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862|回复: 5

关羽与荆州之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8 13: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荆州,是三国时期各方争夺的焦点,刘备集团失守荆州,直接导致了隆中对策略的无法完成,迫使诸葛亮只能通过崎岖的蜀道,在歧山一次一次图劳无功的拼耗蜀汉本就疲弱的国力。而关羽,作为失守荆州的第一责任人,长期为人所垢病,甚至留下了“关羽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的歇后语。对于荆州失守的原因,绝大多数人认为,是由于的关羽大意、骄傲轻敌,以及未能贯彻诸葛亮联吴抗曹的策略所致。然而,笔者却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在笔者看来,荆州的失守,其主要原因是孙刘矛盾的总爆发所致,而非关羽的个人失误造成。% F0 G0 o1 x6 Z0 G" q& S  P% e9 U9 V

. C, u- W, T& F( @1 M6 n0 ?9 f8 S  S$ e

, E* u3 c6 r* X$ p4 u一  孙刘矛盾的由来
* y; A& j: Y3 m* r4 Z" w& F% H  G$ L& T6 d6 H# [

" j/ g2 F) y5 V: K7 m9 e
- q+ J( W0 n7 r隆中对为刘备作出的是一个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取荆州,第二步是进占益州,第三步是略取中原。这个策略虽好,却多少有点一厢情愿。刘表父子固然没有能力守住荆州,但要夺取荆州的绝非刘备一人。曹操和孙权是不可坐视刘备轻易夺取荆州的,而刘备又没有实力与这两家抗衡。# X' G/ P) b8 U# {
! S1 P7 f+ M4 M* W5 L+ h8 x0 f2 P

; ]: p; a& e3 V  B4 q
  L- h# l$ ?- o/ T* ~: w9 Q8 I4 p虽然诸葛亮运用他超人的智慧,成功的利用了孙、曹两大集团的矛盾,击败了曹操。但不论从实力看还是从战绩看,这一胜利果实的分配都应当由孙权集团拿大头。因此,周瑜理所当然的进占了南郡,并出任太守,而刘备仅仅分得了南郡的江南部分,驻扎到油江口(刘备将其改名公安)去了。
% o% `# F4 y/ U8 @6 |8 U3 c! U
, w1 ?- v) H4 V+ u% L' u$ t. k) k: {* R3 X( K, H

* U0 A" }2 E; {1 v曹军北撤后,原属刘表的官吏和士兵多归附刘备,显然仅以半个南郡加上名义上还属刘琦的江夏,无法维持如此之多的队伍。于是,刘备向孙权提出了借荆州。. D4 Q8 h4 [9 |3 a/ l
! V' O, `1 m; @
& i1 [# I1 E1 d5 U6 }' A
  P/ ]! v# Z, {: i
孙权之所以出兵抗击这力强劲的曹操,原因就是荆州,因为如果曹操占据了上游,则长江天险再不可能成为江东的屏障,孙权集团将发生根本的生存危机。' P" K9 a" W5 S# G8 V
$ T0 A5 n. I! v8 n0 N
6 q9 h( ^, ~$ h6 t8 Y- J2 C
5 P6 q' N, N. `# [4 U# x9 J/ y
那么孙权为什么又要把荆州借给刘备呢?所谓借荆州实即上是江陵,在当时江陵对于江东来说,是一块飞地,因为江夏在刘琦手中,而襄阳仍在曹操的占据之下,随时又可能再次南下,因此对江东来说江陵难守。而且,如果不把江陵借给刘备,刘备为争取必要的生存空间,很可能马上与江东反目,如果这样,曹操很可能再次南下,赤壁之战给孙权集团带来的大好形势将马上丧失。因此,孙权明智的选择了将江陵借给刘备,而将进攻的矛头指向淮南,想趁曹操新败,向北扩张势力。+ v) z* P, ?3 p4 F( W5 Z

- P8 G% F+ [% }, v# W  z0 T) T0 C" u' `4 I* D6 \; [3 l

8 W- q& t' V( {, h8 W) t3 i1 p% u我们必须注意,荆州是借给刘备的,而不是送的。双方约定,当刘备夺取益州后,应该将荆州归还给孙权。当然,我们都知道,刘备在得到益州后也不会心甘情愿的将战略要地荆州还给孙权,这也就造成了孙、刘矛盾必将激化。
: L( K/ E' @! V) v* h' c( ]4 T0 X8 c6 }! }+ ~, e/ t. R+ ^
6 r. J4 D: z0 M3 n5 q$ X( F9 ^

