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067|回复: 2

从日本史料看平型关之战日军损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0 15: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型关之战,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队第一次较大的胜利。日前,在网上看到一份资料《关于平型关战役的基本事实》,提到平型关战役日军的真实损失,认为日军应该是“一个不完整的汽车中队和一个负责大行李的运输和护卫的辎重小队,共计有日本兵60人”。把平型关看作大捷纯属夸大。看到这个帖子兄弟吃了一惊,因为我在日本好像看到过类似的资料,数字不太符合。 hBos?-?? 7 \; I) J( F' `; _, n) f  s8 C: l

* k& O( G! ^: z! B/ W
" D, |) B  C9 j6 _/ q" b
7 y: ], j/ p( G5 |
$ x( o0 e9 M9 f( _4 t, t3 l" G3 S, d3 V
  平型关之战,到底毙伤了多少日军,中国方面有一万(蒋介石贺电),三千(长期使用的数字)和一千(近期国内著作如《三晋同仇》等使用数字)之分,从当时日军投入战斗的属于后勤部队来看,一万和三千都不大可能,属于战时为了鼓舞士气而进行的战果宣传,据此,我认为中方比较可靠的数据是一千。但是,一千和六十,区别也太大了吧。 員ま%??
$ i: o; L  }2 E( K
, x+ a& Y; T$ J& R% v* d9 P& j  这中间,我知道不少网友大作考证,兄弟对此无法评判,于是抱着兴趣进行了一番查找,决定根据自己找到的资料看看日本人怎样说的。
* e( H. E$ r/ P! l1 e9 ?
$ Y" L0 Y2 X: U: z: C" ]9 j2 g  功夫不负苦心人,看到一份资料《終戦記念日特集》,日方资料写道:“八路軍は日本軍を5キロメートルの峡谷に包囲し、格闘に持ち込み、一日足らずで決着をつけ、日本軍をのした。”(八路军在五公里的峡谷里将日军团团包围,不断攻击,经过不到一天的恶战,日军全军覆没),如果五公里的战场上只有六十个日本兵,那就要差不多一百米一个了,稍微有点儿军事常识的人也明白,这个仗怎么能打呢?“百輌前後に上る自動車・輜重車の?长菠尾泻·?肖盲皮い恐激尉仍?讼颏?盲康谖鍘焽鈿i兵第四十二連隊将兵の証言がある”(第五十团四十二联队救援的官兵证实,可以看到约百辆被烧黑的汽车和辎重车),如果是这样,就算一辆车一个人,日军也不可能只有60人,何况,驾驶车辆的和押运的还应该是不同的部队吧? 8K祑乯k裯?
; S7 _" b0 a; a7 a- c1 H! K* X8 N) ?/ y4 T' ~& m
  战斗中日军突围的部队似乎不少,日军突围人员形容“红军”(就是八路军)作战与国民党军不同,他们子弹不多,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原则:打出三枪就冲锋。因此与日军很快进入白刃战,八路军使用的白刃战武器除了刺刀,还有“青龙刀”等冷兵器。 p摠韅H<f奅 , F/ f, d. N8 b  Q( Q
* v) T( y% k5 M& {! m" x2 ]
  日本人自己的说法:“この攻撃によって、1000人を超える日本軍を壊滅させ、多くの軍事物資を手に入れたが、これは《平型関大捷》とよばれる、中国抗戦以来の大捷(大勝利)であった。”(这次攻击中,毙伤日军1000人以上部队,很多军用物资被缴获,中国抗战以来的大胜利,称为《平型关大捷》)  
- V2 w4 ]& E$ b3 ~1 ^) r
# a4 R, a- w+ s3 A! A& v/ \  这个资料的珍贵之处是它没有使用中国方面的数字,而单纯使用日军自己的数据。  
  u0 Z9 @$ L/ r( `1 X& z; r8 Y* L- O9 {$ o7 P. f: E
  那么,这个数据也可能不是专业人员的资料,而我记得还看到过更详细的资料,其中说明日军在平型关战死的最高军官是中佐,而且一下就打死了两个,第二十旅团的新庄中佐和第二十一联队的桥本中佐。按照这样的说法,中佐,就是中校,在日军中指挥五百部队的大队长军衔只是少佐(少校),中佐属于中高级军官。一下打死两个,如果日军投入部队只有60人,那应该就不是辎重部队,而是贵宾部队了。 }摸v?[椩?
8 Y" t7 ]0 b& W( z# s/ [8 C
  L- ~- F- x; H1 M' V$ x  经过继续查找,在日文资料中,发现了两本很有价值的材料,《第二十一联队战史》和原每日新闻随军记者益川的《大陆舞台上的中日死战》,前者日本各大图书馆都可以借到,后者在《丸》杂志上曾经连载,有兴趣的朋友很容易查到。其第三部分,对平型关之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日军勾勒出的平型关之战,终于显露出了比较清晰的形象,令人惊讶的是,它提到的战场状况,居然有很多是中国史料中所根本没有提到的,平型关之战可能和我们传统的看法不同,在八路军的伏击圈中,它有两个战场! Y?亹 ??
+ E; n. f6 J$ ]+ L8 x; O
