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2852|回复: 9

秦始皇暴毙前发生的三大怪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8 23: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e/ D# Q' p# G4 Z# a
/ B$ r$ O$ J9 M6 m. ]
 左丞相李斯是秦始皇的亲信,自然要陪他出巡,右丞相冯去疾不能再离京,于是,奉命留守京城。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平日深受父皇喜爱,要求陪父皇出游,秦始皇答应了——这小子倒是挺会赶机会的。9 Z% C8 u4 U) ?) a4 A
* |4 i* w; j; v2 }6 l
  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从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发,到第二年七月,前后长达九个月。这九个月中,秦始皇南到浙江钱塘,在会稽祭奠了大禹,刻石颂德,当然是歌颂大秦帝国和自己的丰功伟业,然后北上到达瑯琊(今山东临沂)。1 K1 s# S' Q6 E
9 _: ]4 ]  R, S' Q: O0 k' q& R
  渴求长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在瑯琊,秦始皇接见了已去九年的徐福。尽管秦始皇在两年前“坑术士”之时(秦始皇三十五年)曾经痛骂徐福花钱多而没办成事,但是,徐福不像卢生,非但没有逃走,还主动来拜见秦始皇,向他说明自己没有找到仙药的原因是有大鱼作祟,要秦始皇派出神射手帮他除掉大鱼。徐福这一手比卢生厉害,秦始皇不但没有杀徐福,反而听信了徐福的话。于是,答应了他的全部要求。而且,秦始皇沿海前行时还亲自射死了一条大鱼。. \5 ~9 t3 B. }" x+ p/ ^& d$ [. I$ Y
) n3 T3 x. f" W6 Z0 j7 c, n
  但是,到达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西南)时,秦始皇突发重病(至平原津而病)。
8 C7 k7 z0 u. h- Y) g% }  ], g) z  x6 z$ c9 ]  h4 J. j7 T' ^5 h. \* j/ w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病”与现代汉语中的“病”概念不一样。一般较轻的病,在古代文献中只称“疾”,只有重病才称“病”。所以,“至平原津而病”是说秦始皇走到平原津时得了重病。“上病益甚”,等于说秦始皇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了。此时秦始皇自己已经感到有些不妙,这才“为玺书赐公子扶苏”,写了加盖玉玺的诏书给公子扶苏,召长子扶苏回咸阳主持丧葬(与丧,会咸阳而葬)。《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得更详细:
* w  X8 M8 X. K3 t# }" _) K/ i1 I) ^, f5 G
  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8 r: R6 _3 a- J. f0 E; a6 I
$ S7 r" _+ ^4 k; n
  秦始皇在病危之时,特意让赵高草拟了一封给长子扶苏的诏书,要他将兵权交给蒙恬,赶往咸阳主持丧葬。但是,诏书写完还没有来得及封###给使者,秦始皇已经撒手人寰。这封诏书和秦始皇的玉玺都由赵高保管。此事只有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和几名贴身宦官知道。/ D, Y+ @% ^. }. c
( ~0 N# v$ s: h" U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叫做星占学。星占学最重要的任务是为皇权服务,皇帝设立了占星官,设此官位只是为皇帝服务的。“荧惑守心”的出现在古人看来就意味着,轻者天子要失位,严重者就是皇帝死亡。" R7 c/ I/ `& w) h9 A6 O! D5 ^

/ c: Y5 t' o+ J4 Y* C5 `3 i  我们可以看史书记载的一个西汉末年的例子。( [* w. Z' T* a9 d% x$ V2 V/ S
0 F2 V# t% j8 A! D* n/ C7 F- z  |
  绥和二年(前7)仲春,有人向汉成帝的丞相报告出现了“荧惑守心”天象。丞相看到奏本,非常为难,不知道如何是好。占星官上奏汉成帝,说天象告变,国运有厄,如果不移祸大臣,恐怕国家将陷于危难。汉成帝真信这事儿,看到报告后非常惊慌,不用多加思虑便决定移祸于丞相。皇帝为了保全自己一向不惜手段,再说,丞相是移祸的首选。1 B6 R' j- M* @4 I- H! A

