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835|回复: 2

说不尽的“亚圣”孟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4 13: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政治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有的人能够扩充它,加强道德修养,有的人却自暴自弃,为环境所陷溺,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因此,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孟子对于士阶层的要求是严格的,认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奋发向上,把恶劣的环境当作磨练自己的手段。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如果遇到严峻的考验,应该“舍生而取义”,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他认为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可以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浩然之气”。这种气“至大至刚”,能够主动扩张,充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的性善说是一种道德先验论。宋代以后,为理学家们普遍接受,成为正统的人性论思想,影响深远。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关于天人关系,孟子认为天与人二者是相通的。从天的方面来说,天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事的一切,都是由天决定的。从人的方面来说,不仅人的善性来自天赋,而且人心的思维功能也是天所赐与的。人心具备天的本质属性,只要反反求诸己,尽量发挥、扩展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认识天。  
  孟子极力追求尽心、知性、知天的精神境界。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他提出了一套道德修养的方法和认识论的思想,强调主体的自觉、向内追求,认为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3: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子思想  


  政治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其理由是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有的人能够扩充它,加强道德修养,有的人却自暴自弃,为环境所陷溺,这就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因此,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孟子对于士阶层的要求是严格的,认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奋发向上,把恶劣的环境当作磨练自己的手段。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如果遇到严峻的考验,应该“舍生而取义”,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他认为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可以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浩然之气”。这种气“至大至刚”,能够主动扩张,充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的性善说是一种道德先验论。宋代以后,为理学家们普遍接受,成为正统的人性论思想,影响深远。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关于天人关系,孟子认为天与人二者是相通的。从天的方面来说,天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事的一切,都是由天决定的。从人的方面来说,不仅人的善性来自天赋,而且人心的思维功能也是天所赐与的。人心具备天的本质属性,只要反反求诸己,尽量发挥、扩展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认识天。  

  孟子极力追求尽心、知性、知天的精神境界。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他提出了一套道德修养的方法和认识论的思想,强调主体的自觉、向内追求,认为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可以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孟子行年表~梁涛  
周烈王4年 己酉(公元前372年)  
孟子约生于此时  

周显王12年 魏惠王13年 韩昭侯6年 甲子(公元前357年)  
孟子约十五岁,受业于子思门人  

周显王17年 秦孝公10年 己巳(公元前352年)  
孟子约二十岁,欲休妻  

周显王37年 己丑(公元前332年)  
孟子在邹,答邹穆公问  

周显王38年 庚寅(公元前331年)  
孟子居平陆  

周显王39年 辛卯(公元前330年)  
孟子到任国,拜访季任  
孟子在邹,与屋庐子、曹交问答  

周显王40年 齐威王28年 壬辰(公元前329年)  
孟子约四十三岁,首次至齐  
齐相储子来见孟子  

周显王41年 齐威王29年 宋君偃后元1年 癸巳(公元前328年)  
孟子与告子辩论  
孟子劝蚳鼃向齐王进谏  
孟子与匡章交游  
孟子离开齐国,前往宋国  

周显王42年 宋君偃后元2年 甲午(公元前327年)  
孟子至宋  

周显王43年 宋君偃后元3年 乙未(公元前326年)  
孟子在宋,与滕国世子相会  
孟子与宋人勾践论游说之道  

周显王44年 宋君偃后元4年 秦惠文王13年 丙申(公元前325年)  
孟子离开宋国,回到邹  

周显王45年 梁惠王后元11年 丁酉(公元前324年)  
孟子在邹,滕文公派然友问丧礼  
孟子由邹之滕,推行仁政  

周显王46年 魏惠王后元12年 齐威王34年 戊戍(公元前323年)  
孟子与农家陈相辩论  

周显王47年 齐威王35年 魏惠王后元13年 己亥(公元前322年)  
齐人城薛,滕文公问于孟子  

周慎靓王1年 魏后元15年 齐威王37年 辛丑(公元前320年)  
梁惠王“厚币卑礼”召贤纳士  
孟子见梁惠王,时约五十二岁  
孟子与周霄论出仕  

周慎靓王2年 魏惠王后元16年 齐宣王1年 壬寅(公元前319年)  
孟子与公孙丑论短丧  

周慎靓王3年 魏襄王1年 齐宣王2年 癸卯(公元前318年)  
孟子约五十四岁,见梁襄王  
孟子在范遇齐王子  
孟子至齐,答齐宣王问  
孟子论“我四十不动心”  

