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灵隐岛
查看: 1073|回复: 1

故宫盗宝案:乾隆29颗玉玺为何只剩23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5 16: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们一行到了交泰殿,殿内非常地冷落阴森,正是表现着“天禄永终”之象,殿名是取“天地交泰”之意,也是帝后大婚中最重要的场所。它们一个象天,一个象地,意思是这一对新夫妇的交媾就是天地交泰也。

  殿的两旁,左有大时钟一具;右边是铜壶滴漏,古代的时计。正中悬着一块大匾,写着“无为”两个大字,是乾隆的御笔。两旁的对联,却是:“恒久永和,迓大休而润至;关睢麟趾,立王化之始基。”难道“交媾”、“交泰”都算“无为”,更何必要“关睢麟趾”呢?真乃令人失笑。

  正中放着宝座,宝座旁边,左边摆着铜小狮子(这是猊炉),右边安放着一座龙凤柱的小亭(那是香亭)。那历朝玉玺,高高地分列着,正面及东西都有。

  耆龄说:“乾隆以前,玉玺有29颗;乾隆末年,已经只有25颗了。前日晚间已将两颗交出,封存国务院,一为皇帝之宝,一为宣统之宝,此外即存于本殿的23颗。”于是一一点交民国代表。

  这23颗玉玺的文字及其质地,当时有一个记载如下:

  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受命之宝,大清嗣天子宝,天子之宝,天子信宝,天子尊亲之宝,敬天亲民之宝,赦命之宝(以上皆白玉);制诰之宝,皇帝信宝,皇帝亲亲之宝,命德之宝,讨罪安民之宝,敕正万方之宝,巡狩天下之宝(以上青玉);皇帝行宝,天子行宝,表章经史之宝,垂训之宝(以上碧玉);广运之宝,钦文之玺,敕正万民之宝,御制六师之宝(以上墨玉)。

  清室代表照这样开了一个单子,检查无误。还有皇后之宝一颗,皇后册宝四颗,故合以上总数为30颗,此外还有零星小印玺,尚不在内。每一个玺,都有一个高高的木架,红木镂花描金,非常精致。每一玺匣,一尺五寸见方。另外还有两个花梨木小匣,置有两玺,文曰:“阃符”、“定远”。什么质地?因为当时失记,只好从略了。当时还讨论了半天,是不是要运往国务院。

还是李石曾说:“搬运恐怕撞伤,不如仍存原处,仍按原次序陈列保持原状,封锁殿门。”鹿、张也都赞成,因命国务院派来的柳衔书等四人,将殿门固封,一直到午后1时,双方代表出宫,即责成护军警察长官玉狄妥为保管。又派张汝霖、侯德山两个督察长督率警察100多名在神武门内、顺贞门外严行巡逻。这移交玺宝的事,总算告一段落。

  其实玺宝一项,在当时热河行宫还有不少,已经由内务部在1914年运京陈列在武英、文华殿的古物陈列所了,也有为所谓遗老的金梁(息侯)所得,不久就在天津公开展览。

  就是据耆龄所说在乾隆以前玉玺共有29颗,乾隆末年仅有25颗,即是现在的数目。而将宣统之宝,也计算在内,似乎乾隆时代就有了宣统之宝,而乾隆以后的嘉、道、咸、同、光五朝一颗宝都没有,这都是不知所云的胡说。

  当时这些人也没有思考,只好算是“姑妄听之,信不信由你”了。
发表于 2010-6-15 17: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  治的数量也  没有具体数目来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灵隐岛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灵异志

GMT+8, 2024-6-8 15: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