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楼主: bing413918067

[连载] 古代真的比较恐怖——古代小说中的那些离奇恐怖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4: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9、好色无罪
. l+ o2 P# l  C$ u& h  9 e. _' H7 u" b) \
   沈永之,在任云南驿道时,奉制台大人璋公的命令,在凤凰山开一条八十里长通往傣族和苗族的路。
7 T# C5 }' P, ~. K) |0 i7 O1 m  . f% H; Q( _  P9 ^% K. q( M
   凤凰山山路险峻,汉唐以来,一直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这里的奇异怪事很多。每砍倒一棵树,就有白烟从树根里冒出来,好像一匹白绢升上天空。蛤蟆和车轮一般大,看见人,就瞪起眼睛,恶狠狠地盯着。谁面对着它,谁就会晕倒在地上,人事不省。当地人喝足了烧酒,用雄黄塞住鼻子,手握大斧砍死蛤蟆,然后煮熟了吃。吃一个,可以保证三天不饿。
5 q/ m1 A" W8 t# p; k  * E" }3 @' o7 e
   一天,忽然有个美女浓妆艳抹,从山洞里奔跑出来。几千名工人都出了石洞,追去观看,只有一些老成稳重的人没有动心,仍然像刚才一样干活。不一会儿,凤凰山崩倒了,没出洞的人,都被压死了。2 E: M; x4 b6 S" o
  ) p& J. j. _. J3 `
   沈永之见人就说这事,还开玩笑说;“看来,人不仅好色无罪,还很有好处。这就是例子。”0 l/ d! R9 o* C1 B! @, b
  
* ^. \. Q( I0 ^  ; _- d! {+ R$ l  _- O' G
   《子不语》
% }: C# v: E( I0 B4 \. |0 C  4 f" Q0 p" w, K# f; u
  7 n( w* _/ T  T0 z( h4 q- @
  下一篇:锔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4: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10、锔人
. X: t0 U; g' j2 l3 [7 e  
' [" X( P: ~' d   锔碗是旧社会的一种行当,过去百姓人家,打破了碗舍不得扔掉,而是找个锔碗匠,修起来继续使用。
9 {8 d: f" T2 \6 c. i  : z) n5 O1 W$ w
   锔碗匠坐在小板凳上,膝盖上蒙一块厚布,先用小刷子把要锔的碗碴和坏碗的掉碴裂纹处刷干净,然后把碴和碗对好,用一根带钩的线绳,把钩挂在坏碴的碗沿上,线绳从碗底绕几圈把坏碴固定住。按着拿出杆钻,用类似琴弓的“钻弓子”弦绕在钻杆上作动力,在碗和碴上钻出成对的小槽,再用锔子嵌入槽内固定住,外面抹上油灰就算补好了。锔盆、缸、锅等等较大的器具也基本是这个方法,不过用大一些的铁锔子罢了。! x1 V" V7 m6 U4 ?( e
  
0 T: e7 D! M- E6 f   锔子是一种弯曲的钉,类似于现在我们用的订书钉,一般是用砸扁的铜丝做成的。而那根“无坚不摧”的杆钻,据说其钻头是用金刚石做的,所以称为“金刚钻”。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就是由此而来。; P8 P4 p2 J, n8 |' Z
  
3 w2 f4 k! T: i0 B* ~% C   不过除了锔碗锔锅,还有人可以锔人,你相信吗?% o7 c1 V- [  _4 \  P$ Q1 p0 R: d
  7 ?8 |; n# ]9 a( D
  
$ n" S5 E0 H+ g8 d. I   护军某人,夏季背着一支鸟枪在城外打猎。遇上下大雨,他就赶紧跑进操练场的演武厅避雨。谁知道等了好久,雨愈下愈大,不见减弱。巨大的闪电划过夜空,轰隆隆的雷声震得人耳欲聋。奇怪的是,这闪电一直绕着演武厅不离开。% Q9 {. J8 R8 d- h0 G7 T
  
2 T/ M" X9 l, }8 a- ?3 U; k   某人恐惧不安,心想:“老子也不曾做过什么坏事,干吗雷公一直盯着我打啊?难道这里另有妖孽?”心里想着,便在厅里四处仔细地察看起来,果然发现有一个巨大的蝎子蛰伏在屋梁上,大如琵琶一般,样子十分恐怖。
  d. j# A' t; S7 K' I, G  
+ P, X% E' c' j0 i9 o   某人这才醒悟到:“雷对着这厅打个不停,原来是为了这蝎子啊。我何不助雷公一臂之力,也好分享点天功?”马上取下枪,装上火药,向蝎子射去。9 \' T$ |. I6 l. q  K
  
  r' e& e7 A- I2 F8 `' G   刚射出,忽然一声震雷,把某人震倒在地,他虽动弹不得,心里却很明白。% _; [- _* a/ b/ F; {7 y) g: x
  % H7 n, D/ ]8 ?& N
   恍惚间好像看到有几个人进了厅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在说:“误打了一个人,怎么办?”有一个人说:“快检查,看看是否还有得救?”另一个人说:“筋骨都脱落了,大概活不了了。’过一会儿一个人走近他的身旁,用手抚摩他道:“不要紧,可以用两头弯曲的锔子来接补断裂处。”! U6 Z5 y+ K2 W, \* Y
  
