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204的监房约20多平方米,铺着地毯,床是沙发床。伙食标准是按部长级待遇,到东华门“高干供应点”采购。早餐有牛奶,午晚餐是两菜一汤,饭后有一个苹果。苹果是刚从冷库里拉来的,放在稻糠里保鲜,拉来时那苹果都冒着气儿。还给他们发固体饮料,一盒12块,一块能沏一杯柠檬茶。方糖分白色和咖啡色的两种。每天如此,即便在困难时期都一样。给他们做饭的则是专门从北京饭店调来的乙级厨师刘家雄。就是在那里,何殿奎第一次见识了鱼翅。他以为那是粉丝,刘家雄告诉他,是鱼翅,就是鲨鱼的鳍。只有刘家雄一个人会发海参、鱼翅这些东西。7 r- r2 {# ?* b# Q4 v
7 ]- a) B3 R# h/ B! N0 p7 w“中国第一监狱”秦城监狱,是1950年代苏联援助新中国157项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工程之一。高级别、高规格、高待遇,使得秦城监狱成为特殊监管的别名。而一部顺序记录下来的/发生在秦城监狱的故事,则成为历史的特殊佐证; s# V4 Q) A. c4 k' b# b% U7 G0 x
1 k, ]% P) l: `( c: V4 s
78岁的何殿奎住在北京市金融街旁一个老旧而安静的小区里。这里跟金融街近在咫尺,却完全是两个世界。
$ s" t6 k% S- D6 K- C# n$ s0 Y2 g: q/ e' N) Z2 w
何殿奎离休前是秦城监狱监管处的处长,在秦城监狱及其前身功德林监狱担任监管员近40年。几乎没有第二个人能像他一样,阅尽了中国政坛高层人物的起伏面孔。
) p) [9 u7 l8 ~! L& X! L) f! k3 P6 ^' A D
“我有这么个思想。这些老干部怎么能犯了罪呢?这我有怀疑。为什么产生怀疑呢?好多案子引起我的怀疑。‘青岛案’那么多干部被抓,都错了;‘广东案’更大,一二百人,都错了;五几年,内部肃反,弄来弄去又错了一批。对这些老干部,必须要保护好,服务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何殿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 [& q8 o3 `8 |9 s9 W# I
: ~2 c1 G# [/ G' O: Y, X(编者注:“青岛案”即1955年青岛市委书记王少庸等人的“反革命内奸嫌疑”案;“广东案”即1951年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陈泊等人的“特务”案,皆系重大冤假错案,已平反)' M. u/ x+ t5 [7 }) B2 H
w, i: H+ l8 n" W( b' \近来,他跟公安部的另一位(离休干部)汪春耀开始合写一些回忆文章。汪以前常到秦城监狱提审犯人,跟他相识。用汪春耀的话说:他们这些小人物,脑子里装了太多大人物的故事。
6 Q( b8 e" P* \* ~1 a7 n
& \; P$ Y9 S$ o5 Y: j( D何殿奎的记忆力只能用“惊人”二字来形容。一串串的人名、数字,从他嘴里出来,不用思考,不用回忆。
8 a& w2 @$ a, {0 [/ x+ ~( u+ d2 X+ m, ]6 v, k8 X
独立卫生间、地毯和鱼翅8 }( Q; w5 A6 n6 H+ `
% O7 Q4 S. ?1 ]6 x何殿奎永远记得这个日子:1960年3月15日,秦城监狱落成的第一天。从那天起,他就在那里工作,直到1992年离休才离开。/ v+ ?8 e8 [2 e: G |% }+ `5 a* n
! C* p9 U4 |& j9 s" T7 C
苏联援建的秦城监狱,由4栋3层青砖小楼组成,编号分别为201、202、203、204。后来参与审判“四人帮”的法官王文正在《以共和国名义判决》中写道,其设施和条件,“远远超过当时中国普通人家的居室”。那是1980年,作为预审员的他就住在秦城监狱的监房里办公。每间监房都有独立卫生间,带脚踏式冲水的抽水马桶。
$ b- ^/ a$ z; j% |2 @" K2 [, u7 N7 N3 t2 ~5 E# U
王文正可能不知道,他住的仅仅是条件最一般的201监区。秦城的四座小楼,内部结构都不一样。204监区,待遇更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v. x8 }. h0 o$ r2 z3 N" l
! _( ]6 ~# k4 V1 E, E* n
204的监房约20多平方米,铺着地毯,床是沙发床。伙食标准是按部长级待遇,到东华门“高干供应点”采购。早餐有牛奶,午晚餐是两菜一汤,饭后有一个苹果。苹果是刚从冷库里拉来的,放在稻糠里保鲜,拉来时那苹果都冒着气儿。还给他们发固体饮料,一盒12块,一块能沏一杯柠檬茶。方糖分白色和咖啡色的两种。每天如此,即便在困难时期都一样。- V$ \ Z" T; Z5 j' `; s, I! g
7 |' f, ^# ?1 ~# n Y
给他们做饭的则是专门从北京饭店调来的乙级厨师刘家雄。就是在那里,何殿奎第一次见识了鱼翅。他以为那是粉丝,刘家雄告诉他,是鱼翅,就是鲨鱼的鳍。只有刘家雄一个人会发海参、鱼翅这些东西。5 ]" p. R- F! I4 ^+ l
( [+ ] _, l0 w* V+ H( \
每天,都由何殿奎给他们送饭。每人一个四层的饭盒,分别装米饭、两个菜和一个汤。冬天用棉罩保温。每个饭盒的颜色都不同,以示区分。一共15份。) P P8 U8 e( V! ^. u# i; C
3 z: e2 }) R5 S+ T# t. p- w
这些重量级犯人是从功德林监狱的“特监”迁来的。1956年7月,功德林设立了一个专管高级干部的“特监”区,把这些人从不同监区集中起来管理,何殿奎是监管员。“特监”一共8个人:原来的中央组织部部长饶漱石、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上海市公安局局长扬帆、从事特情工作的袁殊、外贸部副部长徐雪寒、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陈泊、《人民文学》编委胡风和一位公安部的局级干部。
" U# a1 Q1 j- _: p/ S7 ^/ H( m2 b: R$ [0 _( i. Z
秦城监狱建好后,这些人全部迁入204监区,青岛市委书记王少庸等几位“青岛案”主犯也从别处迁来,一共15位。
6 s! N) z5 W1 ]/ B$ T6 i. X1 X0 u& l
但他们并不知道彼此。放风是严格隔开的。绝对避免见面。哨兵也只知道其编号。
9 E" q$ g$ ?/ V% Y, E- ~6 _0 X: ?3 W! S
唯一知道他们身份的,除了领导,只有204监区的管理员何殿奎一个人。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