周慎靓王5年 燕王哙5年 乙巳(公元前316年)  
孟子出吊滕文公  

周慎靓王6年 楚怀王14年 鲁平公10年 齐宣王5年 丙午(公元前315年)  
鲁平公欲见孟子  
孟子返回齐国,与充虞论葬母  
齐宣王问孟子伐燕  

周赧王3年 齐宣王8年 楚怀王17年 己酉(公元前312年)  
燕人叛齐,齐宣王说“吾甚惭于孟子”  
孟子论“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与淳于髡辩论  
孟子约六十岁,辞官离开齐国  
孟子遇宋鈃于石丘  

周赧王25年 辛卯(公元前290年)  
《孟子》约编撰于此时  

周赧王26年 壬申(公元前289年)  
孟子约卒于此时  

孟子受业于子思年表

司马迁撰《史记·孟子列传》记载不详,《孟子》七篇没有次序,那个在先那个在后,谁考稽谁根据什么?想了解其人,姑且论其世系,哪里敢牵强附合,考证古迹,得出恰当的定义。叙述孟子年表第六。  
—372己酉东周战国周烈王姬喜四年鲁共公四年己酉(按原作“鲁共公五年”“五”误,应为“四”—笔者),夏历四月初二日孟子诞生。  
《孟子谱》云:孟子未生时,母梦神人乘云攀凤从泰山飞来。将要停在峰山,孟母目不转睛地看他好久,忽然见到一块云彩坠落下来,这时梦就醒了。只见闾巷都是五色祥,覆盖在孟氏的屋顶上。孟子就这样诞生了。  
孟子生卒年月,古书没有记载。孟氏家族世代相传孟子卒于周赧王姬延二十六年(前289年),享年八十四岁。明田艺蘅撰《留青日札》和清福格(冯申之)撰《听雨丛谈》都是如此说的。只是孟子生年,二书都说在(春秋)周定王(姬瑜)三十七年诞生。近年黄梅、瞿九思认为定王死后三十余年孔子才生,年岁的次序颠倒差得太远;假若以为定王是(战国)贞定王姬介,则距孟子卒时是一百四十余岁,又与八十四岁不相符合。而且贞定王在位只有二十八年,哪里说得上是三十七年呢?因此认为生于周烈王四年的说法是对的。  
孟子生日,过去记载是四月初二日,于是就有说是周历的四月,即今天所用夏历的二月,这样的说法,是不了解夏、商、周三代所用历法的岁首,虽然子、丑、寅月建各不相同,也只是因为它的月首而行新岁,并不是合并春夏秋冬的四时,正二三四月都挪动呀!如《尚书》的《伊训》说:“惟元祀十有二月。”是以十二月为岁首,而并不是以十二月为正月。秦以冬十月为岁首(实行周历),而不是以十月为正月。至于周邠(以唐后政豳为邠)风(指《诗经·豳风·七月》)叙述一年四季事物气候的变化,丝毫不错,夏历的时令完全显著可见。怎么能用历的月份去衡量夏历的时令而去改变它呢!因此现在仍然认为孟子的生辰决断于夏历四月初二日。 孟子名轲。《韵》注“轲,车接轴的地方。因此字子舆,又字子车。音听从平声。”另外《广韵》“个”韵内也收此字,注:“孟子居贫,坎坷,故以轲命名,听从去声。”这种说法接近穿凿,应当用平算对。  
孟子的字,从司马迁、班固、赵岐皆没能说到。三国曹魏人徐干《中论·序》说:“孟轲、荀卿,怀抱亚圣的才华,著述一家之说,都是自书自己的姓名,迄今他们的字没有传下来。原想其缘故都是由于战国时的士人,喜欢贤人的人少,没有很早以前就记录下来罢了。一直是以为把他的字给遗失掉了。现在所称的子车,是出于《孔丛子》和魏国卫将军王肃所著《圣证论》。还有称子舆的,是出于晋代司隶校尉傅玄所著《傅子》、《孔丛子》二书,虽然汉、隋、唐代《艺文志》内没有记载,有人怀疑他伪造。然而刘孝标、李善的《文选》注,已经引用它,证明它并不是后人所杜撰。他的世代距傅玄已经很远,又是鲁人所著,见闻好像是真的。而且古人虽然不忌讳字号,而且孟子从师子思,子思从师曾子,难道就以曾子字为字吗?所以孟子字听从《孔从子》称子车才妥当。  
—371庚戌二岁。魏惠王即位。  
—370辛亥三岁。父孟激卒,母仉氏抚养他,被母亲  
教诲。  
—369壬子四岁。有孟母三迁之教的事情。  
—368癸丑五岁。周显王姬扁元年。  
—367甲寅六岁。  
—366乙卯七岁。  
—365丙辰八岁。  
—364丁巳九岁。  
—363戊午十岁。按礼规定幼童从此开始学习。《孔丛  
子》 称说孟子车见子思时尚幼。那么见子思能怀疑在此岁  
吗?  
—362己未十一岁。  
—361庚申十二岁。  
—360辛酉十三岁。  
—359壬戌十四岁。  
—358癸亥十五岁。就学於鲁国,归家,孟母用割织  
布机的布匹教育他。  
—357甲子十六岁。  
—356乙丑十七岁。  
—355丙寅十八岁。  
—354丁卯十九岁。  
—353戊辰二十岁。  
—352己巳二十一岁。  
—351庚午二十二岁。  
—350辛未二十三岁。  
—349壬申二十四岁。  
  