) R0 O) s5 _: r- |. _   于是有人来动手术,翻来覆去搞了好一阵才散去。
7 D1 v- x- ~" A% D* u$ G  ( B% L8 ^  `9 y, \# v/ N
   某人慢慢苏醒过来,以枪作拐杖试着走路,倒并不觉得怎么痛。再看自己身子,只见浑身关节处以及骨节和皮肉相连处,安上了许多肉锔子,长约两寸,宽五分,全都一样规格,很觉得诧异。  S- V4 P, L2 }/ S' ~6 w
  
% M8 F( q3 t0 b/ _7 y' q   又见巨蝎已死在地上,样子十分可怕。就把它捡起来绑在枪上,扛回家了。至今他家里还保存着蝎干呢。
- A6 @2 \6 l' @8 u  N1 q# Z  
- z6 W3 Z5 i0 w7 t3 Z   《夜谭随录》
3 I  j4 u! F  f9 m  ; o. F8 I5 [0 Z
  
7 ]5 d3 \' F; {$ g( t# x" ]   这个故事简直就是一个典型的第三类接触事件,让我们试着用现代的语言解读一下:“巨蝎就是一种类似异性的怪物,逃到了地球上,而雷公是一伙捕猎这个怪物的外星人。外星人用高科技武器将异形打死了,不过武器的威力太大,不小心将边上的一个地球人全身骨骼都给震碎了。外星人不忍心连累无辜,就用先进的治疗手段将这个地球人治好了。”
! p  T7 ~' Y  `' K) ?  S) g% \  
& G0 h% M1 I/ M3 S% j' t  , O$ A+ |; T4 s) _* {- R
  下一篇:屋顶血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4: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11、屋顶血迹
' j. j* I5 Q/ H' |" q! J; |  
. b8 W. j& Y4 b' X   有个戏班子受邀去苏州表演,在回来的途中经过一个村庄。村中的大地主与戏班子的老板是老朋友,于是老板就领着众戏子前去拜访。两个老朋友相见非常高兴。; r( b" A  T( f1 M0 u5 R' Q% `4 e
  
* Y4 @/ q4 O9 z8 h8 e4 o  n   地主的花园幽静而深邃,可以存放道具行装。老板和六七个老戏子同住在一个大厅里。这个大厅里布置得洁净如新,四周墙壁上都糊着雪白的墙纸。戏子平时风餐露宿,突然住上这么好的屋子,都非常高兴。
8 V- \2 a1 }/ f) G6 w4 u  ( I2 J! a) T/ d* ]- E
   晚上主客饮酒甚欢,眼见夜色已深,地主就先告辞而去了。而戏子们犹未尽兴,聚在一起掷骰子赌博玩耍。大家正耍得开心,忽然发现掷骰子的碗里有一点血迹,开始以为是谁的鼻血,也不以为意。谁知等到骰子丢下去后,竟然从头顶上滴滴答答地下起血雨来了。
# i/ @& _/ w4 k: K( u" ^  % l% `7 m$ R) X+ A% h
   大家都吓坏了,抬头观看,只见天花板上有一片血渍,有一张桌面那么大。大家更加害怕了,都不敢说话,仰起头盯着看。只见这血渍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血也越滴越多。- _3 ^! R; @. o+ _8 v. a
    Z0 S9 z  ^. F
   突然,哗啦一声,天花板裂了一个大口子,垂下一件东西来,细看竟是女人的两只脚,还在不停地流着血。
1 z' s7 S5 |; d( o  , T& o; k  B& w. i% u
   大家吓得魂飞魄散,争先恐后地逃出门去。等到其他人闻讯赶来,只见这些戏子都瘫倒在地,站都站不起来了,有几个胆小的,裤裆都湿了。过了很长时间,他们才稍稍缓过气来,异口同声地叙述刚才的恐怖经历。; T# }; P; U" o4 L3 L$ T" X
  + p- q0 N! K5 r  v
   听的人也都觉得害怕,不过仗着人多,于是大家一起点着火拿着兵器,冲进厅去搜寻,却什么也没发现。天花板完好无损,毫无血迹。戏子们不敢再在这里住,都把铺盖搬到花园里住。
% c+ U0 P" Q! _1 L6 S" S  
4 D$ u& @/ s- o: l4 n   第二天,老板把这怪事禀告给主人,地主听说后,脸色“唰”地一下变得如同死灰。老板追问缘由,地主支吾其词,不肯明说,只是给戏班子每个人都送了厚礼,嘱咐他们千万不要把此事说给外人听。) `) s0 P3 K- b/ p1 s
  0 w+ D1 v' t- Q: C
   老板回到京城,心里总放不下这件事。正好地主的表弟一个秀才人京赶考,借住在他家。老板悄悄地把昔日所见之事加以询问,秀才本来就和地主不和,于是说破事情真相,老板这才恍然大悟。
- o" ]7 I0 x- K& s5 H  
; {3 ?9 S) [% I+ G   原来,地主一贯仗势欺人,欺男霸女,但是同村几百户人家,大半是他家的佃户,所以都迫于他的淫威而不敢反抗。村西有个农民姓程,他的儿媳到田头送饭,被地主给看中了。
) h* u, Z$ y4 }$ M! @  * L  g# }/ X# W
   地主先以讨债为名,强迫她来家做针线活。不多久,地主父子俩都想奸污她,她拒不肯从。+ r; x* q9 p- B: v  ~* b6 o- a
  5 {/ E8 u( z$ N' f6 j" S1 u% v  q  S
   一天傍晚,地主的大儿子又将她骗进空房间迫地服从,她情急之中抓伤了地主儿子的脸。地主儿子大怒,把她捆绑起来,扯下衣眼将她奸污了,然后用鞭子抽打了数百下,打得她血肉模糊,当夜就死了。+ k" Q- f5 l  p6 l$ Z: F
    K$ K. F$ a; e9 d5 Q0 F8 ~& }" m
   程家儿媳死后,尸体被悬吊在屋粱上,下面又用天花板遮盖住,不露痕迹。事后打了一场官司,打了半年都没判决。正好遇上灾年,程家父子流浪外出,地主家乘机毁尸灭迹,至今已有十多年,没人敢去过问。7 t. B( ?+ A) c% ^/ q8 R( p
  + e/ j9 Z1 v! s5 |& W
   那晚众戏子所见,想必就是女子的鬼魂,他们所住的那厅原来正是悬吊她尸体的地方。
! z. v- [$ P" ]7 G1 l8 ?  2 Y9 F9 ]; v% i9 t2 o
  
