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143|回复: 1

真的有“桃园三结义”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6 09: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罗贯中把它放在《三国演义》开篇的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书中的故事大家都相对比较了解,再次也不再累述。来看看“桃园三结义”的其他故事。, w  U* _, w9 b% _" z3 L
   + j2 [" H# [  Q- T* N
  有专家考证,“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大概在宋元之际就开始流传了。在赫经《重建庙记》中,已经出现了“初,王(关羽)及车骑将军飞与昭烈为友,约为兄弟”的说法。《关羽戏集》中也引用了元末诗人的诗句“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弟与王”。' {/ a8 g! V$ C1 H
 4 G# L) \$ e. v, ~7 n$ M
  元杂剧《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中又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蒲州州尹臧一鬼欲谋自立,请关羽为帅。关羽杀之,逃往涿州范阳。张飞则在当地开了一家肉店。张飞故意在店前用千斤巨石压住一把刀,并扬言如有人能搬开巨石,就分文不取,送肉给他。一日,关羽路过张飞的肉店,搬动张飞用以压刀的千斤巨石而不受肉。张飞回店后得知消息,专门去到关羽入住的客店相访,并拜关羽为兄长。二人后来又遇到刘备,二人见刘备长相非凡,便邀其一起喝酒。刘备大醉而卧,只见有赤练蛇钻入刘备七窍之中,关羽觉得“此人之福,将来必贵”,于是又共拜刘备为兄长。三人在城外桃园杀牛宰马,祭告天地,并立誓“不求同日而生,只求同日而死”。
5 p4 T* z+ B. D1 a$ r- Q ( ]8 k/ c- i) ~" @4 {0 Y' C8 F! \
  这个故事虽然饶有趣味,但又未免荒诞。在元代《三国志平话》中,“桃园三结义”构思得相对来说好点,毕竟有现实生活的影子的。
! U0 t# s: {% q 5 K* s/ _& z6 L, a  p2 M
  三国时代有杀白马为盟的习俗。建安七年(202),曹操攻破南皮,杀了袁谭。袁熙的部将焦触、张南背袁向曹,他们起事时,就是杀白马盟誓。不过这只是盟誓,并不是结拜兄弟。后来,很多农民起义的头领在起事结拜兄弟时就用这种形式。比如,元代刘福顺等人的红巾起义,《元史·顺帝本纪》描写他们结义的情况就是“杀白马乌牛,誓告天地,欲同起兵为乱”。
$ X% Z# ~  n, d) Z0 Z7 f - S, c( R! O4 q, s# L
  不过,这样的写法对人物的塑造是比较粗糙的,而且立意也低。
$ a, A+ H2 ^: `5 }7 C$ ^/ @ 
) ^  t/ M+ `- J; ]- N) j4 b$ B! K& \  罗贯中不愧为文学巨匠,这些史料、故事到了他的手上立刻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罗贯中删除了一些荒诞的成分,改成了三人在国难当头,欲投军破贼、保国安民、共举大事这个目标一致的大前提下结为兄弟,尤其在三人焚香再拜说誓言时道出:“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这样一来,立意也就高了,朋友关系拔高了一大步,把一个单纯的结拜变成了一种共赴国难的相互扶持,使人倍感崇高而亲切。一部大书把“桃园三结义”放在开头,这就为以后他们三人为实现“共举大事“这么一个奋斗目标,而能”同甘苦、共休戚、患难相携“的深厚情谊埋下了伏笔。因此,在以后的岁月中关羽、张飞为辅佐刘备恢复汉室而出生入死、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也就更加令人信服了。
2 t  S2 }- Y! \( f5 [0 c 7 G$ v) V! m$ W+ i! j* Z) @
  那么,在历史上,刘备、关羽和张飞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呢?# D; t: s: |, V8 ^8 F* j$ h
 & Q+ m3 U6 r! i
  事实上,刘关张三人没有桃园三结义。理由是:(1)正史没有记述,《三国志》、《资治通鉴》从未提及此事;(2)三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应是关刘张,而不是刘关张。
$ s3 _8 D9 Q- E' z+ C* x 
) ^8 i# ]3 y, }  《三国志·先主传》中无刘备生年,仅说他死于章武三年(223),时年六十三。先人计算年龄都算虚岁,照此逆推,刘备当生于汉桓帝延熹四年(161)。因此,刘备的生卒年代应是161~223年。+ o3 t, c; K% H* c$ f/ W
0 _* U: y7 d% Y2 K# t
  据钱静方著《小说丛考》:康熙年间关羽家乡出土的关侯祖墓碑记知,关羽生于汉桓帝延熹三年(160)六月。所以,柯汝霖《关公年谱》认为,关羽实长刘备一岁。关羽的生卒年代应是160~219年。" T# [: R- J( a, a! Y5 r- Q
 
! Z5 t* Y5 F3 C; ]  张飞的生卒年代,《辞海》介绍:?~221年,根据《关公年谱》“张飞小刘备四岁”之说,应是165~221年。
8 Q$ G- z% L+ W% {+ A+ }  《三国志刘晔传》也说:“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 O# H  X, C6 R3 u5 ?/ c$ K  f
 
, [) \! i6 A! G9 I# d, V7 g- x  历史上,刘、关、张三人关系确是非同一般。《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亡命奔涿郡,刘备正在乡里聚合徒众,关羽、张飞便投其门下。后来刘备为平原相,又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刘备和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关羽经常于稠人广坐,侍立终日,后来徐州失守,关羽被擒,曹操派人劝降,关羽也说:“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张飞传》也记载:“张飞……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I0 K  D5 x, A; {/ q) A1 q
 9 \7 \4 @: s! `+ e% u# E
  关羽和张飞都以勇略著称当世。魏国谋臣程显赞誉关张“万人之敌”,周瑜称赞关张为“熊虎之将”。所以,刘备特别宠信关张,视他俩为心腹之臣。以致于后世论史者,如明末清初王夫之就认为:“刘备待关张之信,胜于对诸葛亮之诚。”2 C/ Y7 m- O7 C) g) o8 U( n# i' P
 
; E& G: L5 y/ x# A! c! z+ h  以上几段史料足以说明两个问题:一则刘关张三人关系亲密的“恩若兄弟”;二则是“恩若兄弟”而非结拜兄弟,史料也无结义之说。所以说,历史上并没有真实的“桃园三结义”这个典故。
发表于 2010-7-16 15: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演义好多事情都是编出来的,看个乐呵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5-8-12 00:17

灵隐岛灵异社区

© Since 200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