& D1 Q. G8 }5 g- F! `7 N  于是,汉成帝立刻召丞相上朝,斥责他为相多年,不能调理好阴阳,导致天象变异。丞相回到家中,惶惶不可终日,他虽然知道这次难逃一劫,但还存有一丝侥幸之心。可是,汉成帝早已铁了心拿他做替罪羊。第二天一早,汉成帝便派人给丞相送去诏书,说本来我认为你清明、勇敢,希望你能治理好国家,但是你十年为相,却给国家带来了灾难。你这样的丞相怎么能够辅佐我治理天下?念你为国奉献多年,我不忍心罢你的官,希望你能忧国如家。汉成帝又赐给他好酒、黄牛。按汉朝惯例,皇帝赐给大臣牛和酒,即是赐死。丞相知道了皇上的用意,又没有办法可以破解,只好饮鸩自杀。丞相自杀之后,汉成帝才放宽了心,赶忙发布消息说,丞相暴病而死,下令厚加抚恤。汉成帝还亲自到丞相家中多次进行吊唁,他认为从此之后国运可以亨通,自己也可以天命永固了。但是不到一年,这个嫁祸于人的汉成帝也暴毙了。. `  P, {! W4 {0 w( Z7 i5 Z
7 G% w' x- b6 k# s
  嫁祸于丞相都不能避免皇帝死亡的事实更让帝王们感觉到“荧惑守心”极为可怕。这当然是秦始皇以后的事情,秦始皇是不知道的。但是,天象的变化对皇帝影响极大,也是举国关心的大事情。! X, l" p3 @! q- o
/ x3 s/ }( a1 V7 _/ G. |: g
  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一连发生了三起让秦始皇非常郁闷的事件。第一件事就是“荧惑守心”。《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是“三十六年荧惑守心”。秦始皇得知这个消息甭提多恶心了!  ~- `  E# L+ N  u

: Y9 Q) L( K% D- o6 d( q  第二件事是陨石事件。秦始皇三十六年,一颗流星坠落到了东郡。东郡是在秦始皇即位之初吕不韦主政时攻打下来的,当时此郡是齐、秦两国的交界地。现在已是大秦帝国的一个东方大郡。陨石落地还不可怕,可怕的是陨石上面刻的字“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七个字非同小可!它代表了上天的旨意,预示着秦始皇将死,同时也预告了大秦帝国将亡。
( f( g/ Q4 [# \5 `% @( }" ~
- O) T8 b& `& `+ r0 u1 F- X  出现了这种事情,地方官哪敢怠慢?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到了秦始皇耳中。秦始皇当然震惊不已,立即派御史到陨石落地处,逐户排查刻字之人,结果一无所获。愤怒的秦始皇下令:处死这块陨石旁所有的人家,并立即焚毁这块刻字的陨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人死了,石焚了,但是,秦始皇心中的阴影并没有随之而去。

/ J7 z. C5 A( S( d* a1 _
1 s" a' f* N. ^5 `5 l5 Y' ]
! Q5 M( _5 B( X- g) g& c" h* N) o0 b5 B
% w4 H; h) R! R% H+ L/ J1 W