9 F7 N8 |9 \9 C* X  + e) o1 ~: c; b* e1 z0 v
   《夜谭随录》  q2 z7 g0 x. Y' A- C5 T9 x( G
  
' t: Z1 G' t# b4 j* t  ; i+ g, K' f  H. u; \, c8 ~% V8 I
  : K4 s- G+ g* u. N- T2 p
  
. d1 l  x; @$ X. g7 w; M3 ^9 e* h4 P  
  A' l1 P! G5 e' L" {% ~" m  下一篇:因果报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5 15: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5 18: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12、 因果报应/ |0 {* ^: |7 Z6 A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g- J. o; D+ |' e6 l0 D  - w7 p7 D+ y- E: I. {4 h
   常州秀才马士麟说过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 @4 X7 S- N! S* a: h2 R1 L  5 A5 ?+ I* F2 c7 g2 Y$ K
   小时候他跟父亲在北楼读书,打开窗就可看见隔壁卖菊花的王老头的露天花台。; a, F  X: w8 Z
  
0 R% h' h4 W2 r' x. z   一天,马士麟很早就起了床,倚着窗口望下去。这时天色已渐渐亮了,看见王老头登上花台浇花。
) m4 L% I0 p9 Q/ D$ v$ n# j$ b  
% N$ G9 H2 H% w/ Q' N. M* a   浇完花后,王老头正要下台,只见有个挑粪的提着两只粪桶爬上了花台,想帮助王老头浇花。王老头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不让那个挑粪的上台,可是挑粪的一定要上,于是两个人在花台的斜坡上挤来挤去。(这里我一直很奇怪,那挑粪的干吗一直要帮人家浇花,难道真是他命中有此一劫?)+ H2 M0 c1 U, S
  ( m" O7 m& r' ^9 ~
   不巧,天下起雨来,露台上很滑,斜坡又高又陡,王老头居高临下,用力一推那个挑粪的,挑粪的受不住力,就从露台上失足摔了下来。王老头吃了一惊,赶忙奔下露台,想去扶他。那挑粪的却已经起不来了,两只粪桶正压在他胸口,双脚一蹬就断了气。
( `7 o* M+ U/ x7 X- y  j8 ?  
. m, |' D" M4 t, o* E   王老头非常害怕,一声不吭,拖着那个挑粪人的脚,从后门一直拖到河岸边,又将粪桶放到死尸的旁边,自个儿回家,关门又睡起觉来。1 k( a" j, L5 U8 N* J* y
  
