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难想像,在没有自来水的古代城市,人们该如何洗澡。一百多年前,某些先人们使用的依然是井水,那井都是露天打造的,常常可以从中发现死猫和死老鼠。& \1 j- c; ~, O5 O3 g
6 y' C# t2 V! l+ L
古时候,人们不仅用水困难,也缺少清洁观念。人每天要洗一洗,这件事开始得不算很久。即便是地位显赫的皇帝也断没有这种意识,更不用说平民百姓了。
1 M& b# x3 ]' ?8 s
% ~5 w# f* d1 u; L- J) o+ x白居易曾经写道:“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这么大的人物洗一回澡,居然还写诗记录下来。而杨贵妃出浴的故事,就更加轰轰烈烈了:“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好家伙,在华清池洗澡还得经过皇帝允许,华清池不过是个澡堂子!即便如此,这样的享受,平民是无福受用的,不过是家中自备一只木桶或木盆,烧水以涤身。甚而至于,考虑到取水之难,根本不去洗澡。% b5 R* M, H( y9 U j
7 V* P% Q# b5 @, Z- z S# O不过,老百姓们还是有自己的洗澡哲学。明代大学问家、《永乐大典》总编纂解缙就有“千年老树当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的名联传世。可见,跳进河中洗个澡,在古人看来不是什么新闻。《西游记》第七十二回“盘丝洞七情迷本,灌垢泉八戒忘形”,便详细记录了七个蜘蛛精在灌垢泉洗澡的场景。& h' v7 S; ?& A4 y4 F: N
3 P2 y0 O, B# [/ _最奢华的沐浴/ e0 u$ `0 i% P' t: B" c& }
, d: A6 i: Q) t, D到底是贵贱有别,平民百姓能够在河中洗个澡就快活无比了。可看看金易、沈义羚《宫女谈往录》中记载的慈禧洗澡的全过程,真让人生出些艳羡来。
2 @7 Z+ g' B( d, z* g, w% u9 k1 ~, m
3 ?+ {# K1 t9 |+ Y3 Y4 E; s$ j& }, ?; O在北京小汤山有慈禧太后的一个浴池,据测量,长4.55米,宽2.90米,深1.40米。池壁是由经过加工的十块巨大的石头压缝交口镶拼而成的。一个蓄水池与之相邻。洗浴时,温泉水从石缝中涌入蓄水池,将满时把南壁上的一个闸门打开,水穿过暗槽流入浴池。这个浴池设计可谓别致精巧,不愧温泉池之冠。尤其是慈禧洗澡时,更显出这种气派。
$ o0 `" o+ k8 \, g( r( A& m- G6 l! z4 C: U) v! v
慈禧是坐在一条很宽的四条腿的矮椅子上洗澡的,椅子的每条腿上都攀着龙。为慈禧盛洗澡水的是两个斗形的三尺来长的木胎镶银盘,一个洗上身,一个洗下身,绝不混用。光洗澡用的毛巾就要备一百条,每条毛巾都绣有黄丝线金龙,一叠是一种姿势:有翘首的,有回头望月的,有戏珠的,有喷水的。澡盆里的水要永保干净,把毛巾浸透后,捞出来就再也不许回盆里蘸水了,毛巾是用完一条扔一条,洗完上身虽用数十条毛巾,而水依然清澈。澡盆里的水随时舀出一些又随时添入,始终保持一定的温度。为慈禧洗澡的四个宫女,手法迅疾,有序无声。先轻缓地、反复地给慈禧擦胸、背、两腋、双臂,以使毛孔张开,身体轻松。擦完香皂后,再用湿毛巾擦净身上的皂沫,以免皮肤发燥。然后用洁白纯丝棉,沾香水均匀而轻细地拍在身上、乳房上、骨头缝、脊梁沟处,这些地方容易积皂沫,容易让皮肤发痒,需格外注意。最后重新舀水洗脸,浸手。与其说洗不如说熨,特别是在慈禧的额头、两颊热敷,这样据说能够把抬头纹的痕迹化开。% S7 z1 @4 G0 ~4 B8 T3 L
# G, F, P" s4 k' p6 z9 D话说回来,把自己的躯体时常裸陈于众人面前,即便是你我这样的小民,也颇觉这是一件不怎么舒服的事情。慈禧太后颇通礼仪,不会不晓得个中的不自在,但是为了显示出自己的尊贵,就顾不了这许多了。" J2 p' ], x# Z# ^: p%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