  
—348癸酉二十五岁。  
—347甲戌二十六岁。  
—346乙亥二十七岁。  
—345丙子二十八岁。  
—344丁丑二十九岁。  
—343戊寅三十岁。  
—342己卯三十一岁。  
—341庚辰三十二岁。  
—340辛巳三十三岁。  
—339壬午三十四岁。  
—338癸未三十五岁。  
—337甲申三十六岁。  
—336乙酉三十七岁。魏惠王三十五年孟子至魏国。  
按《史记》魏惠王数次被军旅之事所困扰。于是他就卑词厚  
礼,用很多的钱招览贤才。于是就到了魏国的大梁(今开封)。  
《年表》南宋朱熹撰写的《资治通鉴纲目》和司马光撰写的  
《资治通鉴》因袭其说。然而《史记》却说三十六年魏惠王  
卒,子襄王立。那么孟子居魏不到两年。而清吴乘权等辑的  
《钢鉴易知录》就本照《竹书纪年》认为惠王三十六年改元  
(改变年号)称一年,又过十六年才卒。那么孟子在魏国居  
住了十七年。 我私下考稽孟子写的书,与齐宣王的反复接  
触交谈,几乎是二十则;而与魏惠王的对话,只有四则,又  
绝对没有照孟子说的去施行的意思,如齐宣王那样。孟子为  
了什么在魏国呆那么久呢?我私下认为孟子见惠王或许在  
他称王之后十五六年间,或许在此时见惠王。不久而去,到  
了襄王而又去游说梁,都是不可得而知。若认为是十七年则  
是接近欺骗而已。姑且待考。有的怀疑孟子见梁惠王,王用  
“叟”称他。岂不与此年岁(三十七岁)相违背吗?回答说:  
先生、丈夫之尊称其人为夫有什么可疑的。  
—335丙戌三十八岁。《史记》记此年魏惠王卒,子  
襄王继位。  
—334丁亥三十九岁。魏惠王称一年。  
—333戊子四十岁。齐宣王即位。按此年,秦派犀首  
(公孙衍)伐魏,大败魏师四万余人,擒魏将龙贾,夺取雕  
阴。而《孟子》没有记筹策的言论,可知孟子已经离开魏国  
无疑。  
—332己丑四十一岁。  
—331庚寅四十二岁。  
—330辛卯四十三岁。  
—329壬辰四十四岁。  
—328癸巳四十五岁。  
—327甲午四十六岁。  
—326乙未四十七岁。《皇极经世》(宋邵雍撰)“观  
物篇”载,此年齐宣王任用孟轲为上卿,今不听从。  
—325丙申四十八岁。《皇极经%》此年记载,孟轲离  
开齐国。今不从其说。  
—324丁酉四十九岁。  
—323戊戌五十岁。  
—322己亥五十一岁。  
—321庚子五十二岁。  
—320辛丑五十三岁。周慎靓王姬定元年。宋伐楚,  
夺取三个地方。百里始称王。孟子若疑万章,宋小国章,在  
此时。  
—319壬寅五十四岁.魏君罃卒,孟子离去魏国到齐  
国。以上是《纲目》文。按《史记》言,孟先到齐国,后到  
梁国。赵岐、应劭都因袭其说,也是主观想像猜测而已。根  
据《资治通鉴》,孟子见梁惠王后,齐宣王始立,怎么能先  
见齐宣王,并且即使像《史记》以为齐宣王立周顕王二十七  
年,在位十九年而卒,那么与本书齐伐燕的时间错乱极了。  
因此不听从《史记》而听从《纲鉴易知录》说法。  