5 Y# q  e0 U: d' k5 X, U   马士麟当时虽然年小,但想到这是事关人命的大事,不可随便谈论,忙把窗关好,离开了。
. u" F! g; c$ ~) T4 H$ j  
5 ?5 I9 ]$ K/ G/ j   过了一会,天大亮,太阳高照,他听到外边吵吵嚷嚷的,都说河边上死了一个人。村里的保长、里正赶紧报了官。
; I: V) z! X2 e1 |  7 ^$ B  ~9 D; L# g6 \
   中午,武进县的知县来到现场,早有验尸官跪报道:“尸体无伤痕,是失足跌死。”知县官询问周围邻居,邻居都说不知道。知县认定是个意外事件。于是下令将尸入棺加封,贴出告示,找挑粪人的亲属来认尸。1 f# b2 Y  F' [
  ' w* x4 S3 J3 S' g( F  v
   过了九年,马士麟二十一岁,进学中了秀才。他父亲死了,家里开始贫困。马士麟就在当年读书的北楼收学生,教书谋生;同时也在积极准备来年的大考,希望可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 l$ Y: J# d8 i1 Q7 m2 o  6 k: o* q# |2 K. {% c" n
   马士麟为了迎考,每天很早就起来温习经书。一天,他打开窗户,看见远处小巷有个人挑着两只桶正在慢慢走来。仔细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竟是九年前死去的那个挑粪的。) v* w' W$ E. A$ `* v' b
  * q' e, _8 J. m- \
   马士麟十分害怕,以为他是来找卖菊花的王老头报仇的。过了一会,见挑粪的经过王老头家却并没有不进去,而是朝着另一个方向走了几十步,走进了一户姓李的人家。" u3 L) U9 U, @# S9 v
  
( e' w) @/ Q: ^5 B   李家很有钱,与马士麟读书的北楼也靠得很近,隔窗可以相望。马-麟觉得挑粪的这一举止很可疑,就下楼跟在挑担的后面也进了李家。
. X) B& o: i, {* c. d+ ~9 L  + _7 k7 H. H' T
   突然,李家的老仆人慌里慌张地跑了出来,说道:“我家女主人马上就要分娩乐,我去请个接生婆。”马士麟问老仆,是否看见有个挑两只桶的人进门,老仆说;“没有。”老仆话音刚落,从里边门内走出来一个丫头,说道:“不要请接生婆了,我家娘子已生了个儿子。”
, G6 r) p- b: w1 z- b, Z2 C: D8 l$ L6 T) D  
/ G  v. Q4 b0 k4 p" y   马士麟这才醒悟到,那个挑粪的是到李家托生,不是来报仇的。可是,他暗自觉得奇怪,李家是富贵人家,挑粪的怎么会修到这样的好运。从此以后,马士麟就留意观察李家儿子的一举一动。
" E  k3 W6 m5 P! X0 W% N+ r1 @; w  
5 f6 U. H, g. u8 s   又过了七年,李家的儿子渐渐长大,不喜欢读书,好养鸟。再说那王老头,已八十多岁,仍像过去一样很健康,喜欢种菊花的劲头,愈老愈足。
& I. P/ n  S/ j  & a6 {4 H6 V6 b+ i/ K( Q
   一天,马士麟又早起倚着窗口眺望。王老头走上花台浇菊花,李家的儿子则登上自家的楼上放鸽子。8 c  Y' f, e8 ~& C  b
  
: T: }( m  {) b* z   忽然,十几只鸽子都飞集到王老头花台的栏杆上。李家儿子怕鸽子飞去,再三呼叫鸽子,鸽子一动也不动。李家的儿子着急可,拾了块石子向鸽子掷过去,结果误中了王老头。
/ x' W0 J/ N; ~* v  8 C. T% ]6 h/ K0 ]" N% f; `
   王老头吃了一惊,失足从花台上掉了下去,好长时间爬不起来,两脚一伸死了。李家儿子大惊失色,一声不响,悄悄地将窗子关上。
2 u4 c: z/ S) S% G" u  : x8 ]+ c" A7 d  R& K; s$ c
   天大亮时,王老头的儿子和孙子都来找他,一看是失足跌死,只好痛哭了一场,安葬了事。4 O2 C/ x/ }, Z* q* v$ f1 w: M1 k% e: [8 V
  ) V% y, u. Y/ l
  ) }$ z& M5 `# G$ S/ Y: v0 L! T
  
$ z3 B) _5 x& O: s  Z' ]% e3 N   《子不语》. ?/ q! G: l4 a2 B2 N
  $ h* ]# S) Y2 e2 r6 q
  " A2 Y) A3 z& I, X9 l
  转世报仇的故事好像并不少见,大家有空可以看看电影《再世追魂》,还是挺有意思的。
4 @' e8 m; O/ x; U" P5 i% f( L    Q# W" }+ i% F' Z
  4 q# v, |5 Z8 J# `7 Q7 `$ A9 H
  
' M6 L0 V) N$ y  下一篇: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5 18: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13、犼
* k3 `3 l4 D: n. j7 t$ {  
; n+ W1 a( R6 N+ c* I   前面有几个朋友对犼很感兴趣,正好看到有这么一篇故事,供大家参考:)
, s  A2 R& v. j  , A- T# I7 J0 e8 m. X3 i
  
