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职业,危险性非常大,死亡率非常高。这个职业就是皇帝!有人做了大致的统计,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被杀害率为31%,活不到40岁的高达50%,寿命超过60岁的只有15%。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2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其中一共有61位被杀。而且大多数直系皇族的最后命运都非常惨,满门抄斩的断子绝孙的隐姓埋名的沦落奴仆的。倒是两个少数民族的皇族得以保全性命,元顺帝跑回了大漠,清皇室被袁世凯优待了。
. j. r& L& T, [* f \( Y; Z% J' X ^( r4 z. N* D* g7 H% l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拥有近乎绝对的生杀大权。一个人犯罪不只是一人遭殃,满门抄斩甚至是诛连九族的如家常便饭。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杀人者在杀人的同时,自身的处境亦危机四伏,时时有掉脑袋的凶险,甚至连最不会杀人的宫女,都可能能联合起来杀皇帝。大概统计,有超过60位大大小小皇帝是这样死掉的。这些被他杀的皇帝起因各异,式样也是五花八门。以“凶手”为主线,死于非常命的皇帝的“杀法”有:近臣杀、宦官杀、子杀、叔杀、父杀、母杀、妻杀、兄弟杀、祖母杀、外公杀、岳父杀、兵杀、俘杀等。. u: V& \3 ?6 h# f2 J- R4 }' v
" H5 N) U8 B. J4 g7 L 一、近臣杀
( @8 h' N4 q- U/ a
& A9 h* l' H0 R2 D" d 这种杀法叫犯上作乱,过去叫弑,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常见的现象之一,特别是早期王朝中,臣子不臣要弑杀皇帝的,例子多不胜举。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还有各朝的后期,都是“臣弑君”的重灾区。杀个一个皇帝比砍一个草寇还容易。! x' q+ Y: {+ m8 l
/ J+ d, S& F) I
十六国时汉隐皇帝刘粲,昭武帝刘聪之子。先是以皇太子身份总摄朝政,公元318年七月正式即帝位。但当年九月,刚当了两个月皇帝的刘粲,即让掌管兵权的大将军、录尚书事靳准杀掉了。靳准的军政大权在握,便直接领兵登上光极殿,抓住刘粲,数落了一通罪名之后,当即杀之。刘氏男男女女,不分老幼皆斩于东市,又挖出了刘聪的尸体斩为两截,焚烧了刘氏宗庙,自己设百官行使皇帝权力。3 b0 w# I! j* S# t! Z# s2 e
% c6 q7 ~8 A3 o! x& _: \& {6 Q$ t, Z
十六国时期,大部分皇帝都是被手下谋杀的。所以,才有那么多小国小朝出现。6 w: Q) R9 j& v4 a2 X
\% q7 b( c$ @( Q4 X( D0 P0 Y
隋炀帝杨广(569-618),604年即位,在位15年.618年,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时年50岁。
+ s; ~7 t# z5 I( R0 ?0 ]7 d2 H. }: h& X7 r1 n6 E- x% J
唐昭宗李晔和末帝李柷均为其臣子朱温所杀。朱温,原是黄巢部将,公元882年叛变,举兵降唐。唐朝廷授朱温右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还赐名全忠,后授为梁王。但朱全忠并不忠,拥兵自重,权欲熏心,一直企图篡唐自已当皇帝。天复四年(公元904年),先是逼李晔迁都洛阳,同年八月,朱全忠将李晔杀了。但他不敢一下就当皇帝,而是拐了一个弯,立李柷为帝,过渡一下。李柷当了三年皇帝后,朱温等不及了。公元907年正月,朱温强迫李柷禅位于他。三月,李柷正式降下御札,辞去大唐皇帝。当了皇帝后,朱全忠第一件事是改名字为朱晃,改年号为开元,国号大梁。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朝代大唐王朝正式谢幕了,由此进入了很糟糕的“五代十国”时期。
