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东北工业部到国家计委,20多岁的朱镕基以渊博的学识、出色的表现,成为当时最有前景、领导期望很高的年轻干部。他的能力、人品,得到了很多同事的肯定。% w9 M1 e9 P( F- z" b
9 _$ { T$ g2 l# G3 ] w
! ^& k6 G, s2 [" [* n+ j 然而,1957年“反右”开始,脾气倔强、性格率直的朱镕基“因言获罪”,被打成“右派”,从此陷入了长达20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蹉跎岁月。2 r5 ?7 [* F" r6 F% [. {# ?& y
/ j" [4 v* x( {* d0 P( E$ R- H" C- s: \' A ?7 m) r
从清华到东北
. W! e, D) X c6 Z7 W+ B4 m$ ^% I6 L, G* S0 t' Q, |
$ C3 Z q0 G v
开完欢送会、宣誓会,怀着特别的憧憬,承载着建设国家的使命,1951年,以学生自治会主席的身份,朱镕基带领几百名清华毕业生奔赴东北。) o" [+ G" m( T0 z, a! I+ a) G
1 J7 }6 W5 [3 G5 M+ Y6 m2 G4 b: \
( u% e. A2 S, _6 l
“朱镕基是学生会主席,在学生中威信比较高,所以组织上叫他带队。”朱镕基清华时的同班同学郭道晖回忆说。是年,新中国不足两周岁,工农业生产还没有恢复,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当时东北要建成重工业基地,所以,这些理工背景的学生都去那里了。”- J- [5 y) a" S# ]4 u6 @
/ X" J/ E- ^$ C6 P/ {! \
?/ W: {& m9 k$ L! Z! u2 j5 T# G 奔赴东北,朱镕基被安排到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 b* S" `- r: W8 V: W" l
0 ~3 b6 I7 C! q3 Z0 O
# Z2 p s6 ~& A7 }2 y 新华社公布的朱镕基简历说,朱镕基1951年到1952年,在东北工业部计划处,当生产计划室副主任。这一职位按照中国干部职级排列应当是副科级。3 W* L' U& S3 ~, w0 L3 D
8 b& `1 x8 _* A' T; k& t8 h6 L/ Z2 q1 Y1 a# {0 `
据当时的同事介绍,朱镕基那时23岁,年轻气盛,工作起来不要命,“热情很高”,当时的领导对这些清华高才生也很重视,所以,“朱镕基没来多久就担任了计划室副主任。”* P# C5 L2 i, |' o2 a( {
0 f+ h) @6 Q8 f- U2 ^6 A
d3 E: P7 |: E “这个时候,湖南人的个性和清华毕业生的‘脾气’已经有所体现。”但当时由于他年纪还小,党内政治生活还很正常,也没有人对此太在意,相反,朱镕基由于渊博的学识、出色的工作表现,赢得了当时工业部领导的极大赏识。# Z" W7 ]4 b2 W" P$ f
/ A6 G- X9 X% D" U2 x
' d2 N# X/ g, b k$ y8 g2 H
东北工业部对朱镕基来说,除了取得初步经济工作经验外,还在于,这个年轻人的工作表现引起了相当多的人注意,这些人都很欣赏朱镕基的人品和才气,而且很多人后来都身居要职。多年后,每遇危难,都会有人施以援手,使他度过了次次危机,并能有崭露头角的机会。
3 M: F+ ?$ ~. p4 W& d1 g
$ W/ }) v0 U ^: q. L/ r ^0 }, B% T
这些人中包括后来成为朱镕基直接领导的吕东、袁宝华等,而对朱镕基最重要的当属后来成为著名经济学家的马洪。可以说,这次“邂逅”对朱镕基仕途和人生经历影响巨大。到底有多大,很难加以评估。
7 y4 S' L/ M+ t, f# f v, V) F. A' ?& H' K2 p6 ?; L( y5 ^$ c( I. _
- L" j& k# l% r8 P( \; ?/ w3 l 马洪比朱镕基大8岁,时任中共东北局委员、副秘书长。) ~$ b7 k. L1 B8 |- E! ]6 H4 ^
) D# Z# t! f; E
8 ~7 Z3 J6 E- _: G; I6 W) K# | 马洪的职务要比朱镕基高许多,在工作上,马洪是他的上级,马洪对他十分赏识。3月2日,马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当时朱镕基工作很努力,人很聪明,很正直,很有发展前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