) v 
    第二看台 
0 T0 u2 Q3 @  P0 c& u3 f' L( F) K" h- K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现已划为马鞍山市)铜闸镇凌家滩自然村。凌家滩遗址于1985年发现,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专家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1998年,凌家滩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保单位。; V1 ~% j% ~+ H9 [# V9 E+ _ 
 
. U- [% I+ d; ]1 @2 e! D+ Z- F7 U  遗址发现源于一次下葬 
+ v0 b  o1 l( i 
! T% T1 R9 T7 c; H  1985年秋,现年82岁的村民万友桥老人的妻子出殡,他在村后不远的一处高山冈上选了一块地安葬妻子。据当时在场帮忙安葬的村民说,他们在那里挖坑,挖着挖着,很多各式石头模样的东西露了出来,个个奇形怪状,有的是圆形,有的是方形,有的光滑漂亮,还有的形状像农民用的锄头。后来乡里和县里的领导赶了过来,万友桥老人就把挖出来的东西全部上交了。接着含山县文物管理部门向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作了报告:含山县长岗乡凌家滩村村民在挖坟埋葬时,挖出许多陶器、石器、玉器。在安徽省文物考古所主持下,自1987年开始,进行了五次考古发掘。 
* h/ H( k- l; v$ e  e/ u# ^' M1 X, P2 M' m5 M 
  远古时这里是一座繁华的城市' U+ ^5 H' ?: M: ~$ M 
 
4 z- e" Q- y) r- [  经过五次考古发掘发现,在这方神圣的土地上,有代表神权和王权的大型祭坛,有红陶土堆筑的广场和神庙、宫殿遗迹,还有众多的古建筑、古井、墓葬、护城壕沟、手工作坊等遗址,更有那精美的玉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1700余件,那堪称“中华第一”的玉龙、玉人、玉猪、玉八卦等相继横空出世,其精湛的工艺和飘逸的神韵令世人叹为观止。专家们推断,远古时期的凌家滩是一座繁华、热闹的城市,养殖业、畜牧业、手工业初步形成规模,既有大型宫殿、神庙等标志性建筑以及布局整齐的房屋、墓地,又有护城濠沟、手工作坊、集市和大批礼器。3 D3 o% J. Z3 C 
 
% }, g+ \6 j/ O  而且,从凌家滩的墓葬分布、随葬品差异和出土的各种不同用途的文物,可以得出这个时期的凌家滩已经出现军事装备、权力人物以及贫富分化,私有制已经产生,并出现了阶级对立的结论,已经具备了文明时代的基本特征。% d4 X1 A& J4 U 
" _5 O7 v: `5 Z$ p  r 
  令现代人惊叹的玉器工艺' k. K+ P# \. b2 ?! O6 o' K 
7 K4 W7 e* [+ h- N& ~( C, I 
  位于这一神秘纬度附近的凌家滩遗址在发掘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神秘难解的谜团,其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件玉人。5300年前凌家滩的先民,用直径不超过0.17毫米的钻管在玉人背后钻出直径0.15毫米的管孔芯,比人的头发还细,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微型管钻工艺技术。负责凌家滩遗址发掘的省考古研究所张敬国教授告诉记者:“管钻工艺虽然在新石器时代已开始流行,但如此细微的管钻及其使用不光是首次发现,就是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也只能用激光才能完成。”那么,这个在现代工业技术中才能完成的工艺,在那个年代,凌家滩先人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个隧孔至今都还是一个未解开的谜。 
% {& J* V4 I# u/ X0 P8 n  v8 V! ]3 ~. Y4 o' B3 y 
  在凌家滩出土的玉器中,展现出的让现代人惊叹的工艺技术还有很多。张教授告诉我们,玉器胎壁的厚薄和琢磨加工有密切的关联,器壁较薄的玉器需要更多的加工和细致琢磨。凌家滩出土的玉耳和玉勺。前者底部厚0.1厘米、口壁厚0.409厘米;后者厚0.1—0.3厘米,二者不仅轻薄,而且造型匀称美观。虽然不能说其轻薄如纸,但也相去不远。而且专家通过高度显微镜对水晶耳放大200倍观察,仍观察不到丝毫的毛糙感。专家分析指出:“如此高超的抛光技术,在现代都堪称一流。” 
, k5 T! T' f- k9 O" a! o: G) g+ Y; D7 _$ D4 _9 r; N' h 
  凌家滩文明可能毁于洪水0 b+ T4 J6 i( w1 \, K4 a 
 
/ q2 K& H7 Y# E( g3 ]  考古发现,这个史前高度文明的地方在距今将近5300年前的时候神奇的消失在这个地球上。这里究竟曾经发生了什么,从而导致这个文明的突然灭亡呢?我们目前对此依然知之甚少,但时间依然留下了一些痕迹。张教授发现有水侵的痕迹,然后把目光转向了这条温顺的裕溪河,难道是史前的洪水毁灭了这个文明?安徽省地质调查院高级工程师许卫博士说:“地质学上很多学者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壤作了不同角度的研究,认为4800—5000年左右历史上的大洪水时期,洪水把一切掩盖了造成文化的消失。”张教授的考古发现在另外一个方面也证明了许卫博士的设想,他们曾经在这条河的河床上发现古文化层。4 n+ u! ]+ A2 [! u 
$ l! ?7 ~8 ~, A 
  在凌家滩出土的玉器中,发现了大量的玉斧。这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凌家滩人是一个强悍的民族,对武器有着炽热的崇拜情结。二是当时凌家滩人战事频繁,连连受到外族入侵。凌家滩文明的消亡原因,到底是洪水,还是战争,至今也还是一个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