3 T4 U( w9 o" |* T( D& Y1 w+ c  从中文史料看,日军在平型关之战中的状况,是一个典型的口袋之战,也就是日军钻进中国军队布置的口袋阵,然后被全部歼灭。但是日本方面的记载,这个口袋却是有两个进口的!  
) s4 Q! L6 d+ Z  F" b% i2 v7 G$ k7 E5 u" `/ E
  平型关之战,实际发生的地点并不在平型关,而在平型关以东的关沟峡谷。 ?
8 k0 Z  [7 j* s& [6 Q- ^- y* j% w9 q% i3 z0 ]" j! W$ u
  以下资料全部根据日方史料:  
% c: z  r" k: |! v0 ~4 f$ H) a! u9 o2 S8 _! z
  益川的文章中对这一战一开头就交待“平型关是北支山岳地带山西北部的阀门”,“曲折的隘路两侧是十米-三十米高的陡崖”,“昭和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午前,雨中,两件大惨事在这里发生了”  
1 N' T9 s% U# z! i( \
) K* H1 s. F2 ^" |# N7 A3 q4 _  一次战斗,为什么会发生“两件大惨事”呢?原来,进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六千余”部队伏击圈的日军,是从两个入口来的,分属两个部队!这两个敌军部队,一个是从平型关返回灵邱的第六兵站汽车队搭载日军换防部队一部,属于第二十一旅团(指挥官三浦敏事少将),共计八十辆汽车,从西向东进入八路军伏击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新庄中佐,日军资料中没有记录它的人数,但是从后面记录的伤亡来看,这支部队比对向而来的大行李部队要多得多,有的网友考证日军旅团长三浦少将和从前线归来的慰问团也在其中,这一点我所见到的日方资料没有记载,存疑;第二个是携带大批弹药,衣物,粮食等物资从灵邱向平型关前线支援的步兵第二十一联队(指挥官浜田大佐)辎重部队。  3 p% x( F2 h5 Y/ [8 E
  这支第二十一联队的辎重部队包括以下单位 – 1.大行李,这个需要解释一下,有人认为这是对于辎重队的统称,询问此地的日军老兵,说大行李是一个独立单位,相当于兵站(旅团才有兵站,联队只有大行李),编制约百人,主要是后勤文职人员。此处大行李部随同向前移动并非表示他们是运输队,而是表明部队的指挥机关在前移,大行李没有自卫能力,因此和运输队一起走,可以得到掩护,没想到一同进入了死地。2.运输队,共计运输兵七十余,担任掩护的轻重机枪兵十五,运输兵要控制车辆,每车一人,因此自卫能力较弱。3.为了加强自卫能力,派遣的高桥骑兵小队(高桥义夫第三骑兵小队),编制六十人。4.担任指挥的指挥官第五师团情报参谋桥本顺正中佐,他率一辆运兵汽车(特别点名是运兵车)担任指挥,他不但是这支队伍的指挥,还有到前线执行联络的使命。从点名他带的是运兵车看,估计车里有他的卫士,司机,副官等,总共约十人。这支部队的日军总兵力约为二百五十 – 二百六十人。
. T4 ]3 n2 F& y  {, h2 ^9 N6 K& k! J# d1 ?$ l$ e9 H
两路日军同时进入八路军伏击圈,十一点,东路日军在雨后湿滑的小道上行动不便,大车无法行走,日军纷纷下马推车,这时,八路军发动猛烈袭击,按照益川记载,两路日军虽然同时进入包围圈,但是并没能回合,八路军此时发动攻击,估计也有避免两路日军合流,增大抵抗力的想法。八路军的伏击圈长达五公里也就可以理解了,因为不是一个战场的面积,而是分离的两个战场,否则以六千人设伏如此广大的战场,显然成为没有底的漏勺。  
/ m) ]$ z$ V6 S; W4 g3 e  《大陆舞台上的中日死战》中这样描述:“林彪的部队在通路两侧的山崖上等待埋伏,攻击发起后手榴弹步枪齐发,无武装但多乘马的大行李首先遭到痛击全部溃灭。桥本参谋,高桥少尉等指挥卫队奋力迎战,结果全员战死。”
: s- l  s& G, Q5 _7 J* B; j8 O1 n9 P2 W: c7 Y% `+ h  v
    日军对这支部队的记录是“全员战死”,还记录八路军冲下山地,将日军所携带的物资抢夺一空,包括日军战死者的手表,钢笔等都被作为战利品缴获。部分当时未死日军拼命抵抗,遭到八路军的惨杀,有的被和车辆一起烧成黑炭。 蔎?走??
6 u& k2 N. J9 P9 x+ q
) O' D" z$ F* j/ p  同时,另一个方向上第二十一旅团的汽车队,遭到了同样的打击,按照日方的记载 --- “在八路军伏击圈的西端,遭到预设的伏击,指挥官新庄中佐以下约二百人战死,车辆焚毁”。由于日军未能全部进入伏击圈,所以一部分日军撤出了战斗,向后退却,随后立即投入反击,试图打开缺口,救出被围的战友(按照网友的说法,是战斗开始后立即突围成功的三浦少将亲自指挥反扑)。经过“奋战”,终于打开了包围圈,掩护日军未死人员撤离。    根据这一战情况分析,日军自己承认战死者200人,当时战争死亡率与战伤率为1:3,考虑到日军遭到突袭,死亡人数应该比较高,这个比率可能改为1:2更趋合理。因此,即便这战死的200人日军包括了解围部队的阵亡人员,这一路日军的伤亡也将达到六百人以上。桥本部队不计算负伤人数,因为它是全部被击毙,没有伤员。这个人数尚不包括日军部队中约三百名朝鲜藉民工的伤亡。  - x# m% H4 C7 x8 L% r# S& f

