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苻皇后死了。慕容熙什么表现呢?“悲号躃踊,若丧考妣”,捶胸顿足如同死了爹妈一样(其实爹妈死了也没这样),“僵仆气绝,久而乃苏”,后来干脆哭死过去了。大殓已毕,准备盖棺移殿时,慕容熙又抚棺大哭起来,就是不忍从此分离。于是,又命左右打开棺盖,最后一睹芳颜。实在想不出一具发臭的尸体对堂堂后燕皇帝怎么就会那么有吸引力,慕容熙缠缠绵绵、哭哭啼啼,最后竟然“复启其棺而与交接”(《晋书》),又爬进棺材和死了好几天的皇后同房!够惊悚!
. A" X& w, d3 l" S' P/ k0 }缠绵之后,慕容熙才恋恋不舍地命人盖棺移至灵堂,并下令百官哭灵。他又令人暗中监视,有声有泪者有奖,否则就有罪有罚。大臣们没办法只好将辛辣之物抹在脸上,硬弄出眼泪来。这还不算,慕容熙还逼令高阳王妃张氏自尽,为苻皇后殉葬,又几乎耗尽了国库储蓄为其修建陵墓。
( k/ k) ^, R: I; c% R3 A史上最让人惊悚的痴情皇帝
`8 C7 G- a7 ~0 Q古往今来有很多痴情的皇帝,不过,痴情到惊悚的地步就不多了。慕容家就出了这么一位痴情得丢了江山、丢了尊严,最后丢了性命的皇帝。 ( _( w$ A+ y3 c0 ^
这哥们儿叫慕容熙,这家伙风流倜傥、多情温柔,他得到王位是因为女人,最后失去王位也是因为女人。
6 k/ {7 i' j3 f9 Y Y* e+ z
9 {/ F. b4 G4 W2 X9 J2 r参合陂惨败叔叔盯上侄子皇位 4 x+ Q/ j0 p) A; E X
慕容熙即位之前,后燕有点乱。
. q3 c6 y& T( B公元395年,烈士暮年的慕容垂感到自己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决心在生前解决魏国的隐患,命太子慕容宝挂帅,率军8万进攻北魏,没想到在参合陂惨败,加上后援军共10万将士全军覆没。在参合陂的山谷中,4万多燕军俘虏被魏王拓跋珪下令全部活埋,制造了十六国时期最大一桩杀降事件。“参合陂”从此成了慕容子孙的奇耻大辱,以致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将慕容复住的地方命名“参合庄”,慕容家绝学命名“参合指”。 ' i' V/ k, ~# g$ |$ T1 f7 W' t
公元396年四月,慕容垂死于回军途中,终年七十一岁。太子慕容宝即位。他的大儿子慕容盛深具谋略,慕容宝南伐时,差点被叛臣段速骨所俘,全仗着慕容盛机智骁勇才得以脱身,然慕容盛却始终不受重用。 请勿采集
: K+ f% T1 `* m& [& B9 R* L, A0 f" p
/ S0 o* L2 g$ O3 y4 p公元398年,慕容宝伐魏兵败北归故都龙城(朝阳市),当时的尚书是慕容垂的舅父兰汗,这个人心怀野心,设下陷阱迎慕容宝入龙城。毫无戒备的慕容宝入城后就被谋杀。兰汗又杀太子、宗室一百多口人,自称昌黎王。
6 B+ p/ ]% i$ z; k: w; s7 I* f机智的慕容盛假意归附兰汗,他一面挑唆兰汗兄弟间的关系,一面派心腹慕容奇暗中招募兵士几千人,占据建安城。同年10月,慕容盛纠集心腹,杀入宫中,捕杀了兰汗父子。慕容盛即位后,对臣下严酷寡恩,群臣人人心寒,个个思叛,公元401年8月,慕容盛在叛乱中被砍伤。慕容盛觉得自己不行了,忙急召叔父、慕容熙来托付后事,但慕容熙还没来他就死了。