0 o' Z1 n! V. m. v: H/ X, N2 m二  孙刘矛盾的激化- s6 _' q1 d& z+ d8 `

0 k% f; }9 z1 o- t* L* U  a  S" A9 p1 y+ F% y

& L6 y; ]5 O. x  H1 v- T$ i从建安十四年到十九年,孙权与曹操在淮南地区进行了反复的拉据战。虽然孙权取得一些胜利,但未能攻占合,打开北进的大门,于是向目光再次投向了荆州。而刘备则利用这一时机,先后控制了荆州南部和益州,羽毛逐渐丰满起来。江东集团和刘备集团势力间的此消彼张,必然对江东集团造成极大的刺激,因此,江东方面再次展开了荆州攻略。2 H) U. y: d' i  C+ }9 l" Z

$ I: g2 t' p3 R- S( [  D% t, S' v2 i3 e. ^3 O4 X" r
. p, u& l/ [: Y* o: D; p
鉴于三足鼎立的复杂局面和孙、刘联盟的关系,江东没有马上使用武力夺取荆州,而是先展开外交努力。“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而刘备对江东的外交努力,态度是什么呢?是“备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刘备的这个说法,根本就是耍无赖,我相信不论是谁处在孙权的地位,都不可能再相信刘备。因为,当初刘备说打下益州便还荆州,如果益州打下了,他又说等打下凉州再还,那么等凉州打下了呢,他肯定又会说等打下雍州再还,等雍州……. y4 h4 B# E0 n! u% v! G

8 W" \; |) n/ ]% T3 L: D3 X% U) w! H* h6 \

! A8 A( O( ^$ e既然,外交努力没有结果,那么只能诉诸武力了。孙权设置了南三郡的长吏,准备强行接收荆州,但是这些人都被关羽驱逐了。这一作法是关羽不执行联吴的策略吗?当然不是。关羽是刘备派在荆州的守将,刘备即然不答应将荆州归还东吴,关羽只然不让它人染指。因此关羽的驱逐行动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关羽未经刘备许可,便坐视东吴夺取三郡,岂不是失职吗?而且,我们可以看看当时刘备的反应,比关羽要激烈得多。孙权强行接收不成,立即派军队进攻荆州,刘备闻讯马上亲率大军到公安坐镇,并命关羽进驻益阳(今湖南益阳),阻击自巴丘(今湖南岳阳)方向而来的鲁肃军。
+ Q, w; ?2 i) s! l9 P
& H2 r, e4 r2 m$ w3 r, j1 p/ S9 V6 P

& e2 ^/ x  y# |- _' S# }7 j8 \当关羽率军与鲁肃的军队相遇时,兵力上占据优势的关羽(关羽当时有三万兵力,鲁肃只有万人)没有方上投入战斗,相反,他约鲁肃举行了著名的“单刀会”谈判。我们不能不承认关羽是一位有政治头脑的武将。因为,关鲁一旦开战,孙刘联盟必然破裂,刘备集团的隆中对策略将马上失败,所以关羽在鲁肃的指责面见保持了最大的克制,这对于心高气傲的关羽是非常不容易的。关羽的这一作法,充分体显了他对联吴政策的贯彻,而不是破坏。! d9 P& N! L# ^  ^4 Y7 ^# I0 t& g

; m+ Y- z) u! N! z" \9 d+ Y1 |6 L
: }$ N0 S2 k+ P& z, c0 B/ \; e
由于益州当时还不巩固,尤其是其部门汉中还掌握在张鲁的手中,所以刘备最终选择了妥协,割荆州的湘水以东于东吴。但是这一作法,只是孙刘矛盾的暂时绥和,只要荆州问题不彻底解决,孙刘矛盾必然还会有更激烈的爆发。
' q0 ]  F- W( z* U5 b: y, E8 n  R# c, S$ G! a
' M; ~- e) U# P  Z; t6 H0 ~' i3 D. [
/ S+ d5 u& I, A( X) L
三  关羽为什么进攻襄阳
: Y- i" ~0 x7 G' S* F& }
, V/ Y/ Z  |& r  |% k2 k' {2 z# t' G, ~5 w/ H/ X' v/ `
0 J3 ]* ]+ J# b3 M
荆州失守的直接起因是关羽进攻曹操控制下的襄阳,失得后防空虚,被东吴趁虚而入。谈到关羽进攻襄阳的原因,历来说法很多。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关羽对刘备晋升黄忠、马超等人不满,不屑与他们并列,要立一件大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远超过黄、马。也有人认为是为了牵制曹操,为刘备进攻关中创造机会。1 O) Z$ R- e3 Y/ x3 k6 F0 l

