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 e1 P( a# @% y* A1 S1 j& L 
 
5 _4 C. u& |0 h$ ]  H& ]+ N2 F( a宋朝的象棋# |9 z3 T% E  ], M- u* b  }( f3 n 
# r) ]  `" M+ z! e 
1 H( H4 }* H. N, n7 Q 
/ o1 u  N/ P- k0 Q" f/ c 
汉代的陶罐 
* C) g( m' e0 h3 B0 Y% q/ [' }& [+ q6 q7 C 
# J6 _" G! m  r7 `. Z, L0 E6 E 
0 q/ j* f$ ~4 @* ]  ? 
这里还将继续发掘  l( E; h, h/ ?, i$ T6 r2 j. u 
 
# ]1 D* n0 z: l1 ~# L# ? 
, X& a" H" \( M% o4 U' p  一片超大型古墓群在苏州虎丘地区被发现,这是个跨越六大朝代的古墓群,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早期,各个朝代的古墓层层重叠,蔚为壮观,在苏州考古史上极为罕见。目前考古人员正在现场清理发掘,已经出土了包括陶罐、瓷器、铜镜、金质发簪等品种繁多的珍贵文物。昨天,记者在考古专家的带领下探访这片超大型古墓群。  k: X- m' w7 ~1 R. } 
9 }( B/ R# ~4 k% I3 y 
  罕见 古墓层层重叠跨越六个朝代 
: G3 C; a8 x$ ]/ y. V* k( x5 `1 w  m  G3 O$ Z 
  新发现的超大型古墓群位于虎丘风景区西南角,这里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虎丘地区综合改造工程,当地居民把这里称作“宋家坟”。考古人员告诉记者,“宋家坟”遗址原是一个大土墩,距离虎丘景区约1000米,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最高处达6米左右。这里周围的房子大多被拆掉,记者从一大片碎石砖块上穿过来到这片古墓群。据苏州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张铁军介绍,考古部门之前已经了解到这个土墩下面存在古墓群,由于这里即将要进行综合改造,所以必须在改造之前对这个土墩进行考古发掘。正在清理发掘的这座古墓群跨越了东汉、六朝、唐、宋、明、清六大朝代,目前已经发掘41座古墓,多数是明清时期的墓葬,根据一些墓志铭的情况来看,多是属于家族墓地,现在发现最早的墓葬可上溯到汉代。“棺材基本都腐烂掉了,只有一个清朝的棺木因为浇浆、油漆比较好,年代又相对而言比较近,才得以留存至今,但是一碰基本也都散开了。”: ^1 b7 K6 c: w 
. X- i$ v' ?2 v 
  考古专家张铁军介绍说,已经发掘的41座坟墓都是中小型古墓,其中最大的要数明朝时期的“毛氏墓”,墓主的儿子当时在朝廷担任吏部侍郎,毛家在当时算得上是本地的名门望族,“毛氏墓”就是由墓主的儿子亲手设计建造的。: o1 q9 z  p$ S1 H4 | 
5 k" V/ O' l; K  }  K, X( J( S0 J 
  从当地居民那里记者了解到,这片古墓群原先是个大土墩,高度比附近居民两层楼房还要高,考古发掘之前,大土墩上面长满杂草和树木,也有一些居民在这个土墩上种菜。从现场挖掘情况看,原先的土墩已经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出现了很多大小不等的土坑,海拔高度也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 W/ A8 b6 l. g3 B' f! N7 O 
; T2 B2 E6 W: F( D  记者在考古现场发现,在古墓群土坑南面又露出了一个古墓的侧壁,依稀可见一座古墓的浇浆和青砖,考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这座古墓上面有高压线铁塔,所以暂时没有对其进行发掘。据考古专家张铁军介绍,目前考古发掘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h) K) @: M2 M# @ 
- \: {3 m6 f1 u2 N 
  稀奇 5颗象棋子从宋代穿越而来: Q: P6 W( m9 ~  L5 W( V# z4 s 
; S5 Y8 z% i7 Z' I+ Q 
  在考古现场,考古队员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刚刚清理完毕的文物,打开柜子,里面摆放了各式各样的罐子,有3个六朝的铜钵,还有6个汉代的青瓷双耳陶罐,这些罐子有的完好无损,有的已经出现断裂。考古专家张铁军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在古墓群里发现的,里面有汉代的陶罐、瓷器、壶,另外还有六朝时代的陶罐、铜钹,到明清时期就是铜镜、金银首饰。拉开柜子最下面一层的抽屉,记者看到了各式铜钱以及一些小型的陶罐。 
; P+ R8 Y1 z7 V  J: | 
+ S/ D' D, a# d9 h$ G+ K/ H7 K9 ]4 G% G7 Z, y  记者注意到有一个外形细长,高度约为20厘米的陶罐,拿在手里十分轻巧。考古专家张铁军介绍说,这个陶罐是古代人用来喝水的“水瓶”,名字叫“韩瓶”。相传这种陶罐是当时军队士兵用于保存饮用水的工具,其功能相当于军用水壶,之所以称为“韩瓶”是因为这种陶罐是南宋名将韩世忠攻打金兵时,军队里士兵用的汲水器,后来传入民间得以广泛使用,人们用它来汲水、装水、盛酒。( ^5 L" S1 D( Q4 e& V, j% M 
 
