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881|回复: 1

鬼子怎么对付游击战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9 18: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敌潜伏方法及对之搜索要点 敌潜伏方法虽巧妙,但不断地注意其细微的征兆和动向,同时通过对俘虏和居民的讯问,即可搜索到敌人。现将搜索敌人的注意事项列举如下: " f9 l% I! y( V' V

1 U% u" R2 W! |% A
1 Y) T/ [) A" w4 E9 [
7 e1 t7 K2 z. S9 g% o3 C: K: g+ N% W# j% }8 _9 @1 ~
(一) 敌干部,县政府要人等,一般避开市镇和交通方便的大村,带领少量部下潜伏在偏僻的农户中,通常选择村边的房舍。
+ l' b/ i! F" D% V+ j1 }4 N# {* V( r* q0 P* @+ ]' L
(二) 敌情报员,工作人员都持有良民证,即便在皇军驻扎地附近也敢公开装成良民活动。 , |& y9 v8 {5 c  G
, n4 r& o' N4 {" Y* [( ^2 k' O
(三) 武装匪团在同一地点,最多停留一天,在我方空隙中活动。白天多分散行动,预先定好回合地点,时间等,准时集合。夜间则采取部队行动。
2 F1 _5 v* m+ v7 e1 W0 L! ^2 I8 ^1 l. w! [2 @3 H# y
(四) 敌遭我军攻击,扫荡,搜索确定无法逃走时,通常扮成农民,携带农具就地假装劳动,如不能伪装时,便潜入房内,仓库,草堆,沟渠等或躺在床上装车工内病人。居民怕有后患,多不敢举报。 . z. u5 S, x3 c  r% D+ q( G
4 x6 B5 E3 k, U
(五) 在我部队实施夜袭和拂晓时,应及时派出密探,斥候等。潜入村庄从高处了望,以便发现敌人,如发现村内有灯光和喧闹之处,多半是敌军潜伏的据点。
" T& t8 B3 ~3 K- f6 [4 ~2 |& a9 [) o1 S
(六) 敌人往往通过收买和强迫良民,加入其户籍,还有潜入治安机关,充当职员或勤杂工,甚至还有的就任乡保长等职。
) c0 T, m  O- V, H
& w" [+ A' k% d9 A0 L (七) 在县公所,公安局,自卫团,庙宇,学校,旅馆,村落附近的地隙,谷地,穴洞,民船以及房屋内的顶棚,井内,夹道等,往往有敌军伪装良民潜伏其中。
- e; r7 M9 S! l# D, K& g% M# ^& C# ~8 L2 F- k
- {: i( G# u: Q3 Z' v

! }2 M; {* [7 t. J1 ]
  `( F( d% @, i  z( b; g, K9 J二,敌根据地设施位置及设备要领
7 T5 ~$ g% n6 v' X  Y# a
; h: X; W+ B' ?6 R% R(一) 敌人平时就有计划地使群众作好“空室清夜”的准备,一旦发现日军要进行扫荡时便及时将武器,被服,粮袜等各种物资,以巧妙的方法隐藏在极难发现的第分 或运到偏僻的地方,以此避免我方的扫荡剔抉。 * |+ |$ w  a) K* C4 N! ^

9 G) G( h  D' y敌人占领的地方,即兵营,训练所,学校,医院或各级司令部,行政公署以及其他有重要设施的村庄必定隐藏有武器,被服,粮袜,药材,日用品等。但隐藏地点很少在明显的建筑物内。一般是避开村庄,选在山脊,谷地等来往不便的鼓励房屋,或有两三间房舍的荒废小村,或在离开村庄一定距离的田地以及森林,洞穴等处。
; a4 W! \# f$ f, D6 t+ i' Y6 W" Q: J/ w/ d" i( o
但村庄外的隐藏地点附近,通常有比较明显的目标作标记,另外,附近常有小孩,老人进行监视。 # _. |+ \* u) i; J8 N

( H' V& D) y' Z8 {: e$ }1 A( K(二) 敌人在战斗中发生死亡时,通常让民兵或民工收回战死者的武器,于战斗结束后归还,如收回和携带武器逃走有困难,便责成附近的村长和有势力的人代为隐藏。遭到日军突然攻击,不能分散逃走时。便依靠当地自卫团,或者送到指定村庄隐藏。
. k6 X" [3 f6 C! n; w8 D0 l  V. _* o1 {

7 N. y. I* E% m* M" Z! r, d5 q* {: P) h4 K
" u+ n  u+ a* F  G3 k, H9 Y

1 W7 T9 p/ L5 b& m) A- D三 ,敌根据地设施的侦察要领 , V. X1 s0 Q/ B3 y1 t/ k

: i5 `# Z6 f& m. x2 ?$ b, p+ @(一) 敌人潜伏及隐藏的方法,要贯彻到每一士兵,使之彻底掌握。
$ r+ \  n  M( p4 Y" \3 |
" Q# W8 v. h0 h) y, k& _1 Q3 L(二) 为了审讯俘虏及居民,必须有多数的翻译和优秀的侦探同行,让他们只审讯:在战场上的审讯,要通过巧妙的方法,迅速进行审讯,使之迅速招供。在释放时可带到其他地点作适当处理。敌人和附近居民是息息相通的,敌人巧妙的藏匿地点,居民必定是知道的。 ; R, O% @$ N+ d  v/ u1 i
5 e6 d% q8 s6 G* R3 Z
(三) 检查可以的假坟或者梯田边缘等地点时,每人应携带铁通条(直径一厘米,长一米) ; u+ \8 U. k6 T! i% l" ?4 e: `( V