& c: ^0 D$ _% W" B3 ]( y& w2 K' v: T  仅这两路日军的伤亡,就已经超过了八百五十人。 ? 1 y" G! c+ `4 r+ N0 Z
! d' B8 {2 Y" X/ p* S7 O
  同期,日军第四十二联队等三路部队曾全力突击,试图挽救两支日军,但是由于遭到八路军杨成武部独立团等部队的阻击,未能前进,直到第二天才接近关沟阵地,他们的作用除了收尸,并未能救出日军部队。真正对日军被围人员起到援助作用的只有二十一旅团未被包围的部队(这个部队中据网友分析有三浦旅团长的直属精锐约二百名精兵,战斗力远在其他部队之上,假如这是真的,加上距离近,被围人员可以里应外合,大约可以解释它为何能够取得其他部队无法取得的战果)。 煝汶\ ? 6 ~3 G4 A2 |$ }( e0 J8 r

/ w( k0 P6 ^# l/ O0 m/ x2 I) ?+ n  按照当时日军援救战友的作战士气和未能成功的结果,日军在这三路援助中每路遭到数十人的伤亡应该不会离谱。 =h廌?B?V & F4 v$ F, }" l* s

% r+ g6 X; e/ k8 J   由此可见,单单看不完整的日军史料,也可以得出日军在平型关伤亡千人或更多的结果,损失部队番号从日军的资料中也可得到一定的证实。当然,能够证明的日军伤亡大约在八百五十至九百之间,其中没有计算日军增援部队的伤亡,以及日军中朝鲜籍非战斗人员的伤亡,因此,个人以为平型关之战日军损失过千,并非虚构。而日军只损失六十人的记录,无疑是把高桥骑兵第三小队当成了日军的全部。仅仅日方明确承认的新庄部队死亡人数就达到了二百。 蝢碣k垎nw ' M" `5 f, K" m

# |; C# V0 _3 C  日军自己也承认,当时为了提高士气,大量的压制了消极的作战报道,兄弟手中,就有两本《不许可写真集》,里面都是日军新闻审查机关扣押的有关照片,连日军伤兵都不能拍摄。对于一些失利的消息,也尽量进行美化的宣传,以缩小其影响,这是任何一支军队在战争中都进行的正常做法。日军的真实损失,要到战后才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计算。也许这就是造成一些朋友对平型关日军损失计算偏低的原因吧。 裧牰sx膻}F
5 }2 i8 {8 p8 g5 r3 J" I7 {: E2 e2 V1 j9 b
  有兴趣的朋友,也许可以在日军史料中查到更多的记录。
发表于 2007-7-10 16: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中政治宣传的手段,在战争时期都是这样的
4 h" y5 p0 p) ~+ Z
# e, U/ W7 Q' k- z8 `* @
& `% q5 S. E* n( B( ~不过兄弟我还是大吃一惊,我们在抗战从来是以多打少,以人海战的优势胜的人家的嘛2 X6 S- |: G! [- M  o

1 G: k  M6 _7 X; T
4 t8 c& ]. ^/ u. @( r日本是被我们的人民战争打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9: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型关打败,伤亡比日军:八路=1100:1500! {, a! @# @4 ^& ^4 y0 y
八路打的还是伏击,参战的 有500国民党士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8-11 19:54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