+ t/ V4 I$ s' P% A慕容盛想不到的是,他这个叔父瞄准的是他的皇位,而帮手竟是他的老妈丁太后。
6 d# [1 l0 m' C# R叔嫂不伦太后情人登上宝座
# b: |" G. `" _& v慕容熙早和寡居后宫的嫂子丁太后好上了。慕容熙刚满二十岁,仪表出众,是后燕出名的美男子。而孀居后宫、空对花烛的丁太后,正是寂寞和孤独的时候。风流秀雅的小叔子慕容熙,温情款款地来了。帅哥的殷勤周到让丁太后心里这个舒坦,一来二去,两人就勾搭上了。
8 h1 K% a; p' R# ]( q# s8 R摆脱了独守空房的孤寂和难耐,心情舒畅的丁太后自然对慕容熙的话无不听从。慕容盛死后,大臣们认为国家多难,宜立长君,向丁太后建议立素有贤名的平原公慕容元(慕容盛的弟弟)即位。
: [, l, F+ }- M- u5 K& x3 b& b- G* n: F7 z
丁太后听了这个建议,喜忧参半。喜的是本来想拥立慕容熙,需要废掉太子慕容定,这回大伙都不想太子即位,她就不用费什么周折了;忧的是自己虽属意心上人慕容熙,却不为群臣所认可。再说,叔继侄位也不合常情啊。她便压下群臣奏折,连夜请慕容熙商议。 *·
' Q4 M" u+ m& Z# \ g" d0 J6 O0 l$ g# X3 B6 l3 t p
慕容熙听丁太后把群臣的建议和自己的顾虑和盘托出,笑道:“太后多虑了。皇上驾崩,太后便是一国之君。一言九鼎,谁敢不从!再说,我手里的军队也不是吃素的。太后尽管明日宣诏立我为帝,大事定可成功。 ”
: {8 X) u/ E5 g6 H6 q
4 w' Q1 F9 Q' J+ U次日早晨,群臣入朝。但见丁太后端坐正中,慕容熙侍立在侧,殿中布满了杀气腾腾的武士。大家始知情势有变,胆小的早伏下身去,上表劝进。丁太后顺势说道:“国家多难,太子年龄尚幼,恐难当大任,河间公慕容熙德高望重,才智过人,堪当大任。我已决定立他为君。诸位可有异议? ”
9 [; ?5 H6 X2 F0 ~! l& g" s& ^' S众臣见这阵势,哪个还敢说话?纷纷跪伏在地,三呼万岁。于是,丁太后将自己的心上人扶上了皇帝宝座。那个颇有口碑的平原公慕容元和废太子慕容定,不久便被慕容熙找借口杀掉了。7 ^2 E0 W! ^; D0 T: K& o
妹妹专宠冬吃鲜菜夏吃冻鱼 $ ~6 x l$ t4 m* a' ^
慕容熙对这姐俩都很宠爱,但比较而言,他对妹妹训英也就是后来的苻皇后更爱,为她修建承华殿,“负土于北门,土与谷同价”(《通鉴》)。役使人们把土挑到北门,土的价钱和谷子价钱一样,够下本吧! - T4 Q. X: D9 c/ H
5 U+ }7 ?7 M7 K. O0 O( }苻皇后喜欢旅游,慕容熙便领着她“北登白鹿山,东过青岭,南临沧海”,山川大海江河湖泊走了个遍。这次超常黄金假期,兴师动众,所到之处“百姓苦之”,而“士卒为豺狼所害及冻死者五千余人矣”(《晋书》)。
" ~2 ~( h# V( [9 A9 b/ U苻皇后喜欢美食,嘴刁得很,“季夏思冻鱼脍,仲冬须生地黄”(《晋书》),三伏天要吃冻鱼,三九天要吃鲜地黄,喜欢错季蔬菜和反季食品。比后来的杨贵妃难伺候多了,人家杨贵妃也就想吃个荔枝啥的鲜果,还是正季。那时候也没冰箱暖棚什么的,哪去搞这些东西?不过皇后想吃,再不好搞也得搞。慕容熙就吩咐下去,找不来就杀头。 # @& d$ b& \0 a3 U3 g% g
