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看见人用心如止水、心如静水、心如湖水等等来描绘自我心境的追求,能做到这般当然已是人生难得的境界了。
但,表面的风平浪静,并不能说明水下或湖底的潜流汹涌。观照我们自身,我们依然常常如此的“表里不如一”地行走江湖,个中滋味如果不想自欺的话,内在的感受绝非“平静地好受”。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内心如此的难以平静与不安,夹杂着烦恼与痛苦,甚至仇恨?
因为,我们面对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人和事时,常常是“口是心非”:嘴上大言不惭地说“我很想得开的”,心里却耿耿于怀地“放不下”。——问题就出在我们太习惯于“带着有色的眼镜”:感情上的喜恶,站在自我的视角去解读面对的人和事。
如果,我们思索一下每天都使用的镜子,会发现:1、镜子仅仅是那么客观真实地映照出对象物,不夹杂任何情感色彩——不会因为喜欢而把对象物美化漂亮一点,或因厌恶而将其变丑陋一点(当然,哈哈镜除外哦);2、镜子仅仅是照见所能照见的对象物,对象物离开了镜子所能照及的范围,镜子本身没有留下丝毫的痕迹或印象——真正的“纤尘不染地放下”了,绝没有什么顾恋先前的对象物而依依不舍或耿耿于怀的。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灵隐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