5 ^0 [! ~, l2 ^: l% f6 w1 s* w
1 O8 U( b) O; N4 k+ g* P+ H7 q2 v& z& S4 [7 H7 H4 w) K. Q
如果说关羽的目的只是立功,那么他历来的军功,加上水淹七军,生擒于禁,使曹操产生迁都之念的功绩已经足以压倒黄、马,为什么还一定要攻占襄阳呢?刘备在汉中前线已经迫使曹操退兵,没有追击,反而撤军,其原因应该是相持日久军中乏粮,要回军就粮。就算要关羽策应,也应该是两线一齐发动,怎么会刘备退兵,而关羽独进呢?
+ [0 d7 V1 n- z$ J5 ]7 k2 G! f' @# v# t+ d6 C' t( ~/ }0 s( |

  ?! P8 ^( I) T; E/ ~4 u" ]+ L1 L/ k' T
笔者认为,关羽进攻襄阳的根本原因,还是为了解决荆州问题。
3 F: }6 [5 P  L6 c; p) @* [- |# w  P$ p& x( }3 f1 V

4 F- Y. j( s+ i) W2 z) z# n/ f! @7 ~/ v4 M$ m
荆州东吴是一定要拿到手的,要避免与东吴的最后破裂,荆州必须归还东吴,而隆中对策略是以联吴为基础的,所以要实现隆中对策略,要联吴,就必须把荆州还给东吴。可是,隆中对还有一条就是,一旦天下有变,遣一上将出荆州,刘备自率大军出益州,夹击曹魏。如果荆州归还给东吴,东路军没有了的话,略取中原将变得非常困难。诸葛亮、姜维等人北伐的无功而返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 F; i9 p- F/ x# C8 a
/ ]1 g$ L2 \6 F# L: f  q! m/ q3 g
/ P* J- K+ p. L. x% ^  o
9 H: o' {: ^  o  k* c怎样才能做到即将荆州还给东吴,又保持东路军的进攻线路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关羽军团进占襄阳、南阳,与进占上庸(今陕西安康)的孟达、刘封打通联系,然后将荆州归还给东吴。这样,当刘备进军关中时,关羽可以从南阳、襄阳出兵进攻洛阳、许昌,直接威胁曹魏的后方。如果这一计划成功,那么隆中对策略的联吴、两路出击都能做到,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V( N& c, \" V' H& J- ]

; Y4 g9 q9 ]5 w$ `7 c/ }( \: \
+ N2 ~1 e, x5 X8 j5 H: G
+ ^; X+ `6 T, \; G* i7 u四  东吴为什么进攻荆州
: [; y7 H$ W' @0 R+ M2 g8 ?$ H1 r4 O5 x( e
9 x  x# `  R4 h; m; M) Q
+ G/ L, T. z' U( I
历来认为东吴进攻荆州的原因主要是关羽没有贯彻联吴的策略,激怒了东吴。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孙权为自己的儿子求取关羽之女,被关羽拒绝。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下,就能够认识到关羽应该也必须拒绝。& F3 v$ x5 B( p8 x7 f0 `/ D
6 s( B% q- |' r. N& U; d5 p, C
! z: a8 }5 ~9 I  e2 h4 M

/ @! _) t. U5 C' u东吴的这一联姻意向,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释。
  b1 O0 d/ F  G6 e8 T
5 [5 H) C9 F; D% h- l6 a
* d5 d) g- h8 X* I
! ^2 H1 X: E$ [% n第一,对关羽的拉拢和策反。孙权是江东的君主,而关羽只是刘备的部将,两家并不门当户对。在讲求门第的东汉三国时期,孙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这一联姻成功,关羽就成为孙权的至亲,如果投靠东吴,必然会有特殊的地位。因此,东吴的联姻提议可能是对关羽的拉拢和策反。
7 z; f( M: J7 m* F, |  u7 t7 q5 H+ c1 d6 w1 `0 K( r+ Y