' |- s/ \: t4 h) Z3 L
4 M5 t8 C0 l* S5 l8 k0 v$ g4 i/ A% D# G0 Q

. y" l5 u- u8 V0 V, }* E6 V( K* F
2 D3 p8 p- n. o% Z& l
/ Q! ~. `/ D0 ]- ~1 [4 _1 ?- n) L6 b9 b6 Y: }& D
" X  c1 P8 M4 X# _6 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23: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9 _) c: D& p, u$ L' N8 B* I5 o: h
. C$ s' C3 T* F8 l  r& T' f' |9 u7 q7 u5 a3 V" h
第三件事是沉璧事件。这年秋天,又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一位走夜路的使者从东经过华阴,突然有一个人手持玉璧将其拦住。他对使者说,请你替我把这块玉璧送给滈(hào,浩)池君,还对使者说:“今年祖龙死。”使者莫名其妙,急问他是什么意思。但是,这个奇怪的人留下玉璧,没做任何解释,转眼就消失在夜幕之中了。稀里糊涂但也感觉不妙的使者带着玉璧回到咸阳,立即向秦始皇做了汇报。秦始皇听后,第一反应就是这句话中的“祖龙”指的是自己,他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说,山鬼至多知道一年之事。退朝之后,秦始皇对别人说,“祖龙”是指人的祖先(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听起来似乎口气很硬,其实已有无可奈何之感了。然后,他派人将使者捎回来的玉璧送御府去察验,鉴定的结果是,这块玉璧竟然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他巡游渡江之时,祭祀水神而投到江水中的那块。十年前祭祀水神的玉璧怎么又被一个不明身份的人给送回来了呢?
- a( I7 Z9 w% L% z. I7 ]4 P: m
  g- Y: o9 T6 @0 A! i  最怕祸不单行。一年之中连续发生三件怪事闹得秦始皇心里非常郁闷。他为这些事专门举行了占卜,得出的结果是出巡和迁徙百姓才能避凶趋吉。于是,秦始皇下令迁移三万户人家到北河、榆中地区,并且给每位迁徙户赠了一级爵位。
3 Z! n9 G$ e- H% x# m' e- i1 W
6 F) o* k  ]* i$ B+ K  [  这三件事都明明白白记录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之中。
* q" H( M; I. B. ?6 o2 `  K- G7 ^6 {" I; ^: G0 s
  避凶巡游离咸阳 銮舆同载鲍鱼归6 Y/ E2 Z! S) `$ f: ~% B# }1 k! h
! Y; L% I' v$ Y0 w5 Y7 Q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的庞大车队从北边(今内蒙古包头)向南沿着直道快速向咸阳前进。这个车队有两大特点:一是车队中有数十辆外形上完全一样的豪华车,二是这数十辆豪华车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味。原来,这些车辆中有几辆装满了发臭的鲍鱼,另外一辆豪华车装载着一具已经发臭的尸体。尸臭和鱼臭相互混合,弥漫在整个车队之中。随行人员中只有几个人知道这具尸体是谁,多数大臣和众多随行人员对这个车队的秘密完全不知晓,还以为秦始皇想吃臭鲍鱼呢!+ Q2 U6 v( _' L; m
9 v- y5 a" e* \, {
  谁都没有想到,这具已经腐烂发臭的尸体,就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秦始皇的尸体。秦始皇生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的人生闭幕式竟然是为几车臭鲍鱼所伴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E% I6 H+ j, O, A5 a; @! H
! W# z( n% h/ n+ c& ~* S0 J  原来,天现“荧惑守心”的凶象,天降陨石并刻有秦亡的谶语,十年前祭水神沉河的玉璧被莫名其妙地送回,并带来了“今年祖龙死”的预言,这一连串的事件让秦始皇非常郁闷,占卜得出,他必须巡游,才能化凶为吉。于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他开始了一生中的第五次大巡游。由于有了前一年三桩怪事为背景,这次大巡游已经成为了秦始皇拯救自己生命的一次非同寻常的大事件。这次巡游并非刻意要做什么,而只是趋吉避凶。4 X" J5 Q8 P7 u+ S. ?, {

8 X; \% S% w. a7 S4 u, c  R
9 `2 B, s. J# e4 j: T+ ~3 v左丞相李斯是秦始皇的亲信,自然要陪他出巡,右丞相冯去疾不能再离京,于是,奉命留守京城。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平日深受父皇喜爱,要求陪父皇出游,秦始皇答应了——这小子倒是挺会赶机会的。  f* D. I1 _& k+ h/ A2 q5 R) r/ R

; U; n- }+ @- x! e& w: A  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从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发,到第二年七月,前后长达九个月。这九个月中,秦始皇南到浙江钱塘,在会稽祭奠了大禹,刻石颂德,当然是歌颂大秦帝国和自己的丰功伟业,然后北上到达瑯琊(今山东临沂)。2 [) `" p- n9 o