" S- S6 }" y# ~* z: D# N6 d8 |   常州有个人叫蒋明府,此人学识渊博,对于怪力乱神之事很感兴趣,涉猎颇多。他时常对别人说:“佛所骑的狮、象,你们认识;佛所骑的犼,你们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吧。其实犼乃是僵尸所变的。我就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 @; J. F3 K$ h2 j+ ]  
' h; _- q/ k- h, q2 h/ i' B   以前,有个人胆子很大,别人都叫他大胆,真实名字反而记不得了。一天,大胆夜间赶路,经过一处乱葬岗。岗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坟包,还有一些甚至都没有掩埋,黑漆漆的棺材就露在外面。
% L) k: h$ K5 n* y* ]  , n, n5 W: I" v" D- _+ U
   突然,大胆看见一具尸体掀开棺材跳了出来。他知道这是僵尸,但是素来胆大,也不害怕。等僵尸出了棺材,他就偷偷地拿瓦石等物把棺材填满了,然后登上附近农家的楼观察。4 }; R5 i% P1 y1 ]' b
  
1 H$ N7 t! d1 U& p' m& P! u   将近四更天的时候,僵尸一跳一跳地回来了,手中好像还抱着什么东西。到了棺前,见不能进去,僵尸气急败坏,瞪着眼睛四处查看,发出绿莹莹的光芒。# a7 G" P4 Z9 W. L6 H# k+ |& A
  
: a+ t. k5 i7 Q' e' v7 c   大胆一时躲避不及,被僵尸给发现了。那僵尸见楼上有人,便想跳上去抓他,可是苦于腿硬如枯木一般无法弯曲,不能登上楼梯。气怒之下,僵尸双手使力,竟把梯子整个拆了。4 u7 J6 H! Q! A6 ^: T& i
  
8 n8 F$ U$ n9 y- W  G   僵尸的这一招,逼得大胆没了主意,他怕僵尸继续拆楼,就攀着树枝,从楼边的一棵大树上滑了下来。僵尸发现后便来追他。幸好不远处有条大河,大胆平素就有“浪里白条”之称,他心想僵尸总不会游泳吧,于是渡水到对岸站着。$ M" K, O. h/ Y' n* Q  S; Y3 p
  1 x; i- x; u/ b
   僵尸果然在原地停步好久,怪声哀叫,然后三跃三跳,变化成为一头怪兽而去。这怪兽和马一般大,身上覆盖着鳞片,竟和传说中的犼一个模样。地下遗留着一物,是个孩子的尸体,已经被他咀嚼过了,只剩下半个身体,血已经完全枯竭了。9 `& {8 w7 p; ~+ M5 X
  
$ [# H/ R  v2 I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尸体最初是变成旱魃,旱魃再变就是犼了。犼神通广大,可以口吐烟火,能与龙斗,所以佛骑着它,用这种方法来镇压它。: Q9 `+ P3 o$ R# Y7 Y! s# u1 X
  $ ~- g* W1 c  Z% K! H
  
# ?4 Y' ~! d+ `7 T+ W3 v7 r  
) I2 Y* n7 B# S# {# `8 v   《子不语》
) i4 t2 A& S! `9 m3 }' F  d  ( \/ b3 b* ?# ]
  , H, i2 Z1 P7 A; a6 d  ?$ p- w
  下一篇:转世再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5 18: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世再生
: r3 ]: @3 E* G( D. b& l1 m% F9 g  & H8 m: R7 Q) `; y# Z
   永平县某村,有一对老夫妇世代做豆腐,生性都爱做善事。遇见有桥梁道路坏了或泥泞不堪了,往往就拿出积蓄,全力修复,几十年如一日。
. V! S/ M! ~, L' L/ W8 U( O0 r0 J  & N) r! K; t6 Y/ c
   这年夏天,村上有座石桥被大水冲坏了,无法通行,老翁又请了工匠修理,并亲自参加干活。
5 q, R7 ~4 C- z. D+ K" c  
3 d2 y9 E4 ~6 N   这天中午,他觉得很疲倦,就靠在桥柱子上小歇一下。正迷迷糊糊间,老翁突然看见有两个穿青衣的人跑了过来,很像县衙里的差役。两人叫老翁道:“赶快前去。”老翁问道:“往哪里去?”二人说:“你到了自然知道。”8 Z; S5 ~/ D9 \- a5 `" b" l
  
; I+ X" t) a' p( l0 k! y+ P9 X   老翁不敢违拗,就起身跟着前去。大约走了十多里路,进了一个村子,见到一座大宅子很是宏伟,老翁认识是邻村大财主的宅子。4 X2 ^: x. }3 G) v* p1 `" Z5 p
  
