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贤菩萨道场】 中国四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示现教化众生的道场。峨眉山在中国四川省,峨眉县之西南,与嶍山相对,宛如两眉,因名峨眉山。其山脉自岷山分出,蜿蜒南来,至县境突起三峰,故有大峨、中峨、小峨之称。
《华严经》:有善财童子伫立妙高峰上,观此山如满月,大放光明,因此峨嵋山又称大光明山。峨嵋山在晋代创有六大佛寺。晋隆安三年(西元399年)慧持和尚从庐山入蜀,在此修建普贤寺,供奉普贤菩萨。传峨嵋山成为普贤菩萨道场,即由此而来。宋太宗派大夫张仁赞,以黄金三千两,购买赤铜铸造普贤骑象铜像一尊,高7.4米,长4.7米,净重62吨。普贤像头戴五佛金冠,身披袈裟,手执如意,神态庄重,趺坐象背上。大象造形逼真,四肢健壮,粗鼻下垂,目视前方,似欲启步远行。整个铜像,铸造精良,实属罕见。伏虎寺是峨嵋山最大的佛寺,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寺内‘华严铜塔’铸佛像四千七百余尊及《华严经》全文。
峨嵋山的最高处是金顶,上建金顶寺,威镇全山。金顶寺又称光明寺,因山顶常有光明而得名。每当午夜,在金顶上看群峰中,有千百万点晶莹闪耀的光亮,从山沟里慢慢地升起来,像一盏盏明灯,忽上忽下,灿若明星,人称此奇景为‘万盏明灯朝普贤。’
为了大家时常思念,时常诵习,时常发愿,时常实行普贤十大行愿,现抄录十颂,以便修学。
一者敬礼诸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二者称赞如来: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三者广修供养: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四者忏悔业障: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忏悔。
五者随喜功德: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六者请转法轮: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诸佛若欲示涅盘,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八者常随佛学: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
我愿常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九者恒顺众生: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我常随顺诸众生,圆满无上大菩提。
十者普皆回向: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编辑本段]【普贤菩萨真言及心咒】
普贤菩萨真言:
三昧耶-萨恒傻
普贤菩萨心咒:
唵 梭[口+舍] 嘎呀 梭哈
[编辑本段]【普贤菩萨圣诞】
普贤菩萨圣诞在农历二月廿一日。
圣祝仪规:
(香赞)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顷刻纷纭,即遍满十方,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称圣号)南无大行普贤菩萨(三称)
(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无佛驮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具大悲心者。怛侄他。唵。斫羯罗伐底。震多末尼。摩诃。钵蹬谜。噜噜噜噜。底瑟吒。篅[音烁]瓦剌。阿羯利沙也。吽。帕特。斯哇诃[此根本呪]。唵。钵蹋摩。震多末尼。篅瓦攞,吽[此大心呪]。唵。哇喇陀。钵亶谜。吽[此随心呪](十四遍)
(心经一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般罗揭帝。般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
(赞偈)普贤菩萨,行愿齐周,华藏会上阐法猷,瓶泻两千酬,接引凡流,象驾任优游。
大行菩萨称普贤,重重愿海浩无边。
端坐示座六牙象,智慧化生七宝莲。
一切三昧皆自在,本来妙德尽周圆。
宝威来赞娑婆化,灵感神通震大千。
南无峨嵋银色世界大行普贤王菩萨
(绕念)南无普贤王菩萨………………………(绕佛约数百声然后各归原位)
(拜愿)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三拜)
南无普贤菩萨(十二拜)
南无弥勒菩萨(三拜)
南无十方菩萨摩诃萨(三拜)
(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合南圣众。
(礼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