: @4 N8 Y! ?- W3 o! W3 G5 v* y$ q  考古专家张铁军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这次我们还发现了宋朝的象棋。”说着,他便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袋子,里面装有5个棋子。“这是青瓷象棋,我们只发掘出5个,分别有两个‘卒’,一个‘炮’,一个‘马’,还有一个‘象’,其它的棋子并没有被发现。”张铁军介绍说。 
; p0 o: ~2 j# M; D9 O$ g" r0 C& p: d/ {$ P( S1 L 
  得到专家的允许后,记者拿起一个棋子在手中掂量了一下,这种青瓷质地的棋子外形上和现在的棋子没有什么区别,就是分量重了一些,估计墓主人生前是个资深“棋迷”。现场还展示了出土的金钗、银钗,还有大小不等的铜镜,这些铜镜大的有十几公分,小的有五六公分,虽然这些文物在地下沉睡了千年,但是上面的精美雕饰依然清晰可见,当时手工艺技术的精湛可见一斑。8 E1 [* e& N3 {+ X$ l. R 
- j; b9 H0 o7 ]( }8 Y6 y( D4 R! ^ 
  据了解,这些出土文物将对研究苏州虎丘地区的地方史很有帮助,对吴文化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b; g# F. n) k6 K 
& x3 N+ s% h- `' `: f  l! D; S7 r 
  ■专家释疑, b: R: R8 H! N8 K/ r 
) M3 D. l3 t$ J6 _% T& X 
  从考古专家所绘的古墓群的分布图来看,有的古墓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各个角落,有的古墓居然重叠在一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1 s% b% d8 p# K( ], {7 d, o6 k; m 
+ L) U& n1 i6 B; j: g1 ?/ [: O  o 
  考古专家张铁军告诉记者,由于这里是个“风水宝地”,各个朝代都有人把坟墓安葬在这里,但是地表会随着时间的迁移发生巨大的变化,原先的坟墓被沙土掩埋后就看不出来了,下一个朝代的人便继续在上面安葬坟墓,于是就出现了棺椁重叠的现象。“这片古墓群呈现‘墓打墓’的现象,晚期墓打破早期墓现象频繁。”考古专家张铁军对记者说。0 F% }0 a# B" o8 f, q  t 
 
; @" A! Z3 m# N  ■有此一说- X- a: X2 D; O- Z/ N' `6 y: Q 
 
+ C; f5 L  a( w/ J$ D1 Y+ Q/ T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S4 s2 F& u& V+ }: n, \, {- P 
1 t' l" T- H1 K9 F7 O1 { 
  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 3 ~$ C. g9 P6 E$ y& m5 t, y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