0 `  B( V% e; J7 N; K5 }' e   青衣人催老翁进去,经过几道门,直到寝室。室内妇女很多,大家围着一个少妇,那少妇正在临产。
1 N, W! o, c0 q  
3 Y- H& \: W) C2 C! j   老翁大吃一惊,转身想走,青衣人合力把他朝前推。老翁不知不觉就跌到了少妇的肚子里。老翁骤然觉得浑身如浇开水,疼得翻来滚去;一会儿又冷得厉害,好像躺在雪地之中。耳中只听到人家在说:“恭喜娘子,生了一个男孩。”
* a: C* b7 C/ f; b  % `# q+ k* r- o
   老翁大惊,睁开眼四面一看,全像刚才见到的一样。自己看自己的拳头,只像核桃那样大,才醒悟到自己已死,投生在这地方了。他内心悲痛顿生,就呱呱地哭了起来。
9 }# a( \% S- t  [" A7 y  : Q: Q4 l+ _5 r9 |
   忽然见到一个半老妇人,拿了把剪刀剪他的脐带。老翁只觉刺心地痛。不觉失声叫道:“老太婆,不要恶作剧。”满房间的人突然听到婴儿开口说话,全都惊乱起来。
8 a/ w! V+ a$ P" i% `+ l! J" y8 S) U  8 W1 b9 K8 S' i- Q4 E0 _
   老翁说道:“你们不要害怕,我是邻村的卖豆腐老头。如今看这情形,是投胎在你们家了。既然到了你家,就是你家的儿子,还有什么好说的?只是我有个老妻,又穷又有病。我死了,她依靠谁呢?可不可以把她叫来,分两间房让她住,一天给她三顿粗茶淡饭,冬天有件棉衣御寒,以度晚年,这就可以了。不要太过分,恐怕她福薄消受不了。另外,我的尸体还在桥柱下,请赶快派人前去,用布衣布被收殓,给一口柏木棺材,就埋在桥边,也不要太破费。这样我才能安心呆在这里。”
5 u6 `9 [3 ?$ X& W) e1 R& b  
  a/ y' a& i7 l8 [( A5 F   财主家不信,老翁烦躁大怒,大声催促。家里人被逼的没办法,只好前去,正准备走,老翁又说道:“你们自己去我可不放心,必须抱着我亲自前去料理。”家里人没有办法,只好用绣花被子裹着老翁一起前去.
# @. D8 O# t7 Z! o, B6 [9 }  
7 {* \: U2 `) X( o8 b" X/ ?7 P1 k   到那地方,果然一一都像老翁说的。老翁和老妇人絮絮叨叨地交谈,确如结发夫妻一般。老妇非常悲痛,老翁劝解道:“只要有我在,你就不用担心孤单无靠了。”
9 ~6 g1 u6 s  Y8 v) u2 Y2 R  
- w# M* @1 k; w) G   接着又来到桥下,老翁的尸体也经官府验过,正要收殓。老翁再三叹息,吩咐换上柏木棺材,亲自看着安葬。便和老妇一起回家,在别室奉养老妇。$ P1 }" a6 H$ j' d) S; `- i
  : U0 n, V$ a1 L+ C
   那家只有这老翁投胎的一个儿子继承,拥有百万家产。过了几年,他的父亲死了,母亲二十岁守寡,更是爱这老翁投胎的儿子如掌上明珠一般。: v6 H2 I. o3 c
  
3 J# d3 ]. v$ W7 k! O   老翁这一世也乐善好施,因为出于天性,善举更超过前世。人们都认为这就是行善之人的好报。
6 k* m* \3 H- Y. k% m+ E& r  
4 @3 d4 [( k& Q' \2 N, `. J  
9 E" |0 c1 B  f: z; X  E  《夜谈随录》- l' D  i# m+ P) I- V, ]/ t3 y
  # q( E3 u+ i' ]1 y4 q. C7 S2 q1 H
    y! V: f4 r( U8 y/ a8 F
  下一篇:酆都知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5 18: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酆都知县8 u+ R6 ~* @0 ~  H( M  J
  * x- J, i( _% |2 L# E
   四川酆都县,民间传说是一个人鬼交界的地方。县中有一口井,每年老百姓都要烧纸钱物品投入井中,为此化费约三千两银子,名为纳阴司钱粮,稍有一点怠慢就会流行瘟疫。5 x3 \% V" L" t/ H1 q" e. P- {4 S- G, _
  
* y5 _' r. o- b. A9 ~   清朝初年,刘纲出任酆都知县,一听说此事,就下令禁止。这一下可是舆论哗然了,老百姓都害怕瘟疫会再流行起来,纷纷去县衙上书劝刘纲收回命令。刘纲却坚持要禁,毫不动摇。
( T8 \1 D; o& ], ~4 m  
) d$ H% Z: B. j# y" ~   大家对他说道:“老爷若能向鬼神讲明原由,那倒是禁也无妨。”. g* l; H1 W; f( L. s9 M# |
  