# Q( D, }& g6 _5 O( _  渴求长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在瑯琊,秦始皇接见了已去九年的徐福。尽管秦始皇在两年前“坑术士”之时(秦始皇三十五年)曾经痛骂徐福花钱多而没办成事,但是,徐福不像卢生,非但没有逃走,还主动来拜见秦始皇,向他说明自己没有找到仙药的原因是有大鱼作祟,要秦始皇派出神射手帮他除掉大鱼。徐福这一手比卢生厉害,秦始皇不但没有杀徐福,反而听信了徐福的话。于是,答应了他的全部要求。而且,秦始皇沿海前行时还亲自射死了一条大鱼。
) p) y. [4 I$ }4 G2 E8 @
* [0 E+ H& M7 A% Z  b6 G  但是,到达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西南)时,秦始皇突发重病(至平原津而病)。$ N( i  p6 R3 `  Q
% n" b  t# ~5 z. b$ n. N1 j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病”与现代汉语中的“病”概念不一样。一般较轻的病,在古代文献中只称“疾”,只有重病才称“病”。所以,“至平原津而病”是说秦始皇走到平原津时得了重病。“上病益甚”,等于说秦始皇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了。此时秦始皇自己已经感到有些不妙,这才“为玺书赐公子扶苏”,写了加盖玉玺的诏书给公子扶苏,召长子扶苏回咸阳主持丧葬(与丧,会咸阳而葬)。《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得更详细:
1 e; K" [' |! ]: L1 y2 h# t! J# B. A; y0 F  _
  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 M% j6 f% W6 z" @- Z5 C

5 }( o; @" H# W; ^  秦始皇在病危之时,特意让赵高草拟了一封给长子扶苏的诏书,要他将兵权交给蒙恬,赶往咸阳主持丧葬。但是,诏书写完还没有来得及封###给使者,秦始皇已经撒手人寰。这封诏书和秦始皇的玉玺都由赵高保管。此事只有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和几名贴
2 W0 d/ i/ |! F/ H" q' m7 U3 g

* n6 n7 a0 E! U7 b% Z# G9 F
7 O) E6 C3 L9 x4 v# e- Y
) u' C* {' Q1 h3 R" O( k+ X4 f7 y  u" H; I+ }9 V9 ?
  D3 v' n0 m' u; D; v. j

4 \3 r+ o7 |8 I. `0 y3 d$ U6 O2 K0 N6 h3 l/ P. |
9 N% N3 C9 ^% d/ k& A* v& [& h; [

& v9 I8 r/ X9 e$ X' k- j7 @" q#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23: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 D0 ^. @0 D2 w) Z# f/ [& }
/ J4 a6 `7 z; I& Z' {1 t* Y. X0 D( ]+ O+ W
但是,加盖了玉玺的皇帝诏书并没有及时交给使者发走,而是留在了中车府令、行符玺事赵高手里。“中车府令”是皇帝专用车队的队长,专管皇帝的车马,这是极受信任的官员才能担任的官职。官名上加“中”字,意味着他可以出入皇宫。“行符玺事”,“符”是皇帝调兵的符节,“玺”是皇帝诏书上加盖的玉玺,“行符玺事”是专管皇帝调兵符节与玉玺的官。这个职位也是由皇帝最信任的人担任。赵高一个人兼任了两个重要的职务,说明秦始皇对赵高非常宠信。
' `: M8 p6 V8 J) G" r$ o. X; r) t( p4 `+ B9 d6 Z0 a: J! u6 u
  整个巡游的车队并没有因为秦始皇的病危而停下来,而是继续西行。走到沙丘(今河北广宗县)平台,秦始皇驾崩。这就出现了前文所说的一幕。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以寥寥两行文字简单叙述云:
$ V3 e$ `! O/ V
4 _7 z$ U8 Y( C( d( U( W6 r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1 r8 G: B6 H8 P. C0 r. m; X