  S( F& V) h$ T2 r% k6 o! }6 e2 E' A
第二,对关羽和刘备关系的离间。关羽长期独档一面,镇守荆州,刘备则先在西蜀。历来君主对于掌军的权臣,多少会有些猜疑,历史上很多大将,都因为这种猜疑而被杀。而如果关羽和孙权结亲,刘备会怎么想?会不会怀疑关羽和东吴有什么勾结?如果刘备和关羽君臣关系出现裂痕,得益的当然是东吴。* E9 U9 a8 D; R- C1 @
- Q8 F7 T8 }& t" {; X
2 N0 ?( G% y; X5 y& g# }5 _
$ T, l! L4 n, O
第三,对关羽和麻痹。东吴是使用政治联姻的老手。当初孙权不就将妹子嫁给刘备了吗。孙权主动要求和关羽结亲,当然是一种友好的表示,如果两家真成了亲戚,关羽必然对东吴放松警惕,到时再对关羽进行袭击将容易得多,而且关羽的女儿还会成为人质。! w& O0 g+ @0 v& q; t! Y' P- u

9 X7 y: }( P2 c/ v/ \- P4 Q7 `3 E6 K0 \  I' K; G  i) ?  ~

! d" ~  o, J1 p: q; u; O$ v7 V有此三点,忠于刘备的关羽怎么可能和孙权去结亲。一桩政治婚姻能打消东吴十几年对荆州地盘的渴望吗?% r$ y( f' p, i+ v4 d/ [

- J8 P/ X. y& ]; V
9 W2 H2 d( d. X& c5 F6 m1 t& C8 w, t) L& \; k
那么也许有人会问,你前面说了,关羽进攻襄阳,是为了占领该地后将荆州还给东吴,那东吴为什么还要急着去抄关羽的后路呢?
2 z# ]! B; }2 U  t1 D! ^3 f  [. v( Z" X" p; c3 f( ]

; E' h6 s( O' m) n' d5 Z1 k3 X4 E$ ~& e/ \& i4 n
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第一是东吴对刘备集团已经失去信任。这一点不用我多说了,荆州赖着不还就是证明。第二是关羽的仗打和太好了。关羽对襄阳的进攻,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曹操都有了迁都的打算。当时刘备集团的势力达到了顶峰,如果曹操迁都黄河以北的邺郡,西蜀刘备再杀入关中,那么关中甚至整个黄河以南,都有可能被刘备占领。显然一个过于强大的刘备集团是孙权不愿意看到的,而且如果刘备集团真的获得如此之大的胜利,那么不但荆州,就是江东的生存都成了问题。所以,孙权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了和曹操联合,袭取荆州。
1 v! y6 o( V4 u! s6 l4 Y$ T& ]' |
" P( ^( j5 a( L8 ~
' I' [1 ]( v4 v% _4 j& N& u/ q; O$ [5 E
五  失荆州并非因大意# X8 ?! f# h% L) L6 V
) U% A' m" a7 [
0 E0 T+ U( ?% O3 H/ H* V1 D( x
) o' J; @, c( o# }
关羽起初进襄阳时,留有重兵守卫荆州。但是让关羽始料未及的是,曹操集团倾全力守卫襄阳,一再调派援军,使得关羽不得不也调兵增援前线。即使这样,关羽仍针对东吴,对荆州的防务进行了周密的布署。因此不能说关羽大意。
" g/ ]1 `3 N+ U) \; n, H& j. G
4 Y% t- u+ ^; P/ }1 w" G# n4 a% v! H8 n0 ^1 ]! n
! T5 L# p4 m1 K0 o+ Y
荆州失守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糜芳等人的降吴。有人认为糜芳等人降将是关羽没能正确处理好与部属的关系造成的。事实上,糜芳等人的降吴,与其说是关羽的失误,不如说是刘备一贯任人为唯亲的结果。
, Y$ ?: a$ T- r# p' ?+ T5 g- c* e5 w8 n/ f! |- A
2 A  T6 ~6 l- x# A0 s/ s% J$ u  T
1 v+ Y3 m* @* L5 K: W2 \, _
糜芳是什么人?他是刘备妻子糜夫人的兄弟,是刘备的至亲。早在刘备在徐州时,糜芳就放弃彭城相的职务跟随刘备。糜芳对刘备的追随是一种政治投机,因为刘备有名望、有宗室的身份。如果刘备有一天出人投地,作为其至亲的糜芳自然可以飞黄腾达。刘备也的确没有辜负自己这些亲属和亲信,如糜竺、刘封、简雍等人都没有什么才能,却个个身居高位,糜竺甚至位在诸葛亮之上。可以想象,作为刘备至亲,平庸的糜芳(史料中没有任何有关糜芳杰出表现的记载),留在荆州是否有监视关羽的作用呢?糜芳是否因其与刘备的关系,而素来不服管束呢?当关羽在前线作战时,糜芳不能供应充足的军需,关羽难到不应该遣责,反而要表扬吗?如果那样,关羽在前线的仗还打得下去吗?在东吴的进攻面前,作为刘备至亲的糜芳,轻易的投降了,那怕是象征性的抵抗都没有。自然,糜芳的身居要位,自然不是关羽任命的。" w- M" K! Y/ W
+ [6 q: ?9 k% j6 s2 b+ w4 J' x
8 a2 J2 h5 o- z+ @  b
0 ?6 a) I& t5 L, i9 Z
荆州失守的另一个原因是东吴的一系列策略。我们前面说过了,关羽进攻襄阳,是给归还荆州创造条件,而关羽当时曾向孙权求过援。我们是不是可以猜策,双方有一个约定,就是联合夺取襄阳,然后刘备一方将荆州归还给东吴。但是我们前面讲过了,东吴已经决定联曹袭取荆州,因此,没有派出援兵。东吴的临时背约必然激怒关羽。因此,关羽才说出了“如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的话。而这自然更坚定了孙权袭取荆州的决心。但是,孙权表面上却表示要亲自带兵增援关羽。而急于夺取襄阳的关羽,此时已难以分辩东吴的真实意图了。
+ m9 c! y) a' ?( T3 E) z) |, y0 i" A, D; T6 h6 I6 v- L' p$ j
- s9 r  Y' M7 s% f
) \) P) o* D  j7 l8 ]( Q, v
在荆州东半部割让给东吴后,荆州其实已经很难防守了。吴军可以很快的直趋荆州城下。正与曹操重兵对峙的关羽,此时面对前后夹击的形势,失败已无法必然。此时,纵使诸葛在此,又能有何为?; u: b+ @1 O, G$ Q