8 S, Y( b8 w, o! q# |! m   刘纲问道:“鬼神在什么地方?”
# j' y  ?& M' r& t) D  % a5 G+ Q" Z- a% I$ y
   众人说道:“这井底下就是鬼神的住所,可没有人敢下井去。”
) O* L$ t9 Z8 c: w  ; Q- D  ^% P* E- p3 s
   刘纲毅然地说道:“只要能为民请命,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可惜。我一定要亲自下去一趟。”! T! B: p; s1 e$ w, F& s
  3 K( r  J/ ~' z5 p6 m7 `
   说完,就叫差役拿来长绳,缚住腰身,准备下井。众人忙劝留刘纲,他不听,一定要下井。
8 Y. n: N2 t* u. Z( T3 f  1 ~& V0 f2 @$ y2 Y7 O
   他有一个幕客叫李诜,是一位豪杰之士,就对刘纲说:“我也想见识见识鬼神的模样,请让我与你一起下去吧。”刘纲不同意,可是李诜一定要去,也只好让他与自己一起下井。
; H$ ~; P* E' V% a  6 ^1 v0 }( U; g* c2 E
   入井大约五丈深的地方,原本黑洞洞的地下忽而重新变得明亮起来,而且灿烂得有如白天一般,眼前见到的城墙、宫廷、房屋,全与阳世一样。只是人生得都很矮小,日光照着他们的身子也不留下影子,走起路来双脚腾空,所以这里的人自称不知道有什么天地之分。
3 j  O$ u1 i3 _6 o' D  2 @: \& \' A7 r# n" D8 ]# `3 z
   见到刘纲,众鬼都围绕着下拜,说道:“老爷是阳世的官,到这里来做什么?”刘纲道:“我是为请求阴世免去百姓的纳贡钱粮而来的。”鬼听了都连连称赞这个县令的贤明,用手加额表示敬意,说道:“这件事一定要和包阎罗商量才行。”刘纲说道:“包大人在什么地方?”众鬼说:“在阎罗大殿。”
9 t/ O9 i1 Z0 j' a6 f$ _. b7 y  
0 o/ n9 Y4 \5 Q, q   于是众鬼带他们到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殿上高高坐着一位头戴华贵礼冠的人,有七十多岁,容貌端庄严肃。此时两旁的群鬼一起传呼起来:“鄂都县令到了!”+ j+ g) ~4 M1 l$ l
  
& ~6 v9 ^; K, }+ a   包阎罗走下台阶迎接刘纲,作揖行礼,让了上座,说道:“阴阳两地,通道阻隔,不知刘公到此有何要事?”
- Z3 _! }+ W, _  w+ g$ W  " k% k& G# u& f" z8 A) {3 S1 m
   刘纲站起身来,拱着双手对包公说道:“酆都县这几年来水灾、旱灾接连不断,民间财力都已经耗尽了。朝廷每年下派的课税都难以交纳,哪里再有能力为阴司交钱粮,负担两份租税呢?本县冒死而来,目的就是为民请命。”
* E: I! h, V4 U. e  & V; n. v0 X  \1 D5 P7 C% G  i1 @
   包公笑着说:“世上就是有一些坏和尚和恶道士,打着鬼神的名号,诱骗百姓斋祭、布施,因此而倾家荡产的何止成千上万。只是因为鬼神所居的阴司与阳间道路阻隔,所以不能揭露这些招摇撞骗的行径,使人们家喻户晓。明公为百姓除去此弊,就是不到阴司来商议,也没有人会有异议的。今天你特地光临敝府,更是表现了你的大德大勇啊。”
' {: S- s; z/ w# G  ' ]5 G) e7 x+ I# s- X% L( {% T
   话刚说完,一道红光从天上降下,包公起身道:“伏魔大帝到了,请明公稍稍回避一下。”刘纲二人就退到后堂等候。7 i4 h$ Q3 w% s. q
  
# u6 Z; d: f0 D6 r$ W' q8 q6 j   不一会儿,关帝爷身穿绿袍,飘拂着须髯,慢慢下殿,与包公行了宾主之礼,至于他们之间的谈话却听不清楚。0 I; h1 x& Q  T$ |4 _. X% C: r& |
  
, o5 I, a" _. Z# v% Z- v   突然,关帝爷道:“明公这里有一股生人气,不知什么道理?”包公就将事情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关帝爷道:“这么说来,还是一位贤明的县令,我倒愿意见见他。”2 @' J2 ?( }* f# O  r( M1 G: J1 `
  , ^# n" U3 z6 l6 j3 X* X
   包公就叫刘纲与幕客李诜一起出来会见。关公请刘、李入坐,态度十分温和,详细地问了阳间的情况,惟独不谈阴司之事。" ]5 v9 }6 b& j7 E' p. w
  ! }5 p9 V1 t0 J& O' Q
   李诜为人一向憨直,突然发问道:“玄德公刘备如今在什么地方?”关帝不答,神色很是不高兴,怒发冲冠,立刻辞别而去。
' n& w- Q5 i% l# s) t8 B& E  
- q6 S& Q# q; c+ w  W& p6 X& V   包公见此大吃一惊,对李诜说:“你一定要被雷电击死,我也救不了你了。你刚才怎么可以用这种语气、提这种问题呢?又怎么能在一个臣子面前,直呼他帝君的字号呢?”刘纲大惊,赶忙代李洗求情、请罪。
3 @$ F2 H! a) ^2 p" j5 A  ^  , P$ v! A* B' U
   包公道:“既然如此,就让李诜快死,否则连尸体都保存不下来了。”说完从匣中取出一方玉印,约有一尺见方,解开李诜的袍子,在他背上印了一下。
3 n9 ~8 `* J. X  
5 z* h1 F$ V# b0 }. i6 L   刘纲与李诜向包公行过拜谢礼后,仍从井里出来。才走到酆都城南门,李诜就中风死了。1 J; v- g! y6 F# h
  