$ K; f+ B) h8 A0 }. U3 j3 P, G6 `  这一年(前210),秦始皇实际上才四十九岁,但是,古人多以虚岁计数,所以,人们常常称秦始皇五十岁病故。; a/ `4 ]9 x  J( E
1 O! w% H9 k! n" l
  皇帝病故,对于一个刚刚创立才十二年的庞大帝国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事。
( m- h9 O! i/ `) F8 f# h
0 t! m5 Z; }: W9 y5 R2 M6 j# u  秦始皇是怎么死的?刚刚四十九岁的男人应当是非常健壮的,怎么会突然死亡?秦始皇的身体应当不错,当年荆轲刺杀之时,他在大殿上一路狂奔,简直就像是一位训练有素的短跑运动员。怎么会突然死亡了呢?
" g  J& m* r* C' t0 ^  j
  f; f& g! `1 H+ U& {) Y6 z  《史记》的记载非常简单。秦始皇在平原津突发重病,重病已让秦始皇身边的大臣们感到秦始皇可能有死亡之虞,但是,秦始皇最讨厌大臣们说到他的死(恶言死)。所以,大臣们谁也不敢向秦始皇提到“死”这个字(群臣莫敢言死事)。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朝臣上下不会因为死神的临近而对秦始皇身后之事提前做好准备。到了病危之时(上病益甚),秦始皇才感觉不妙,赶快写诏书让扶苏入京主持丧事,但诏书还是没有迅速发出。
* c/ U- |2 ~% X' V& c/ a0 u- P9 Z3 ~& ?0 T9 V% n9 D
  由于记录秦始皇死亡的唯一文献《史记》中没有对他的病况加以记载,因此,我们今天完全不知道秦始皇得了什么病,他到底怎么死的仍然是个谜。, T$ c( I2 s  {8 a. ?1 \  ^
2 u& N0 M' k: J$ w) H2 S2 @+ K
0 H( H; G. @- o. ~2 V& U5 o
寻仙讨药乞延年 短命而亡成疑团
/ A" n4 E" h* m! w0 p8 B4 A5 m) k
3 w0 j1 ^9 }4 m0 d$ G- c  千古一帝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高度集权的大秦帝国,但最终也与平民一样没能逃脱死神的魔掌。人终有一死,但秦始皇死得蹊跷、古怪,令人匪夷所思。首先,秦始皇的死因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其次,秦始皇死的这个地方充满神秘色彩,相传沙丘宫原本是殷纣王豢养禽兽之处,这个地方四面荒凉,宫室空旷深邃,发生不测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从古至今,就秦始皇的死因,人们众说纷纭。7 ?/ d0 B; d& V7 N1 \* Q7 ~: k
& p& A1 _) |1 P. Q
  秦始皇的死因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F# B7 f% ~& o% L

, O4 h+ |& B( e& x5 ^8 _: x0 Z/ @1 N  一是病死说:1. 自幼有病;2. 因累致病;3. 高温致病;4. 遗传致病。
) l% r, {" u4 J1 k0 H0 C: m5 Q9 ]0 r2 ]- ]* s
  二是谋杀说。
- U) C2 v  i1 y$ L: }! ~+ B6 ]# v3 x( D; J4 a) n1 l
  先谈病死说。这在文献中有确切的记载。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的长相就显示出他自幼有病,他最终也因病而死。) H, c% D+ K3 F! \0 i
& R/ \: q! X3 U# s
  秦始皇的长相只有尉缭见秦始皇时有一段描述,这段描述贬意甚明:“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蜂准”,有人说是高鼻梁,有人说是马鞍形鼻梁。“长目”,大眼睛。“挚鸟膺”,有人说鸡胸,有人说老鹰般的胸。“豺声”,豺狼一样的声音,也有人说是支气管炎形成的声音。这是历史文献中唯一有关秦始皇长相的记载,这鼻子、眼睛都无妨健康,但是,如果是支气管炎,确是不健康的证明。3 I" g( m8 p4 y# L
. c. Z# @* i1 z6 O3 Q2 V
  我认为,秦始皇并不是一个先天有病的人。第一,当年荆轲刺秦王时,秦王在慌乱之中绕柱而逃,有如百米竞赛,假如他有先天性支气管炎,绝对跑不快,即使快跑也是没两步就气喘吁吁。第二,秦始皇武功高强。荆轲刺杀秦始皇之时,秦始皇砍伤了荆轲一条腿,才得以最终杀死荆轲。按常理,太子丹绝对不会找一个不通武功的人来行刺秦始皇,而是使用全国最顶尖的高手。所以,荆轲的武功肯定不一般。一个武功如此高强之人都不是秦始皇的对手,可见其避险敏捷、身手矫健。4 ~9 x6 J) d# U7 o0 T5 R  K
/ l- K8 s; B+ I1 i5 k$ M& T
  所以,自幼有病说不大可信。