3 s) j) E3 \" U0 k$ K(四) 妥善部署扫荡搜索,要无遗漏的地按计划实行。为此,行动时要按规模编成搜索班(轻装),明确指示任务和目标,即便在行军中也应随时进行搜索。
) Q! x  d1 y1 G2 E" j. H+ a5 M/ J) M! j. |

% n! Z5 c( s( G% P% }* b2 s( `$ Z2 W' D/ F5 Y8 q7 S
7 b& u4 {# M' Q! t, ^4 Q" B
扫荡,搜索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 f* b4 O- x( q/ H
6 k+ b  Z1 k5 |( x3 N% K (1) 不论有无敌情,应经常对周围严加警戒,禁止单独行动。过去对此放松警惕,而遭敌人袭击或挂雷,地雷杀伤的,不在少数。 5 `6 w4 R7 Q1 A+ B; Q' ?5 X+ @6 y

  P- N. ]& ^6 y(2)对指定的村庄进行攻击后,是否立即进行搜索扫荡,要根据情况而定。但在攻击村庄时首先应尽量搜索俘虏和找出村内有权势的人物,进行指导宣抚怀柔等工作,设法使村民自动提供隐藏地点。 : g2 `, h( L& j% l
7 k3 u  s1 W# _; Q, k4 @" a5 _8 r
(3)攻击村庄后,将残留的村民全体集合到一处,首先进行服装检查,找出有权势的人物。然后根据所提供的情报进行扫荡搜索。此时要让集合的村民在原地不动,仅携带提供情报的人进行搜索。搜索时与保安队等中国方面的武装团体合作最为有利,另外在冲入村庄进行扫荡搜索时,一定要对屋内残留的村民(特别是男人)。进行严密的服装检查,然后进行搜索。 ! P$ ?3 `3 q. R. r
  K+ |' ?) }7 a; U1 r! e
(4)利用中国方面的武装团体的协助,发挥其敏感性,效果极大,但绝对不应使其单独活动。如无日军监视,往往会发生抢掠行为。这样会严重危害与扫荡有密切关系的宣抚,政治,经济工作。 ) u. [8 |( G, ~8 e/ F  f4 S$ L2 n
& |# S) B3 @+ o* Z0 O
(5)为了发现隐藏的地点,除进行周密细致的搜索外,运用所谓的第六感也很重要(利用各种征兆的实例,笔者从略)
0 g6 G/ c3 [9 T4 l9 g% o$ a& Z* H
( ?/ G7 G  X  I' b3 f8 ~) ]( M, a% U

) k. ]4 @& m% q
6 u! U! l/ \% V# @四 民匪分离的要领、 , g: x5 d8 t% Q/ M8 b& u, j

: _4 N4 {% ?. {/ m $ u8 i: @3 U3 m" o( Z! C
) j+ _: K. _, U+ ]& T/ x

' M7 h- \( e* m
0 `8 J& b0 B( v: {扎根群众,善于掌握民心的共军,与一般民众很难分辨,尤其在敌人的根据地内更为困难。现将以前实行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手段介绍如下:
! s( }& g: [6 P! y4 ^* |
. j% [( E5 J- C+ n# J8 U: \0 M  U# G: Y8 t
  C+ c1 Q# c$ X$ q# k" x+ E0 E
) z# a9 |9 B9 V8 i
(一)长期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因此,突然或连续使之操练军队的各种动作,就能区别出是否军人。例如: & s# ^. ]0 D& |6 B: a+ ~% D
2 j5 d4 k9 H9 N+ u+ L# X+ g0 X, I- Z+ r) f
(1)集合民众,连续进行“立正”,“稍息”动作,或在谈话或休息时,出其不意的发出口令,根据其瞬间的动作,便可判明是一般群众还是共军。 ' p7 C( K- s: A; }/ k7 g( I
& ~# r. Y  x* D( m: }1 y1 N6 M
(2)凡是听到别人谈话,就有起立或站立习惯的,不是党员就是地方干部。 # ]) D' ^9 \) h" ^
/ I- O7 F$ W! M; q- b$ d; B
(3)早晨突然吹共军的起床号,根据其反应可以识破。
& K+ a6 Y( ?8 @$ J: V
2 g7 a# E8 c5 N: O0 B( L( I0 z+ \# w+ I2 O
8 m7 `2 ], b7 C8 ~4 S0 s8 Y) O

