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 H4 @) G' y( k
; |6 [5 a+ j R8 r" h
( g7 g& [6 ^) S& u. m, P5 B+ C1945年执行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任务的美国飞行员保罗·蒂贝茨11月1日在家中逝世,享年92岁。虽饱受争议,但蒂贝茨一生从未后悔当年向日本投下原子弹,他坚信那是“为尽快结束杀戮”所采取的正确行动。 美国《哥伦布电讯报》说,保罗·蒂贝茨11月1日早些时候在他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的家中逝世。他年老后患有轻度中风和心脏病,曾入院治疗。 4 K. A! ?: O5 _& p
' R3 W, v7 g, E9 `
* j1 o6 A5 P; Z7 N不办葬礼不立碑 3 j- ? Q: t. m: x" j
" B# I2 E5 {" q+ k* g
; B" o9 ]9 D) A, s
蒂贝茨的老友格里·纽豪斯说,蒂贝茨的身体状况在近两个月内恶化,多种疾病缠身。
3 G: K) X* C- a; n4 G7 R
3 w; o& V9 W |8 D; T" f' z8 F8 L# I4 \0 g+ g# d
纽豪斯说,蒂贝茨生前要求不为他举办葬礼,不立墓碑,这是为防止他的那些批评者们借机“搅局”。
|: T' P s% d6 h9 s% S: \0 t
- }' w) x" R q$ b
$ s8 k9 `5 d) S7 W蒂贝茨2005年接受《哥伦布电讯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希望死后被火化,骨灰撒入英吉利海峡,因为那是他二战时最喜欢飞过的地方。
5 G3 s% O0 e0 P' F1 ~
$ C6 c$ v5 H/ L7 r5 v( z0 T% U" Z6 b- `$ U+ F
蒂贝茨身后留下一妻三子,还有一些孙辈和曾孙辈孩子。他的一个孙子继承祖父职业,成为一名美军B-2轰炸机飞行员,在欧洲服役。 * K; X5 z' e# [' e3 ?! c. v( A
B! x$ f4 d& u5 o' t: g' D3 \
, J2 J1 ?4 d$ e( i4 u6 V; g0 Z2 x$ ^4 j1945年8月6日晨,蒂贝茨一行14人乘代号为“埃诺拉·盖伊”的B-29轰炸机飞临日本广岛,从近1万米高空投下一枚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致使数万人当天丧生。这是人类首次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 - U$ ]' ~! D* @; h7 X8 {
; ^7 g. w9 g. z+ |; m$ _- ?2 W
' E h5 b$ {6 ^( z" Z5 z
3天后,第二颗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在日本长崎爆炸,造成长崎数万人当日伤亡。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 g9 Y2 S( _7 s
% l9 E4 q/ S A$ a; _9 a6 S1 c3 z' ^+ M: b- X6 _1 N
对轰炸终生不悔
" O! ], }2 E% ^ m9 ?' ?3 w9 j" S4 O( Z5 j) `( O$ G) f6 Q" n: C
9 [7 s( v+ u' @/ [; ]% |- o5 |% V: ^
原子弹轰炸造成数以万计平民伤亡,美国这项战争决策后来遭到人们质疑。蒂贝茨也因此数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但他每次都坚定表示,他无悔于当时的行动。 7 N2 h% t7 T3 O7 b; p6 f
' F; q: v9 s0 a' y4 O2 |
d4 n/ U2 Z$ ^# r$ D8 H: Y
当时导弹专家要求飞机投放原子弹后立即偏转159度飞行,所有动作要在一分钟内完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机组成员安全。蒂贝茨带领飞行员团队经过刻苦练习、不断尝试,最终达到专家要求。
! ?) e* D1 s, L0 v8 ?' s) S5 i. y( ?$ v: w. q4 y. f
, u3 x4 C" j5 F3 I4 S9 e3 {蒂贝茨1975年接受采访时说:“从毫无头绪,到列出(飞行)计划,再到最终圆满完成任务,我对此感到骄傲……当时正处在战争状态,你要利用掌握的一切手段(结束战争)。”
7 g _3 _) I0 r6 o, x5 u( ]( J% j
5 [8 X; w1 \+ ~" n5 ^
$ _& @( `2 {) Q/ g U曾有传言说,蒂贝茨战后开始酗酒,还试图自杀。他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那些纯属无稽之谈,“我每天睡得很香”。 G# m/ L) | b8 C( @# a0 i
5 Y. B% L9 m! H3 {/ D3 D( U8 x& ?1 }) p2 \- D
我知道自己所扔下的那颗原子弹杀掉了很多人,但同时也拯救了很多人,所以我和我的同事只痛恨战争,却从来不为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干的那件事后悔。 ) f8 F7 L3 q" K/ c) X- W1 F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