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9 23: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为如此,少帅才在1936年把他扣押在西安。很不光彩的获释以及周恩来戏剧性的
) H7 V4 e, |4 {8 t出现使得蒋介石永远不肯原谅张学良,因此把他无休止地囚禁在屋子里,这也是蒋介石犯下
& I# V+ B3 x, ?的一个大错。
* p4 p% G4 d8 t& O, u- Y/ |" S C- G 虽然蒋介石常常是阻碍他自己成功的最大敌人,但他还有些真正可怕的“合法的”敌 % F! C$ Q9 P- A" J+ g2 ^1 [
人。 7 B; I1 O6 s/ p) l7 {0 H
他1934年的第五次“剿共”计划使红军在江西的实验成为泡影,但是毛泽东突破了他 ) U, l! O3 H& P" ^
的严密封锁,率领红军和他们的追随者行军6000英里,到达了中国西北的陕西省。他们不 / S! x" O7 U: z8 Y/ c. E
仅在那里继续战斗而且彻底推翻了蒋介石在大陆的统治。 0 I) M& { `; B! T+ D7 }
对蒋介石来说,第五次“剿共”战役无疑是一个胜利,但从长远看,红军长征的意义冲
4 E5 \& @$ ^( {6 j2 L散了蒋介石的胜利。因此,这也必须算作蒋介石失败的原因之一。在胜负的评估表上,这应 # b6 q" N( ]! h; ^
该算是他的对手得分而不能算他丢分。
- t1 V: L* {& h) J: q8 U “围剿”计划的全面失败和西安事变中的惨败使蒋介石除了抗日之外别无选择,尽管他
7 w* L+ Y. u {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准备时间。
m4 L- m! }- M* Z' C$ Y( w) h 我曾经和日本军事作家未至磨争论过,我认为蒋介石以大撤退争取时间的战略是正确也 & M8 H& U2 l+ g. h: s
是成功的,但却带来了长远的对他不利的政治后果,使得大片土地由共产党游击队渗透,并 ' H; T4 g5 t; } A7 W, S
表现出抗日的英雄主义气概。
( T- p" B( K3 F4 \6 [" a8 E9 K+ s 而此时国民党却听凭人民遭受日本人的践踏。除个别地区,例如“模范长官”阎锡山领
6 N1 g c6 c! p, s8 B m导下的山西外,国民党在大部分地区都未能建立起训练有素的、成功而坚强的游击军。
" _4 D C6 K$ k 结果,抗战结束时,毛泽东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军队。蒋介石把注意力集中 " U { Y8 e- v, S; ] X
在大规模的战略上,而且很关心中国之外的大国政治,因而忽视了“微型战争”,而正是这
5 y) J6 x. H0 O% b( Q种战争为毛泽东和他的追随者们实现他们的政治和军事目标奠定了基础。
' c# h6 h- D/ Y# G( p4 e, K 不仅如此,尽管蒋介石的战略从军事常规的角度以及在陷入困境的日本高级将领看来是
- h5 m% i7 K+ J0 x. D2 [& n! n正确的,但在国民党方面却有一种深深的灾难性的感觉。 ( Z o1 j+ O2 c: N) u. B
虽然,面对残忍的侵略者,他们在转入内地的过程中经受了种种艰难困苦,但在战争初 9 t. Z! ]( \1 K% }/ O& x7 }
期——从1937年夏到1939年初,士气一直很高昂。从1939年初开始,一种腐败现象出现 & y, f8 z' l0 h4 ?! ~
了。 , ^6 @% _! A+ X7 \
国民党在重庆这个难以适应的战时首都,陷入孤立,这里的公共设施过于拥挤,而且很 4 s9 E: r2 h. x4 t
不方便,气候令人难以忍受。国民党政权很快就腐败盛行,而这却成了高级军官和官僚阶层
. t9 e1 m0 l, D# S# S的一种生活方式;大量征兵的行径令人愤慨万分,身披枷锁的农民忍饥挨饿。身受病魔和死
/ v* ?3 h! E% m4 t. x; J亡威胁的事实使得农民——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支持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最轻微的可能性
% h$ z1 N/ {; j# ~5 f/ U% q! a4 u都被排除了。最后,巨大的通货膨胀首先出现在重庆,达到了战后的最高峰,给者百姓带来
% t3 F' L/ }3 U) Q7 X( Z) ]了无穷的灾难,也使得政权普遍腐化堕落。
Y$ F& \% Y0 Q 蒋介石没有认识到正在发生的事情,也没有对此采取任何措施,这足他重大的疏忽。 # t2 H" I( W9 Y, a+ y
他对自己的道德操守确信不疑,但却对他的家庭成员和下属聚敛财富的丑行睁一只眼闭
% z. n1 O0 w" m一只眼。 , X, f9 r' F; `% x
执政的国民党的所作所为正好被它的对手和攻击它的人所利用,正是国民党政权本身给 % z; M1 ~" a3 ]1 x1 L0 A
共产主义者成功地发动革命和进行反对国民党的运动提供了理由。必须指出的是,从1923
- |: D1 C# O8 M& e. c$ r9 O7 d年底访问苏联时开始,蒋介石就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了一种固定的看法。他比同时代的大 9 { a- F' i7 _2 Z' i) o% F& H
多数人更了解列宁的观点和共产国际的工作,但后来,他把共产主义看作铁板一块的简单看 6 ^1 g$ H$ ^, E5 ?' j2 U, A
法却使他自己陷入了困境,他看不到毛泽东心中燃烧着民族主义的火焰。 2 t& ]1 p: w, ]0 T; ]
中日战争初期,斯大林愿意给蒋介石政府一定的帮助。 ' k- r, d$ {1 k/ Q) @ {/ f- E
1937年8月签订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得到一些暂时的好处,它把日本人拖 : B9 Q9 } S' D. w8 O( I! h" Y
进中国战争,使之远离苏联远东地区,这对苏联是有利的;从这个时候起,苏联开始向国民 / I4 ~4 R( i! G+ t- a
党的中国提供武器和贷款。
1 l5 T0 b V+ ?5 m m( f 按照斯大林的希望,毛泽东开始执行统一战线的政策,使国共两党实现暂时的重新和
, R) p7 }4 A% N7 r解。在此期间,共产国际世界性的宣传机构高度评价了蒋介石,称他为一个伟大的民族领袖 |
|