! M6 W0 R* E7 B( D0 P( C3 P, ^: y( h(二)进行身体检查,根据其肌肉发达状况可以辨别。例如,共产党员的肌肉是平均发达的;而士兵肩膀上有扛枪的茧,脚上通常也有;农民的腕部,小货商的肩部特别发达。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8: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根据日晒程度来辨别,农民通常赤膊劳动,日晒较为严重,党员和士兵比那么皮肤稍白,尤其是脖子,日晒部分和无日晒部分区别明显。然而,最近共产党员普遍参加“大生产运动”,所以经常也晒得较黑,手上也有老茧,应加注意。 0 \8 T4 v7 W& V4 M. s: S- }. _

  k* z7 I5 v5 v2 R( Y0 C- k; ?1 s
. p) t: D; [* M! C0 K% j% a# ~6 @1 |& {; R

2 W. k) ~/ U$ R5 S% U(三)根据审讯及简单的谈话得以辨别, ( h# I3 e3 w( d$ c; H/ A8 ~
' e* A6 D5 n! a! z+ O
5 K: g% b: I0 N5 f5 m
; R" q2 o/ x6 P  J1 h9 S2 Z) ~1 C
4 O+ V% x- t: r; R% S$ A; v
(1) 询问出生年月日,回答“公元某年”而不说民国某年者,多数是受过教育者,党员嫌疑极大。 - p5 f* I4 p. a0 `

5 W6 [3 E( z; m- [+ c3 L6 Y$ p(2)党员对党外事项能对答如流,但转问有关党内事项时,则默不做声者居多。另外,询问是否为党员时,党员多显示出兴奋他度,并强调不是党员的理由。
& I3 |  Y% @( W$ V6 l: q% _# n3 F) s$ k( O  Q
(3)利用审讯,谈话的机会,给以纸烟和其他物品,试验其对物品的“共有观念”.党员由于共产意识浓厚,如给纸烟,往往分给他人,并且在吃饭时也有让人而不争先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私有观念淡泊,有的面对审问人员往往也毫不客气的索要纸烟。
/ |! m; I* L/ L1 x+ m6 L2 g  z
2 c" w+ A5 ]) h, L/ ?% I( T! y: w: @* {5 d% N

# M, ?$ [" Q: X# \' J; A8 l
, {( c* P, h6 M(四)根据服装的辨别方法
6 h3 `  I* Q; e4 C3 Q! U# R (1)化装便衣人员的服装,不合身的居多,有的穿用一般农民穿不起的袜子,还有的有上身是便衣,而下身还是军用品的不协调状况。 1 y0 r; e" h: h1 X) L( [# i/ L9 h/ \
9 }. }( h# R+ n. H# T4 w: L
(2)穿着便衣的人员,多数衣服不合体。也有脏的地方与一般民众的情况不同。另外,衣服上往往沾有不是当地的土。 : m% n5 g2 p! @. U) m1 O
( e. d. K9 \; }) V5 M% s
(3)被服一般较当地民众为好,并且较清洁,衣服上纽扣通常齐全。 4 V% b/ a# g- _
7 I8 v+ ?) V; @4 A& x8 b
  M8 X$ j: A! l5 D2 J( u& ]
& U8 K" N4 p* f2 T
2 K8 O5 K- ^- u
(五)根据携带物品辨别的方法 9 x8 Y+ k" M1 b, R) u

* _- p2 g9 M* G$ R# t$ r) G  N! V(1)仅靠良民证是非常不可靠的,特别是在敌占区内,敌人平常都有所准备,有良民证的反而多是可疑的人。可用放大镜仔细检查其指纹,中国人一般不关心指纹的重要性,故可借此判明。
' g' m: d: e( Q& x& V0 M  T; w  T; Y+ V% G' {" H! R1 e
(2)敌人尤其是情报人员,常携带自行车。 * ?4 k8 d% A3 m* k8 I

. ~* t5 {8 t* \# ~ (3)一般干部携带金钱较多,另外还携带有仁丹,牙粉等生活品。 " i* E) H. a: @& D$ V* z

  j' b0 w# o5 M(六)其他
5 `- ^  D* C  S% m7 P0 J; L# H5 \" x
# G, M3 M4 j6 `" I6 X* H(1)在拘留地点内,安插自己人与新来的匪民同住,秘密观察其言行,往往能有重大收获。 ' G. _& t8 ^" s1 Q# R2 s
' x2 G+ \" H" U9 o' q# I6 A
(2)在匪民混淆时,频繁观察,窥视被审者连社或偷看其眼光者,有党员或干部嫌疑。
% Z8 N0 U1 L$ @. Z0 H( p2 C% R) Y. b! L
(3)打听儿童,辨明是否真正村民,或是某人亲戚。可疑人物如称某人为熟人时,可将可疑者和起熟人分开,个别询问双方家属的情况,进行对证。
4 k/ p% o: c( v5 j. |9 Y
+ R. Q( X$ `! P3 N3 Z(4)党员往往在言行中故意表现得特别亲日或有恐怖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9-19 01:30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