—318癸卯五十五岁。孟子在齐,迎接母亲仉就近抚  
养。魏襄王嗣即位。  
—317甲辰五十六岁。母亲仉氏卒于齐国,孟子扶其  
丧归葬鲁国。  
—316乙巳五十七岁。孟子在邹居丧守孝。鲁平公即  
位。  
—315丙午五十八岁。孟返回齐国,齐宣王任用他做  
客卿。  
这年燕王哙以其国让於他的臣子之。孟子有答沈同(齐  
大臣)等语(见《孟子·公孙丑下》)。  
—314丁未五十九岁。周赧王姬延元年。  
齐国讨伐燕国,并占领了它。孟子于是离开了齐宣王。  
按齐宣王尊敬孟子,超过魏惠王。所以一时间弟子都有当道就加封卿相的说法。孟子离开齐宣王之后,因处理丧事回到鲁国。切齿痛恨的小人既来,乘孟子离去的空间,进行破坏活动。再次见到齐国之后,礼的精神,逐渐衰微了。孟子一书,虽然没有什么次序。然而,归葬鲁国返回齐国之后,接着就是齐国人讨伐燕国,燕人背叛齐国。从沈同问伐燕到这篇(指《公孙丑下》篇)末尾,都是论归齐国之事,其离齐返回齐国的足迹,是很明显可考的。另外《史记》都认为这些事是齐湣王在位时的事,只有《通鉴纲目》据《孟子》书决断为齐宣王在位的事,今从其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3: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313戊申六十岁。按乙巳(—316)鲁平公始立,此时孟子又做了齐国的客卿,那么鲁平公任用乐正及欲见孟子,在离开齐国回归鲁国之初,更使人信服。  
—312己酉六十一岁。按陈臻(孟子弟子)问:“前日於齐,王馈兼金一百镒(二十两)而不受;於宋,馈七十镒而受;於薛, 馈 ,五十镒而受.”则适宋薛俱在去(离)齐后。  
—311庚戌六十二岁。张仪游说齐、楚、燕、韩、赵、魏奉事秦国。  
《通鉴》(鉴,原作“镒”,误)载景春(与孟子同时代人,纵横之术者)问答语於下。  
(故事亦见《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译注》上册140页)。  
—310辛亥六十三岁。  
—309壬子六十四岁。按滕国亡在周赧王二十九年(—286),下距此二十四年,齐灭宋,宋文公立在此时。孟子明明白白地说过,然友(世子滕文公之傅)往邹国,问於孟子(《孟子·滕文公上》五章之二)。则知孟子不在齐、魏。此年滕定公死,滕文公立,问孟子治国的一些道理(同上五章之三),应该在这个时候。  
—308癸丑六十五岁。  
—307甲寅六十六岁。  
—306乙卯六十七岁。按邹穆公的事迹史(原文作史,误)无其传,考察古书,只有《史记·鲁仲连传》记载说:“齐湣王将要往薛国去,借道邹国。当时,邹国君主死了,湣王想进去表示哀悼。齐湣王的从夷维子对邹之孤(死去的邹君的儿子)说:“天子来吊丧,主人必须把灵柩调换个方向,移到坐南朝北的方位,然天子才好面南致吊。“邹国的群臣说:“如果要这样,我们宁愿用剑自杀。“所以湣王不敢进入邹国。”