/ g3 Q, n1 F1 O d& f `- Q: p3 D
( t' l" p: \, H6 _ 二、宦官杀
- h9 B+ e3 N8 e5 ~& u
8 E6 n- d! ^% S 这也是中国帝王遭他杀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也是最具传统性的一种皇帝杀法,几乎每朝都能找到这样的案例,祸起太监干政。为什么称“宦官弑主”是传统杀法呢,因为从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起,就是这种杀法。+ U9 W& F" j; |; @; Z% g& \
( V5 A$ [/ V c6 K; z" `4 x
中国封建第一朝的皇帝嬴政、胡亥都是宦官给做掉的,执行人就是太监赵高。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嬴政死于巡行途中,地点在邢州平乡县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平乡)。当时他在沙丘官平台(行宫寑室)养病,但死的很突然,终年50岁。正史记载嬴政是病死,但不少学者认为,是他杀,嬴政死于宦官赵高发动的一场政变。当时太子是扶苏,嬴始无意传位给后来的秦二世胡亥。赵高担心扶苏继位对己不利,于是利用第五次出巡,胡亥随行之机,谋划了这场政变。, e o8 [+ H e
! t/ n ~0 u. ~, u E 嬴政死后,胡亥顺利继位。但他也没有免掉被宦官玩弄的命运,为赵高所害。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刘邦攻下武关后,赵高恐诛罚及身,与其婿阎乐等人密谋,乘二世在望夷宫斋戒之机,诈诏发兵围宫,逼令二世自刎。赵高企图篡位自立,百官不从,遂立二世之子子婴为秦王。但赵高未得好死,同年九月被子婴诛杀,夷三族。6 Q5 M" |/ M2 T4 z8 u, V' r
8 E3 f9 i# H0 Q
这之后,“宦官弑主”就多了起来。如唐敬宗李湛即为宦官所杀。: |8 l, q, L% z
/ c+ B" v. n* _6 { @
李湛(公元809-826年),为唐穆宗李恒长子,初封鄂王,徙卦景王,长庆二年被立为太子,公元825年即位。李湛贪图安逸,好女色,宠信宦官而荒于国政。还迷信道士,小小年纪就企图长生不老。曾派宦官往湖南、江南等地采药。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十二月,宦官刘克明等发动政变,杀死毫无防备的李湛。当时,李湛夜猎还宫,入室更衣时殿上烛光忽然熄灭。灯黑杀人时,刘克明立即动手。李湛死时18岁,仅当了两年皇帝。
+ G3 m/ k N7 u* x( c% N2 Q2 S5 J- U, v [" B" s7 @
三、子杀
. @( p8 v8 B1 n' c2 d2 R5 {" b, A- N8 ?; M: ?
这在过去也叫弑。弑父与弑君一样是天下第一罪,大逆不道。那弑当皇帝的老爸,就是罪大恶极了。尽管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规矩在那,违反常伦之事却时常发生。特别是帝王家里,儿子把老子杀死了,自己当皇帝的事情并不鲜见。
7 K% d. f. l0 i- [6 @6 ~% U, q
% X3 Y: X+ P* l6 v 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当是荒淫皇帝杨广弑父案。杨广是杨坚的次子,封建惯例是皇储“立长不立幼”,当皇帝本来没有他的份,太子本是其老大杨勇。但杨广很有心计,在父母面前伪装得既老实又孝顺。使计称太子希望皇帝早死,杨坚听了大怒,在公元600年废杨勇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但后来杨坚发现上了杨广的当,决定复立杨勇,结果事未成,却要自己的命。公元604年七月,杨坚患重病,杨广认为当皇帝的机会来了,欲提前夺权,不料泄密,为杨坚知晓。更让杨坚恼火的是,杨广竟然调戏自己宠爱的女人宣华夫人陈氏。杨坚立即决定废杨广,传位于杨勇。结果此事走漏了风声,当晚杨广先下手,将杨坚毒死在仁寿行宫的病榻上,得继皇位,史称隋炀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