5 v  U1 }% Q+ H" y3 Z  E2 ~6 M3 f$ _* ^
: {0 d2 a  c# O0 a0 W- R) s$ M1 s; S9 T9 r. v
% J, a5 J( L0 Q5 g# W( |, c+ Z
; F; v+ o2 B2 O" J5 h
5 ]1 x$ H1 L+ Y( K5 n$ C

. I6 ?0 Y& a: F7 l1 {/ y, r. ]/ a+ t& w7 q* C9 v( ^

9 Q8 y  W& g; \8 F9 y0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23: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9 S5 C1 \& V# D- u) `1 q

* T- b" K* b+ K' O. R$ Y4 W5 R: R但是,史载秦始皇至平原津病,至沙丘病重而亡。所以,病死说是最有说服力的一说,因为它有文献可征。3 E( |! E" J1 D7 d
! Z+ l' Z: r! c" c# v+ m8 w
  是因累致病而死的吗?有没有这种可能呢?, }9 S$ b  u6 x3 B! \& k- k

: E' z) J7 Z$ k( r- T/ i* x  秦始皇是个过劳皇帝。秦始皇的过劳缘于三点:一是批阅公文,二是巡行天下,三是后宫太多。7 V1 N$ x0 w) |. X

, F0 @  Q' l8 W! o: V: `  秦始皇时代,公文都写在木简或竹简之上,秦始皇每天批阅的公文要满一百二十斤才达标。当然,这是秦始皇自己为自己制定的标准。别人谁敢为秦始皇制定量化的工作量?秦制一斤是二百五十克,那么,一百二十斤合今六十斤,工作量很大。秦始皇非常勤政,看不完不休息。当然,秦始皇勤政是为了独揽大权,所以,事无巨细,事必躬亲,防止大权旁落。明代的皇帝受不了这个苦,干脆不上朝,最有名的是嘉靖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又无前例可援,只好自己全担着。这么劳累,岂不折寿?) k( o/ |% \3 ~; G! M5 C$ @7 g

3 E$ _4 ?, N, s  秦始皇是个巡游皇帝。他当政十二年,曾五次大巡游。巡游辛苦与否,取决于四点:一是路况,二是车况,三是时间,四是季节。虽然已有当时最先进的路——驰道,但是,秦代的驰道与今天的高速公路完全不能相比。在驰道上行走,巅沛之苦可想而知。交通工具也是一大问题,那个时代,即使是专供皇帝乘坐的最豪华的车也不能与今天的奔驰、宝马相比,更不能和安全稳定的专列、动车组相媲美,坐这种车出巡,颠簸不断,肯定辛苦。' n0 m3 b. S$ s! Q3 }1 ^* Y- v
2 |! k( s4 O; r
  秦始皇每次巡游的时间之长更是有史记载。秦始皇的第五次出游,从出发到病故长达九个月。这么长的时间在外巡游,鞍马劳顿必不可免。
8 \- g! }' i  r, c
9 P  M/ o. z' {" j# K  秦始皇的后宫宫女达万余人。他有二十多个儿子,至少有十位公主。可以想见,秦始皇的房事一定较多。这也可能会大大折损他的健康。. y/ g3 H. J* x9 A' o