另外,西汉大傅贾谊的《新书》和西汉刘向著的《新序》都记载:邹穆公的车不装饰贵重的鲁皮和绢帛,马不进入庄稼地,没有奢侈浪费的事情和骄横大吃大喝的行为。吃的不讲究多味,衣着不讲究种种不同的颜色。用自己的俭朴去关爱老百姓。亲近贤能人才来安定国家。看待百姓如同自己的子女。邹国的治安很好,路上丢了东西没有人去捡。楚王想使他淫逸,赠给他一个美女乐队,早朝时看看,晚上就完事了,用这个来奉事正在守丧的遗孤。因此,用邹国的细察和警惕,鲁国和卫(卫,当作魏)国不敢轻视邹(原作齐,误)国,楚威胁不了邹国。邹穆公死去,百姓如同失去慈父,边走边哭三个月。四境的士人百姓无不忧愁悲痛。元代儒者金履祥(仁山)认为能被孟子的话所感动,而能自我反省的人。合二书(《新书》《新序》)考察,孟子归邹之年代,当是齐湣王始立,骄横奢侈还不严重,一定不会有自称天子的道理。到了孟子已经死去,齐湣王越来越骄奢,邹、鲁之君主对他皆称臣,其他诸候了都惧怕。正当这个时候,不敢抗拒违背就如上述这个样子。况且行仁政不是一天的积累。邹穆公与鲁国交战之年,用孟之言来衡量,决不新立之君,改革而行仁政,也不是一纪(十二年)之长久,他(穆公)能得到百姓的深情厚爱能像这样吗?并且凭着区区小国之臣,而且能以死抗拒大国,虽然是由于信守大义的笃厚,也是由于国势还比较强盛,穆公的德政没有被废弃罢了。穆公之死在孟子生前是非常明确的。然而最终没有把政事委任给孟子,穆公是存有春秋时齐国晏子的政见,而仅仅是想安于小国的成就吗?(可参看《晏子春秋》第三卷《内篇向上》第三“景公问伐鲁晏子对”一段文字)还是孟子了解邹国政事的艰难,邹君仅仅用他的言论辅佐邹国吗?可惜呀这些都是不可考了。从此诸国不能任用他。叙写诗书作《孟子》,应当在这以后。  
—305丙辰六十八岁。  
—304丁巳六十九岁。  
—303戊午七十岁。  
—302已未七十一岁。  
—301庚申七十二岁。  
—300辛酉七十三岁。  
—299壬戌七十四岁。  
—298癸亥七十五岁。  
—297甲子七十六岁。鲁平公死。  
—296乙丑七十七岁。魏襄王死。  
—295丙寅七十八岁。  
—294丁卯七十九岁。  
—293戊辰八十岁。  
—292已巳八十一岁。  
—291庚午八十二岁。  
—290辛未八十三岁。《孟子》之书,有的说是自作,还有的说门弟子所记,到现感觉没有定论。不承认自作的人,就以书中诸君王都称谥号,不应该都在孟子卒前死去,这是由于没有作特别深入考稽罢了。所以今天在这里详细列出诸王侯的卒年在前面。以做为亲眼目睹《三迁志》这部著作决断的参考。  
—289壬申八十四岁。周赧王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孟子卒。古碑云:“孟子卒于冬至之日,邹人因此痛哭孟子,而废贺冬的礼节,于是成为习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5-22 01: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