" h7 X1 ~$ A" j2 s2 `
慕容熙是一刻不能离开苻皇后,连行军打仗也得带着。“熙与苻氏袭契丹”,结果看到契丹兵强马壮,没敢动手,想回去,结果“苻氏弗听”,小苻美人没过上打仗的瘾不干。于是,慕容熙就带着美人去打高句丽,来回折腾了三千里地,“士马疲冻,死者属路”(《晋书》),最后还弄了个“不克而还”(《晋书》)。劳民伤财,兴师动众,不过就是因为小苻美人“弗听”。
2 ? O- L) \4 s% f- h% S# d
& N! o+ d( ?& o; _7 t美人归天痴情帝丢命丢江山
0 }+ {/ `$ Y9 ]% v4 `: \没想到,这个小苻美人也是个短命的,没多久,也扔下慕容熙撒手西去了。 : Z4 i, n$ J( ~ U* g* G: E
9 [) \" v! ^& B: S
苻皇后死了。慕容熙什么表现呢?“悲号躃踊,若丧考妣”,捶胸顿足如同死了爹妈一样(其实爹妈死了也没这样),“僵仆气绝,久而乃苏”,后来干脆哭死过去了。 1 b' h5 n. b: }* ]
大殓已毕,准备盖棺移殿时,慕容熙又抚棺大哭起来,就是不忍从此分离。于是,又命左右打开棺盖,最后一睹芳颜。实在想不出一具发臭的尸体对堂堂后燕皇帝怎么就会那么有吸引力,慕容熙缠缠绵绵、哭哭啼啼,最后竟然“复启其棺而与交接”(《晋书》),又爬进棺材和死了好几天的皇后同房!够惊悚! % I" ~) N6 p. a! p, R8 q3 w
5 K1 m2 v9 P6 r+ a9 ]缠绵之后,慕容熙才恋恋不舍地命人盖棺移至灵堂,并下令百官哭灵。他又令人暗中监视,有声有泪者有奖,否则就有罪有罚。大臣们没办法只好将辛辣之物抹在脸上,硬弄出眼泪来。这还不算,慕容熙还逼令高阳王妃张氏自尽,为苻皇后殉葬,又几乎耗尽了国库储蓄为其修建陵墓。7 O! r- ?3 L& k# O {/ Z1 y, A; s
送葬时,慕容熙披散了头发、光了脚,徒步跟从灵车走了二十余里。因丧车高大,不能出城,慕容熙竟下令拆毁北门。当时老百姓叹息说:“慕容氏自毁国门,怎么能够长久呢? ” ! J* W; }7 l( l& S. S( Z
, x5 X( w3 Q8 C6 P# r: @
( |: Y) g) R. V# \$ W4 z: K/ t b% x; s
果然不出人们所料,趁慕容熙葬后未归之机,大将高云、冯跋等人发动政变,占领龙城。送葬归来的慕容熙大惊失色,无奈之际率随从退入龙腾苑中。
- d3 p: A4 r/ m4 h$ f4 A0 Q0 \ R \& G+ G2 Q* ~3 r8 x
, P" K3 i4 A6 L$ I第二天,两军交战,胜负未分之时,慕容熙竟独自逃走。部众失掉主帅,也便如鸟兽散。叛军攻占龙腾苑,狼狈不堪的慕容熙在龙腾苑附近的树林中被擒获,不久被处死。
1 k) w, F% {, Z! V" C- G/ |5 K) l这个荒淫暴虐的皇帝,死的时候才23岁。后燕也自此灭亡。 ) q! W% {) w8 \1 _% P& j
9 ^' k. R3 i" q- B" \/ m. E* g+ N
' ~) q8 p( j T
! z& n+ K, K; Q" ^
% h; D9 g ?, d ~9 h8 V/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