1 d( q# \, r) \2 \& q  秦始皇第五次大巡游是冬季出发,夏季才到达齐地。冬季之寒,夏季之热,他全赶上了。所以,气候变化,寒热温凉也是一大苦差事。
8 X- u- Z' V! F) Y5 N$ O! g
: R/ q3 N7 B6 V) C5 X5 u还有遗传因素。秦始皇家族的长寿基因不高。其曾祖父秦昭襄王七十六岁下世,是个长寿之人。祖父庄襄王正式继位三天就驾崩了,年龄应在五十多,至多是个“奔六”。其父异人继位三年去世,异人在庄襄王诸子之中位次居中,所以,他下世年龄应当在四十岁左右。可见,除了秦始皇的曾祖父昭襄王外,秦始皇家族的寿命都不长,存在着遗传病的可能性。
3 l/ G1 V2 |* R* r, ~! L2 J5 T
2 X& S9 J- s! N! B, Z" A  另外,不排除高温致病的可能。秦始皇这次出巡,是从头年十月到第二年七月。六七月份正是高温酷暑时期,天气炎热,加上长途奔波的辛苦,增加了发病的几率,一旦发病又极易使病情恶化。+ k# S" a2 x* b; W& i6 `

! @+ {3 ?  ^  j' G  虽然我们细致分析了秦始皇病死说的各种可能,但是也有人认为即使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生病,但导致他突然一命呜呼,还是令人怀疑。秦始皇并不像历史上有些封建帝王那样体弱多病。遍查史籍,也没有发现他患有任何疾病的记载,而且他的身体一向健壮。当年秦始皇在面对荆轲行刺的时候,在惊慌中还能挣脱衣袖,绕着柱子奔跑,始终没让荆轲追上。因此有人认为秦始皇不会因为一次生病就命丧黄泉,这里面也许隐藏着谋杀的可能。如果是谋杀,那么究竟谁最有可能是谋杀秦始皇的凶手呢?; A5 |3 X& q, n. {* n. D( X

- D) L! T8 u. _7 ?5 T  关于谋杀秦始皇的凶手,又有三说:一是胡亥,二是赵高,三是李斯。. H5 }+ _) f, R. l3 o; X
8 F; m5 y# S, w! e# f
  郭沫若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历史小说《秦始皇之死》,描述秦始皇在平原津渡黄河时,癫痫病发作,后脑撞到了青铜冰鉴上,加剧了脑膜炎的病发,陷入昏迷。赶到沙丘,住了一夜。第二天,赵高、李斯发现秦始皇已死,右耳流着黑血,右耳孔内有一根寸长的铁钉。郭老的这篇小说表达了对秦始皇之死的一种推测。那么,是谁谋杀了秦始皇呢?小说中认为是胡亥。因为胡亥得知秦始皇立遗诏封长子扶苏为继承人,心中十分不满,所以下此毒手。) x: j3 ]0 X/ l  x- q- f+ A% {7 S# E7 k

7 d4 q; Y# m5 U5 s. ?$ z  谋害秦始皇的另一位元凶疑是赵高。秦始皇病危时诏书、玉玺都留在他最相信的赵高手中,君位继承的决定权也取决于赵高和李斯的倾向。假使胡亥弑父,如果没有赵高、李斯配合,胡亥不仅得不到皇位,反而会自取灭亡。所以胡亥即使想杀父,其能不能继位也还得取决于赵高。赵高常常随侍秦始皇左右,下手的机会比胡亥多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23:4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害死秦始皇的主谋到底是谁呢?历来都有人认为是赵高,但实际上李斯的可能性也很大。因为李斯担心在秦始皇死后自己的禄位不永,所以,想拥立一位公子为皇帝。有了拥立之功就可以永保禄位。+ Z5 p- r8 c+ x5 q8 s

