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竹心 于 2011-8-3 09:54 编辑
此照片是噶舉派活佛。。。现楼主不在,我加点注释移版。。。请见谅!
噶举派形成于藏传佛教“后弘期”,是由玛尔巴译师开创。噶举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的宗派之一。藏语“噶举”中的“噶”字本意指佛
语,而“举”字则意为传承。故“噶举”一词可理解为教授传承
噶举派注重密法的修习,而修习密法又必须通过师徒口耳相传的途径。另外,由于噶举派僧人的僧裙中加有白色条纹,后人学者又
俗称“白教”,但这一称呼不十分妥切。在《土观宗派源流》中指出:晚近主巴(不丹)的一些书中写“白传”的,这是因为仅考虑到
玛尔巴、米拉日巴、林热巴等噶举派高僧曾穿著白衣的原故。实际它的名字应当是普遍流传的“语传”二字较为合理。因为此派是以
领受语旨教授而传承的教派。由于藏语“噶举”一词也是教授传承的意思,而且它还蕴含着继承师长传给的重要教授之深层意义,所
以,有关这一宗派的名称,还是用“噶举”一词更能表达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噶举派形成于藏传佛教“后弘期”,是由玛尔巴译师开创,经米拉日巴瑜伽师的继承,最后至达波拉杰大师时,才正式建立并成为
一大名副其实的宗派。从教法传承上看,噶举派尽管派系庞杂、繁多,但其所宣扬的教义、教规大体上一致,没有很大差异,
这是因为它们均源于玛尔 米拉日巴佛楼阁巴和米拉日巴和教法传承。从总体上讲,噶举派的教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直接从玛尔
巴并经米拉日巴传承下来的达波噶举;二是由琼波南觉开创的香巴噶举。后来香巴噶举衰微了(直到近10年间由拉则江贡上师在
汉地重新宏扬-----见《我的灵魂依怙》),而达波噶举则兴旺发达,最后又分支发展为四大支八小支等众多支系派别。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