7 R1 \/ T4 a% t. S" i- H0 ?$ o   过了没几天,有雷电专绕着李诜的棺材轰击,尸体上的衣服全部被烧光了,惟独脊背上打过印的地方,那块衣片没有被烧坏。
% I' S# I) v! U- Q5 l  
6 }# l: M( N& _/ v+ {7 O* K  ) `( ?6 s* m1 p: |2 T0 T! A7 i
   《子不语》
1 {7 I3 X# ]& _' E' D% q& `  
* L8 j+ _+ [6 K" C: s  
- Y8 {  K1 R; J3 b7 F$ r9 H8 `  
5 u) x& m, G$ Z9 v3 _* o; p  3 m8 N4 v. n1 _* v7 n2 B
  
5 a/ m* y& M6 \! R0 F9 S; ]  下一篇:修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5 18: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看 发现我也看过这些帖子!不过楼主欺负人,吊我们大家胃口...我一时看不惯 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5 18: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15、 修仙
+ q1 l2 G: O+ f; i/ _/ r5 r5 e  7 a0 r- n2 @# N) x( M/ P5 n& C
   大将军赵良栋的儿子赵襄敏,官做到保定总督。
7 o5 R/ l& n4 g, ]  8 l1 k; @; A; {9 `
   —天夜里,赵襄敏在西楼读书,内外门窗全部关上。忽然有一个形体扁扁的东西从窗缝中间侧着身子,进入楼内,然后用手从头搓到脚,整个身子也就渐渐圆满起来,竟是一个人的样子。' ~+ L7 u4 o: }' p# m/ a; M9 g
  4 U5 U+ n# w* a! j
   这个人戴方巾、穿红靴,一副读书人的打扮,朝着赵襄敏作了一个长揖,拱着手说道:“在下是个狐仙秀才,住在这楼中已有一百年了,承蒙各位大人恩准,一直过得很安定。现在明公到这楼中来读书,作为一个秀才不敢不服从天子派来的大臣,所以特地前来请示。如果明公一定要选这座楼作为读书的地方,那么在下一定迁让,只是请求能给予三日的期限;明公如果爱怜生员,准许我在此栖息,那么还望像往日一样紧锁上楼门。”; L3 x4 y$ D9 h/ a
  
! _+ ?' l: W* S! U   赵襄敏听罢吓了一跳,笑着说:“你们这些狐狸精,怎么中间还会有秀才的名目?”
/ N& C8 p& S( V, f$ m2 ]& B+ U  
. `+ K$ K/ C7 U9 ^$ R0 p; X: |   狐仙说:“太山娘娘对所有的狐狸每年要举行一次考试,把那些文理精通的狐狸录取为秀才,考得差等的被列入野狐一类。被录取为秀才的,可以修仙,而野狐则不许修仙。”& }2 x: d. ]8 J) N# M( m  K8 \$ `7 f
  ) x- A% X# K* h$ H  l3 K! I
   接着,这狐仙秀才还劝赵襄敏说:“像明公这样的贵人不学仙,真是太可惜了。我们狐狸学仙可说是难极了:先要学会能变成人形,而后再学人说话。在学人话之前,先要学会鸟语。学鸟语时,又得要学尽九州四海各种各样鸟的语言。全都学会以后才能学讲人话,真正地变成人形。单单上面说的过程,就得化五百年的功夫。人若修仙,比起异类来就可省下这五百年的苦功,假若贵人和文人学士修仙,比一般的人又可省掉三百年的练功时间。大凡修炼成仙要化一千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一条不可更改的定理。”
) a7 F+ Z" Z+ s$ q: `& S  
( Y9 _" M1 A+ \* |, G5 S   赵襄敏很高兴地听了狐仙秀才说的这一番话,就在第二天把西楼紧锁,让给了那狐仙。% I) ~9 B3 e3 I7 e
  3 J; L& S1 H4 |' V$ X0 N* `
  
6 J1 A0 B) ?6 l  % s0 I/ B6 Q5 O% |3 r' [# E
  3 H& P9 D  K! f8 |8 E1 a  Y. Z
   《子不语》
# R  q3 w, G3 i  # |7 `0 Q. A) T9 p) Y
  8 R- y+ e# b" m9 |- s
  下一篇:平阳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5-20 10:02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