5 I& L; H" \* `0 M" q- O  但是,上述谋杀诸说纯属猜疑,既无文献记载,又无出土文物佐证,仅存的一线根据是逻辑推理。但是,这些推理都是依照秦始皇死后胡亥、赵高、李斯的表现倒推出来的。我认为,这几个人谋杀的可能性都不大。赵高确实在秦始皇死后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左右了秦国的政局,但是,那一切都发生在秦始皇去世之后,如果秦始皇尚在,赵高就要对其下手,毒杀秦始皇,一是恐怕办不到,二是他未必敢这样做。* k; P" m6 Y1 G) k0 _
4 R, ]$ A; n  I; @3 x# p5 X
  对秦始皇之死,民间有更多的说法。如,说秦始皇东巡,发孔子墓,看到墓冢内写着:“后世一男子,自称秦始皇。上我堂,跃我床,颠倒我衣裳,行至沙丘而亡。”(《渊鉴类函》)。
6 H( y7 ]+ ?' z8 G- v9 m- X. K
6 Q/ e' [4 {% H1 H  南朝的志怪小说《异苑》也有类似的记载:) T. P9 c7 ~! ]$ m  e

" F! a* {$ k' _- \! p( T  秦世有谣曰:“秦始皇,何强梁。开吾户,据吾床。饮吾酒,唾吾浆。飧吾饭,以为粮。张吾弓,射东墙。前至沙邱(丘)当灭亡。”始皇既坑儒焚典,乃发孔子墓,欲取诸经传。圹既启,于是悉如谣者之言。又言谣文刊在冢壁,政甚恶之,乃远沙邱而循别路,见一群小儿辇沙为阜,问云沙邱,从此得病。
: I0 i4 V0 Z8 N4 H( _2 e& ?
4 u0 l) u# \1 |" E  说这歌谣传到秦始皇耳朵里,秦始皇自然是非常不爽,于是在巡游途中,特意嘱咐,见了沙丘绕道而行。最后始皇帝病入膏肓,前方有一群小孩在玩耍,挡住了他的道路。秦始皇命手下去询问这群孩子:你们在玩什么啊?孩子们回答:我们在玩沙丘呢!原来这群孩子正在做堆沙丘的游戏。始皇帝一听,到底还是没有躲过百姓的诅咒,遂两腿一蹬,就此呜呼哀哉!. r# X0 ]. d0 E  M( P$ q1 K. D
& i6 N5 ?. D. M- e/ y8 h
  当然,民间的这些说法都是无稽之谈,但它们反映的是普通老百姓对秦始皇暴政的诅咒和对秦始皇的仇恨。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志满意骄,凶暴残忍,酷法严刑。无休无止地征调赋税和夫役,修长城、建宫殿、筑陵寝、开边戍守,使刚刚脱离战乱之苦的广大农民又陷于疲于奔命的劳役之中。因此,民间传唱这些歌谣是很自然的。秦始皇听到这些歌谣、预言,心胸郁结而病死,这当然不可信。不过,《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天现凶象、沉璧复返、陨石降落的事情,肯定对秦始皇的心理有重大影响,如果秦始皇真的是病死的,那么这些怪事造成的心情郁结或许加速了他死亡的速度。$ Y& }( [% Y' J) Y1 H

1 ~2 ?. _! I9 P  无论如何,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提前谢幕,匆匆走完了他的一生。(来源:新浪读书 摘自 :《秦始皇》 作者:王立群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s! W" E- M$ p. f3 d
/ z$ J  q) y  m( z3 J( U/ O
$ f# U( B8 _0 Q" V4 W. g7 x( r+ |4 M8 B( E# `
/ i: v1 a6 b+ }8 M9 A
" [! Q6 x+ _& P4 Q6 R7 V

! {6 }% Y! O- H9 o* Y6 K
1 D. Q2 f) F2 i' [  t
7 Y3 s4 h5 i) ^+ \0 R" _* R3 c$ D& Q2 z, V1 c

7 P" |# {. Y( n6 f
: f9 H; n' A6 j9 |.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02: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13: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多了,看不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13: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部看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3 21: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1 07: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4-27 03:48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