8 m7 q. L& Y+ l- G1 x( {& U* }$ L+ P$ g- a( `# ]5 |7 @

& {. Y  n+ E. z8 u8 }, i, v六  荆州之失有无破解之法
2 T4 t+ K- y) H+ P% _9 b/ x9 ~
0 P9 n+ K# r' ^
( S$ o4 c1 j' V" R; t" L0 z0 P
6 z3 h+ ^$ R2 h, E8 X5 d刘备集团的荆州之失,不是不可避免的。起码有几点作法可以尝试。
& f% w2 R: f3 S6 I/ K' q
. j/ J5 G0 w: U! s9 m+ J7 Z
8 r0 x4 r* H' I0 n) o8 q! [( t4 Z5 [
/ e# Y( o. T, S: A$ ]第一,出兵关中,牵制曹操。当关羽进攻襄阳时,西蜀的刘备进军关中,曹操自然要分兵抵抗,那么襄阳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曹操援军,可能会被关羽攻下。那么即使东吴袭占荆州,关羽也不会没有立足之地。
+ }5 _  Y7 d; C- U) d3 H$ ~. x; a: X
% C6 F/ ~1 N9 e/ n& q$ g* m

: F( T3 {( z- e7 b第二,出兵援荆,协守后方。当关羽进攻襄阳时,抽调益州一部分兵力,进驻荆州,协助关羽防守后方,使东吴无机可趁。6 n8 Y3 v7 _/ _$ ?! e1 s
) K, J) F8 y1 w$ i, u) ]  m2 M
2 C; f, H0 [% l7 f
4 b2 b( E  `6 o
第三,拿出诚意,稳住东吴。当关羽进攻襄阳时,将荆州除南郡以外的各郡全部归还东吴,重建东吴和西蜀的互信,请孙权出兵合肥,牵制曹操。毕竟曹操的力量最强,是当时孙刘的首要敌人,只要刘备集团做出诚意,让荆州于东吴,双方多路出击,关羽就很有可能占领襄阳,得到新的前进基地。
% z( G2 t. W  [& k1 J% i; ~, T& l" p. z7 O

+ M) s  K7 s0 d" F! p& r/ R# \# v1 s5 u% W0 f$ _0 |, `
总之,依笔者看法,荆州之失,是刘备集团的战略处置失当和当时总的战略形势造成,并非关羽的个人失误。
发表于 2007-7-8 14: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分析的很透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8 20: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羽一念之差造成千古之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22: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羽,是曹魏,巴蜀,东吴都想得到的千古人才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8 23: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又是个和我一样爱三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8 23: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无完人,关二哥也有犯错的时候,不过那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9-19 01:31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